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五〇 中日学院

以前对于中日问题,还不能没有幻想,希望它能够和平解决,因此徒劳的作些活动,第一次的中日学术协会,已经失败了,第二次又来计划改革同文书院,设立了中日教育会。这也是由于坂西和土肥原的介绍,与东亚同文会的代表大内见面,商议将天津的同文书院改为中国学生的留日预备学校的事宜。这同文会本是经济文化侵略的机关,它在上海汉口天津各地设立同文书院,养成说中国话的人材,熟悉中国习惯,来中国作种种的活动。这一回却愿将天津的一处学校改作私立中学,招收中国学生,就只是用日本文作为第一外国语,毕业后可以留学日本,直接考入大学。他们请中国人合办这学校,总务即经济一切归日本人担任,教务由中国方面主持,都照教育部章程办理。平常他们办事,凡是要中国人给他帮忙时,总是拉些有小功名的如举人秀才的人,这回却找到大学里来,仍旧在中日学术协会中间找了几个人,即是陈百年,马幼渔,沈尹默,张凤举和我一共是五个。日记上留存着这几项记事:

“一九二五年八月三十日,上午往百年处,商议同文书院事。”

九月五日,午在东兴楼与尹默幼渔凤举百年,共宴大内江藤土肥原,及方梦超四人。”这以后中日教育会便算成立了,议定以天津同文书院为基础,设立中日学院,先办初中高中部份,再扩充到大学部,其教务方面完全由中国人主持,教务长则请原有的张子秀担任,另外请会里派一个院长前去,并请会员二人去任两门功课。结果推定陈百年去教论理学,马幼渔去教国文,每周一次,院长则请沈兼士任之,因为在北京住家,不能常驻天津,所以只好时常往来京津之间。我虽是会长的名义,但只是在有一年的学校纪念日特别开会的那天,我被邀去到校讲演,去过一次,所得的印象实在平凡得很,校舍足够中学之用,但要想办大学哪里能行呢,好在学院方面也是没有诚意,姑且说一句话,后来不再提起,这边也觉得反正不能实现,也没有人认真去追问,便这样虚与委蛇的拖了好久。后来一个时候陈马二君也懒得跑这一段长路了,就都辞了兼职,只让一位由这边介绍去的北大的研究生在枝撑门面,总务长江藤则已去世,由藤江递补,这人也看不出别样坏处,就只喜欢钓鱼和喝酒,大半天在学校边的水池里垂钓,院长则时去时归,很有倦勤的样子,等到一九三一年柳条沟的枪声一响,他也就正式的辞职了。土肥原介绍我们改革同文书院,未能成功,可是他在另一方面进行的捣乱工作,却是着着进行,终于引起芦沟桥事件,结果是“神国”成麦克阿塞的领土,而自己也遂为巢鸭殉国的“七英灵”之一人。凡是见过土肥原贤二的人,似乎不大会预料他能做大事情的人,语云,时无英雄,遂使孺子成名,我们看现在的日本好像还缺少真的英雄,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九月四日,上午十一时往土肥原宅,议定中日教育会契约,午大内约往东兴楼午餐,共计宾主九人。

“九月二日,下午往土肥原宅,与大内江藤及北大同人共商同文书院事,晚八时回家。”

中日学院的院长当初原是想把学校办好所以前去的,事实上他有识力可以足够办好一个大学部,但是事与愿违,使他不得不转为消极,然而却有一件事,着实使他受累不浅,这便是从天津得来的一份小家眷。他本有一子一女,家庭很是圆满,不幸他的夫人得了一种不很利害而是经常的精神病,他就在天津营了一所“金屋”,后来回到北京时又不得不把她移回来,日后他的夫人也常见到,旁人便以某女士的资格向她介绍,这真是一种可悲的喜剧了。我自己虽然没有受什么累,可是在一九三九年的元旦来访的那位刺客,也声称是中日学院的李姓,这当然是假冒的,但是为什么要说是中日学院来的呢?这时土肥原已经阔了起来,称为“土肥原将军”了,我于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前去访问他一回,拟问此事,没有见到,从此以后就没有看到他了。

猜你喜欢
  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欧阳修
  杜谗邪第二十三·吴兢
  ●丙编·姜侠魂
  卷八·陈继儒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佚名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卷之九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五百九十五·佚名
  皇王大纪卷七·胡宏
  绎史卷一百三十·马骕
  司马彪续汉书卷二·周天游
  苟金龙妻刘氏传·魏收
  李百药传·刘昫
  卷一百五·阿桂
  卷二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宣教·唐圭璋

      宣教,不知其名,唐仲友之戚,淳熙间人。   卜算子   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但得山花插满头,休问奴归处。

  • 第十八出 得赦·梁辰鱼

    〔末上〕天街昨夜鸡鸣早。侵晓金门降赦文。已见九泉开白日。会看六翮起靑云。自家吴国内监是也。昨领大王爷之命。凡一应军民人等。自登基之后。病痊之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证。未结证。所犯罪过。咸赦除之。令

