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辽史语解卷三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辽史语解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辽史语解卷三【按辽以索伦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索伦语其中姓氏

地名官名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官名改字面

订之】

部族【属国附 按史营卫志部落曰部氏族曰族有部而不族者特哩特默实保哈准之类是也有族而不部者约尼九帐皇族三父房之类是也今以氏族列於前甚部落则按卷编次不复注曰部名属国则注国名以别之其有部族属国二表互见者如博和哩哈斯罕之类各随其所见而称非必异地也今则兼注以备考核】

耶律 【辽国姓从史卷一原文】

约尼 【卷一作遥辇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舒噜 【改见卷三卷三十五又作述律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巴古济 【蒙古语已下降也卷三十一作蒲古只卷四十五又作国名】

舒敏 【满洲语深也卷三十二作审密】

伊苏济【勒 蒙古语伊苏九数也济勒年也卷三十二作乙室已】

巴哩 【卷三十二作拔里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达呼哩 【卷三十二作大贺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锡里 【蒙古语选拔也卷三十二作世里】

布威 【唐古特语布子也威中也卷六十四作仆隗】

德哷 【蒙古语上也卷一作迭刺部名又作迭烈卷三十六作敌烈国名并改】

裕【尔】库 【卷一作越兀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乌【尔】古 【蒙古语孳生也卷一作乌古】

毕沙叙 【卷一作比沙狘因无解义但改字面】

伊济 【蒙古语一部书之部也卷一作于厥国名卷十八又作越棘并改】

托欢 【蒙古语釡也卷一作吐浑国名】

乌梁海 【蒙古部名卷一作嗢娘改部名卷六又作斡朗改国名并改】

库济 【蒙古语香也卷一作库支卷六十九又作古只并改】

扎噜【特 卷一作查剌底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超默【特 卷一作锄默德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锡【尔】丹 【满洲语梅针箭也卷一作斜离底国名卷八又作斜里底并改】

珠巴【克 蒙古语流水窟也卷一作术不姑国名】

裕库哷 【卷一作于骨里令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国名】

伊实 【唐古特语智慧也卷一作乙室】

穆呼【尔 蒙古语凡物磨去棱角之谓卷一作迷骨里】

准布 【满洲语提撕也卷一作阻卜国名】

卓【特 卷二作锄德卷十一又作楮特今从八旗姓氏迩谱改正】

达寜额 【满洲语原有之谓卷二作大浓兀】

托辉 【蒙古语河湾也卷二作堕瑰】

索欢纳 【满洲语索欢微黄色也纳地也卷二作素昆那国名】

达罗【克 卷二作达卢古卷十四又作达卢骨卷十六又作打鲁瑰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森济 【蒙古语钟钮也卷二作审吉国名】

图鲁【卜 蒙古语形像也卷三作突吕不他卷又作朶鲁不并改】

布古德 【蒙古语总也卷三作鼻骨德国名】

达鲁【特 卷三作敌烈德部名又卷四十六作迪烈德国名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哈噶【斯 蒙古语一半也卷三作辖戞斯国名】

呼哩 【满洲语松子也卷三作获里国名】

阿【尔斯】兰 【蒙古语狮子也卷三作阿萨兰国名】

图鲁【木 满洲语渡水皮混沌也卷三作吐鲁没】

阿【勒】达 【蒙古语庹也卷四作阿离底】

锡【尔】固【勒】济 【蒙古语蚁也卷四作辖剌骨只部名卷四十六又作辖剌国只国名并改】

埓里 【满洲语寛厰也卷四作赁烈国名】

彭布 【唐古特语集聚也卷四作品卑】

托果 【蒙古语锅也卷四作突轨】

纳喇 【卷四作湼剌卷六十九又作尼剌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威 【蒙古语树林也卷四作乌隗卷十二又作乌濊并改】

托【克】托呼 【蒙古语定也卷四作徒觌古部名卷四十六又作国名并改】

苏色 【满洲语潦草也卷四作素撒国名】

楚库【勒 卷四作锄骨里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绅穆哩 【卷四作絍没里国名卷三十七又作世没里部名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约罗 【满洲语响箭也卷四作要里国名卷三十三作遥里卷一百十五又作肴里】

乌库哩 【卷十作乌骨里卷二十五又作乌古礼卷三十五又作乌古剌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达巴 【蒙古语岭也卷十作敌毕】

