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寿传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郡人。自幼刻苦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在蜀汉任观阁令史。当时蜀汉朝中宦官黄皓专横弄权,蜀汉大臣都极力逢迎黄皓,而陈寿独不愿依附他,因此多次被贬谪。逢父去世,守丧期间,因病让婢女伺侯服药,被来客看见,乡党因此对他有些议论指责。后来,蜀汉亡国,陈寿因此多年不被荐举。司空张华欣赏其才华,认为他虽然有行为不检点的嫌疑,但照情理不应贬废。于是推举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出任陽平县令。撰写《蜀相诸葛亮集》,上报朝廷。授职著作郎,兼任本郡中正官。撰写魏、蜀、吴《三国志》,共六十五篇。当时人们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见陈寿《三国志》,便销毁自己的《魏书》而作罢。张华倍加赞赏,对陈寿说:“应该把《晋书》委托给你撰写。”陈寿就是如此受时人器重。有传闻说,丁仪、丁訥在曹魏时负有盛名,陈寿对他们的儿子们说:“送我千斛米,我就为令尊大人写好传记。”丁氏不答应,陈寿果真不为他们立传。陈寿父亲曾做过马谡参军,马谡兵败被诸葛亮所杀,陈寿父亲也被牵连受罚,诸葛瞻又轻视陈寿。因而陈寿为诸葛亮立传,说诸葛亮军事谋略非其长处,又无临敌应变之才;说诸葛瞻只工于书法,名过其实。论者因此而轻视陈寿的为人。

张华将荐举陈寿为中书郎,荀勖因忌恨张华而讨厌陈寿,便示意吏部改任陈寿为长广太守。陈寿以养老母为由不就职。杜预离京镇守边镇之前,又将陈寿举荐给朝廷,建议授予他黄门侍郎或散骑常侍之职。陈寿因此被授职为御史治书。因母亲丧事离职。其母临终遗言将她埋葬在洛陽,陈寿恭行母亲遗志。但又因不将老母归葬故里而遭到非议贬官。当初,谯周曾对陈寿说:“你必定会凭才学扬名天下,但常会遭到诋毁伤害,这未必是不幸。应谨慎从事。”陈寿至此,再次招致贬废的羞辱,应了谯周之言。过了几年,被拜为太子中庶子,不就。元康七年(297),陈寿病逝,时年六十五岁。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君页等上书说:“从前汉武帝下诏令说:‘司马相如病危,可派人去取回他的著作。’使者得到了司马相如遗留的书籍,内中谈到帝王祭拜天地一事,汉天子大为惊奇。臣等认为,已故治书侍御史陈寿所著《三国志》,书中多劝诫之言,阐述前人是非得失,对今世的教化大有裨益,虽然文辞不及司马相如,但质朴实在,恳请陛下采录其书。”于是诏令河南尹、洛陽令,派人去陈寿家抄写其书。陈寿还著有《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其文也流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卷八·本纪第八·世祖五·宋濂
  卷一百三十一 志一百六·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二·李心传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九·佚名
  卷四·金履祥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九·佚名
  附錄·郑晓
  第三十五卷明万历(一)·缪荃孙
  南唐书卷八·陆游
  韦孝宽传·令狐德棻
  塔塔统阿传·宋濂
  卷三·徐自明
  三皇本纪·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过·唐圭璋

      过字观过。   昭君怨   试问愁来何处。门外山无重数。芳草不知人。翠连云。   欲看不忍重看。心事只堪肠断。肠断宿孤村。雨昏昏。   满江红   梅   春欲来时,长是与、江梅花约。又还向、竹林疏处,一枝

  • 台湾诗乘卷三·连横

    林爽文之役,用兵两载,诸将无功。高宗震怒,以大学士嘉勇侯福康安为大将军,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为参赞帅师入台,连战皆捷,南北荡平。命于台湾府治建功臣祠,赋诗刻石,以志其事。碑高一丈有二尺,阔四尺,御书汉、满两文,上覆以亭。旁有

  • 杨舜臣·隋树森

    杨舜臣,生平未详。一作汤舜卿。 套数 【仙吕】点绛唇 慢马 四只粗蹄,一条乌尾,棕垂地。搭上鞍骑,二三百棍行三四里。 【混江龙】怎做的追风骏骥,再生不敢到檀溪。几曾见卷毛赤兔,凹面乌骓。美良涧怎敌

