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外附卷

徃昔之世本國之人無有浴室家家煎滾自己沐浴日日本人貿易坻國始造浴室以備人之沐浴今名其地曰湯屋

徃昔之世大島鬼界德島由論永良部等五島竝國頭地方及西海諸島等處納貢中山必船隻來于泊津也故名其邑曰泊邑此時置官吏于泊御殿以治諸島之事大島等五島暫屬薩州將其國頭及西島等事分授各座由是廢去其殿至于今世石垣猶存

徃昔之世日本僧有喜才者嘗有犯法獲罪遂問流于馬齒山已歴數十年忽染病而卒邑人葬之於渡嘉敷伊保崎遂尊信之以爲神嶽焉毎年六月稻大祭日必供神酒香品等物以致祭祀焉

徃昔之世日本隅州國分人有鮫島氏者赴麑府時陡遭逆風漂至本國旅駐於親見世已閲數年遂娶宮古島女而生男兒即結欹髻以爲球民名曰安里掟而住居於久茂地後亦移居於若狹町村常以引物爲産業後亦徧敎于國中本國轆轤【俗叫引物工又轤盤工】自此而始

徃昔之世聞得大君加那志帶侍女數十坐駕海船赴久高島以行祭祀徃抵中洋陡遭逆風漂至日本已經歳月杳然無跡是時琉球旱魃甚極五穀不登民人困苦由是招集諸覡巫輩頻頻問之覡巫僉曰想是□聞得大君加那志爲風所漂滯在他國之故也日有君摩物神曰今□大君加那志逗在日本汝等須早撥船徃至日本以爲迎回于是場天祝女奉□命爲船頭大城祝女爲船筑而帶女數十人駕船開洋【場天祝女出船時許願沙明川而徃焉沙美川乃是場天祝女之父也】赴日本國順風吹起不閲數日直至處恭得覿□大君芳顔即場天祝女跪于御前曰妾等特來此地迎接□大君加那志也願早還故郷焉□大君加那志遂同他還棹回至場天濱【説回至齊場嶽下待垣泊未知孰是】沙明嘉出於海邊恭獻酒盃以爲喜迎之禮□大君加那志不欲歸本處但於大里郡與那原村結構宮舎而住居焉後薨于此即收其靈骨埋葬三津嶽人尊信爲神又云琉球海原無多志好魚場天祝女自日本帶來此魚而歸回球海由是場天祝女在場天濱時此魚浮來于此濱又在與那原時亦浮來于彼濱但隨其祝女所在而浮來焉

徃昔之世日本國人名漂流宮古水納島而栖居于此朝夕悲憂焉日有鷹鳥飛來此島其人獲之則素所飼之鷹而翅有米粉袋也日本人深奇異之亦感動故郷之心而啼哭矣遂嚙指取其血硯筆二字書於袋上以便飛去未閲數日鷹帶硯筆飛來半途氣疲力倦斃於滄海漂來石泊濱日本人看之深惜鷹落死而葬於此地自此之後毎年鷹來必聚集墓上而今之人看之莫不感動者焉

徃昔之世有大和人遊到本國其爲人也賦性仁厚和睦人民恆勸農業且敎忠孝而未歴數月染病而卒人皆哀憐之葬之于友盛嶽厥後至靈至感屡次神驗由是村中之人尊信爲神【曰大和祠船頭殿加那志】而今行旅者必到于此而祈祷焉

以上七章鄭

徃昔之世兼城閒切糸滿村北有岩名曰白銀岩徃昔幸地村人有美殿者遷居此村借倭人之銀數次違限不償日倭人來索其不在家倭人怒而徧尋竟得美殿于其岩下便要拔刀殺之美殿哀求曰我豈敢長隱而騙汝奈目下無力可償今又失信心深慚之而隱焉耳懇求寛恩免死來年不敢再違矣古人有言心怒則勿動手手動則當戒心請其思之倭人聞之甚爲有理乃寛限而去倭人歸國半夜到家暗開門戸而入只見其妻與奸夫相抱而寢即怒拔刀在手忽思美殿之戒乃擧火照視方知母之伴寢也從來其母毎子遠出恐有奸人逼涜其妻暗地扮作男粧相伴而寢伊倭人因聞其戒全母妻之命感激不已嗣後又到琉球携酒謝之時美殿預備銀子償還各感恩而倭人不肯受美殿亦固請竟其銀無所歸乃埋之岩下各表其志後人因名曰白銀岩遂爲威部而尊焉

