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鏻传

鏻,审知的二儿子。唐任鏻为节度使,后加升检校太师、中书令,封闽王。

以前,延禀与鏻谋杀延翰,延禀的兵先到,把延翰捉住杀掉后,第二天鏻的兵才到,延禀因为自己是养子,就推举 鏻即位。延禀回建州时,鏻到郊外饯行,延禀在分手之前对鏻说:“好好继承先人之志,不要麻烦我老兄再来!”鏻答应。长兴二年(931),延禀率兵进攻 鏻,攻击西门,让其子继雄从海路攻击南门,鏻派王仁达抵抗。仁达在船上埋伏精兵,树起白旗假装投降,继雄相信他,登上船,伏兵齐发,刺杀继雄,割下首级挂在西门,兵士见到后都溃散逃走,延禀被俘。 鏻讽刺他道:“我没有继承先人之志,果然麻烦老兄又来一趟!”延禀不能回答,于是被杀。延禀之子继升镇守建州,听说延禀战败,就逃到钱塘。

长兴三年(932), 鏻上书说:“楚王马殷,吴越王钱..都是尚书令,现大都已死了,请封臣为尚书令。”唐没有回答,鏻于是拒绝朝贡。

鏻崇信鬼神、道家之言,道士陈守元因会旁门左道而被信任,建造宝皇宫让其居住。守元对鏻说:“宝皇命王暂且退位,以后可当六十年天子。”鏻欣然退位,命其子继鹏掌管府事。不久复位,派守元问宝皇“:六十年后将干什么?”守元转达宝皇的话说:“六十年后,将做大罗仙人。”鏻于是即位称帝,在宝皇宫受封,由于真封宅黄龙显身,改年号叫龙启,国号闽。追谥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建五庙,设百官,改福州为长乐府。闽国地狭小,入不敷出,任中军使薛文杰为国计使。文杰经常查访民间隐情,找富人的罪过,没收其财产以资国用,闽人都怨声载道。又推荐妖巫徐彦,说:“陛下左右奸臣很多,如果不向诸鬼神询问,国内将乱。”鏻叫彦在宫中看鬼。

文杰与枢密使吴英不和,英患病请假,文杰对英说:“主上让公担任枢密使,但公屡次告病请假,想罢免公。”英说:“怎么办呢?”文杰哄骗英说:“如果主上派人来探病,就说‘头痛而已,没有别的病。’”英相信了。第二天, 鏻叫妖巫查看英的病,巫说:“进入北庙,看见英被崇顺王审讯,说:‘你怎么敢谋反?’用金槌敲其头。”鏻把巫言告诉文杰,文杰说:“不能轻信,应该去问一下他的病情。”鏻派人去问他,英说:“头痛。”确信了巫言,把英抓进监狱,文杰审讯他,英胁迫成供,被杀。英曾主管闽军,深得军心,士兵们听说英被杀,都忿怒不已。同年,吴人进攻建州, 鏻派其部将王延宗援救,士兵们不肯前去,说:“把文杰抓起来再去。”鏻爱惜文杰不愿交出,其子继鹏请求交出文杰以解燃眉之急,就用槛车把文杰送到军中。文杰精通算命,为自己占卦说:“三天过后就不用担心了。”押送者听见后,兼程只用两天就到了,士兵们群情激愤,在市上把文杰碎尸,闽人争相用瓦石砸他,其尸体一下子被分食一尽。第二天, 鏻的使者到来,赦免他,已经来不及了。以前,文杰为鏻造槛车,认为以前的槛车太松阔,就设计新槛车,让上下贯通,里面铁芒相对,一不小心就碰到铁芒,做成后,自己首先尝到它的滋味。

龙启三年(935),改年号为永和。王仁达替 鏻杀延禀立了功,掌管亲兵,鏻心中提防他,曾问仁达说:“赵高指鹿为马,以愚弄二世,真有这样的事吗?”仁达说:“秦二世糊涂,所以高指鹿为马,并非高能愚弄二世。现在陛下圣明,朝廷官员不满一百,起居动静,陛下都知道,有人胆敢欺君霸上,灭其九族就是了。”鏻惭愧,赐给金帛安抚他。退朝后对人说:“仁达有智有略,我在世时可以用他,不能给后世留下遗患。”最终找借口杀了他。

鏻妻早亡,继室金氏贤惠但不善言辞。审知的奴婢金凤,姓陈,鏻宠爱她,就立她为后。以前,鏻有个宠吏叫归守明,因为貌俊而被宠幸,号称归郎, 鏻后来得了风病,陈氏与归郎通奸。又有个百工院使李可殷,因归郎引荐也与陈氏通奸。鏻命锦工制作九龙帐,国人歌唱道“:谁谓九龙帐,惟贮一归郎?”

鏻奴婢春雁貌美,其子继鹏奸淫她,鏻患病后,继鹏请陈氏向鏻索要春雁,鏻不情愿地给了他。其次子继韬恼怒,图谋杀继鹏,继鹏害怕,与皇城使李仿对付他。同年十月, 鏻在大酉甫殿犒赏将士,昏昏然坐在殿中,说是看见延禀来了,仿以为鏻又病入膏肓,就命壮士先把李可殷在家里杀掉。第二天早晨上朝, 鏻病状消退,问仿为什么杀掉可殷,仿惊慌而出,与继鹏率皇城卫士进宫。鏻听见敲鼓声,躲藏到九龙帐中,卫士把他刺成重伤,宫人不忍看他受苦,就杀了他。继韬及陈后、归郎都被仿所杀。 鏻在位十年被杀,谥号叫惠皇帝,庙号太宗。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一 文苑·李延寿
  ●卷三十三·徐梦莘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九·徐乾学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卷六十六下上·郝经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一)·王彦威
  卷六十六·佚名
  卷九·朱轼
  绎史卷一百·马骕
  山涛传·房玄龄
  马燧传·刘昫
  昭宗本纪·欧阳修
  卷九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诗十九首 全文·佚名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