  • 钱霖·隋树森

    钱霖.字子云,世居松江(今属上海市)南城。博学,工文章,不为世用,遂为黄冠,更名抱素,号素庵。初营庵于松江东郭,建二斋曰“封云”、“可月”。后迁居湖州(今属浙江省)。晚居嘉兴(今属浙江省),筑室于鸳湖之上,名曰“

  • 花儿开过了·闻一多

    花儿开过了,果子结完了:一春的香雨被一夏的骄阳炙干了,一夏的荣华被一秋的馋风扫尽了。如今败叶枯枝,便是你的余剩了。天寒风紧,冻哑了我的心琴;我惯唱的颂歌如今竟唱不成。但是,且莫伤心,我的爱,琴弦虽不鸣了,音乐依然在。只要

  • 五集卷四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九古今体一百三首【己酉七】启跸幸避暑山庄即事得句乘舆去岁仆臣差【向年幸山庄必乘马启行去岁以上驷院备马迟悮乃乘轻舆非更往例也】避泞今朝更御车【连日放

  • ●卷中·皇甫谧

      ○汉阴丈人  汉阴丈人者,楚人也。子贡适楚,过汉阴,见丈人为囿,入井抱瓮而灌,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ldquo;有机於此,后重前轻,挈水若抽,其名为槔,用力寡而见功多。&rdquo;丈人作色而笑曰:&ldquo;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佚名

    万历九年二月乙未朔 上御皇极殿辅臣张居正等进右中允高启愚等二十五员各撰诗颂 上命留览○吏部考察京官光禄寺署丞萧德辉等及先经奉旨罢斥原任刑部山西司员外郎艾穆等共二百六十四员诏黜降如例○丙申 上致斋文华殿

  • 卷之四百五十·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九月丙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戌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翰林院侍读学士瑞洵奏奉天地方积弊太深。宜力求整顿。择尤胪举并据管见一摺奉天为根本重地

  • 崔植传·欧阳修

    崔植的字叫公..,是崔..甫弟弟庐江县县令崔婴甫的儿子。崔..甫生病了,对他的妻子说:“我死后,要崔婴甫的二儿子做我的继承人。”他死后,办理丧礼的人报告了这事,皇帝很同情,把崔植召来,叫他作为继承人参加葬礼和服丧。后增补他

  • 一零二、韩宣惠王即韩威侯考·钱穆

    《史记 韩世家》:宣惠王立,《索隐》云:&ldquo;《纪年》,郑昭侯武薨,次威侯立。威侯七年,与邯郸围襄陵。五月,梁惠王会威侯于巫沙。十月,郑宣王朝梁。不见威侯之卒。下败韩举在威侯八年,而此《系家》即以为宣惠王之年。又上有杀

  • 卷二百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七经籍考【二十七】集【总集】【臣】等谨按总集一门为类至夥盖以网罗放佚荟萃菁英诚为着作之渊薮前考於一代总集中复以诏令奏疏诗文等分次前後於是有一人而屡见者於例究为未协今恭

  • 卷二十二·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二乐三乐器镈钟二【一镈钟第四夹钟春祭用之一镈钟第十南吕秋祭用之】特磬二【一特磬第四夹钟春祭用之一特磬第十南吕秋祭用之】编钟一编磬一琴六瑟四排箫二箫六篪四笛六笙六壎二鼔一搏

  • 卷三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三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三十一五帝蕙田案五帝之祭周礼最着月令迎气虽不言祀事而大皥炎帝黄帝少皥颛顼及勾芒祝融后土蓐收?防所谓五人帝五人神皆与家语合说者

  • 卷八·佚名

    (一三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时此天光。甚为炽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尔时此天。却坐一面。而说偈言:住阿练若处,寂灭修梵行。日常食一食

  • 卷第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论】第四所示因圆果满别者显佛果有三种不同一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二从行积修行满功成多劫

  • 24.结论·佛音

    有慧人住戒,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我提出了此偈之后又说:大仙所说之偈的戒等种种义,现在我要如实的解释;对于那在胜者教中已得而难得的(那些)出家(的人们),如果不得如实认识到包摄戒等安稳正直的清净道,虽然欲求

  • 吴鞠通医案·吴瑭

    医案。清吴瑭撰。四卷(一作五卷)。瑭有《温病条辨》已著录。吴氏上宗《内经》、《难经》、张仲景、叶桂之旨,结合临床治验,对温病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约二十万字。是书按病分类,卷一为温病、伤寒,卷二、三为杂病,卷四

  • 孤忠后录·祝纯嘏

    《孤忠后录》,一卷,明末清初祝纯嘏撰。记清初顺治三年(一六四五)江阴贡生黄毓祺孤身起兵抗清,被执后死于南京狱中的经过。黄氏起兵为清初政治史上影响颇巨的大事,牵扯到许多方面(如黄氏起兵时,“钱谦益命其艳妓柳如是,至海上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