  • 一个观念·闻一多

    你隽永的神秘,你美丽的谎,你倔强的质问,你一道金光,一点儿亲密的意义,一股火,一缕缥渺的呼声,你是什么?我不疑,这因缘一点也不假,我知道海洋不骗他的浪花。既然是节奏,就不该抱怨歌。啊,横暴的威灵,你降伏了我,你降伏了我!你绚缦的长

  • 本纪第一 武帝上·沈约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交生红懿侯富,富生宗正辟强,辟强生阳城缪侯德,德生阳城节侯安民,安民生阳城釐侯庆忌,庆忌生阳城肃侯岑,岑生宗正平,平生东武城令某,某生东莱太守景,景生明

  •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五百六十五·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冬十月。甲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祭端慧

  • 卷一·邹漪

    北都贼李自成初名鸿基,陕西米脂县人也。祖海、父守忠,世农颇饶。自成幼好勇,与侄李过(即一只虎)为暴于乡。娶妻有淫行,手刃之。以负债故,受过于艾同知,并杀艾,惧罪,逃入甘肃为兵,以功升把总。又杀王参将,遂为贼。初,崇祯皇帝即位,励

  • 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 第十·班固

    (张良,陈平,王陵,周勃)【原文】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翻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

  • 姚兴传·魏收

    姚兴,字子略,是姚苌的长子。姚兴消灭苻登后,才为父亲办理丧事,服丧守孝,在槐里自称皇帝,定年号为皇初(394)。大魏天兴二年(399),姚兴自己免去皇帝的称号,降称天王,定年号为弘始。姚兴派兵攻克洛陽,令他的弟弟东平公姚绍在此镇守

  • 吐谷浑传·欧阳修

    吐谷浑,位于甘松山之南,洮水之西,南面到白兰,地域达几千里。有城郭,但不居住,而是逐水草搭帐篷而居,以肉食为主。官吏有长史、司马、将军、王、公、仆射、尚书、郎中,这都是仰慕中华而效法的。民俗识文字,其王盘小髻蒙黑绸,其妻

  • 二十八年·佚名

    (戊子)二十八年清道光八年春正月1月1日○辛丑朔,王世子詣仁政殿,進致詞箋文表裏于大殿、中宮殿。○大殿致詞:維天降聖,化洽八方,乾坤配德,日月竝長。於千於萬,俾熾俾昌。誕擧縟禮,載頌新章。中宮殿致詞:坤德無疆,天休用申,母臨一方

  • 王弼郭象注易老庄用理字条录·钱穆

    (一)昔程伊川有性即理也之语,朱晦庵承之,乃谓天即理。《论语》获罪于天。《集注》亦解作获罪于理,大为清儒所讥。陆王改主心即理。要其重视理字,则程朱陆王无大别。故宋学亦称理学。然考先秦古籍理字,多作分理条理文理解,亦或

  •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宋 法贤译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观音赞  大圣自在观世音  百千万亿应无尽  神通无碍无所住  大慈大悲愍众生  六根互用智慧深  闻思修入三摩地  济度随机而显现  有如一月印千江  一江有月一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七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七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七法品第八之二 七非妙法者云何为七。答一不信。二无惭。三无愧。四懈怠。五失念。六不定。七恶慧。云何不信。答诸不信不信性。不现前信性。不

  • 东谷易翼传·郑汝谐

    二卷。宋郑汝谐撰。汝谐,字舜举,号东谷,生卒年无考,处州 (今浙江丽水)人。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谓其立朝多为善类,仕至吏部侍郎。《经义考》引《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勋猷阁待制。《四库

  • 巴林纪程·文祥

    巴林纪程记载咸丰八年赴热河之古巴林部,描述了这一地区的地区地理风貌和民俗风情。

  • 王文正公遗事·王素

    一卷。宋王素(1007—1073)撰。王素字仲仪,莘县(今属山东)人。王旦之子。举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本书记述其父王旦遗事。王旦谥文正,故名。真宗时,王旦任宰相,对真宗搞封禅、“天书”等活动从不反对,故能久安其位,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