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
○丁巳通政使司右参议兼礼科都给事中掌科事李凤来等奏国家专设水利官员凡以为民也迩来夤缘别差视民间水旱略不加意乞敕工部行抚按官严加禁治务及时讲求多方浚筑俾沟洫相通旱涝有备无得别有差委以分其力如有势豪侵占利己损人即行禁革工部议从之
○戊午琉球国中山王尚清遣陪臣殷达鲁蔡瀚等来朝贡马及方物宴赉如例 山阴王府镇国将军总滞窝盗分赃诏革为庶人发高墙禁住
○己未朵颜卫都督革兰台率部落百余叩关自称有捕虏功乞增六百人进贡抚按官以闻部议国制已定从之恐开边患 上是诏之兵部檄镇巡官省谕阻回其验放入贡如故不许更增一人已而兵部尚书张瓒等言虏情贪谲求而不遂必启衅端今辽东开元报有虏万余踪迹颇露乞命巡关御史同总兵官刘渊选把总通事官从宜抚谕使知世受朝廷厚恩不可妄意于请严饬诸边为备并令辽东宣府抚镇官及京营提督东西官厅将领各属兵以俟其辽东锦义宁远地方密迩蓟州兵力单弱即令巡抚都御史刘储秀再选所部精兵付之才将俟有警刻期应援从之 命分守太平寨右参将周彻充副总兵官守保定地方
○庚申升山西左布政使徐嵩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府等 升狭西道御史景溱为顺天府府丞 以顺天府所属州县灾伤诏免税粮有差仍发太仓银二万两通仓米二万石及州县等预备仓粮银相兼赈济复出太仓米一万石减值发籴以平米价又以永平大饥发太仓库银六千两通仓米六千石赈之 上以二府岁灾忧念不已复遣户部主事许登瀛往会巡按御史议处务体朝廷德意弘济民艰如或虚应故事责有所归
○辛酉初江西乐平县民尝佣工于浮梁岁饥艰食浮梁民负其佣直尽遣逐之遂行劫夺二县凶民遂各禁党千余互相讎救事闻诏停守巡兵备及该府县卫所掌印巡捕等官俸寻俱扑获巡按御史谢九仪勘报其事因参饶州府同知范栻通判张楫乐平知县李惟孝等及本府知府沈熺兵备副使屠倬分巡副使杨绍芳分守参议朱道澜巡捕署都指挥佥事李浴铭及巡抚都御史王暐失事罪状诏下栈等巡按御史逮问楫维孝各夺俸三月熺等六人及暐俱以功赎罪
○壬戌狭西行都司地震有声 起原任密云右参将署都指挥佥事周楫分守太平寨营等处 先是致仕通判赵璧儒士王政校余王文登等各言浙江观海卫于潜开化松阳遂昌等县矿场可采 上命锦衣卫千户萧镗勘取至是巡按浙江监察御史王绅以所属矿场僻在山峪而溪谷小径通接徽宁江闽等处一闻坑冶获金矿头四集甚至拒捕官兵劫掠村落况矿脉细微得不偿费乞通行封闭严加防守原差采办官员各令回京赵璧等欺罔宜罪巡抚云南都御史汪文盛亦言前舍余唐弼等所奏大理采矿事俱妄宜重惩之工部覆皆如言 上曰各地方矿场即经多官勘明有损无补即行巡按御史督委地方官照旧封闭领敕内外官照例回京赵璧唐弼等俱下御史按问
○癸丑升贵州左政使洪珠为应天府府尹 先是吏部尚书缺会推尚书毛伯温闻渊温仁和未允复推尚书严嵩李廷相留中不下吏科都给事中邢如默等请早定以杜觊觎得旨吏部尚书责任重大朝廷慎选简命所奏已知
○甲子狭西肃州卫地震
○乙丑起致仕刑部右侍郎屠侨复原职 升太常寺卿掌国子监祭酒事崔桐为南京礼部右侍郎 命武靖伯赵世爵佥书右军都督府事 升巡抚大同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史道为兵部左侍郎令回部管事 宛平县玉河乡等处聚盗百余肆出卤掠兵部以闻 上以兵备巡檄诸臣匿不上闻命俱停俸戴罪督兵剿之禁勿妄执平民激成他变胁从者听其解散首免
○丙寅掌詹事府事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温仁和乞休致不允 升云南按察使叶珩为贵州左布政使山东按察使章侨为山西右布政使
○戊辰山西行太仆寺卿刘玑为山东按察使云南左布政使司左参政程旦为本省按察使 四川所属马湖府蛮夷长官司及沐川长官司土舍文添惠夷臣华等贵州所属宣慰使司及龙里长官司冠带舍人安德头目何卿等来朝贡马俱以过期减半给赏
○己巳锦衣卫掌卫事右都督陈寅都督佥事张锜张爵黄秀正千户张柏龄俱以潜邸扈从东京愿各分舍余一人往奉 隆庆殿香火请给田舍如例从之寅等又进所编 皇考 圣母御制事迹及 上龙飞礼仪诏留览
○庚午复设直隶凤阳庐州杨州府管马通判和州管马判官各一员
○辛未起复服关太常寺卿掌国子监祭酒许成名原职升巡抚云南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汪文盛为大理寺卿 添设弋阳王府教授审理奉祠典仪各一员王拱樻设故宁府事以宗枝繁衍奏乞照亲王例备设辅导等官吏部裁拟具覆从之 命怀宁侯孙瑁于显武营定西侯蒋傅于果勇营俱坐营金吾右卫都指挥佥事郭举于三千营坐司
○壬申 睿宗献皇帝忌辰 永孝殿行祭礼 山西抚按官奏灾伤重大请发本省预备仓粮并贮库银钱赈济且言太原等府所逋王府禄粮共一百二十一万余两又逋宣大三关粮银一百二万余两无从措补请开中淮浙银百万余两以抵其数仍乞蠲免夏税如例户部议覆赈济蠲免俱如议其淮浙盐引系助边正额原无余剩宜发河东运司正课余盐数万引并每年捞办余盐二十万引解补禄粮边饷之数议入从之 河南抚按官言本省积逋王府禄四十二万八千五百四十石官吏师生军校俸粮二百五十七万九千二十石请以起运正改兑本色米并河间等仓米豆暂减价起解仍许布政司徵收全价而以其积余银支本年俸禄如更有余即补以前所缺之禄其预备仓粮自发孤老口粮外非遇赈济不得他用户部覆奏诸粮米皆不可折价惟预备仓粮宜如所言诏可 以神机营护卫军士逃故过半命于旗手等七十二卫选补
