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蔡道恭传

蔡道恭字怀险,南陽冠军人。父名那,宋朝益州刺史。

道恭年轻时宽厚且度量大。宋文帝治理雍州时,被召去补主簿之职,仍任员外散骑常侍。之后累有战功,迁任越骑校尉、后军将军。建武末年,出任辅国司马、汝南令。齐南康王据守荆州时,被推荐为西中部中兵参军,加辅国将军。

义军起义时,萧颖胄因道恭为旧将,素著威略,故专相委任,迁任冠军将军、西中部咨议参军,仍转司马。中兴元年(501),和帝即位,迁任右卫将军。巴西太守鲁休烈等自巴、蜀兴兵攻打上明,帝派道恭持节,督西讨诸军事。驻扎在土台,与敌人会战,道恭以一支奇兵潜于敌后,一战而大破敌人,休烈等降于军门。凭功劳迁任中领军,固辞不受,出任使持节、右将军、司州刺史。

天监初年(502),论功封为汉寿县伯,食邑七百户,进号为平伯将军。三年(504)魏军包围了司州,当时城中不满五千人,粮食仅能支撑半年。魏军的进攻,昼夜不息,道恭临机指挥抵御,进攻都被击退。魏军于是用大车载土,在四面一起前行,想用土填满护城河,道恭则在护城河内列艨冲斗舰严阵以待,魏人不敢向前。又暗中掘通道以放掉护城河的水,道恭派人运土堵塞通道。如此相持百余日,前后斩获不可胜计。魏军大造梯子向上冲,围攻一天比一天急,道恭在城内筑起土山,高二十余丈;又制作许多大长矛,长二丈五尺,施长刃,令壮士刺杀登上城头的魏兵,魏军非常害怕,准备撤退。恰在此时,道恭一病不起,他令人叫来兄长之子僧勰、从弟灵恩及将帅们,说:“我受国恩深厚,不能破灭寇贼,现在苦于疾病缠身,看样子不能支撑太久,你们应当以死守节,不要让我留有遗憾。”又令人取来所持的节仗对僧勰说:“秉命出疆,凭此而已,既然不能拿着它得胜返朝,那就要带着它去死,可与棺柩相随。”大家都痛哭涕零。当年五月卒。魏军知晓道恭去世后,进攻转急。

在此之前,朝廷派郢州刺史曹景宗率众赴援,景宗到达凿岘后,顿兵不前。至八月,城内粮尽,才陷入敌手。诏曰:“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司州刺史、江寿县开国伯道恭,器干详审,才志通烈。王业肇始,致力陕西,受任边陲,效彰所莅。寇贼凭陵,竭诚守御,奇谋间出,捷书日至。不幸抱疾,奄至殒丧,遗略所固,得移气朔。自非殉国忘己,忠梁并至,何能身没宋存,穷而后屈。言念伤悼,特兼常怀,追荣加等,抑有恒数。可赠镇西将军、使持节、都督,刺史、伯如故,并寻购丧木亲,随宜资给。”八年(509),魏允许归还道恭遗体办理丧事,其家人用女乐交换,葬于襄陽。

儿子澹为继承人,死于河东太守的任上。孙子因早卒,封国撤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徐世谱 鲁悉达 周敷 荀朗 子法尚 周炅·姚思廉
  读礼通考引用书目·徐乾学
  一二五八 军机大臣奏周琼吴锡麒错误在三处以上应交部察议片·佚名
  一二三九 谕内阁签出《读画录》等书违碍字句之详校官着交部议叙·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杜大珪
  韩果传·令狐德棻
  刘勰传·李延寿
  卷十七 刘汉之立·李有棠
  一·钱穆
  卷八十九·赵汝愚
  卷二百·佚名
  45.秦王灭六国·林汉达
  卷46·陈邦瞻
  卷十九·佚名
  北史识小录卷七·沈名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纯·唐圭璋

      纯字忘机。成都人,亦自称楚人。少为浮屠。弱冠游京师,王寀最与相亲,坐累编管惠州。   蓦山溪   墨梅、荆楚间鸳鸯梅、赋此   江南春信,望断人千里。魂梦入花枝,染相思、同心并蒂。鸳鸯名字,赢得一双双,无限意。凝

  • 卷十九·徐世昌

    钱谦益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嫁女词中堂何喧阗,明烛耀银釭。箱帘启萎蕤,刀尺

  • 列传第二十一 张裕·李延寿

    茂度仕爲宋武帝太尉主簿、扬州中从事,累迁别驾。武帝西伐刘毅,北伐关洛,皆居守留任州事。出爲都督、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绥静百越,岭外安之。元嘉元年,爲侍中、都督、益州刺史。帝讨荆州刺史谢晦,诏益州遣军袭江陵。晦平,西