徃昔之世眞壁村有首里大屋子者日掃浄湖波嶽伊部之前忽其靈石位跳躍大屋子異之而祈曰果有異靈請登吾掌言未畢便跳飛來坐于掌上于是構小庵于嶽麓又移其嶽靈石二位伴爲三位安置于庵後大屋子奉□命赴薩州許願果無恙歸國時帶小殿來遷之子孫世尊之至于康熙初臨海寺住僧改爲瓦蓋殿久而頽壞復爲茅蓋至雍正六年戊申村人裒財復建瓦蓋殿深丈五尺闊丈二尺

久米村南有里閭俗叫大門其前有空地形如半月古人以爲龍頭於其左右置雙石爲龍眼植雙樹爲龍角以里中大街之蜿蜒爲龍身以中島水邊之團岩爲龍珠蓋夫龍者陽物也靈物也切勿以死屍出入是門若以涜其靈則必龍怒以起颱颶而爲國家之災矣其説傳來已久矣于順治七年庚寅使者新納形部殿身亡公朝不信其説遂以其棺槨自是門入而葬之未幾果有颶作又康熙四十八年已丑有愚蠢人夜出新屍于是門是年七次作颶風以致大飢

以上三章蔡

小祿郡儀閒邑之西有山崗峩然高秀樹木最茂下有洞窟形似箕器深闊幽雅似乎神在日有人奉正觀音像于其中以致尊信至聖至靈祷無不應至乎近世日本諸舵工喜損資金創造拜殿且復有洞亦供養賓頭盧今無有人崇信焉

徃古之世八重山名藏村農民之家有兄弟二人妹人長男名發金次男名玉皿妹名思務本夫發金之爲人也邪侈淫僻横恣甚熾上不信神下不愛人常自爲暴惡而無忌憚也時有女神者名曰思度大主靠着其妹曰素日本之神也嘗有姉妹三人來臨中山姉住居首里東冕嶽屡現神威以救世人吾與小妹前至久米山各移山居焉遂次姉深厭山勢太卑移來此島而住居思度嵩以爲守護本島之神也然而發金未信曰若有神靈能招山海異物以爲示視妹曰欲看其異物當徃池塘地發金果徃其地忽有大猪身長七尺許自山中而出來發金見之攘臂摩拳擒來打死以喰焉曰海中亦有怪物乎妹曰欲看其怪物亦徃潮嶺地發金急徃其地遙望碧海波濤大起滔然掀天内有數十丈鯖魚從浪裏躍出發金大悦脱衣入海捉出亦吃焉曰海山異物吾既見之若神有靈現令我瞻之妹曰神明至靈出現誠難發金曰出現至難此島無神也妹曰瞻神靈現非輕易之事也亦非至難也遂與他發金倶登思度嶽頂上召出神座之中忽有神出告曰汝常不信神反爲漫褻故出現吾身以爲敎誨今給汝吃糠而歸焉果見糠粃漫然從空中而降發金大怪之大驚之觀其左右仍變山野神亦無踪跡急忙歸家即渾身生虱共攢食之殆及半死忽然發怒曰吾得此病者汝之所致也豈可饒你性命乎慨然起床把刀刺殺小妹發金亦不數日而死矣其屍骨遂化爲石現在名藏地諸神收妹屍骨葬之于思度嶽其弟玉皿大奇異之即於名藏地築石爲封始爲大神【名曰照添照明志】而有求祈者必到于此而祷焉

以上二章鄭

成化年閒銘苅邑有銘苅翁子者其爲人也賦性敦篤心志清潔而不事浮世愮愮度日日之晩出天久野散歩徘徊忽見女人出送法師從山上降到于山半【其地有小洞洞中有水流至外地】亦有法師出送女人自洞中出登到山上翁子問法師曰法師是誰女人是誰法師曰我是住居此地者也他女人是栖居山森也既而回入其洞内而不見其形也翁子大驚且喜題奏之于朝廷王遂怪異之特令輔臣知其實否他臣向洞掬香以爲拜禮其香不點火而自然燒燃即知其爲實驗因是創造此神社名曰天久社又建寺院看守其神社名曰神應寺即有人神詑云我是權現神也女人乃是辨財天女也今爲普濟衆生而出現此地也云爾從此之後黎民遠近皆詣其神社而祈福焉其寺院素建神社之左而今寺院素號大島倉而大島鬼界德之永良部與論等五島納貢於中山時他五島船隻繋于泊津以爲交納方物之處也萬暦年閒其五島暫屬薩州由是裁去其藏將泉崎邑潮音寺亦造于此地以看守其神社也矣

此章鄭

猜你喜欢
  卷之十六·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十·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风流总长·吴虞公
  世家卷第十六 高丽史十六·郑麟趾
  安重诲传·薛居正
  王艮传·张廷玉
  卷三十三·阿桂
  汉纪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前13)·司马光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七·李之芳
  卷八·佚名
  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卷一百·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嗣初·唐圭璋

