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纲传

李纲别名文纪,观州..县人。他年轻时意气风发,崇尚气节。原名叫瑗,敬仰东汉张纲的人品就改名叫纲。在北周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宣帝宇文斌贝准备杀害宇文宪,召集官员属吏罗织罪名,李纲誓死不说屈服的话。宇文宪遇害后,用敞车把他的尸体拖出来时,原来的属吏们都躲藏了,李纲却拍着棺木放声痛哭,埋葬完毕才离去。

隋文帝开皇末年任太子洗马。皇太子杨勇曾设宴款待东宫的官吏,太子左庶子唐令则弹奏琵琶,还唱《武媚娘曲》。

李纲说:“唐令则的职责是调理保护太子,却把自己混同卖唱的,唱庸俗下流的歌曲,污染人心,如果传到皇上那里,岂不连累了殿下?请您赶快追究他的罪过。”杨勇说:“别管他,我要让大家高兴高兴!”后来杨勇废除了太子身份,文帝严厉指责东宫的官吏,没有人敢做声,惟独李纲说:“陛下一直教导不力,所以太子成了这个样子。太子天赋平常,有贤明的人帮助就可以成才,让不贤的人影响就变坏了,怎么让弹琴唱歌打猎游玩的家伙成天在他身边?哪里只是太子的罪错呢?”文帝说:“派你任太子洗马,难道不是选择贤人?”李纲说“:我在东宫没有说话余地。”文帝说“:是我错了!”提升他为尚书右丞。当时杨素、苏威把持朝政,李纲坚持正义不愿巧言逢迎,杨素等人产生了怨恨。碰巧大将军刘方讨伐林邑,杨素对文帝说林邑有很多珍宝财物,不是李纲这样廉正的人不能担任司马,于是任命李纲为代理行军司马。刘方秉承杨素的分付,多次冤屈侮辱李纲,差点儿整死。部队回朝后,他不被任用。后来任命为齐王府司马。又派他到南海县,同林邑周旋。长时间不调他回京,他就自己回京汇报情况。苏威又弹劾他擅离职守,交主管官吏处理。不久得到赦免,隐居到..县。炀帝大业末年,叛军首领何潘仁劫持他去任长史。

唐高祖李渊平定长安后,李纲投奔高祖,被任命为丞相府司录参军,封新昌县公,专管选拔人才。高祖登上帝位后,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李元吉任并州总管,放纵手下的人抢夺财物,百姓忧愁痛苦,宇文歆劝谏,他不听,就向高祖呈递奏表说明情况。李元吉获罪免职。不久复职留守并州,下级官兵恐惧不安。刘武周打到了太原,李元吉害怕,抛下军队逃回长安,并州沦陷。高祖恼火,对李纲说:“元吉年轻,还不懂世事,所以派宇文歆和窦诞帮助他。太原,这是唐朝的发祥地,有十万人马,预付了十年给养,怎么一下子就丢下跑走呢?

宇文歆提出这个主意,我要当着军队的面处斩他。”李纲说:“齐王的过失,是窦诞姑息造成的。宇文歆侍奉齐王的时间短,有差失他就劝阻。现在正是靠了宇文歆的计谋,使陛下不失去爱子,本来有功,还能给他判罪吗?”第二天,高祖明白过来了,带李纲坐到御榻上,慰劳他说:“您不劝我,我差点儿错杀人了。”于是释放了宇文歆,却也宽免了窦诞。

高祖任命歌舞艺人安叱奴为散骑常侍,李纲劝谏说:“根据《周礼》规定,音乐、歌舞艺人不能做官。即使就是神妙像春秋时卫国的乐官师襄,才干像春秋时晋国的乐师子野,也都是父子相传不能改变职业。所以曹操让祢衡敲鼓,祢衡先脱去官员的服装,说:‘不敢把前代君王规定的服装作为艺人的衣裳。’北齐后主高纬把曹妙达封为王侯,给安马驹授予开府头衔,后世国君,应该作为鉴戒。如今刚刚平定天下,开创了太平的基业,有功之臣还没有全部封赏,才智高超的人还滞留在民间,却先让歌舞胡人穿上官服,登上五品官位,跑进朝廷,完全不是创建功业传给子孙的办法。”高祖没有采纳。