  • 读礼通考卷六十七·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国恤二周大丧仪丧大记疾病君彻县【注天子宫县】 君夫人卒于路寝【注言死者必于正处也】曲礼崩曰天王崩【注史书防辞】右初崩周礼天官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复于太祖以乘车建緌复于四郊【刘彛曰王之衮冕生常服之

  • 第八章 茫茫末世人·老舍

    “再见!”①——①这是老舍最后对小孙女说的两个字。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太平湖边坐了一整天。25日清晨,人们发现他死在了水里。参见舒乙《父亲最后的两天》。

  • 一三七七 山西巡抚书麟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三七七 山西巡抚书麟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山西巡抚革职留任臣书麟跪奏,为遵旨具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钦奉谕旨,颁发改定旧本,令将外间流传之本遵照抽改,该督抚于年终汇奏

  • 跋·郭居仁

    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邱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易坎卦】 高不可升者天之险也山川丘陵地之险也王公君人者观坎之象知险之不可陵也故设为城郭沟池之险以守其国保其民人是有用险之时其用甚大故赞其大矣哉

  • 志第五 礼仪中(原文)·范晔

    立夏 请雨 拜皇太子 拜王公 桃印 黄郊 立秋 貙刘 案户 祠星立冬 冬至 腊 大傩 土牛 遣卫士 朝会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黄,郊。其礼:祠特,祭灶。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若少。郡县各扫除社

  • 郭崇韬传·薛居正

    郭崇韬,字安时,代州雁门人。父亲郭弘正。郭崇韬多次掌管事务,以廉洁能干著称。李克修死,武皇用郭崇韬为典谒,奉命到凤翔,昭宗很满意,署为教练使。崇韬遇事机警,应对如流,庄宗即位后,尤为器重他。天..十四年(917),任用为中门副使,

  • 孙应奎传·张廷玉

    孙应奎,字文宿,洛阳人。正德十六年(1521)中进士。授官章丘知县。嘉靖四年(1525)孙应奎被调进朝廷任兵科给事中,上疏奏言说:“只有忠厚刚直、纯洁坚定的人才能担当辅臣之大任。今朝大学士杨一清虽然练达国体,但向来善于变通

  • 卷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九明 俞汝楫 编钦天备考考选天文生成化十五年钦天监奏选官民子弟肄习天文历法已历三年本监据正统年例经奏得旨考中收充天文生事下礼部查成化六年近例复奏得旨会监官覆考得一百七十命俱收

  • 卷二十上·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二十上    宋 沈枢 撰北伐门 东晋蔡谟议北伐之计 咸康五年征西将军庾亮欲开复中原上疏言蜀甚弱而胡尚强欲帅大衆十万移镇石城遣诸军罗布江沔为伐赵之规成帝下

  • 第一章 孔子的先世·钱穆

    一、弗父何孔子的先世是商代的王室。周灭商,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遂从王室转成为诸侯。四传至宋湣公,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湣公不传子而传弟,是为炀公。兄终弟及本是商代的制度。但当时已盛行父子相传,鲋祀弑其叔父炀公,欲其

  • 原道译文·韩愈

    博爱叫做&ldquo;仁&rdquo;,恰当地去实现&ldquo;仁&rdquo;就是&ldquo;义&rdquo;,沿着&ldquo;仁义&rdquo;之路前进便为&ldquo;道&rdquo;,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ldquo;德&rdquo;。仁和义是意义确定

  • 卷二十一·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八以此无缚无著解脱心善根。於一业分别知无量诸业种种缘造。如一业。一切诸业亦复如是,修习普贤菩萨行业智地。以此无缚无著解脱心善根。於一法中。悉分别知一切诸法。於一切法中。亦知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宗喀巴

    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

  • 闻见近录·王巩

    1卷。北宋王巩撰。是书记东都旧闻,凡104条。上起后周世宗,下迄宋神宗,其中记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事尤多,有关大臣进退、典故沿革等多史传所未详,可资参证。原本单独行世,隆兴元年(1163)王巩后世将其与《甲申杂记》

  • 红楼真梦·郭则沄

    《红楼真梦》是民国时期刊行的较有影响的《红楼梦》续书,成书于1940年,在续书主旨、接续方式、叙事艺术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与清代《红楼梦》续书《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等极为相似,都在接续宝黛钗的后续故事,使生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