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思复传

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祖父韩伦,贞观年中任左卫率,赐长山县男爵。韩思复很小时就死了父亲。长到十岁时,他母亲对他说了父亲死的情况,他听了伤心悲痛几乎昏厥。所以他的祖父非常喜爱他,曾经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光宗耀祖的。”那时家里很富有,但他对于金玉、车马、游玩从不过问。学习十分认真,参加秀才考试得了高名次。祖父死,韩思复承袭了祖父的封爵。到永淳年间,家中穷困了,年岁又不好。京兆的杜瑾送他一百段绫,那时,韩思复两天才能吃一餐饭,但杜瑾送来的绫却完好未开封。

韩思复曾任梁州仓曹参军。遇到天大旱,他就开仓赈民,州里责备他,他回答“:人穷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如赈粮给他们让他们活命,不让他们当盗贼。”州里不能折服他。后来调任汴州司户,为政宽仁,不行杖刑。因母亲死而离任,就砍柴卖了自给。那时姚崇任夏官侍郎,非常赏识他,除丧后提拔他为司礼博士。后来步步高升,直至礼部郎中。

建昌王武攸宁母亲死了,要求鼓吹送葬,韩思复据礼认为不可以而作罢。后来因是王同皎推荐的人而被牵连,贬为始州长史。再升为滁州刺史,州里有铜矿,矿工开采十分辛苦,韩思复将矿的开采卖给他乡,省了很多费用而获利却很多。

有黄芝五枚生在州署里,百姓认为是祥瑞,还为之而凿石刻。后来韩思复调任到襄州。

景龙年间,韩思复入京都任给事中。

皇帝要建景龙观,韩思复劝谏说:“祸乱刚刚结束,就大兴土木,不利于休养生息。”没被采纳。左散骑常侍严思善因谯王重福的事受牵连被捕下诏狱。有司检举严思善的罪名是“:任汝州刺史时与谯王交游;到了京师,不揭发谯王阴谋,只是奏说东都有兵气。隐瞒反叛,欺罔皇上,应判死刑。”韩思复说:“过去韦氏擅自干预国政打算危乱李氏社稷,善思到相王府,说陛下一定会即位。现在诏令善思返京,诏书一到他即刻就来,假如他有谋反之心,岂肯匆忙前来呢?请招集百官讨论。”议论很多与韩思复的意见同,严思善得免死,流放静州。韩思复升任中书舍人,多次指出政事中的得失,颇多被采用。

开元初年,韩思复任谏议大夫。山东发生蝗灾,宰相姚崇派使者分道督促捕杀。韩思复上奏:“黄河两岸的州县,蝗虫所到之处,禾苗全被吃尽,现在又将到洛州了。使者往来都不敢直言。且天灾流行,哪能捕埋得尽?切望陛下能悔过责己,停止一切不急之务,任用极端公正之人,就以这样诚恳实在的工作来回答上天的惩罚。那些驱蝗使应全部撤消。”玄宗认为对,把他的奏疏给姚崇,姚崇建议派韩思复去山东检查蝗虫为害的情况,他回来后,据实报告。姚崇又要求派监察御史刘沼去复查。刘沼揣摩宰相的意思,把以前呈报的全部改了上报,根据改了的报告,河南几州的租赋不能减免。姚崇因而不喜欢韩思复,让他出京任德州刺史。后来,入京为黄门侍郎。

皇帝北巡时,任行在巡问赈给大使。升为御史大夫。他为人恬淡,仁恕行事,不喜欢纠察别人的小过失,后改任太子宾客,晋封为伯爵。后来任礼部侍郎。又出任襄州刺史,治理有方,名闻天下。任期满后回京,仍任太子宾客。死时,年七十四岁,赐谥为“文”。天子亲自为他的碑题字“: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他的原属下卢亻巽和同乡孟浩然为他在岘山立石纪念。

当初,郑仁杰、李无为两个隐居在太白山,韩思复年轻时与他二人交游,那二人曾经说“:你的见识清正,相貌古朴,可惜当不到宰相。”他的儿子韩朝宗,天宝初年时任京兆尹。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四 鲍李萧薛樊王吴郑陆卢柳崔·欧阳修
  列传三·薛居正
  卷二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三·柯劭忞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三·汪楫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零四·佚名
  ●一、读罢《宣统政记》·秦翰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纪昀
  有凤来仪:婚礼·胡兰成
  庾季才传·李延寿
  杜重威传·薛居正
  刘一止传·脱脱
  附录二·孙中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胡薇元

    同治辛未迄光绪庚辰,十年中京师诸老辈提倡风雅,□(左石右求)□(左石,右为犯的右半部)老人吴县殷少宗伯尤一时宗匠,其时以词称者,冯梦华、熊鞠孙、江韵涛、姚贻孙、何诗孙,而玉津居士以深斛律吕,为公所激赏,故居士所为词大都经□(左