      水调歌头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黄屋龙旂九仞,苍石渔丝千尺,谁辱又谁荣。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   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

  • 郑无党·唐圭璋

      元党,西州士人。   临江仙   不比寻常三五夜,万家齐望清辉。烂银盘透碧琉璃。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试问嫦娥还记否,玉人曾折高枝。明年此夜再圆时。阖开东府宴,身在凤凰池。

  • 快乐·闻一多

    快乐好比生机:生机的消息传到伊甸,群花便立刻披起五光十色的绣裳。快乐跟我的灵魂接了吻,我的世界忽变成天堂,住满了柔艳的安琪儿!(曾收入《红烛》,1923 年,上海泰东图书局)

  • 唐诗镜卷二十七·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__唐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十七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十九 杜甫【七】 五言排律 投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佚名

    正德七年十一月辛未朔钦天监进正德八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升尚宝司司丞徐文焕为南京尚宝司卿○壬申总制四川军务都御史彭泽奏讨贼事宜其略谓蜀盗凶狡非增兵选将不足以折其奸谋请选京营长箭

  • 卷之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二○五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五月初八日一一四○九—一三·佚名

    新竹知县方,详请布政使沈:大甲巡检之俸银是否照给,经批照给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二日到(注)副详 印 新竹县印私记在任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本任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请事。案据大甲巡检朱岱源

  • 第二章亲族·佚名

    第一 死童养媳例 第二 砍伤妻前夫之子例 第三 殴死无服外甥例 第四 殴伤无服族婶例 第五 殴伤无服族婶例 第六 殴死嫁母之兄弟例 第七 典女之例 第八 同上 第九 同上 第十 同上 第十一 同上 第一揢死童养

  • 卷七十八·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七十八明 俞汝楫 编宗藩备考藩恤为晋王妃丧服洪武九年晋王妃谢氏薨命礼部翰林院议丧服之制翰林侍讲学士宋濓等议曰按唐制皇帝为皇妃等举哀临丧素服举哀毕则

  • 客见赵王·佚名

    【提要】 向君王提批评意见,当然不能直接了当。战国时代君臣之间虽远远不及后世的森严和等级分明,但指出君王的缺陷一定要迂回曲折、考虑君王的接受度。如果使用类比说理、循循善诱的方法倒是能收到奇效。 【原文】 客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六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十二年正月初二日直隶总督【臣】李卫谨 奏为奏报岁朝瑞雪事恭惟 元旦佳辰乃万彚之始而雪为五谷之精今保

  • 邝来荫·周诒春

    邝来荫 字棠仲。年三十岁。生于马来半岛。本籍住址。广东南海县汀浦村。已婚。女一。初毕业于马来半岛之维多利亚学校。任职该校。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纽约大学。习商业。民国元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国。民国三

  • 未通第十五·桓宽

    【题解】本篇就与抗击匈奴侵扰的自卫战争密切相关的赋税和徭役问题,展开辩论。&ldquo;未通&rdquo;,即篇中&ldquo;未通于计&rdquo;的缩词。这是御史对文学&ldquo;盐、铁何福&rdquo;的说法的驳斥。御史曰:内郡人众,水泉荐草

  • 卷五百八十九·佚名

    △第十三安忍波罗蜜多分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具寿满慈子。汝今应为欲证无上正等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宣说安忍波罗蜜多。时满慈子蒙佛教敕。承佛神力便

  • 备忘集·海瑞

    又称《海忠介先生备忘集》。文集。明海瑞(1514—1587)撰。十卷。瑞字汝贤,一字国祥, 自号刚峰,琼山(今属海南)人。回族。嘉靖举人。曾官南平教谕,应天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家境清贫,为官清廉。一生惩治贪污,平反许多冤案,

  • 桂胜·张鸣凤

    名胜志。明张凤鸣撰。四卷。凤鸣字羽王,漓山(今广西桂林)人。嘉靖举人,官桂林府通判。张氏世居广西,熟知山水,留心桂事,故于万历十三年(1585)纂成《桂胜》、 《桂故》书十二卷,刻其前四卷即为是编。约十一万字。卷首有序。

  • 许真君玉匣记·许逊

    占星术书。旧题许真君(逊)著,上下两卷,详列各类以时月干支来占卜命运吉凶休咎的方法,在民间曾有广泛影响。是部专记星象占卜趋吉避凶的书。

  • 离骚草木疏·吴仁杰

    楚辞音义。宋吴仁杰撰。四卷。仁杰,字斗南,一字南英,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淳熙进士。历任罗田令、国子学录。一生致力经籍,著述甚丰。有《洪范图》、《乐舞新书《古周易论》、《两汉刊误补遗》等。是书成于宋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