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建传

韩建字佐时,许州长社人。年少时为蔡州军校,是忠武军将官鹿晏弘部下。跟随杨复光到长安进攻黄巢,巢败,复光也死了,晏弘与建等没有了依靠,就率部下军士去蜀迎接僖宗,经过的地方进行劫掠,走到兴元,驱逐牛丛,占据山南。久而守不住,晏弘东走许州,建奔蜀,升金吾卫将军。

僖宗回到长安,建当潼关防御使、华州刺史。华州经过多次大战,户口流散,建年少时贫穷,懂得务农,就披荆斩棘,督促民众耕种,出入村庄,问疾问苦。建起初不识字,叫别人把字写在他的衣服、器具、床榻上,让他读,逐渐能认识一些文字。见玉篇,高兴的说:“我寻找同类的,还怕得不到吗?”因此能通音韵,闲时学习书史。当时天下已经大乱,各镇都是武夫,只有建能安抚兵民,又爱好学习,荆南成氵内当时假冒姓郭,也善于治理荆楚。当时民众称颂号为“北韩南郭”。

大顺元年(890),率兵跟随张浚伐晋败,建从含山逃回。河中王重盈死,儿子珂、珙争位,晋军帮助珂,建与王行瑜、李茂贞帮助珙。昭宗不允许,建等大怒,用三镇兵攻京城。昭宗见建等进行斥责,行瑜、茂贞惶恐得流汗说不出话,只有建陈述理由。杀了宰相韦昭度、李石奚等,又商议要废掉昭宗。这时晋兵快到了,建等害怕才退兵。晋军向三镇问罪,进攻华州,建登城大喊说:“我没有对晋国失礼,为什么来进攻?”晋军说:“你出兵侵犯天子,杀大臣,所以来讨伐你。”不久,与晋议和。

乾宁三年(896),李茂贞又进攻京城,昭宗准备逃奔太原,走到渭北,建派儿子允请天子到华州。昭宗又想到..州,建到富平追上昭宗哭着说:“藩臣强横不法,不止一个李茂贞,倘若放弃京畿而到边塞,一旦渡河,就没有回来的希望了!”昭宗也哭,于是去华州。

那时,天子势力孤单弱小,只有殿后军及定州三都将李筠等一千多人当卫士,用诸亲王统率。建得到昭宗后就想控制他,就请求罢免亲王统兵权,解散殿后军,多次要求得不到昭宗同意。昭宗登上齐云楼,向西北望京城,作《菩萨蛮词》三章表达思归之情,最后一章是“:野烟生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酒兴正浓时,与左右臣下悲歌痛哭,建和诸亲王都一起歌诵。建心中尤其不高兴,就派人控告诸亲王计议杀建,想劫天子到其他地方。昭宗召建准备解释,建称病不见,又派诸亲王去见他,建也不接见,请送诸王到十六宅,昭宗很为难。建就率精兵数千包围行宫,请求杀李筠。昭宗很害怕,立即下诏斩了李筠,完全解散殿后军和三都卫兵,把诸亲王囚禁在十六宅。昭宗非常后悔到华州,派延王戒丕出使晋,商议兴复。戒丕回来,建与中尉刘季述诬告诸王谋反,派兵围十六宅,诸王都登屋呼叫,都被杀了。昭宗无法,为建立德政碑来安慰他。

建已经杀了诸王,就在南庄营建楼阁,想邀请昭宗游幸,乘机废了他而立德王裕。建的父亲叔丰对他说:“你是陈、许之间一个农夫,遇天下大乱,受天子厚恩才有这样富贵,想靠两州百里之地行大事,这是灭族之祸呀,我不忍心看见,不如先死!”不断哭泣呜咽。李茂贞、梁太祖都想发兵迎接天子,建有点害怕,才停止这种打算。光化元年(898),昭宗回到长安,自己给建画像,封他当颍川郡王,赐给铁券。建辞王爵,才封他为许国公。

梁太祖进兵长安,派张存敬攻同州,建的判官司马邺献城投降,太祖派邺召建,建才出降。太祖斥责他背叛梁,建说“:判官李巨川的计谋啊。”太祖发怒,立即杀了巨川,让建从行。

昭宗东迁,建跟随到洛阳,昭宗举酒对太祖和建说:“迁都之后,国家步入小康,社稷安危,靠你们两人。”接着何皇后举杯,建踩太祖脚,太祖假装喝醉了出去。建出来后对太祖说“:天子对宫人使眼色,幕后有兵器声音,恐怕你有危险呀!”太祖因此感谢他,上表叫建当平卢军节度使。

太祖即帝位,升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祖性情暴躁,臣下不敢谏言,只有建时常敢说,太祖也优容他。太祖在洛阳郊祀,建为大礼使。罢相后出镇许州,太祖死,许州军内乱,被杀,年五十八岁。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班固
  封建第八·吴兢
  五代新说 全文·徐炫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李心传
  平番始末上·许进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查东山先生年谱·沈起
  七十七 曹寅李煦奏陈织造事宜六款摺·佚名
  卷九·曾巩
  宋仪望传·张廷玉
  薛显传·张廷玉
  ●雪交亭正气录卷九·高宇泰
  卷二百九十五·杨士奇
  六·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零三·彭定求

