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叙一

天之生才,何代无有!在士大夫之生逢其时,有幸有不幸耳。不幸而当国家蒙难、夫马多艰、危急存亡之际,内沮宵人、外绝同气,职非心膂、位拥虚名,虽武侯之志匡汉鼎、王导之功扶晋祚,岳岳棱棱,赤心劲骨,将焉用之;徒使壮士寒心、英流饮泣而已!然君子之福,莫大乎不与小人同富贵、竞名誉。正以小人之谋毒君子者,实无事不成就君子;未几而身败名灭,富贵亦随之俱尽,仅刻昼一怙势倾险之小人而出,乃天下事始更有不忍言者。吾甚有感于涑庵先生之梦游笔记也。

先生自崇祯庚辰应烈皇帝征辟之典,简牧永宁;寻台臬以干才推毂,调繁刺全。时闯逆凶陷三楚,岭外危疆,势多鼠首。独先生乃心王室,控戢巢猺,逆氛望风敛甲而去;有百粤睢阳之称。洎量移佐琼,晋阶宪副,调停悍帅、庇恤残黎,心枯力竭,危苦万状。先是,上在潜邸,避兵过州,深藉拥护。践祚之日,念先生勋德,出中旨召赴殿廷,擢贰冏;侃侃建议,多为五虎攒足。虽抚全之命,中外欢呼,实党人以危地相出;空拳秉钺,涌涕受命。诸帅方挟进勋爵,昼夜荒宴,兵无编训,饷恃掠取;及闻北兵南徇,溃营宵遁而已。先生方谢病在告,疾趋行在,告北兵随至;乘舆播迁,先生已拔刀自刎,为夏弁坚夺,拥之登舟,孑身东下。嗟乎!脱豺狼之窟、乞锋镝之生,讵先生之得已哉!使当时朝无党人、镇有良将,藉舂陵之景运,授公旄钺,与何、堵诸君子戮力安攘,焉知灵武、建康之事,不复得见于今日乎!

虽然,以予观先生,尚未为不幸也。使居恒而当朝廷清宴之日,由守牧而历跻中丞,不过博一富贵显荣之人,如三蝉四贵而止矣。安得老铁寒松,巩国难于蛮烟瘴海之间,壮志士之悲歌者哉!宋黄文节云:吾人临大节而不夺,只是不俗。惟先生之为不俗之人,先生之真不俗之梦矣。

新安旅亭社盟小弟许楚拜书于鹅城之一觉道院。  

  

叙二

予与涑庵,同应征书、同驱百粤、同膺祸患,其滨死烟峦瘴海、稠戈密垒之中而栉风沐雨、忍饥耐暑以苟幸无罪,盖无之而不同也者。然则予与涑庵,皆梦中人也。同在梦中,迷而不悟,而涑庵独为拈出其邯郸一觉乎!缅怀十数年中,国势如飘风、人心如骇浪,事且岌岌;而行在诸君子,顾乃为蜗争、为蚁斗,门分户列,议论嚣然,以成败为儿戏。予思援手而不得,亦付之无可如何,流涕太息而已矣。涑庵行不避难,一旦把中丞钺,出镇永地;完残补弊,劳苦万状。至于骄兵悍帅,黾勉支吾,而岭右迄亦少延秋毫,皆中丞力也。及涑庵谢病,而遂不支。九关虎豹,岂不以人重哉?

今读其梦游一编,大抵应变者什之七、靖乱者什之三;才敏而识深、锋铦而机利,故节解理断,奏刀砉然。其自守土以迄抚绥,无或有棘其手者;雅歌投壶,而有封狼居胥之意,隐若敌国矣。万里归来,经纶尽捐;乃复理前梦,如杨柳外晓风残月,乍明乍灭,当无问黄粱之熟与未也。夫蕉中之鹿、槐国之蚁,千古沉沉,谁为唤醒?阅是编而乃知风尘劳攘,举皆酣呓枕中,总非实相;苟得其解,亦可以洒然而雪释矣。

虽然,因梦得觉,觉亦是梦,天下事何常之有!涑庵以醒眼澄观世外,升沈往复,终当有定,弱流方浅,夫将耸身瑶岛,为汗漫之游;而予顾沾沾焉涑庵话畴昔、商甘苦,亦几于痴人说梦矣。

年社弟晚庵陆世廉题。  

  

