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雍正上谕 对吕留良及家属最后应如何判决

  编者按:这道谕旨,是对吕留良及其家属的判决,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刑法中灭族这一条的残酷。同时,对吕留良的著作也下令焚毁。但雍正仍惧怕吕留良思想影响仍在,所以在这篇谕旨中又用了一半篇幅去讲道理。最后,还下令让全国各级学校的秀才、监生,人人对吕留良的定罪恰当与否表态,并要写出书面具结。表面上讲可以各抒己见,提出异议,实际上是对不同意见的镇压。

  【原文】

  雍正八年十二月十九日,刑部等衙门会议:吕留良身列本朝子衿,妄附前代仪宾之裔,追思旧国,诋毁朝章,造作恶言,妄行记撰,猖狂悖乱,罪恶滔天。甚至敢将圣祖仁皇帝诬蔑指斥,悖犯已极,臣等莫不切齿痛心,允宜按律定罪,显加诛灭,以扶人纪,以绝乱源。吕留良应尸枭示,财产入官。伊子吕葆中,曾叨仕籍,世恶相济,前此一念和尚谋叛案内连及,吕葆中逆迹彰著,亦应尸枭示。吕毅中应斩立决,伊子孙并兄弟伯叔,兄弟之子及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应行文该督查明,按律完结。并行知各省、府、州、县,将大逆吕留良所著文集、诗集、日记及他书已经刊刷及抄录者,于文到日出示遍谕,勒限一年,尽行焚毁。得旨:吕留良怀悖逆不臣之心,假托先儒糟粕余论,欺世盗名。以致人心陷溺,为其迷惑已久,愚昧之徒,称为夫子,几谓其驾乎程朱之上,甚至奉祀书院以尊崇之。今其谋逆秽行无不败露,天下焉有丧灭伦常,犹得托名于理学之林,而著作尚有可取者乎?今内外臣工等合词陈奏,朕思吕留良之罪,从前谕旨甚明,在天理国法万无可宽。

  然天下至广,读书之人至多,或者千万人中,尚有其人谓吕留良之罪,不至于极典者。朕慎重刑罚,诛奸锄叛,必合乎人心之大公,以昭“与众弃之”之义。至其所著书籍,臣工等奏请焚毁,复思吕留良不过盗袭古人之绪余,以肆其狂诞空浮之论。有识见者,固不待言,即当日被其愚惑者,今亦自然窥其底里,而嗤笑之也。况其人品心术若此,其盲更何可取,今若焚灭其迹,假使毁弃不尽,则事属空文,倘毁其尽绝,则将来未见其书者,转疑伊之著述,实能阐发圣贤精蕴,而惜其不可复得也。即吕留良书籍中有大逆不道之语,伏思我圣祖仁皇帝圣德神功,际天蟠地,如日月之照临宇宙,万古为昭,岂吕留良所能亏蔽于万一乎?著将廷臣所议,行文直省学政,遍行询问各学生监等,应否照议,将吕留良、吕葆中尸枭示,伊子吕毅中斩决,甚所著文集、诗集、日记及他书,已经刊刻刷印暨抄录者,尽行燔毁之处,著秉公据实,作速取具该生监等结状具奏。其有独抒己见者,令其自行具呈该学政,一并具奏,不可阻挠隐匿,俟具奏到日,再降谕旨。

  【译文】

  雍正八年十二月十九日,刑部等衙门共同议定:吕留良身为本朝秀才,胡乱攀附是前明朝仪宾的后裔,追思过去的国家,诋毁我朝制度,制造罪恶言论,进行悖道著述,猖狂叛逆,罪恶滔天。甚至敢把圣祖仁皇帝污蔑指责,真是悖逆到极点,臣等没有不切齿痛恨的,应当按刑律定罪,加以公开诛灭,以申人伦纲纪,以消灭祸乱根源。吕留良已死,应当断尸砍头示众,他的家庭财产没收充公。他的儿子吕葆中,曾经在本朝做官,却与恶人狼狈为奸,以前一念和尚造反的案件,已经牵连他在内了。吕葆中叛逆迹象明显,虽已死,也应同样断骨砍头示众。