  • 卷十一·胡文学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薛滦州穰 字有年宋知衡州朋龟十一世孙也少资性过人好问学举於乡授涿州知州涿俗素强悍兼岁大祲盗贼多公至发廪粟赈饥亲问民所疾苦力为疗之盗贼渐息民得复苏三年用荐

  • 外集卷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三言志豪士赋【有序        晋】陆 机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何则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存夫我者隆杀止乎其域系乎物者丰约唯所遭遇落叶俟微风以陨而风

  • 曲目新编提要·支丰宜

    《曲目新编》一卷,清支丰宜编。支丰宜,字午亭,道光间江苏鎭江人。生平事迹待考。《曲目新编》,是就《扬州画舫录》所转载的黄文赐《曲海目》,并焦循增补部分,列成一表,以便于查阅,并据编者所知,做了一些增补。但往往把散曲如《

  • 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范晔

    太傅 太尉 司徒 司空 将军汉之初兴,承继大乱,兵不及戢,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至景帝,感吴楚之难,始抑损诸侯王。及至武帝,多所改作,然而奢广,民用匮乏。世祖中兴,务从节约,并官省职,费减亿计,所以补复残缺,及身未改,而四海

  • 卷一百十五·毕沅

      ◎宋纪一百十五 ∷起旃蒙单阏正月,尽六月,凡六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五年金天会十三年   春,正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帝在平江。   金人去濠州。   初,金右都监宗弼

  • ◎兔官僚·李定夷

    百顺胡同韵秀堂迟喜者,廿年之老私坊也(即男相公堂子也),故已数年,有子名迟俊者,色艺不佳,因而庸碌无闻。迟俊生二子,长名大盒,次名二盒,在未取消私坊以前,曾在各园唱演花衫戏,艺皆平常,无足道者。惟二盒颇饶姿色,当时甚蒙士大夫之赏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程太师元白墓志铭欧阳修上即位之十有六年以今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程公自三司使吏部侍郎为参知政事乃诏有司宠其祖考于是赠其皇考故袁州冝春县令为太子少师公在政事迁尚书左丞又赠太子太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六 结婚·溥仪

    当王公大臣们奉了太妃们之命,向我提出我已经到了“大婚”年龄的时候,如果说我对这件事还有点兴趣的话,那因为结婚是个成人的标志,经过这道手续,别人就不能把我像个孩子似地管束了。 对这类事情最操心的是老太太们。民国

  • 李时传·张廷玉

    李时,字宗易,河北任丘人。父亲李蓕,进士出身,做过莱州知府。李时本人考中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正德年间,做过侍读、右谕德。世宗即位后,充任讲官,不久升为侍读学士。嘉靖三年(1524)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因

  • 卷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四吉礼祭都城隍神之礼每嵗万寿圣节遣官一人将事是日庙祝洁扫庙宇内外太常寺具祝版备器陈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盘鑪一镫二设案一于殿中少西北向供祝版设案一于殿东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白】

  • 暨過誤失坐官案·佚名

    原文:……暨自言曰:[鞫(?)……□□□……□□……暨(?)□……□□……以羸(累)論暨。此過誤失及坐官殹(也)。相遝,羸(累)論重。謁讞。]【視故

  • 卷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七十礼部二十九宴礼大宴仪一诸司职掌一是日尚宝司设御座于奉天殿锦衣卫设黄麾于殿外之东西金吾等卫设护卫官二十四员于殿东西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立三舞杂队于殿下光禄寺官设酒亭

  • 东西均开章·方以智

    均者,造瓦之具;七调十二均,八十四调因之(古均、匀、韵、女匀、钧皆一字)。均固合形声两端之物也。古呼均为东西,至今犹然(《南齐·豫章王嶷传》:“止得东西一百,于事亦济。”则谓物为东西)。两均也。相夺互通,止有一实,即费是隐,存

  • 述(唐朝议郎行河南府告成县主簿徐锷撰)·佚名

    夫日月出矣。而辉耀十方。时雨降矣。而澡漉万物。况我身常乐。湛虚空之相。妙觉圆明。融心行之本。唯敫唯昧。不生不灭者哉。是以辟无学之地。聿修迦兰。启息言之津。亶作罗奈。智胜菩萨。起方便之缘。净居天人。发成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王日休

      造至深之理者虽居浊世。与净土何以异哉。故此卷载至深之理名净浊如一。然亦不可恃此而不修净土之业。恐易涉于空谈。又若参禅者之弊故也。  情说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

  •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释迦佛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萨哩嚩(二合引)嚩啰拏尾输驮你(引)母吽(引)发吒(半音二)  金刚大佛顶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昙旷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唐 昙旷撰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京西明道场沙门昙旷撰夫遍知委照浑真俗于心源。深慈普洽演半满于言派。寔由性相更会万法归于一如。文义互融八藏驰于四辩。曷空有之异辙。奚广略之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