华喇 【满洲语铁锉也卷十作划离】

珠【卜】奇 【满洲语洲也卷十作术不直】

萨里 【蒙古语地弩也卷十作赛里】

本布 【蒙古语道士也卷十一作频不】

克哷【克 蒙古语事也卷十一作核列哿国名卷四十六又作核列留并改】

德里元 【满洲语德里盘石也元砚也卷十一作迪烈子】

迪锦 【四数也卷十一作谛居】

迪里 【头也卷十一作迪离】

哲琳 【满洲语凡物之边也卷十二作折立】

珠噜 【卷十二作助里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辖哩 【满洲语斜眼也卷十二作辖烈】

德【勒】宾 【满洲语帽沿也卷十二作迪离毕】

乌舍 【满洲语皮条也卷十三作兀惹国名】

敖拉 【卷十三作奥理部名卷四十六又作袄里国名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玛展 【满洲语长披箭也卷十三作梅只】

鄂罗【木 蒙古语津也卷十四作奥里米部名卷三十三又作国名】

伊埓图 【满洲语明显也卷十四作越里笃部名卷三十三又作国名】

伊哷库 【蒙古语来也卷十四作越里古】

富珠哩 【卷十四作蒲奴里部名卷三十六又作国名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博和哩 【卷十四作剖阿里部名卷三十三又作国名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哈【斯】罕 【满洲语篱也卷十五作曷苏馆部名卷三十六又作国名】

哈坦 【满洲语暴燥也卷十五作曷党】

额【勒】敏 【满洲语未搭鞍之马也卷十五作乌迷】

萨玛【尔 唐古特语萨地也玛尔红色也卷十五作辖麦里】

丕【勒 唐古特语敷衍也卷十六作品】

佛寜 【满洲语羣也卷十六作蒲昵国名卷三十八作拂湼卷四十六又作蒲泥并改】

乌里 【满洲语弓弦也从史卷十六原文国名】

永安纳 【满洲语沙地也卷十六作遥恩拈】

辉发 【今吉林乌拉南卷十六作囘跋部名卷三十六又作国名】

塔【斯 蒙古语性烈也卷十七作塌西】

博罗满达【勒 蒙古语博罗青色也满达勒坛城也卷十七作蒲卢毛朶部名卷三十六又作国名】

叶穆 【卷十七作岩母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尼玛齐 【满洲语山羊皮也卷十八作耶迷只】

拉卓【卜 唐古特语天保也卷十九作挞术不姑】

斡鲁 【满洲语痈疽也从史卷十九原文卷六十九又讹作斡朶】

页稳 【唐古特语页左也稳前也卷二十作瑶稳】

彻【木】衮 【卷二十作嘲稳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图伯【特 即唐古特也卷二十作铁不得国名】

伯哩 【满洲语弓也卷二十作婆离部名卷三十六又作颇里国名卷七十又作怕里并改】

博索摩 【满洲语博索山隂也摩树木也卷二十作拔思母国名】

孟古 【蒙古语银也卷二十一作女古】

武都温 【满洲语公貔也卷二十二作吾独婉】

威乌【尔】古 【蒙古语威树林也乌尔古孳生也卷二十三作隗乌古】

蒙古 【满洲语蒙古人也卷二十四作萌古】

提【克】德 【连隂之谓卷二十五作惕德】

达【勒】达 【满洲语遮蔽也卷二十五作达里底国名卷三十三又作迭达卷四十六又作达里得并

改】

巴雅【尔】布琳 【蒙古语巴雅尔喜也布琳全也卷二十五作排雅仆里】

通古 【满洲语渊也卷二十五作同葛又作铜刮并改】

和【克 蒙古语产业也卷二十五作虎骨】

布格 【蒙古语巫也卷二十五作仆果】

敏达苏 【蒙古语丝棉也卷二十五作萌得思】

鲁【克】都 【满洲语草木茂盛也卷二十五作老古得】

察察哩 【满洲语凉棚也卷二十五作茶扎剌卷三十又作茶赤剌并改】

和罗噶 【蒙古语院也卷二十五作和烈葛】

额【特】格【尔 蒙古语额特财帛也格尔房屋也卷二十六作耶覩刮国名又作耶都刮并改】

达【木】琳巴古 【唐古特语达木琳马王也巴勇也古身也卷二十六作达麻里别古部名】

默【尔】吉 【卷二十六作梅里急国名卷三十又作密儿纪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年布【尔】古 【唐古特语年妙也布尔古转身也卷二十六作粘八葛国名】