李纲兼任太子詹事,隐太子李建成特别尊重他,李建成一次到温泉去,李纲由于生病没有同去。有人送鱼来,太子叫做成鱼脍,唐俭、赵元楷都声称会做。

李建成说:“挥刀切鱼烹调菜肴,您诸位善长;至于和谐辅佐详尽指点,那就是李纲的特长。”派遣使者赏赐两百匹绢帛给他。后来李建成逐渐结交一些没有德行的人,猜疑朝廷,李纲频频劝谏不被理睬,就请求退休。高祖责问他说:“你愿意给何潘仁当长史,却为给我当尚书感到耻辱吗?”李纲伏地叩头说:“何潘仁,是个盗贼,确实经常杀人害命,但是往往一劝就不杀,给他当长史,所以没有愧疚。陛下功业圆满,很有些居功自傲,我说话就像把水泼在石头上一滴不进,还敢长期当尚书吗?再说我侍奉太子,太子又不听劝,因此请求辞职。”高祖道歉说“:我了解您为人正直,希望尽力帮助我的孩子。”于是提升为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太子詹事一一照旧。李纲又呈递书信劝谏李建成说:“我老了,有幸还没有死去,充任太子少保,希望报效微薄的力量。近来殿下饮酒过多,这不符合保养身体的原则。凡是当儿子的,务必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以便抚慰父皇的心灵,不应当听信不正的意见,对朝廷产生猜忌。”李建成读罢很不高兴,行为更加放纵。李纲郁郁不乐,没有指望,坚决要求退休,优待下诏免去了礼部尚书。

高祖认为李纲是隋朝有名望的老臣,亲写诏书还不曾称呼他的名字。

太宗贞观四年(630),再任太子少师。因为腿脚生病特地赐给他轿子,听任他坐到宫殿门前,咨询治国大计。进东宫,太子李承乾向他礼拜,太子每次亲自处理政务,太宗必然命令李纲和房玄龄、王王圭在场辅佐。李纲曾说:“接受前辈君主的委托,辅佐幼小的孤儿君主,保护遥远的垂危生命,古人认为困难,我却认为容易。”所以每当发表议论,态度坚决不可改变本来意志。患病时,太宗派遣房玄龄登门问候。第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认开府仪同三司头衔,谥号为“贞”,皇太子为他立碑。

当年,北周齐王宇文宪的女儿孤身守寡,李纲提供了丰厚的抚恤经费。李纲去世,齐王的寡女披头散发放声痛哭,如同死了亲生父亲。李纲在隋朝,官运不通,占卜得了一个蕴含革故鼎新和折鼎覆饣束意义的“鼎”卦,卜卦人说:“您会成为卿相,但等到改朝换代才能实现理想。现在如不隐退,就会遭受亡国殉葬的灾祸。”所以李纲虽然在唐朝官高位显,多次称病辞职。

有两个孙儿李安仁、李安静。

李安仁,高宗永徽年间任太子左庶子,太子李忠被废回到他的封地陈州府第去时,东宫的官吏们都逃走了,惟独李安仁哭泣着礼拜告别后才走。在恒州刺史的任上去世。

李安静,武则天天授年间任右卫将军。武氏要改唐为周,朝廷百官都鼓动她登皇帝位,惟独李安静不愿附和。他被关进监狱后,来俊臣审问案情,李安静说“:正因为我是唐朝旧臣,杀掉是可以的。如果问我的罪状,我欺负过谁?”来俊臣诬陷杀害了他。武宗会昌年间,登记忠臣的后代,查问李安静已没有子孙,就追认他为太子少师。

从李纲起五代都是朝臣,李安仁、李安静又以刚正守节闻名,世人称赞李氏家族道德崇高不会衰微。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九 志一百三十四·赵尔巽
  雍正向天下颁布《大义觉迷录》的始末·雍正
  第一百五十回 发宣言改组国民党 急北伐缓攻陈炯明·蔡东藩
  第三十二回 韩信登坛拜大将 汉王起兵定三秦·黄士衡
  卷之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纪昀
  提要·郑樵
  二三 房间的摆饰·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二十九·薛允升
  胡威传·房玄龄
  洪福源传(附洪俊奇等传)·宋濂
  王觉题战国策·吴师道
  楚王死太子在齐质·佚名
  汉纪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前109)·司马光
  卷五十三、日本订约·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何籀·唐圭璋

      籀字子初,信安人。   宴清都   细草沿阶软。迟日薄,蕙风轻蔼微暖。春工靳惜,桃红尚小,柳芽犹短。罗帏绣幕高卷。又早是、歌慵笑懒。凭画楼,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   堪叹。傅粉疏狂,窃香俊雅,无计拘管。青丝绊马,

  • ●续编·卷一·沈瘦东

    作诗话有数难:夫古今文人,篇什鳞萃,然玄珠在握,动嗟赤水之遗;碧树周阿,或漏海人之网,此一难也。甄录人物,互有主张,是以韦縠选才,不钞老杜;房祺编集,独阙遗山。于是目论致疑,耳食见责,又一难也。"︳谟定命",辞固温雅;吉甫作颂,语亦清新。

  • 施惠·隋树森

    套数 【南吕】一枝花 咏剑 离匣牛斗寒,到手风云助,插腰奸胆破,出袖鬼神伏。正直规模,香檀把虎口双吞玉,沙鱼鞘龙鳞密砌珠。挂三尺壁上飞泉,响半夜床头骤雨。 【梁州】金错落盘花扣挂,碧玲珑镂玉妆束,美名

