儿误杀父缘品第六十二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老公。早失其妇。独与儿居。困无财宝。觉世非常。念欲出家。即往佛所。求索入道。时佛怜愍。即听出家。于时其父。便作比丘。时儿年小。即为沙弥。恒共其父。入村乞食。暮还所止。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一位老翁早年丧妻,独自与儿子共同生活,贫困而无有财宝,感到世事无常,便想要出家,于是前往佛前,请求出家。佛怜悯他们,便准许他们出家。于是父亲成了比丘,儿子年纪尚小,就作了沙弥,总是跟随他的父亲到村中乞食,傍晚才回到居住的地方。
【古文】
时有一村。最为边远。至彼乞食。逼暮当还。其父年老。行步迟缓。其儿恐惧。畏诸毒兽。急扶其父。排之进路。执之不固。推父倒地。应时其父。当手而死。父死之后。独至佛所。
【白话】
那时有一个村庄最为偏远,到那里乞食,将近黄昏时要回来。父亲年纪老迈,走路迟缓,儿子害怕那些毒虫恶兽,急忙扶着父亲,推着他上路。不小心没有抓紧,却把父亲推倒在地,其父当场死亡。父亲死后,沙弥独自一人来到佛的住地。
【古文】
时诸比丘。问沙弥言。汝朝与师。至村乞食。今为所在。沙弥答言。我向与师。至彼乞食。日暮还时。师行小迟。我恐怖。故急推之。推之手急。扑师着地。我师于时。即死道中。时诸比丘。呵责沙弥。汝大恶人。杀父杀师。即以白佛。
【白话】
这时比丘们问沙弥道:“你早上与师父到村中乞食,你师父如今在什么地方呢?”沙弥回答:“我与师父到那个偏远村庄乞食,黄昏时回来,师父走得较慢,我当时很害怕,因此急忙推着他走,结果推得太急,竟把师父推倒在地,师父当场死在路上。”比丘们于是斥责沙弥:“你这个大恶人,杀死父亲杀死师父。”随即把这事禀告了佛陀。
【古文】
佛告之曰。此师虽死。不以恶意。即问沙弥。汝杀师不。沙弥答言。我实排之。不以恶意而杀父也。佛可其语。如是沙弥。我知汝心无有恶意。过去世时。亦复如是。无有恶意。而相杀害。
【白话】
佛对他们说:“他师父虽死,但沙弥并没有恶心。”便问沙弥道:“你想杀师父吗?”沙弥回答:“我实际只是推他,并无恶心要杀父亲。”佛认可沙弥的话并说道:“如是沙弥,我知道你没有恶心。过去世时,你们也是这样:没有恶意而造成了杀害。”
【古文】
时诸比丘。闻佛语已。即共白佛。不审世尊。过去世时。斯人父子。有何因缘。而便相杀。佛言谛听。吾当说之。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父子二人。共住一处。时父病极。于时睡卧。多有虻蝇。数来恼触。
【白话】
比丘们听后,一起问佛:“世尊,不知过去世,这对父子有什么因缘,而杀害对方呢?”佛对比丘说道:“谛听,我将为你们宣说。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父子两人共住一处。当时父亲病情沉重,正在睡着休息,许多苍蝇频频飞来打扰病人。
【古文】
父即令儿遮逐其蝇。望得安眠以解疲劳。时儿急遮。蝇遂数来。数来不止。儿便嗔恚。即持大杖。伺蝇当杀。时诸虻蝇。竞来父额。以杖打之。即杀其父。
【白话】
父亲便让儿子赶走苍蝇,希望可以安静地睡觉以解除疲劳。儿子急忙驱赶,但蚊蝇赶走后又飞回来,一直无有休止。儿子便心生嗔怒,随即拿来大棒,伺机击杀飞蝇。这时一群苍蝇恰好落在父亲的额头上,儿子挥棒打去,便打死了父亲。
【古文】
当于尔时。亦非恶意。比丘当知。尔时父者。此沙弥是。时儿以杖打父额者。今彼死比丘是。由于尔时无有恶心。以杖打父杀之。不以恶意。今还相报。亦非故杀。于时沙弥。渐渐修学。勤加不懈。遂得罗汉。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心悉信解。欢喜奉行。
【白话】
在那时,儿子也没有恶意。比丘应知:那时的父亲,就是现在的沙弥;那时用棒子打父亲额头的人,就是现在那个死去的比丘。由于那时他并无恶心,用棒打死父亲,正因为没有恶意,所以今天的报应,也不是故意杀害。”后来沙弥渐渐修学佛法,勤奋不懈,就得到了阿罗汉果位。当时比丘们听佛所说,心里都生起信解,欢喜奉行。
猜你喜欢 卷二·佚名 达摩笈多译·佚名 八圣道分品第八·佚名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五·佚名 莲池大师法语·朱时恩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佚名 指归净土·印光 卷第十八·道世 卷二 宋·宝唱 十功德品第三·佚名 破邪论卷下·法琳 中观论疏卷第四(本)·吉藏 行状·虚舟普度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三·智顗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一·王日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