○癸酉南京兵部等衙门尚书等官熊浃等奉诏自陈诏允南京刑部尚书周用右侍郎卫道工部右侍郎张钺大理寺卿董天锡鸿胪寺卿胡森应天府府丞令升太仆寺卿李舜臣俱致仕国子监祭酒邹守益以辞乖刺特令冠带闲住余供职如故 南京守备魏国公徐鹏举提督漕运镇远侯顾宁等奉诏自陈乞罢俱不允 给锦衣卫千户韦聚葬地复给银三百二十两聚惠嫔父也
○甲戌升河南右布政使龙大有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
○己卯开原虏因求增入贡人数不许大肆杀掠五月七日参将孙继祖率兵御之斩虏二十三级备御指挥金潮死之巡抚都御史刘储秀上章自幼并参诸失事将领请给发年例并开中盐银 王命巡按御史查核功罪所请军需户部议处输发六月十三日参将刘天章备御指挥李漠闲住参将赵国忠与虏战于大康堡斩虏一百二级捷闻 上嘉其功命巡按御史勘报议赏已而兵科都给事中王继宗劾总兵官李凤鸣怯懦观望继因大章之揵遂欲掩以为功副总兵官李景良参将孙继祖备御指挥韩承庆等罪俱难逭都御史刘储秀亦宜戒谕以责后效 上以虏警方炽备御须人凤鸣等近复有斩获功姑令戴罪剿贼仍令巡按御史亲至失事地方速行核实具奏
○辛巳 孝庄睿皇后忌辰 永孝殿行祭礼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裕陵
○壬午升总督漕运都察院左都御史周金为南京刑部尚书 命怀柔侯施焘五军营右哨坐营秦宁侯陈琏管理红盔将军巡按直隶监察御史赵继本参原任丹徒县知县升刑科给事中今调建平县丞聂静在任逋数粮多及镇江府知府今升广西副史张瑶起送给由俱属违法宜罪诏下各巡按御史逮问奏夺不许朦胧回护
○癸未 孝穆皇后忌辰遣安平伯方锐祭 茂陵 大同府有火星东南流其光如炬天鼓鸣 升总督南京粮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文明为南京刑部右侍郎起原任户部右侍郎叶相为南京工部右侍郎 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龚用卿为南京国子监祭酒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九十四·儒林五·脱脱 卷四十二·志第十二·历象志上·脱脱 卷六·常璩 王隱晉書卷五·汤球 卷之二百·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二十·徐紘 二百三十八 上谕曹寅李煦清还历年积欠著交部议叙·佚名 第五卷 咸丰(下)·缪荃孙 费聚传·张廷玉 卷八十·雍正 卷十七·雍正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汉景帝·苏辙 赵学·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九十七·彭定求- 卷597_1 【贺襄阳副使节判同加章绶】徐商 朱紫花前贺故人,兼荣此会颇关身。同年坐上联宾榻, 宗姓亭中布锦裀。晴日照旗红灼烁,韶光入队影玢璘。 芳菲解助今朝喜,嫩蕊青条满眼新。 卷597_2 【句 
- 丁谓·唐圭璋- 谓字公言,初字谓之,长洲(今苏州)人。生于乾德四年(966)。淳化三年(992)进士。天禧中,拜平章事,封晋国公。后贬崖州司户,致仕,居光州。景祐四年(1037)卒,年七十二。有丁晋公集四卷,不传。 凤栖梧 十二层楼春色早。三殿笙歌 
- 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 卷七十八·志第二十八·舆服一·宋濂- ◎舆服一 若稽往古,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盖取诸大壮。冕服车舆之制,其来尚矣。《虞书》舜作十二章,五服以命有德,车服以赏有功。《礼记》虞鸾车,夏钩车,商大辂。至周,损 
- 卷二十 太平興國四年(己卯,979)·李焘- 起太宗太平興國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丁亥,以右補闕石熙載為兵部員外郎,樞密直學士。 命太子中允直舍人院張洎、著作佐郎直史館華陽勾中正使高麗。 上初即位,謂齊王廷美曰:「太原我必取之。」及議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四年秋七月按是月辛丑朔癸卯浙西安抚大使刘光世乞依宣抚处置使司例合随宜措置事并从便宜诏除临阵出奇或事干机会许施行外余并禀朝旨光世此请日历不载今以绍兴元年十月戊寅兵部状修入诏诸州守臣自军兴 