叙三

般若经云:三千大千世界中如梦如幻、如响如像、如阳焰、如变化事、如寻杳城。呜呼!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时起;一念心灭,三千性相一时灭。人生梦耳,何事足挂人齿!虽然,予上下古今,世间唯忠义感愤、艰苦历试之际,其赤胆丹衷如鱼肠干将,或化为虎、或化为龙,射牛斗、耀霄汉,一段不可磨灭之精气,固亘天地间也。

涑庵应诏握符,始州郡藩臬,既秉钺雄镇。值鼎湖乌号,宗社不绝如线。寻阅中外交讧,金戈铁马倥偬震撼,公等碌喙瞠目袖手之交,能咄叱风云,指顾患难,出生入死、出死入生,屠坦解牛,砉然恤然无一棘手;此无他,唯心镜澄澈,一尘不染,如嗢钵罗、奔荼利、俱母陀种种名华出自波淖中一滓不着,故迎刃辄解。衣絮缊,掉臂丛棘中,而能脱然无罣碍若此;此何莫非忠义感愤,艰苦历试所余也。

嗟乎!涑庵炼金者,黑浊气竭,黄白次之;黄白气竭,青白次之;至青白竭,而紫白乃成;质之至精者,未有不经锻炼而成者也。今涑庵锻炼成矣,何异六祖在梅碓杵之时,立地大悟三解脱、六神通、七等觉是。夫悟则俱悟;经云:若梦、若觉,要于见闻知法中,有觉慧转。由斯起染,由斯起净,总于梦觉分之矣。予故为涑庵述般若偈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社弟何谦贞识。  

  

叙四

我侪埋首芸窗,便作邯郸,计其进退。古人矢志忼慨,即有真精神感召。其问及跳入大枕中,得意耶?失意耶?失中有得耶?得中有失耶?皆梦也。当其沉沉酣呓,谁知失得;迨蘧然一觉,始拍案叫曰:嘻!是乃其为梦也已?嗟乎!人生何事非梦,梦幻已;乃梦觉而向人说梦,又为人解梦,不亦幻中之幻乎!予曰:非幻也,真也。于何征之?于吾年社伯涑庵征之。

涑庵少负不羁之才,每当旗鼓相向、人所棘手莫措者,涑庵独游刃有余;人所手忙脚乱、一队难整者,涑庵独投壶雅歌而八面皆锋。■〈艹盇〉由才大而机敏,故目无全牛,一往而奏刀砉然也。及应明诏,涑庵先着祖鞭,晚庵次之,予最后。两翁后先应命入粤,而予区区小草,凉倒莫支。自后三人亦石公所云同床各梦,不相干矣。忽遭■〈氵顷〉洞,睠怀知己,亦每每梦断关山。颠倒十余年间,两翁复先后归来,相与握手,殷勤慰劳苦者,亦恍如梦中人说梦中事。

一日过涑庵斋,出一编示予曰:此我十二年中两粤梦游录也。予读之,不禁泪数行下。非泣其茹荼饮血于岭崖烟瘴中,滨万死而得一生也;非泣其枕戈擐甲于虎狼窟穴内,痛定转生痛也。泣其有才如此,而不获展于河清海宴之日,又不早抒于车攻马同之秋,而乃抒于矢尽兵穷之会!迄今想其仗钺时,虽鼓气竭,而热血犹腥于海峤一块土也。使移此于河清海宴、车攻马同之日,有不勒燕然而绘麟阁者乎?且两者相较,孰难而孰易也!呜呼!其真梦耶!幻耶!然在他人为幻,而在涑庵则犹是游刃有余,犹是投壶雅歌,直举万重戈矛荆棘,一以诗坛酒垒镇之而已矣。则非涑庵不能为梦,而非是梦不足以见涑庵。果真也,非幻也,请以唤醒说梦者。

年社弟铭果氏吴迪题。  

  

叙五

涑庵先生记其在两粤时事,命曰梦游。陈子受而读之,慨然叹曰:国家治乱成败之故,何其古今一辙乎!