  吕毅中应判杀头,立即执行。吕留良的子孙,并兄弟、伯叔、兄弟之子,以及女眷中的妻妾、姊妹、儿子的妻妾,都应当发文浙江总督查明人数,按刑律定罪结案。并且通知各省、府、州、县,把大逆犯吕留良所著作的文集、诗集、日记及其他书,凡是已经刊行和传抄的,于本公文到达之日,出告示遍谕百姓,限一年内全部烧毁。已得到皇上旨意指出,吕留良心怀忤逆不臣之心,假借古代儒家学说中的一些糟粕和皮毛,欺世盗名,以致坑害人心,受到他的迷惑,愚昧无知的人,称他为夫子,几乎把他说成和程子、朱子一样的人物,甚至在书院里设立他的牌位来祭祀,加以尊崇。而今天他的谋反罪行已经彻底暴露,世界上怎能有丧灭伦常的人,犹托名于理学大家,他的著作还有什么可以吸取的地方吗?

  现在内外群臣,众口一词的奏请陈说。朕想吕留良的罪行,以前颁发的谕旨,已经很详细地说明了,从天理到国法,都是万万不能宽恕他的。然而天下读书人多得很,也许在千万人之中,还会有人以为吕留良的罪过不至于处以极刑的。朕对于刑罚,向来都抱着慎重的态度,凡是诛杀奸人除灭反叛,都要求必须合乎人心和公理,以发扬“与大众一同弃之”的精神。至于他所著的书籍,群臣等奏请焚毁,又想吕留良不过是盗窃古人的一些皮毛,用以粉饰他怪诞空洞的理论,有见识的人当然不会上当,这故不必多说,即使是过去受他迷惑的人,今天也自然看透了他的底细,而对他嗤笑。何况他的人品和心术坏到这种地步,更会有什么言论值得吸取呢?现在如果把他的著作统统焚毁灭迹,如果烧不尽,那么这命令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焚毁尽绝,那么将来没有见过他的书的人,反而怀疑他的著作确实能阐述圣贤思想的精华,而可惜它再也得不到了。即使吕留良的书籍中有大逆不道的言论,回想我圣祖仁皇帝的圣德武功,如天之高,如地之广,如日月照临宇宙一样,万古不可磨灭,吕留良又能损害其万分之一吗?现在把朝廷内大臣议定吕留良罪行的公文,发到各省学政,可普遍征询各学校的秀才、监生等人,是否应当按照廷臣们议定的,把吕留良、吕葆中断尸砍头示众,他的儿子吕毅中杀头,立即执行;他所著作的文集、诗集、日记和其他书籍,已经刊刻印刷和被传抄的,是否应当尽行烧毁。可让每个学生秉着公心,据实迅速让各秀才、监生发表看法,写成结状奏报上来。如有不同意见的人,也让他自行写出意见呈报该省学政,一并奏报上来,不准阻挠和隐藏。等到各省具奏到达以后,朕再降谕旨。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六十四·王称
  第十二回 组政党笑评新总理 嗾军人胁迫众议员·蔡东藩
  英使觐见清高宗行叩头礼·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七·佚名
  卷之八十五·佚名
  二九三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查缴应禁违碍书籍折·佚名
  二四九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五·刘凤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二上·袁枢
  表卷第二 高丽史八十七·郑麟趾
  李侗传·脱脱
  胡深传·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四·杨士奇
  卷一百·杨士奇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五·王世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马伯升·唐圭璋

      水调歌头“和气应鼙鼓”一词,乃作者为寿武将而作。词中云“颇牧”、“长城”、“凯歌”、“家声”,而不及中原恢复。词或作于北宋时,作者或为北宋人。   水调歌头   瑞应杉溪县,光动极星宫。人间盛事此日,岳降自高

  • 方资·唐圭璋

      资,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天圣八年(1030)生。嘉祐八年(1063)进士。由县令擢南阳教授,归老于杭以卒。   黄鹤引   予生浙东,世业农。总角失所天,稍从里闬儒者游。年十八,婺以充贡。凡八至礼部,始得一青衫。间关二十年,仕不过

  • 三集卷七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六古今体一百十二首【戊子八】出丽正门恭迎皇太后驾至避暑山庄作一日後违八日迟【唘程之日  皇太后至汤山驻跸故逐日後一程至今凡八日矣】不眠数问夜何其欣知此际临安辇恭迎【去声】先

  • 后集卷五·蔡正孙

    黄山谷《豫章先生传赞》云:“山谷自黔州以后,句法尤高,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自宋兴以来,一人而已。”东坡云:“读鲁直诗,如见鲁仲连、李太白,不敢复论鄙事,虽若不适用,然不为无补于世。”《王直方诗话》

