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逢吉传

李逢吉的字叫虚舟,陇西人。他父亲李颜,患有长期难治的病,李逢吉自己料理求医用药,就懂医书了。他考中了明经科,又考中了进士。范希朝任命他为振武军掌书记,又向唐德宗推荐他,于是被任命为左拾遗。元和年间,他升任给事中、皇太子侍读。后调任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贡举没结束,升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诏命礼部尚书王播签署贡举发榜。

李逢吉生性忌妒别人超过自己,阴险狡猾诡计多端。到任宰相,一心满足个人好恶。裴度讨伐淮西,李逢吉怕他立功,阴谋破坏阻挠,促使主和者请求遣回各地派来的军队。宪宗知道后讨厌他,贬他出京城任剑南东川节度使。

穆宗登基,调他到山南东道。他依靠曾给皇帝侍读的关系,又私下巴结近侍幸臣。长庆二年(822),被召进京城任兵部尚书。当时裴度和元稹执政,裴度曾上奏说元稹谄媚奸邪,李逢吉认为他们的矛盾可利用,就同时中伤他们,派人告发说:和王傅于方结交侠客,想替元稹刺杀裴度。皇帝令尚书左仆射韩皋、给事中郑覃和李逢吉共同审讯于方,认为他行为不端,元稹、裴度为这都被罢免了。李逢吉取代裴度担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又用恩惠和官爵收买品行不好的大臣轮番攻击裴度,这时李绅、韦处厚等人指出裴度受李逢吉排挤,裴度起初才能留在朝中。当时河朔已丢失了,王智兴据徐州反叛,李宀介据汴州反叛,国家威望扫地,全国人迫切希望任命裴度为宰相,朝廷内外不断上奏要求,皇帝终不省悟,裴度于是被调出京城。李宀介被讨平后,他升任尚书左仆射。

皇帝突然患病,宫中外廷不通消息,李逢吉通过宦官梁守谦、刘弘规、王守澄提议,请求定景王做皇太子,皇帝不能说话,点头答应了。第二天颁下诏书,皇太子就确定了。郑注被王守澄宠幸,李逢吉派侄儿李训贿赂郑注,巴结王守澄做靠山,从此肆无忌惮。他的党羽有张又新、李续、张权舆、刘栖楚、李楚、李虞、程昔范、姜洽和李训八个人,巴结他们的又有八个人,都任重要职务,因此号称“八大将十六个儿子”。有事求情,先要买通这些人,再转告李逢吉,没有不见效的。

不久他被封为凉国公。

敬宗刚即位,裴度请求进京朝拜,李逢吉心里不安,张权舆帮他制造谶语来中伤裴度,但韦处厚立即对皇帝分析这事,阴谋终未得逞。有个叫武昭的,是陈留县人,果断、勇敢又善辩。裴度讨伐蔡州,派他去劝说吴元济,吴元济用兵器威胁他,他不害怕,吴元济赠厚礼送他回来,裴度任命他在军中任职,又随从镇守太原,被任命为石州刺史。后被罢官回京没被任用,心里怨恨,和太学博士李涉、金吾兵曹参军茅汇住在京城里,以志向、侠义自负。李逢吉和李程共同执政,合不来。李程的亲戚李仍叔对武昭说:“李宰相想任用你,但李逢吉不赞成。”武昭更生气了,喝酒时,对他们的朋友刘审说,想刺杀李逢吉。刘审私下告诉了张权舆,李逢吉通过茅汇叫武昭去见面,送厚礼结交,矛盾消除了。李逢吉一向对茅汇很好,曾写信给他说:“你应称我为知己,我就称你为好友。”言词很亲热。

到裴度将回朝廷,李逢吉又派人告发武昭之事。为这武昭、茅汇都被抓进监狱,皇帝令御史中丞王播审讯他们。李训暗示茅汇诬告武昭和李程合谋,否则将丢命。茅汇不同意说:“诬告别人解脱自己,我不干!”案子判决后,武昭被处死了,茅汇流放到崖州,李涉流放到康州,李仍叔贬任道州司马,李训流放到象州。

刘审升任长奉县主簿。李逢吉的阴谋更加暴露了。武昭死了,人们都认为他冤枉。

开始,李逢吉挑起武昭的案子来阻止裴度进京没有成功,皇帝知道裴度忠诚,最后任命他当了宰相。李逢吉这时逐渐被疏远,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份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他任命李续任副使、张又新任行军司马。不久,他又任检校司徒。先前,门下史田亻丕倚仗受李逢吉亲近信任,贪图钱财,亲近婢女,并宠爱她。田亻丕犯了罪藏在李逢吉家里,因此指名逮捕没抓到。到李逢吉出京任职,请求让他到军中任职,过了一年不敢上任,派人假冒到门下省去,调他任房州司马。被有关部门告发到襄州去逮捕他,李逢吉抵赖不交出来。御史上奏弹劾李逢吉,有诏扣发他一季度的薪俸,为这贬李续任涪州刺史、张又新为汀州刺史。很长时间后贬李逢吉任宣武军节度使,后又以太子太师身份担任东都留守。到李训执政,召他进京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因脚患病不能上朝,以司徒身份退休;后去世了,享年七十八岁,赠官太尉,赐谥号叫成。他没有儿子,要堂弟的儿子李植继承他。