方先生之守一州也,位在下僚。然是时纪纲尚出于一旦,多大吏之贤者。赞之襄之,虽间有异己,争之辄胜,故能发摅志意,卓有建立;泽被遐迩,称道弗衰。及其后为御史中丞,秉旄钺,通显甚矣。乃阴挠其权、显掣其肘者,旁见迭出;大声疾呼,褎如充耳。所以艰难拮据,卒鲜成功。逮于奉身引退,而事遂不可为;斯可叹息也已!先生此编,于阴挠其权、显掣其肘者,皆微见而不详。盖不欲以过归人,有忠厚之旨。而叙述之词,亦类取质直,不加润色;则又见其无聊抑郁、触绪纷来,不愿以言语文字擅长也。介之推不云乎?身将隐,焉文之;先生有焉。后之览者,使不能得言外之意而求之文字之间,则于先生之所谓梦游者犹未梦见,何足与观古今成败治乱之故!爰识之简端,以请质诸先生。

虞山后学陈鹤征识。  

叙六

天下治平,分符出宰,一中材之士能办之。惟当国祚欲迁、汉鼎将移之日,巨寇临冲、强藩争据,而乘间窃发者触处戈矛,剖腹藏珠者婪贪亡命,首鼠孤遁者阴阳煽惑。士生其间,而欲安上全下,犯难不危、历险无毙,岂不难哉?此非有大识量、大学术、大才智者弗能。

吾友马涑庵,于烈宗朝为粤西州守,以才优转东琼郡牧。际泣鼎湖,晋元南渡,从龙附凤,晋阶中丞。其间蹈豺虎穴者凡几,堕蛟螭壑者凡几,历魑魅魍魉之交者凡几,存危旦暮,生死呼吸;而卒能翛然杖履,扁舟还吴,亲戚故旧,卮酒慰劳,极平生欢。予每强之述别后行踪,涑翁笑曰:此梦游耳,何足言!浮白浇之尽醉,掀髯谈故,数年情事如在一日;予不胜敛服。嗟乎!今人中有如是识量、如是学术、如是才智其人耶?唐之裴、郭,宋之富、郑、寇莱,庶其匹与!若夫公等碌喙所谓因人成事者,其何可同日语哉!强请笔之记而题之序。

竹庵弟冯瑄。  

  

叙七

吾人看破梦觉关头,便是学问得力处;以此治心、以此治世,天空云净,绝无尘碍。涑庵兄以征辟起家,致位中丞;能出其生平学问,扬历中外十有余年。国家板荡日,置身于惊涛骇浪中,而卒至蹈险而若丧、履危而无恙!斯何异梦中境界,千变万化,靡所不有;蘧然一觉,仍见本来面目也。归来问旷,花晨月夕,斗棋赌酒,与二三知己抗谈往事,悲歌慷慨,是真能看破梦觉关头者。试取两粤游记读之,治心治世,学问具在此矣。

弟演拜书。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五·刘昫
  ●卷一百七十一·徐梦莘
  通鉴释文辩误卷十·胡三省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八·阿桂
  建康实録卷二十·许嵩
  元明事类钞卷十·姚之骃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佚名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通志卷一百五十上·郑樵
  惊枝未稳·胡兰成
  卷一百八十三·杨士奇
  提要·潘季驯
  卷二十七上·雍正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关菁麟·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跋·纪昀

    同年纪学士晓岚,自塞上还,予往候。握手叙契阔外,即出所作《乌鲁木齐杂诗》见示。读之声调流美,出入三唐,而叙次风土人物,历历可见。无郁轖愁苦之音,而有舂容浑脱之趣。间又语予尝见哈拉火卓石壁有“古火州”字,甚壮

  • 卷十六 開寶八年(乙亥,974)·李焘

      起太祖開寶八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丙子,權知池州樊若冰敗江南兵四千人於州界。   初,曹彬等師未出,上命韶州刺史王明為黃州刺史,面授方略。明既視事,亟修葺城壘,訓練士卒,眾莫諭其意。及彬等出師,即以明為池州

  • 隆武遗事·顾炎武

      乙酉五月,南都失守。总兵官郑鸿逵、郑彩退师回闽,会唐王从河南来,奉之至福州;与巡抚张肯堂、巡按吴春枝、原任礼部尚书黄道周、南安伯郑芝龙等,共议唐王监国。王太祖后,封南阳。初失爱于祖父,两叔谋夺嫡,未得请名;及祖端王

  • 第五十回 勤政楼童子陈箴 范阳镇逆胡构乱·蔡东藩

      却说杨贵妃盅惑玄宗,经长生殿密誓后,愈得宠幸,就是三国夫人,也连同邀宠,每届赏赐,不可胜计。韩国夫人得照夜玑,虢国夫人得鏁子帐,秦国夫人得七叶冠,均是希世奇珍,得未曾有。又赐贵妃虹霓屏,贵妃转赠国忠,屏系隋朝遗物,雕刻前