  • 卷二十六·谷应泰

      ○太子监国   成祖永乐二年四月,册立世子为皇太子。先是,洪武二十八年,太祖亲册为燕世子。时秦、晋、燕、周四世子,太祖皆教而试之。   一日,使分阅卫士,燕世子还独后。问之,对曰:“寒甚,士方食。”太祖喜。使阅章奏,择

  • 东都事略卷七十五·王称

    列传五十八  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也为人质直刚劲举进士为赣县尉书判拔萃改将作监丞知新建县迁袐书丞集贤校理范仲淹以言事忤意宰相贬饶州谏官御史不敢言靖上疏论仲淹不当贬且言陛下亲政以来屡逐言事者恐钳天下口不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七·佚名

    卷七   康熙十三年六月甲午朔,命兵部宣谕耿精忠。上谕兵部:耿精忠之祖仲明,于太宗文皇帝时航海归诚,优锡王爵;效力行间,劳绩茂着。及其身故,默勒根王不令承袭;世祖章皇帝追念旧勋,特允其子继茂仍袭王封,令两镇岩疆,为国藩屏。

  • 涌幢小品卷之六·朱国祯

    祖陵洪武初年间。迷失祖陵。未知先骸厝所。遣官于泗州城西相河坝。岁时望祭。十七年。有朱贵者。先充龙骧卫小旗。泗州盱眙县招贤乡人。年少。回家祭祖。賷捧祖陵家图。亲赴高皇御前。画图贴说。识认宗室相同。因愿守

  • 一二一 谕内阁着总裁大臣详议校录四库全书章程·佚名

    一二一 谕内阁着总裁大臣详议校录四库全书章程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初九日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初九日,内阁奉上谕:现在纂办四库全书,以广石渠金匮之藏,自应悉心校缮,俾免鲁鱼亥豕之讹。今呈进已经缮成之《荟要》各卷内,信手翻阅,卽

  • 学史卷十二·邵宝

    (明)邵寳 撰○丑【凡三十章】淮南太守杨綝尝与十余人同谒帝问干威曰首立者为谁干威下殿就视而答曰淮南太守杨綝帝谓干威曰卿为谒者大夫而不识叅人何也干威对曰臣非不识但虑不审所以不敢轻对石建数马足盖愼之至帝甚嘉之

  •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三十五人物志十五大臣传一【满洲镶黄旗一 费英东 额亦都觉罗拜山 佟养正 雅希禅 图鲁什 伟齐 康喀赉 武善 车尔格 图尔格伊尔登 超哈尔】费英东费英东姓瓜勒佳世居苏完後隶

  • 食货三四·徐松

    坑冶矾场坑冶杂录各路产物买银价白矾晋州炼矾,庆(历)[历]元年置;临汾县矾场务,旧置;襄陵县官泉务,庆(历)[历]六年置,熙宁七年罢;芹泉务,端拱二年置,熙宁九年废,给京师支用并客旅筭请。无为军昆山场,旧以兵匠煎炼,天圣二年罢,置场收

  • 第十章 9·辜鸿铭

    席不正,不坐。辜讲日常生活中,如果做垫子的席子没有规规矩矩放好,孔子是不会坐上去的 席子上的。)">。

  • 卷之三·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六世 昭觉勤禅师法嗣 岳州府君山佛照觉禅师 上堂。古者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诸人还识得么。若也不识。为你注破。仰之弥

  •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大广智不空译摩诃毗卢遮那遍照薄伽梵。游法界宫与寂光海会俱。自受法乐从如来寿量金刚下大悲胎藏。说自证偈言。归命本觉心法身  常住妙法心莲台本来具足三身德  三十七尊住心城普门尘数诸三昧  远

  • 紫岩易传·张浚

    南宋张浚撰。十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前九卷解说经传,末一卷为《读易杂说》。《四库全书提要》云:“其曾孙献之《跋》云:‘忠献公潜心于《易》,尝为之传,前后两著稿,亲题其第二稿云:此本改正处极多,绍兴戊寅四月六日,某书

  • 经幄管见·曹彦约

    四卷,宋曹彦约 (1157—1228)撰。曹彦约字简甫,号昌谷。南宋南康军都昌 (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 (1181)举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

  •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佚名

    婆薮盘豆菩萨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天亲菩萨,明修五念门,得生安乐国土,见阿弥陀佛。一者礼拜。二者赞叹。三者作愿。四者观察。五者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