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传
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李忄登,天宝末年任礼部尚书、东都留守。安禄山攻陷东都时遇害,赠太尉,谥号称忠懿。李忄登的孙子李肕,在元和朝官至给事中。李肕的儿子李敬方在文宗朝任谏议大夫,李敬方的儿子李鄃在广明年间任晋公王铎的都统判官,以收复之功任谏议大夫。
李琪是李鄃的儿子,十三岁时,所做的词赋诗颂,大为王铎赞赏,但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写的。一天,王铎召李鄃到公署喝酒,暗地派人以《汉祖得三杰赋》的题目到李家测试他,李琪执笔立刻写成。赋的结尾说:“得士则昌盛,不贤则无人共事。龙头之友很尊贵,鼎足之臣须倚重,项氏的败亡是很自然的,连一个范增都不能使用。”王铎看后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器的,将来一定在文坛称雄。”
昭宗时,李溪父子因文学而知名。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溪。李溪读完后很惊奇,忙不迭地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拿出《调哑钟》、《捧日》等赋,对李琪说:“我曾经忧虑近来文人的辞赋,都是在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您入句就见主题,对偶典雅华丽,啊,真可畏呀!”李琪因此更加知名,考上了进士。天复初年,应考博学宏词科,在第四等,授任武功县尉,又任转任巡官,升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从李琪当了谏官,凡是时政有不当之处,必定会写奏章评论,文章秀丽,看的人都会忘却疲倦。
李琪的哥哥李王廷,也是进士,才华横溢,兄弟齐名,特别被梁太祖赏识,任李王廷为崇政学士。李琪自左补阙入宫为翰林学士,历任户部侍郎、翰林承旨。梁太祖往西抗击..州、岐下,往北攻打泽州、潞州,又出兵到燕、赵等地,四面出击,没有安宁的时间,然而李琪以学士身份随军住在军营中,专门掌管文书,下笔起草旨意,受到的优待不比一般。这时,李琪的名声传播于海内。李琪看重承诺,怜惜人才奖赏好人,家中门下都很和谐。贞明、龙德年间,历任兵部、礼部、吏部侍郎,受命与冯锡嘉、张充、郄殷象共同撰写《梁太祖实录》三十卷,调任御史中丞,升任尚书左丞、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时李琪和萧顷同为宰相,萧顷性格谨慎细致,李琪倜傥自负,不拘小节,中书的上奏答复,多按他的意志行事,萧顷便专门寻找他的毛病。遇上李琪授官吏职位,本应是试摄的官职名称,李琪改“摄”为“守”,被萧顷上奏告状,梁帝大怒,准备把他流放到荒远之地,得到赵岩等人的救援,免去宰相职务,任太子少保。
唐庄宗进入汴京,早就听说李琪的名声,多次想委以重任。同光初年,历任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发大水,国库空虚,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书陈述治国的策略。李琪因而上书说:
“我听说王者统治万民,深居九重宫殿之中,所忧虑的是百姓穷苦却不知道,天下困难却救不了,下情不能上达,群臣不敢说话。现在陛下因为水涝灾害,军粮缺乏,焦虑而责备自己,十分内疚,避开正殿来承担责任,访求有识之士的指点,这样还有什么要求得不到,有什么建议不是好的呢,只要改正施行,足以选择其中的优良的。
“我听古人说:谷子是人赖以生存的东西;土地是谷子所生长的地方;人是君王所治理的。有了谷子,国力就增强,稳定了土地,人民就能吃饭,查清了人口就能使徭役平均,知道这三样,是治国的急务。轩辕黄帝以前的事不能详细记述。自从尧堵洪水,禹做司空,那时辨别九等土地,收十分之一的税,当时一千三百多万民户,垦地约九百二十万顷,是最太平的盛世。到商汤革命时,重新制定田制,每私田十亩,种公田一亩,水田旱地相同,也是什一税的意思。到了周朝,立井田法,大约方圆百里的国家,四封之内一万井田,出车百乘,战马四百匹。境内兵车万乘,马四万匹,按田法衡量,也是什一税。所以在成、康时期,和尧、舜时代比,户口增加二十多万,不是有别的法术,是因为三代以前,都是量入为出,根据农业收入来设立军队,虽然碰上水灾旱灾,也有度过荒年的储备。