  • 东汉会要卷十六·徐天麟

    厯数下天文变异王莽地皇三年十一月有星孛于张东南行五日不见【本志下同】四年六月昼有云气如壊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四年秋太白在太防中烛地如月光光武建武九年七月乙五金星犯轩辕大星十一月乙丑又犯轩辕十

  • 第九十二卷 文苑 一 九·缪荃孙

    淮 安 府 汉枚乘 枚皋枚乘,字叔,淮阴人。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乘奏书谏曰:臣闻得全者全昌,失全者全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

  • 二五 周瘦鹃·周作人

    关于鲁迅与周瘦鹃的事情,以前曾经有人在报上说及,因为周君所译的《欧美小说译丛》三册,由出版书店送往教育部审定登记,批复甚为赞许,其时鲁迅在社会教育司任科长,这事就是他所办的。批语当初见过,已记不清了,大意对于周君采译

  • 一四 笔名鲁迅·许寿裳

    我自民六(1917年)秋,于役南昌,和鲁迅别开三年。在这中间,鲁迅的生活起了大变化,前后可以划分为两段:前者是摩挲古碑,后者是发表创作。这个变化即发表创作,是《呐喊》序文所谓“老朋友金心异”——按即玄同

  • 春秋讲义卷三上·戴溪

    宋 戴溪 撰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鲁之桓宣皆继故而立无所畏惧偃然而行即位之礼春秋即其实而书之明着其罪也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文公防祭未终纳币于齐君子固已非之今宣公执亲之防才逾年尔遽遣人逆

  • 春秋公羊传谳卷三·叶梦得

    <经部,春秋类,春秋三传谳__春秋公羊传谳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公羊传谳卷三  宋 叶梦得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不言即位孰继继子般也孰弑子般庆父也杀公子牙今将尔季子不免庆父弑君何以不诛将而不免

  • 不退地祥瑞品第十七·佚名

    此品摄普遍光明佛,地。时须菩提瞻仰问,不退菩萨何殊胜。离言声相云何说,愿佛说彼功德藏。不住沙门婆罗门,及行十善离三涂。大智离於种种相,如山谷响声相应。若欲法无碍行化,一向善说诸言教。行住坐卧四威仪,一念观心悉通达。

  • 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拘娑罗国波斯匿王太后崩。时年百岁老无壮势。精进修善法。时波斯匿王供殡送母。日正中还。尘土坌身步往诣园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世尊问王言:今

  • 银孔雀·安房直子

    安房直子著,银色的孔雀,古老的传说,总有些人要为那编织美丽旗帜的使命付出自己的一生……是不是所有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只银色孔雀的灵魂,是不是所有幻想出的幸福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孤独者的叹息。

  • 子平真诠评注·徐乐吾

    《子平真诠评注》民国徐乐吾注解,原著为清乾隆进士沈孝瞻先生,是传统子平格局命理经典著作。徐乐吾先生以《滴天髓》、《穷通宝鉴》为理论来解释《子平真诠》。在这本书里,徐乐吾详细地论述了八字理气方面的方法和理论,为

  • 剑南诗稿·陆游

    诗集。南宋陆游撰。85卷。收诗9300余首。陆游曾在川陕9年,遍历蜀中胜地,饱览祖国的山川形势和风土民情,尤其是在南郑前线,铁马秋风,戎装驰骋,接触到许多“忍死望恢复”的“遗民”,内心受到极大震撼,觉得“诗家三昧忽

  • 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佚名

    一卷,唐法全集。说建立护摩坛之作法。

  • 一百五十赞佛颂·佚名

    梵名S/ata -pan~ca^s/atakastotra 。全一卷。摩咥里利制吒造,唐代义净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书中以一百四十八颂赞叹佛德。

  • 大悲妙云禅师语录·佚名

    清真雄说,机德等编。六卷。卷首收序、请启、付;卷一收住山东临清州大悲禅寺语录;卷二收住浙江嘉兴府三塔景德寺海会禅院语录;卷三收拈古;卷四收颂古、法语、行略;卷五收机缘、像赞、联芳偈;卷六收诗偈、佛事。收入《明嘉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