        卷803_1 【酬人雨后玩竹】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卷803_2 【春望词四首】薛涛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

  • ●卷二·魏元旷

    绍唐言顷岁海内知交,多有改易其名字者。予所知,则扶常改名耿,字黑庵,号草夫;鹤巢称宁愚;建屋称鲁民;华澜石更号持盒;绍唐亦以退庐称。感赋云:“孤踪各自志沈沦,岂为包藏远害身。不与栖栖通姓字,接舆沮溺究何人。”昀谷

  • 论调名第三·王骥德

      曲之调名,今俗曰“牌名”,始于汉之《朱鹭》、《石流》、《艾如张》、《巫山高》,梁、陈之《折杨柳》、《梅花落》、《鸡鸣高树巅》、《玉树后庭花》等篇,于是词而为《金荃》、《兰畹》、《花间》、《草堂》诸调,曲而为

  • 第一折·狄君厚

    (净旦一折)(驾上开住)(太子奏住)(旦谮奏了)(贬太子了)(贬正宫夫人入冷宫住)(正末扮介子推披秉上开)自家介子推,晋朝职当谏议。晋献公为君,朝冶里信皇妃骊姬,国舅吕用公所谮,贬东君太子申生、重耳于霍地为民,更将正宫皇后齐

  • 贡臣·闻一多

    我的王!我从远方来朝你, 带了满船你不认识的, 但是你必中意的贡礼。 我兴高采烈地航到这里来, 那里知道你的心……唉! 还是一个涸了的海港! 我悄悄地等着你的爱潮膨涨, 好浮进我的重载的船艘; 月儿圆了几周,花儿红了几度, 还是

  • 谢薖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谢薖(?—1116)字幼槃,号竹友居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谢逸之弟。二人皆能诗,并称“二谢”,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终身不仕,高风亮节,为时所重。政和六年卒,《宋史翼》有传。著有《竹友集》十卷。《彊村丛书》有《竹友

  • ◎食货一·徐天麟

    ○垦田数汉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川林泽,群不可垦,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不可垦,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汉极盛矣。(地理志。)○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弘治十四年正月庚戌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林岳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

  • 卷之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康熙戡定台湾记·丁曰健

    台湾亘闽海中,袤二千八百里、衡五百里,与福、兴、漳、泉四府相直;距澎湖约二百里、厦门约五百里。其山北起鸡笼、南尽沙马碕,千里有奇;惟山西东两面沃野,自海至山,浅阔相均,约各百里。大于琉球,埒于吕宋。自郑氏

  • 卷三十二·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三十二大驾幸鲁颂【有序】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潘宗洛皇帝御极之二十有三年仁育义正治功大定丕乃仿巡狩之制下补助之令涉江淮咨民瘼回銮东鲁登孔子庙堂而释奠焉维时圣心黙与道俱神与德

  • 提要·车若水

      《脚气集》·二卷,宋车若水撰。若水字清臣,号玉峰山民,黄岩人。此书据其从子惟一跋,盖成於咸淳甲戌,因病脚气,作书自娱,故名曰《脚气集》。书中论孟子集义章一条,下有细字夹注云,此二章是癸酉八月所书,今录於此。则馀

  • 序·刁包

    先王父于乡荐后,淡营求,谢仕进,惟以著述自娱,治身心性命事,天根月窟,探讨有底蕴,浅学者逡巡门外焉。不肖承祖辈,幼服家训,颇知笃志力于行,趋庭闻诗礼。时见先大人手录遗书,悉先王父明心性、翼经传、为理学家沿源泝流语。学醇于韩

  • 春秋管窥卷九·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衞寗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防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次鄫以待晋师非观望不前故晋师自郑以鄫之师侵楚及陈而晋衞二君

  •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二卷·佚名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二卷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漏阇耆利象王品第五周罗迦罗山。高一伽浮多半。其广亦尔。中间亦如是。摩诃迦罗山。高三伽浮多。广亦如是。中间亦尔。瞿诃那山。高一由旬半。广及中间。亦复如是。

  • 丽情集·张君房

    宋代文言传奇小说集。北宋张君房纂辑。是书专录“古今情感事”,故名。原本二十卷,《郡斋读书志》著录,今已佚。《类说》、 《绀珠集》均收有此书,但均为摘引片断, 不是原文。宛委山堂本《说郛》所收,与《绀珠集》大致相同,似

  • 萨昙分陀利经·佚名

    与萨达磨芬陀利同。译曰妙法莲华。慧琳音义二十八曰:‘萨昙分陀利,梵语讹略也。正梵语云萨达摩奔拏里迦,唐言妙法白莲华,姚秦罗什译为妙法莲华经,略去白字也。’梵Saddhanmapu&ndotblw;&ddotblw;ari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