- 卷四十一·五代(南唐)·蒋一葵- 【烈祖升】 〔初冒姓徐,名知诰,晋天福二年即位金陵,国号唐,寻复姓李,更名升。〕 李先主为徐温养子。年九岁,《咏灯》诗云:“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温叹赏,遂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六·阿桂- 闰三月庚午阿桂明亮奏言【臣】等扺当噶尔拉时即有贼畨卡外呌唤恳求説话【臣】等严谕官兵置之不理近于三月二十一日复有贼畨喊称投禀【臣】等即派兵于二十二日攻得贼畨碉卡自二十四日以后贼畨呌唤更急并云禀内并无触怒 
- 君臣上第三十·管仲- 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修义者惑。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加之于百姓,而足以饰官化下者 
- 备蛾傅第六十三·墨子-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适人强弱,遂以傅城,后上先断,以为氵缶程,斩城为基,掘下为室。前上不止,后射既疾,为之奈何?”子墨子曰:子问蛾傅之守邪?蛾傅者,将之忿者也。守为行临射之,校机藉之,擢之,太汜迫之,烧荅覆之,沙石雨之,然则蛾傅之攻败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国朝毛奇龄撰奇龄作春秋分义例为二十二门而其书则仍从经文十二公之序此乃分门隶事如沈棐赵汸之体条理颇为明晰考据亦多精核葢奇龄长于辨礼春秋据礼立制而是书据礼以断春秋宜其秩然有 
- 桓公·桓公六年·左丘明- 【经】六年春正月,实来。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秋八月壬午,大阅。蔡人杀陈佗。九月丁卯,子同生。冬,纪侯来朝。【传】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实来」,不复其国也。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 
- 补刻二谛章叙·吉藏- 嘉祥藏大师所撰二谛义章三卷。传流吾国已来。仅一千年奇矣。宠藏之古名蓝之间。而不以广其传者也久矣。向者龙宝与公。偶得上下两通。辄刻木以布海内。譬诸宝鼎之阙一足。不亦恨乎。近有书林某者。幸得古本之全者而来 
- 卷第三十七·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七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钞三法无去来宗中言都有八全一少分者一大众部即窟外结集之大众也或大天分部时凡僧多者为大众部二说转部有本云雪转部者非也以上座部转居雪山云雪山转部此部在前法有 
- 关中胜迹图志·毕沅- 名胜志。清毕沅 (1730—1797)撰。三十二卷。沅有《晋书地理志新补正》已著录。毕氏有感前人记陕西山川胜迹,多有牴牾,乃游行山原,访求旧迹,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撰成此书,约四十万字。卷一记陕西省地理、西安府地理;卷二至 
- 素女经·佚名-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言“房中”之术。中国自古即讲求房术,《汉书·艺文志》列此类著述入“方技略”;班固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又云:“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 
- 萃善录·佚名- 《萃善录》,原不题撰人。书中提及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当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表奏类。此书辑录宋元明三朝天师道之青词数篇,系道士举行斋醮时上于皇天神祇之祝词。其中最晚者为〈张国祥荐父终七 
-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王子一-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简称《误入天台》,题王子一撰。《太和正音谱》有著录。剧写东汉人刘晨、阮肇因天下大乱,不愿为官,入山采药,遇仙女结为夫妇的传说故事。《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天台二女”条即为此故事,本剧即据此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