阿【克】展 【卷二十七作阿典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赫舍哩 【卷二十七作纥石烈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昂吉【尔 蒙古语黄野鸣也卷三十作王纪剌】

约喜 【满洲语一部书之部也卷三十作也喜】

尼【勒】塔喇 【蒙古语擦破也卷三十作尼剌达剌】

库德摩哩 【蒙古语库德野外也摩哩马也卷三十作乖达密里】

和卓 【满洲语美好也卷三十作合主卷六十三又作纥主并改】

博【克】硕寛 【满洲语几物精致也卷三十作普速完】

呼穆苏 【蒙古语指甲也卷三十作忽母思部名卷三十六又作胡母思国名并改】

希达 【满洲语帘也卷三十作奚的】

济【勒】贝 【蒙古语济勒年也贝有也卷三十作糺而毕卷六十九又作纪而毕并改】

奈曼 【蒙古部名卷三十作乃蛮】

特哩特默 【蒙古语特哩齐整也特默驼也卷三十二作特里特勉】

实保 【蒙古语禽鸟也卷三十二作稍瓦部名卷四十六又作殊保国名并改】

哈凖 【满洲语犂刀也卷三十二作葛术卷三十三又作曷术并改】

图吉 【满洲语云也卷三十二作突举】

锡万丹 【卷三十二作悉万丹因无解义但改字面】

赫【特】赫 【满洲语产业也卷三十二作何大何】

佛佛页 【满洲语佛旧也佛页窝巢也卷三十二作伏佛郁】

裕噜 【卷三十二作羽林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锡琳 【卷三十二作日连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博恰 【蒙古语笨也卷三十二作匹絜】

理 【卷三十二作黎因无解义但改字面】

图噜 【蒙古语为首之谓卷三十二作吐六于卷三十三作图鲁卷六十九又作图卢并改】

楚布 【蒙古语接连之谓卷三十二作出伏】

德济 【满洲语上分也卷三十二作达稽】

赫伯 【满洲语商议也卷三十二作纥便】

都呼 【蒙古语枕骨也卷三十二作独活】

芳阿 【满洲语有法术之谓卷三十二作芬问】

图【勒】彬 【满洲语机务之机也卷三十二作突便】

卓津 【卷三十二作坠斤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富 【满洲语墙也卷三十二作伏】

达【尔】扎 【唐古特语开广也卷三十二作且利皆】

伊【斯】珲 【满洲语迎面也卷三十二作乙室活】

舍珲 【满洲语厰亮也卷三十二作实活】

诺【尔】威 【蒙古语诺尔池也威树林也卷三十二作纳尾】

颇摩 【唐古特语隂阳也卷三十二作频没】

讷古济 【蒙古语已移徙也卷三十二作纳会鸡】

济【勒】勤 【满洲语缕也卷三十二作集解】

实衮 【日也卷三十二作奚嗢】

伯特 【满洲语才力不及之谓卷三十三作伯德】

美嘉 【卷三十三作梅只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绰罗 【卷三十三作楚里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巴【尔斯 即巴尔蒙古语虎也卷三十三作扒里厮又作伯斯非一部并改】

诺观 【蒙古语緑色也卷三十三作拏古】

阿【尔】威 【蒙古语阿尔花纹也威树林也卷三十三作奥隗】

达噜噶 【蒙古语头目也卷三十三作达鲁虢】

纳哩 【满洲语大母熊也卷三十三作湼离】

萨拉噶 【蒙古语树枝也卷三十三作撒里葛】

扬结 【唐古特语扬声音也结开广也卷三十三作窈介】

诺延昭 【蒙古语诺延官长之称昭百数也卷三十三作耨盌瓜】

鄂博库 【满洲语沐盆也卷三十三作讹仆括】

布沙 【满洲语畧添之谓卷三十三作关沙】

巴拜 【蒙古语宝也卷三十三作颇惫】

乌延 【满洲语柔软也卷三十三作隗衍卷八十九又作乌衍并改】

阿雅 【好也卷三十三作奥衍】

伊德 【蒙古语食也卷三十三作乙典】

额图珲 【满洲语强壮也卷三十三作斡突盌】

达鲁 【蒙古语琵琶骨也卷三十三作迭鲁】

珠展 【蒙古语厚也卷三十三作术哲】

默古【斯 蒙古语寡少之寡也卷三十三作梅古悉】

吉达 【满洲语枪也卷三十三作颉的】

鼐奇【特 卷三十三作匿讫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和拉 【蒙古语远也卷三十三作鹤剌】

