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曹华传

曹华,宋州楚丘人,在宣武军任职为牙校。贞元末,吴少诚叛乱,宣武军因曹华骁勇果断有智谋,任用他为襄城守将。蔡州贼人攻襄城,曹华屡屡将其击败,德宗特赐予旗甲。元和九年(814),因功授宁州刺史,未及赴任而吴元济叛乱,朝廷命河阳主帅乌重胤讨贼。乌重胤奏请曹华为怀汝节度行营副使。前后数十战,大破贼兵于青陵城。叛贼平定,曹华授棣州刺史,封陈留郡王。棣州与郓州相邻,贼兵屡屡侵逼,曹华招募群盗中身强力壮者,补入军中,分兵据守要路。其后,贼兵每至皆遭击败,致使郓州贼人不敢北顾。及至李师道被诛,将他原管辖之十二州分为三镇。王遂为沂兖海观察使,因他为人偏狭刻板不能驾驭属下,被牙将王弁所害,朝廷便授曹华为左散骑常侍、沂州刺史、沂兖海观察使。曹华至镇,任职三日,宴请将吏,埋伏甲士千人于帐幕之后。众军官到齐后,曹华告诉他们说:“本人受命察问,奉圣旨,将郓州将士分割为三处,皆有行路转徙之辛劳。现有颁发赐给,棣州兵稍许优厚。郓州兵靠右棣州兵靠左希望便于区别。”分定之后,又命棣州兵出外。等他们出了门,曹华便对郓州兵士道:“天子深知郓州人的辛劳,但先前杀害主帅者,不能免罪。”甲士从帐幕后涌出,将郓州兵团团围住,郓州兵共一千二百人,立即被斩杀于庭中,血流成渠。当天,门屏之间,有赤雾弥漫高丈余,许久方才消散。从此海州、沂州之人,恐惧已极,无人再敢为盗。

曹华厌恶沂州地处偏僻,请求移署于兖州,朝廷应许。先前,李正己窃据青、郓十二州,传袭四世,达五十年,民俗顽冥桀骜,不知礼法教化。曹华命令将吏道:“邹、鲁为儒者之乡,不可忘记礼义。”于是亲自以礼厚待儒士,令其演习祭祀之礼法,春秋二季设祭于孔子庙,建立学坛讲授经典,四方儒士会集于此。又拿出财物资助儒士家用,使其潜心攻读成名入仕,故前来投奔者极多。

及至镇州军乱,杀了田弘正,曹华上表请以本军进讨,朝廷即加授检校工部尚书,升沂兖海观察使之职为节度使,赐符节斧钺。李宀介在大梁叛乱,曹华未等候诏命即行征讨。李宀介正派兵三千人攻取宋州,被曹华迎头击败。因此,宋州、亳州未跟从李宀介叛乱。李宀介平定,曹华因功加授检校尚书右仆射。因河朔叛乱,调曹华为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长庆三年(823)七月,卒于镇署,时年六十九。

曹华虽行伍出身,但行事必遵礼法,尤其敬重士大夫,从不曾倚仗富贵傲慢待人,下至奴仆差役,也必定以诚信相待,人们认为真是难能可贵。追赠司空。

猜你喜欢
  卷三·本纪第三·太祖三·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八十二·柯劭忞
  第四十五回 抚叛兵良将蒙冤 剿海寇统帅奏捷·蔡东藩
  ◎食货六·徐天麟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佚名
  卷二十九·萧常
  徐世谱传·姚思廉
  刘文晔传·魏收
  王昕传·李百药
  种师道传·脱脱
  汤开远传·张廷玉
  卷九十九·雍正
  卷二·曾巩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菌阁琐谈·沈曾植

    ○黄公词筌守州规轨贺黄公载酒园诗话,与吴修龄围炉诗话,皆标举晚唐,斥王、李者。标新撷秀,清婉动人,实亦竟陵之旁流,彼幽此浅耳。黄公皱水词筌,亦多俊语,而确守州规轨。殊不思卮言所谓宛转绵丽、浅至儇俏者,吴歌佳致,政可

  • 楔子·郑廷玉

    (冲末扮阿难上,诗云)明性不把幽花拈,见心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乃阿难尊者是也。我佛在于灵山会上,聚众罗汉讲经说法。有上方贫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说法,起一念思凡之心。本要罚往

