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光逢传

赵光逢,字延吉。曾祖父赵植,是岭南节度使。祖父赵存约是兴元府推官。父亲赵隐任右仆射。赵光逢与弟弟赵光裔,都以文学德行知名。

赵光逢年幼时爱读经典书籍,一举一动都很守规矩,当时的人把他看作像“玉界尺”那样正直温和的人。唐僖宗时,进士及第。过了一个月,任为度支巡官,历任台省官职,在朝廷内外都有能干的名声,转任尚书左丞、翰林承旨。

昭宗巡幸石门,赵光逢不随从,昭宗派戴知权带诏书命他前往石门,他称病辞职。皇帝到华州,拜为御史中丞。这时有道士许岩士、盲人马道殷进出宫廷,很快当上卿相大官,因此用旁门左道求进的人很多,赵光逢依靠宪纪治理此事,都受法纪制服,从此这类人渐渐少了。后改任礼部侍郎、主管贡举。光化年中,王道衰退,南北司结党,赵光逢一贯谨慎宁静,担心灾祸殃及自己,因而辞官到伊洛隐居,断绝交往,有五六年之久。他的门人柳璨受重用,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到梁朝时赵光逢任中书侍郎、平章事,转任左仆射兼租庸使,上奏章请求退职,以太子太保身份退休。梁末帝爱他的才能,征召为司空、平章事。没过多久因病辞职,授司徒退休。

同光初年,他的弟弟赵光胤为平章事,时常到家中拜访,曾经谈到政事,有一天,赵光逢在门上题字道:“请不要谈论中书省的事。”他就是这样清净寡欲,端正沉默。曾经有女道士寄放二十两黄金在他家里,碰上乱世,女道士死在别处。二十年后,金子不好还给谁,便交给河南尹张全义,请转送给道观,金子上的旧封条还在。他在两个朝代任官,四次退休,遵行伦常,不暗中做坏事,官员绅士都敬仰地把他当作名教主。天成初年,迁太保退休,封齐国公,死在洛阳。下诏赠为太傅。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三 外戚 羊琇 王恂 杨文宗 羊玄之 虞豫 庾琛 杜乂 褚裒 何准 王濛王遐 王蕴 褚爽·房玄龄
  卷十九·浦起龙
  卷四 漢二十條·陶岳
  卷第二百五十五·胡三省
  杂录类·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卷之三百九·佚名
  三九 谕着福隆安派员经理四库全书处人员饭食·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八·佚名
  王鏻传·欧阳修
  崔铣传·张廷玉
  卷05·陈邦瞻
  卷第廿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七·佚名

    华亭杜骐征 徐凤彩 林希颢仝选 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 仿古(李雯) 咏怀(徐孚远) 咏怀(夏允彝) 杂诗(周立勋) 杂诗(陈子龙) 杂诗(顾开雍) 杂诗(宋存标) 杂诗(朱灏) 拟行行重行行(宋存楠) 咏史(徐孚远)

  • 卷三十五·志第十一·历五·张廷玉

        ◎历五   大统历法三上   大统推步,悉本《授时》,惟去消长而已。然《通轨》诸捷法,实为布算所须,其间次序,亦有与《历经》微别者。如气朔发敛,《授时》原分二章,今古合为一。《授时》盈缩差在日躔,迟疾差

  •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秋七月。癸亥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辛卯皆如之。  ○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等奏、清厘呼兰等处浮多熟地。派员清丈其私垦荒边。并

  • 中兴小纪卷一·熊克

    宋 熊克 撰建炎元年【嵗在丁未】夏五月庚寅朔大元帅康王即皇帝位于南京上道君皇帝之第九子母曰贤妃韦氏以大观元年五月乙巳夜生于宫中红光照室初赐名授武定军节度封蜀国公二年进封广平郡王宣和四年正月冠于文徳殿赐

  • 九三二 寄谕河南巡抚李世杰向宋荦子孙查明《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板片·佚名

    九三二 寄谕河南巡抚李世杰向宋荦子孙查明《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板片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八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河南巡抚李<世杰>,【真按:原讹《珅》,照例径改!】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八日奉上谕:从