  • 闲适二 古调诗五言 凡四十八首·白居易

    自题写真 时为翰林学士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遣怀 自此后诗,在渭村作。

  • 唐储光羲诗集卷三·储光羲

    五言古诗秦中初霁献给事【二首】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君子耸髙驾英声邈今昔锵佩岀中台彯缨入仙掖夙心幸清鉴晚志欣良觌鸣盗非足徴愿言同下客二南国久为思西都尝作宾云开天地色日照山河春善听在知

  • 卷十一·吴广成

      天圣六年夏五月,德明使子元昊攻回鹘,取甘州。  初,德明降,真宗录其誓表,令渭州遣人赍至西凉府,晓谕诸蕃部及甘、沙首领。于是诸州虽与德明抗,使介犹相往来。及德明数侵回鹘,其可汗夜落隔益遣使贡方物,结援中朝。德明知其

  • 卷上·郑亦邹

    郑成功,南安县石井巡司人也。初名森,字大木。父芝龙,字飞黄,小名一官。其大父绍祖,为泉州大守叶善继吏。时芝龙方十岁,尝戏投石子,误中大守额,大守擒治之;见其容止,笑而释焉。居无何,落魄去之日本,娶倭妇,生成功。是夜倭岛万火齐明

  • 卷之四百五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十一月。乙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酉皆如之。  ○热河正总管延曾奏。挑穵园内水旱河道。各工完竣。下所司知之。  ○丙午。大学士荣禄奏。武<目辟>

  • 第二卷 苏州府 松江府·缪荃孙

    苏州府吴大城 今府治是。《汉书·志》云吴本国周太伯所邑,《元和郡县志》云阖闾自梅里始迁都于此。《吴地记》云寿梦始别筑城,为宫室于平门西北二里。周敬王六年,阖闾使子胥筑大城,亦 曰阖闾城。城周四十七里,郭周

  • 诸葛忠武书卷六·杨时伟

    (明)杨时伟 编○北伐时伟按陈传诸葛集本名北出全书改云北伐名义正矣苐后主一诏实六师之前茅孔明二表并千古之正气而叙列混淆今为整掲若夫营星告殒遗恨未酬英雄襟泪千载扼腕故虽文长公琰之危计伯约元逊之虚策亦为节录以

  • 二〇六 拾遗午·周作人

    十九,佛经 我的杂学里边最普通的一部分,大概要算是佛经了吧。但是在这里正如在汉文方面一样,也不是正宗的,这样便与许多读佛经的人走的不是一条路了。四十年前在南京学堂的时候,曾经叩过杨仁山居士之门,承蒙传谕可修净土,虽

  • 周惠达传·令狐德棻

    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父亲周信,少年时在州郡当官,历任乐乡、平舒、平成三县县令,都以清廉能干出名。周惠达自幼就有志向操守,好读书,容貌漂亮,举止有节,见到他的人没有不看重他的。魏国的齐王萧宝夤任瀛州刺史时,征召周惠

  • 卷之七·子华子

    子华子卷之七晋人程本着执中子华子曰:圣人贵中,君子守中,中之为道也几矣。寓中六指,中存乎其间,两端之建而中不废也,是故中则不既矣。小人恣睢,好尽物之情而极其执#1,其受祸也必酷矣。何以言之?朱明长赢,不能尽其所以为温也,必随

  • 卷四·黄中松

    <经部,诗类,诗疑辨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疑辨证卷四 上海黄中松撰 鹿鸣篇 古者人君以嘉礼宾臣者有四焉宗族兄弟也朋友故旧也孤卿大夫也公侯伯子男也其礼有飨有燕有食飨者烹大牢以饮宾几设而不倚爵盈而不饮训恭俭也燕者

  • 佛说须摩提长者经(一名会诸佛前亦名如来所说示现众生)·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精舍。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世尊时到著衣持钵。与阿难俱入城乞食。是时城中有大长者子。名须摩提。是人命终。父母宗亲及诸知识。一时号哭哀悼躄踊。称怨大唤

  •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二·行秀

    侍者离知录后学性一校生生道人梓第十七法眼毫厘示众云。一双孤雁搏地高飞。一对鸳鸯池边独立。箭锋相拄则且致。锯解秤锤时如何。举。法眼问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汝作么生会(谁敢动著)修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 卷第八·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八 经教 看经 讲经 论义 祖偈 经教 世尊灭后。诸圣弟子於毕钵岩中结集法藏。阿难既升座。形仪与佛无殊。大众遂生三疑。一疑阿难成佛。二疑佛再现身。三疑他方佛化。阿难唱云。如是我闻。众疑皆息。

  • 白喉全生集·李纪方

    喉科著作。清李纪方撰。一卷。纪方字化青,衡山(今属湖南) 人。清代医家,擅治白喉。李氏在继承前人治疗白喉经验基础上,结合其临床体会,于光绪八年(1882) 撰成此书。论理简明,纲目清楚,以寒、热、寒热交错三证为纲,对白喉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