猜你喜欢
  卷五·秦三·佚名
  第六十六回 韩世忠力平首逆 金兀朮大举南侵·蔡东藩
  第九十八回 扰秦楚闯王僭号 掠东西献贼横行·蔡东藩
  卷八·金履祥
  纲目续麟附録·张自勋
  卷二百三十二·杨士奇
  二百三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巡盐任内补欠已完听部拨解摺·佚名
  世家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三十一·郑麟趾
  钦定辽史语解卷三·佚名
  徐则传·李延寿
  广王石敬威传·薛居正
  闵本、拜住传·宋濂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四·丁传靖
  卷一百四十四·赵汝愚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相思谱·沈泰

    (吴中情奴编巫山散人评) △第一折 【卜算子】〔生〕风流千古胜,漫道我平分。 【菩萨蛮】(半生落落愁如织,远山一带伤心碧。缓步过东楼,有人楼上愁。新愁知几许?乱乱丝千缕。携酒上长干,愁风到鬓寒。小生自与王娇如订生死之约,

  •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后妃上·脱脱

        ◎后妃上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 太祖孝惠贺皇后 孝明王皇后 孝章宋皇后 太宗淑德尹皇后 懿德符皇后 明德李皇后 元德李皇后 真宗章怀潘皇后 章穆郭皇后 章献明肃刘皇后 李宸妃 杨淑妃 沈贵妃 仁宗郭

  • 卷一一六 晉紀三十八·司马光

      起重光大淵獻(辛亥),盡閼逢攝提格(甲寅),凡四年。   安皇帝義熙七年(辛亥、四一一年)   春,正月,己未,劉裕還建康。   秦廣平公弼有寵於秦王興,為雍州刺史,鎮安定。姜紀諂附於弼,勸弼結興左右以求入朝。興徵弼為尚書令、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九·杨仲良

      钦宗皇帝   二圣北狩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丙辰,京城陷。先是[1],斡离不遣刘晏以十一月己丑入城,翰林学士莫俦、防御使高世赏馆之都亭驿。晏曰:『皇子遣晏来,云国相一军非晚亦到,欲请皇帝出城会盟。』俦等曰:『两国义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二十·徐乾学

    宋纪二十【起屠维大渊献六月尽上章困敦三月凡十月】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咸平二年六月丁巳宰臣监修国史李沆等上重修太祖实録五十卷帝览之降诏嘉奬赏赐有差 戊午枢密使兼侍中曹彬卒帝临其丧哭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二·佚名

    万历七年十月癸酉朔上御皇极殿颁万历八年大统历特赐元辅张居正次辅张四维申时行及讲官何雒文等有差○以分守宣府南路等处右参将栗卿改充分守辽东锦义地方右参将○命贵州道御史陈世宝巡视京营○以密云游击王诏充分守蓟

  •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中日北京专条·佚名

    一八七四年十月三十一日,同治十三年九月二十二日,明治七年十月三十一日,北京。大清钦命总理各国事务和硕恭亲王,军机大臣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文,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宝,吏部尚书毛,户部尚书董,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沈,工部尚

  •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三经籍考史【杂史】【臣】等谨案杂史之名肇於隋志马端临通考因之惟陈振孙书録解题则立别史一门以处上不至於正史下不至於杂史者义例诚为最善然马氏杂史类既列宋三朝志杂史部卷总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六·钱若水

    起太平兴国八年六月,尽十月六月乙酉朔,以给事中直学士院徐铉为右散骑常侍,以职方员外郎髙继申为两浙诸州转运使。丙戌,河南府言:“洛水涨五丈馀,坏巩县官寺、军垒,民庐舍殆尽。”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边珝卒。珝字待

  • 曹丽云女士·周诒春

    曹丽云女士 年三十二岁。生于江苏苏州。初学于上海中西女塾。及日本长崎活水女学校。以学绩得优奖。光緖三十一年。自费游美。入林园大学。习医科。光緖三十三年。入女子医学校。宣统三年。得医学士学位。任马利同生

  • 周仁·周诒春

    周仁 字子竞。年二十六岁。生于浙江杭州。未婚。初学于上海南洋中学。镇江承志学堂。及南京江南高等学堂。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机器工程。民国三年。得机器工程师学位。民国四年。得硕士学位。被

  • 三年·佚名

    (丁巳)三年清康熙十六年春正月1月3日○庚辰,承旨李沃疏陳六箴曰:「正心、窒慾、求言、育才、勤學、愛民。」答曰:「嘉爾愛君之忱,可不留神?」1月4日○辛巳,御晝講。領議政許積曰:「李沃所進之箴,皆古人格言,不但嘉奬而已,宜有採用

  • 卷八·郑伯谦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八    宋 郑伯谦 撰宫衞【论宫正宫伯宿卫】或问宫正掌兵卫宫伯掌郎卫而兵卫郎卫则皆统于太宰何也曰宿卫不统于太宰则内外之势有所限隔而贤否之人无所决择事权将分政令将下移而错出其祸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二   [一]四沙門果者.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此四沙門果幾有色等者.一切應分   別.謂沙門果所攝身語業是有色.餘皆無色。幾有見等者.一切

  • 禅关策进·祩宏

    后学云栖寺沙门袾宏辑前集二门△诸祖法语节要第一诸祖法语。今不取向上玄谈。唯取做工夫吃紧处。又节其要略。以便时时省览。激励身心。次二诸祖苦功。后集诸经引证。俱仿此。筠州黄檗运禅师示众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末)·窥基

    沙门基撰第六释经本文者。古遵法师云。二十八品分为二文。初之一品明如来起化由序。余二十七品辨其正化。序品陈其始由。正化明其利益。迄至经末皆有益故。吉藏师云。初一品名序分。次十五品半名正宗。至分别功德品初

  • 千转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帝释在佛前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