  • 卷二·蔡正孙

    杜子美朱文公云:“作诗须先看李、杜,如士人治本经然。本既立,方可及苏、黄以次诸家诗。”又曰:“杜诗初年甚精细,晚年旷逸不可当。”又《跋集注杜诗》云:“杜诗佳处,有在用事造语之外者。惟虚心讽

  • 卷一五八 梁紀十四·司马光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閼逢困敦(甲子),凡七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四年(戊午,公元五三八年)   春,正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東魏碭郡獲巨象,送鄴。丁卯,大赦,改元元象。   二月,己亥,上耕藉田。   東魏大都督善無賀拔仁攻

  • ●卷十·魏泰

    仁宗以西戎方炽,叹人才之乏,凡有一介之善,必收录之。杜丞相衍经抚关中,荐长安布衣雷简夫才器可任,遽命赐对于便殿。简夫辨给,善敷奏,条列西事甚详,仁宗嘉之,即降旨中书,令依真宗召种放事。是时吕许公当国,为上言曰:“臣观士

  • 宋史全文卷二十六下·佚名

    宋孝宗六戊戌淳熙五年春二月戊辰,臣僚言:『郡县之政,最害民者,莫甚于预借。盖一年税赋,支遣不足,而又预借于明年。是名曰借而终无还期。前官既借,后官必不肯承。望严戒州县,如有违戾,监司常切觉察。』从之。己巳,臣僚言丁税二弊

  • 卷之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十四册 天聪二年十二月·佚名

    第十四册 天聪二年十二月十二月初一日,遣索尼,阿珠瑚赍书至土谢图汗处,书曰:“天聪汗致书於土谢图汗。尔父子昔助叶赫,谋分我地,兴兵来侵 尔若获胜,我岂有今日乎?一也。其後,我兵往征鸟拉宜罕山,尔父子复以兵助乌拉,二也

  • 列传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一百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李公遂。○李公遂益州人 部典书行俭之孙。 以监察* {纠}正擢魁科授典仪注簿累迁典校副令。 忠穆朝历知申事监察大夫。 有金用谦者性暴戾因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太史公曰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

  • 2.钻木取火的传说·林汉达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类生活是怎样进化的,我国古代也有许多传说。传说中有一些大人物,这些人往往既是首领,又是一个发明家。这种传说多半是古人根据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生活想象出来的。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简单,周围又有许

  • 扬之水·佚名

    ——人间亲情的怪圈【原文】扬之水①,不流束楚②。终鲜兄弟③,唯于与女④。无信人之言,人实迂女⑤。扬之水,不流束薪(6)。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注释】①扬:水流缓慢的样子。②束:捆扎。

  • 卷十八·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十八   宋 吕祖谦 撰定公楚子常欲蔡唐二侯裘马【二年】晋荀寅求货於蔡侯【四年】晋人假羽毛於郑【同上】祝佗言於苌宏蔡将先卫【同上】楚令尹子常以贪贿败国之政为一裘留蔡昭侯三年为一马

  • 无极宝三昧经卷下·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须菩提白佛言。若有念苦乐者。则不离于苦乐。是则为二法。菩萨者不中离。不上离。不脱离。不中无所离。于所作远无作。是为作所起如幻以幻脱幻。幻中无幻幻中无名。如是亦不从法得度。亦不离

  • 锡类法檀序·元来

    锡类法檀序夫世间人。不能行出世间孝。而出世间人。乃能尽世间孝。以余观于锡类法檀之篇。则博山大师无如矣。生致其养。没致其思。世间孝也。师则行之。情致其刳。性致其徧。出世间孝也。师则尽之。幼痛悲母。及长宦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九·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示眾二中元,示眾。「大眾!今日是目連救母、地官赦罪之辰,雲集懺悔,亡者可以超生、存者可以獲福,此是世間父母也。然出世間亦各各有個父母,他能長你法身、養你慧命,大眾還知麼?者個父母非形像可求、非遠近可見、

  • 第四品 双大品·佚名

    第三十一 牛角林小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那帝伽之砖瓦造精舍。尔时尊者阿㝹楼驮、尊者难提及尊者金毗罗住牛角娑罗林。于此世尊日暮从宴默而起,行往牛角娑罗林。守林人遥见世尊来临。见而白世尊曰:&ldq

  • 会真集·王吉昌

    会真集,原题「超然子王吉昌撰」。约成书于金元间。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书主要论述内丹道法。卷一为图说,内载太极图、五行生数图、四象生八卦图等十余幅图,每图后附论说。卷二、卷三为曲集,收入曲子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