色【克】图 【卷三十三作薛特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塔玛 【行围收合也卷三十三作达马】

彭诺【尔 唐古特语彭集聚也诺尔财也卷三十三作盆奴里国名】

伊哷济 【蒙古语已来之谓卷三十三作越里吉国名】

威古【特 卷三十三作隗古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温图浑 【满洲语空也卷三十三作五秃婉】

特【尔】格 【蒙古语车也卷三十三作迭剌葛】

巴延 【卷三十四作背隂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国名】

察济台 【蒙古语有法之谓卷三十六作查只底国名】

果罗 【卷三十七作藁离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国名】

扎拉 【卷四十六作扎剌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国名】

秋舒哩 【卷四十六作城屈里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国名】

德哷台 【蒙古语上也卷四十六作迭列德国名】

珠赫 【满洲语冰也卷四十六作朱灰国名】

阿萨【尔 蒙古语阁也卷四十六作阿撒里国名】

布拉【克 蒙古语泉也卷四十六作陂剌国名】

星莽 【唐古特语星树木也莽多也卷四十六作仙门国名】

缫衮 【蒙古语坐也卷四十六作噪温国名】

阿巴佛德 【满洲语阿巴国也佛德令其奋勉也卷四十六作阿鉢颇德国名】

阿布雅 【蒙古语欲取也卷四十六作阿鉢押国名】

图噜古 【蒙古语穗也卷四十六作徒鲁古国名】

伊特根 【蒙古语信服也卷四十六作夷都衮国名】

博都哩 【卷四十六作婆都鲁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国名】

博【斯】呼 【蒙古语起立也卷四十六作覇斯黑国名】

塔【勒】谦 【满洲语电也卷四十六作逹离谏国名】

实鲁苏 【蒙古语猞猁狲也卷四十六作述律子国名】

伊奇哩 【满洲语一逹也卷四十六作于厥里】

图依达 【满洲语纛长也卷四十六作退欲德】

尼古【尔 蒙古语面也卷四十六作湼古】

约苏鼐 【蒙古语有理之谓卷四十六作遥思拈】

罗【卜】科 【蒙古语淖泥也卷四十六作卢不姑】

伯克齐 【蒙古语司墨人也卷四十六作白可久】

伊楞古 【满洲语舌也卷四十六作俞鲁古】

齐呼【勒 蒙古语窄也卷四十六作七火】

茂萨纳 【蒙古语茂不善之谓萨纳心也卷四十六作蔑思乃】

额【尔】德尼 【蒙古语宝也卷四十六作榆里底乃】

瓜【尔】佳呼喇巴 【瓜尔佳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呼喇巴蒙古语已集聚也卷四十六作闸

古胡里扒】

娄威 【蒙古语娄龙也威树林也卷六十九作姥隈】

达【尔】干 【满洲语凡有勤劳免其差役之谓卷六十九作达剌乖】

塔密【尔 蒙古部名卷六十九作达密里】

纳苏 【蒙古语岁数也卷七十作那沙】

图【勒】锦 【满洲语此外之外也卷八十五作陀罗斤】

舒穆噜 【卷九十三作速母缕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土默【特 卷九十六作秃没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乌哩【特 卷一百六作欧里今从八旗姓氏通谱改正】

摩和纳 【蒙古语穷尽也卷一百十作蔑古乃】

布【木】喇实 【唐古特语布木德数也喇实吉祥也卷一百十五作拔毋来思】

钦定辽史语解卷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九 王长述·魏徵
  卷二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十一·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九十二·柯劭忞
  卷二十一·谷应泰
  彭序·彭遵泗
  卷之一千二百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纪昀
  九五七 谕和珅着与阿桂梁国治同办《开国方略》·佚名
  列传卷第九 高丽史九十六·郑麟趾
  卷一百八·阿桂
  汉纪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前109)·司马光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十三·雍正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李锡钦·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曹侍讲元用(超然集)·顾嗣立