“到秦、汉时,对工商业课重税,对关口市场征收很急迫,加倍建造船车,人口已经减少,古代制度仍然在施行,这时的户口还有一千二百多万,耕地也有八百万顷。至于三国并起,两晋之后,农民比军人还少,战马比耕牛还多,供应军人必然要从农粮中夺来,喂养战马必然要占掉牛吃的草,于是天下户口只有二百四十多万。到隋文帝时,与两汉时差不多兴隆,隋炀帝时,又失去了三分之一的民户。
“我唐太宗文皇帝,看到四方刚刚平定,百姓没有丰足,便访问群臣,要他们各自陈述见解,只有魏征劝文皇力行王道,于是减轻税收,不耽误农时,引进贤良人才,使忠诚正直的人喜悦,天下的粮价,每斗价值两钱。从贞观到开元,将近有一千九百万户,五千三百万人,开垦土地一千四百万顷,比尧、舜时代又有增加。所以说救人疾苦,病根是收敛过重;办理军粮,要使农民得到实惠。孔子说:‘百姓富足了,君王哪有不富足的呢?’我这些话,是魏征用来劝谏文皇的话,请陛下留心。如果因为六军缺粮,不能减轻徭役,两税之外,还必须加重聚敛,也不要专门折纳,一切用本色缴纳,也不要以纽配为名,只应正耗加税,这样还可以使百姓高兴,不至于流亡在外。况且现在要东征,瘦弱的牛也要用上,数州之地,运粮走动几千里,有了这种差使,必然妨碍春天播种,今天秋天如没有粮草,又拿什么供应军队?
“我想汉文帝时,希望有人务农,便招募能贡纳粮食的人,可以授给爵位和赎免罪行,景帝也照这样办。后汉安帝时,因水灾旱灾减产,三公上奏说,富人如能提供粮食,可以当关内侯以及公卿以下散官。本朝乾元年间,也曾经这样办过。现在陛下即使不想采取献粮授官的办法,也希望能公开下旨给各地及百姓转运粮食的地方,有能力运官物到首都,超过五百石,平民授给州县官,原有官者依资历递授,候选的官便授以实职。千石以上到万石的,不论文官武官,明确表示奖赏。以免让春天时农民散失流亡,这也是救民转运供养军队的一个办法。”
庄宗很重视这个建议,立即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将任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
到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获罪,任圜上奏,请任命李琪为宰相,被孔循、郑珏阻止,便任崔协为宰相。李琪这时是御史大夫,安重诲在御史台门前擅自杀殿直马延,虽然曾经弹劾过他,但言词模棱两可,不敢直言安重诲的罪行,因为这件事李琪推托有病,三次上书请求退休,朝廷不允许,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从这以后,更受宰相猜忌,凡是上奏言事,无不受到排挤拦阻。天成末年,明宗从汴州返回洛阳,李琪为东都留司官班首,请求到偃师迎接,他的上奏中有“打败契丹的凶党,攻破真定这个逆城”的句子,诏书说:契丹是凶党,真定不是逆城,李琪罚款一个月的俸禄。又曾奉皇帝命令撰写《霍彦威神道碑》一文。李琪是梁朝过去的宰相,叙述霍彦威在梁时历任官职,不说是任伪官,中书上奏说:“不分真伪,混淆功名,请命令他改写。”皇上同意中书的意见。还有不少这类事。
李琪虽然博学多才,但不懂韬晦养性,明知事情不可办好,还要走各种路子求取功名,动不动受排挤,是他自己不能镇静的缘故。以太子太傅退休。长兴年中,死于福善里家中,六十岁。儿子李贞,当官当到邑宰一类。李琪把他在内署时所写的制诏编成十卷,取名叫《金门集》,流行于世间。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儒学下·欧阳修 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赵尔巽 湖南防守篇第一·王闿运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尚史卷九十·李锴 凡例·鄂尔泰 第49章 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的蒋介石·冯玉祥 骆牙传·姚思廉 郑畋传·欧阳修 太宗本纪·脱脱 齐履谦传·宋濂 一一一、孟子游滕考·钱穆 卷一百五·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