  • 袁粲传·李延寿

    袁粲字景倩,是袁洵弟弟的儿子。父亲袁濯,是扬州秀才,早死。袁粲幼年是孤儿,祖父可怜他,给他起名叫愍孙。伯伯叔叔都是当世的显要人物,而愍孙则饥寒贫困。母亲为琅笽王氏,是太尉长史王诞的女儿,从事纺织,来供给每天的花销。袁愍

  • 曹学亻全传·张廷玉

    曹学亻全,字能始,侯官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他二十岁就中进士,授户部主事。调南京添注大理寺左寺正。闲居七年,致力于学习。后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右参政、四川按察使。蜀王府失火,估算修建费七十万金,要求拨款,学亻全根

  • 望厦条约·佚名

    兹中华大清国、亚美理驾洲大合众国欲坚定两国诚实永远友谊之条约及太平和好贸易之章程,以为两国日后遵守成规,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大臣太子少保两广总督部堂总理五口通商善后事宜办理外国事务宗室耆;大合众国大伯理玺

  • 卷九·王引之

    終、眾家大人曰:終,詞之「既」也。僖二十四年《左傳注》曰:「終,猶已也。」「已止」之「已」曰「終」,因而「已然」之「已」亦曰終。故曰,詞之既也。《詩&middot;終風》曰:「終風且暴。」毛《傳》曰:「終日風為終風。」《韓詩

  • 卷八十九(月婆首那译)·佚名

    △摩诃迦叶会第二十三之二尔时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当来末世後五百岁。何等菩萨行於谄曲。尔时世尊告迦叶言:迦叶。多有众人行於谄曲。亲近恶友少读诵经为求衣食。尔时摩诃迦叶白佛言:善哉世尊,唯愿世尊,利益多人说彼谄曲。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圆晖

      从此第六。明惑能系。就中分二。一约世明能系。二约断明能系。就约世明能系中。分二。一正约世明系。二明三世有无。此下第一。正约世明系。论云。谓诸有情。于此事中(所系境事)随眠随增 应说过去。现在。未来。

  • 卷第十六·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六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六 息庵渊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五世) &middot;净社处廉法师   &middot;圆辩道琛法师 智涌然法师法嗣(神照下第五世) &middot;觉云智连法师   &middot;泽山

  • 楚林上睿禅师住北京慈明寺一门语录卷之四·楚林上睿

    小师悟旭等记录康熙二上一年壬戌五月十日师在郢州潼泉山受岛国公兵部达护法等请至癸亥四月四日同邻城众护法檀越诸山耆宿迎请入院指。山门云广大慈门十方洞廓且喜到来步步踏着。佛殿六载槁木死灰五时奔雷掣电虽然名贯

  • 昌平山水记·顾炎武

    明顾炎武撰。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人。居亭林镇,又称亭林先生。明诸生。以后参加抗清斗争。清顺治十六年 (1659) 至康熙十六年 (1677)的十九年中,他多次拜谒明陵,并把在沿途和周围旅行的见闻写成了是书。书共2卷。

  • 上清仙府琼林经·佚名

    《上清仙府琼林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是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纂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系辑录《大洞真经》、《汉武帝内传》、《真诰》、《登真隐诀》、《葛仙公内传》等三十余种道书而成。其

  • 碧云集·李中

    五代诗别集。3卷。南唐李中撰。前有孟宾于序。为孟宾于任水部郎中时作。序中称李中“缘情入妙,丽则可知,出示全编,备多奇句”。后即举五七言六言奇句数十联,并加评论,如“‘乾坤一夜雨,草木万方春’,此乃王泽所均,春

  • 明史·张廷玉

    纪传体史书。清代明史馆纂修。署名张廷玉撰,三百三十二卷。创修于顺治二年(1645),再修于康熙四年(1665),无进展;重修于康熙十八年(1679),以徐文元为监修,张玉书、王鸿绪、张廷玉及万斯同等人编撰,万斯同以布衣身份参加,用力

  • 四分僧戒本·佚名

    一卷。从法护尊者四分律列举戒相,前后附以偈文,使于说戒之日诵之。或称为戒经,或称为戒本。后秦佛陀耶舍译。唐南山道宣加注,称为四分含注戒本。后又有道宣新删定四分僧戒本一卷,怀素四分比丘戒本一卷,元照四分删定比丘尼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