    元用,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元用幼读书,常达曙不寝,父忧其致疾,止之,辄以衣蔽窗默观之。始以镇江路儒学正,考满游京师。翰林承旨阎复大奇之,因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御史台辟为掾史,转中书省右司掾。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

  • 卷225 ·佚名

    陆游 遣怀 息倦登耕陇,乘闲弄钓舟。 安能书咄咄,且复送悠悠。 穷巷谁来往,村醪自献酬。 何妨晏平仲,岁晚一狐裘。 陆游 遣怀 穷每占周易,闲惟读楚骚。 病随灾渐退,嬾与拙相遭。 投枕灯

  • 第三歌 山歌勿唱忘记多·刘半农

    山歌勿唱忘记多,官堂大路勿走草满窠,快刀勿用双铓锈,私情勿做两荒疏。说荒疏来话荒疏,荒疏城里两条河:一条河里装柴米,一条河里唱山歌。

  • 卷四十一·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十一王敏夫【二首】敏夫五台人作诗工于赋物甚为赵宜之所称鴈门前軰中有许蜕子迁以武皇庙诗著名又酒渴后四句云眼底恨无云梦泽胸中疑有沃焦山南窓花影三竿日指防银瓶照病顔有集传

  • ●卷二·司马光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ldquo;是小子亦参政邪?&rdquo;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ldquo;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八·佚名

    嘉靖四年二月庚寅朔○升湖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蒋曙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等处○辛卯○礼部尚书席书奏荐致仕大学士杨一清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文武兼资堪任将相今一清已督三边守仁当处之内阁秉枢机无为忌者所抑且云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正德十二年春正月丁丑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受命妇朝贺○免文武群臣宴赐以节钱钞○江西新建县火○戊寅召内阁府部大臣及科道官至

  • 卷之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四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零八、惠施自楚至宋考·钱穆

    《楚策》:&ldquo;张仪逐惠施于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冯郝谓楚王曰:逐惠子者,张仪也,而王亲与约,是欺仪也。宋王之贤惠子,天下莫不闻,王不如纳之于宋。楚王乃奉惠子而纳之宋。&rdquo;施之去魏,在惠成王后元十三年,当宋王偃十七年

  • 四十九年·佚名

    (癸巳)四十九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卯,朝廷庭候,答曰:「今予之心,一則爲民祈豐年,一則惟願大小臣僚,與歲俱新,精白寅協,輔我暮政。果若此,八旬其君之喜,豈比儀文賀禮乎?」是時諸臣以聖壽八旬,請賀禮故也。○上謁璿源殿

  • 卷十八 周官第二十二·孔颖达

    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黜殷在周公东征时,灭淮夷在成王即政后,事相因,故连言之。还归在丰,作《周官》。成王虽作洛邑,犹还西周。周官言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疏]“成王”至“周官”○正义曰:成王于周公摄政之时既黜殷命,及其即

  • 管子补注卷十八·刘绩

      入国第五十四【谓始有国入而行化】   杂篇五  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旬即廵也谓四靣五方行而施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以养老之礼养老者】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絶

  •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合刊序·太虚

    前叙慈宗三要,曾明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是令阎浮提人一生不退无上菩提之秘要。而上生兜率六行中,第六即为持诵大乘。故法华经普贤菩萨品云:‘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生兜率天上

  •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

      一行禅师修述。二十八宿在天左转。数知人犯触之位。大唐武德元年起戊寅。至咸通十五年甲午。都得二百五十七年矣。梵天火罗九曜及暗虚二星图在此。但诸星都所在。看之决定。一生吉凶万不失一神妙之极云云。  一

  • 卷第一百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五 【论】第五险难国婆须蜜女主无尽功德藏回向。 【经】尔时善财童子

  • 第一 大分别·佚名

    一[四波罗夷]依彼智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之世尊,于何处制立第一波罗夷耶?因何人耶?为何事耶?其处有制、随制、不随犯制耶?[于一切处]遍通制耶?[一处]限定制耶?[比丘、比丘尼]共通制耶?不共通制耶?[比丘、比丘尼中]一部众制耶?两部众

  • 年少比丘说正事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因上座比丘如法摄受年少比丘,佛赞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