  • 第十三出 惊丑·李渔

    (末持香扇等物上)满手持来满袖装,清晨买到日昏黄;手中只少播鼗鼓,竟是街头卖货郎!自家奉小姐之命,去买办东西,整整走了一日。且喜得件件俱全,样样都好,不免叫奶娘交付进去。(向内唤介)老阿妈!(净)阿妈、阿妈,计较堪夸。簸弄老子,只当娃

  • 卷八十五·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八十五翰林院检讨朱彝尊编黄幼藻【一首】幼藻字汉荐莆田人苏州府通判议之女林仪部啓昌之妇有栁絮编【姚园客云幼藻丽才雅藻何减玉台年未四十而卒临终犹诵残灯无焰影幢幢之句可悲也】题明妃出塞图

  • 卷一百三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九弓类四言古良弓铭         【汉】李 尤弓矢之作爰自曩时乡射载礼招命在诗妙称顔高巧发晋师不争之美亦以辨仪五言古我有          【元】张 宪我有骍

  • 卷四十一·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四十一平湖沈季友编国朝吴伟业【字骏公太仓人顺治初官祭酒有梅邨集】鸳湖曲鸳央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栁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烟雨迷离不知处旧堤却认门前树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

  • ◎洋车夫大骂冯督军·宣南吏隐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籍,外人许之为中国之模范军人,亦即直系中一等一之要人也。自为河南督军以来,街上遍贴格言,禁止酗酒吸香烟,宿娼赌博,着绸衣丝袜缎鞋等事。苟有犯者,严罚不贷。如犯赌,则将叉麻雀四人共扛赌台,台上仍有一百三十

  • 卷五十四·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五十四乾隆二十三年夏四月戊辰定边将军兆惠等疏奏哈萨克锡喇等信息兆惠等奏言臣等于三月十四日过阿勒坦额黙勒至眀布拉克防合询问两路俘获人口俱称哈萨克锡喇鄂哲特等拣选马驼渡伊犂

  • 二 会馆·周作人

    绍兴县馆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北头,这地段不算很好,因为接近菜市口,幸而民国以后不在那里杀人了,所以出入总还是自由清净的。会馆在路西,门额是魏龙藏所写,他是鲁迅的父亲伯宜公的朋友,或是同案的秀才吧,伯宜公曾几次说起他过

  • 杜僧明传·李延寿

    杜僧明字弘照,是广陵临泽人。他形体矮小,却很有胆量,善于骑射。梁朝大同年间(535~546),卢安兴任新州刺史、南江督护,杜僧明和他的哥哥杜天合以及周文育一起被卢安兴奏请朝廷,同往赴任。杜僧明因为连续征讨俚、獠人而立有战功

  • 王·宋濂

    王繤,字君宝,本姓耶律氏,世为辽国大族。金海陵炀王正隆末年(1160),契丹窝斡反叛,王繤祖父全家避难于辽西,改姓王氏,从此为义州开义人。繤武力过人,善骑射,尤长于马球。三十余岁时,一道士对他说:“君之相甚奇,日后必因有一青马而贵

  • 李芳传·张廷玉

    李芳,是穆宗朝内官监的太监。穆宗刚即位时,李芳以能够主持正理获得皇上信任。当初,在世宗时期,工匠徐杲由营造人员直接升任工部尚书,负责维修芦沟桥,侵吞钱财以万计。他的属下冒任太仆寺少卿、苑马卿以下官职的有上百个。隆

  • 事君章第十七·佚名

    【解读】这一段是说明如何事君,即如何对长上、领导尽忠。所谓移孝作忠,把孝心推移到对国家、人民,就是尽忠。【原文】子曰:“君子之事上也(1),进思尽忠(2),退思补过(3),将顺其美(4),匡救其恶(5)。故上下能相亲也(6)。诗(

  • 卷九 论语·钱时

    卷九 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如字,一作馈]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去声]从事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五·代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二对治邪执二。初总标二见。二别释二见。今初。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莫不皆依我见而起。若离我见。则无邪执。我见有二种。一人我见。二法我见 若达前所显示一心二门实义。决不起于二种我见。以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八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八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第三正修中观者。初文先举难知难观。若云初心直令观中。破细无明显于实相。凡尚不识欲界无明。故云悬绝。非前四眼二智所及。岂肉眼见情虑知耶。文中隔字故云眼虑见

  • 云南机务抄黄·张紞

    《云南机务抄黄》一书是张紞任职云南地方官期间所编成的,抄自朱元璋专门针对云南方面的行政制度、军事行动、管理措施及羁縻策略、土司任命等所发出的诏诰、敕令、制谕原件,凡三十七篇,始于洪武十五年(1382)二月,止于

  • 兵要·诸葛亮

    三国蜀诸葛亮作。据记载,诸葛亮著有《兵法》等军事著作,但大都已失传。此《兵要十则》,是流传下来的一些片断、载于《诸葛亮集·文集》。它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诸葛亮以法治军的思想以及战法中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 元史纪事本末·陈邦瞻

    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明陈邦瞻撰,共27卷,约10万字,其中《律令之定》一篇为臧懋循补撰。作者撰成《宋史纪事本末》之后,经徐申倡仪,又据《元史》和商辂等《通鉴纲目续编》,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撰成此书6卷,立27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