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信传

王信,字诚之,处州丽水人。二十岁后,进入太学,考中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试中教官,被授予建康府学教授。遭父丧,守丧期满后,献上所写的《唐太宗论赞》和《负薪论》,孝宗看后,赞叹不已,特升官两级,为太学博士。

当时等待依次补缺的官吏一概迁到外地,王信为添差温州教授。温州发生饥疫,决定派官员赈救百姓,温州父老希望能让他负责赈救的事,知州不想因此烦扰王信,百姓们再三恳求,王信听说后,欣然前往,走遍了染病的人家,被救活的人不可胜计。

王信被差遣为敕令所删定官,法令有不符人情,自相矛盾,官吏可以牵强附会,有所出入的,他都更正过来。百官轮次奏事,讲时政得失,王信说“:敌情不可预测,和议不可依赖,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先制定出防备敌人的策略,以待可乘之机。”皇上认为对。他又论说:“太学正、录是掌管规矩的官但人员多,博士是掌管训导的官但人员少,请把太学正、录两个名额升为博士。”皇上允许。又论说任官烦琐冗滥的弊病,请求精选监司并区别登记名称,让其代郡将半年,然后注拟,皇上亲自把他的奏章交给宰相施行。

王信暂任考功郎官。蜀人张公迁,在最初八年免去铨试,现在要改升官职,小吏胡乱引用一些言论,皇上下令不给张公迁升职,王信考察其中的缘由,小吏畏服。有三个蜀人掩盖升职的标准,小吏受贿替他们遮掩,工部尚书赵雄,是蜀人,把这事托付给王信,王信没听信这些,坚持自己的意见,不久把他们的事交到吏部审核整理成材料,赵雄拍手愧叹不已,把这些上奏给皇上。

另一天,皇上对尚书蔡氵光说:“王信当考功郎官,吏部就清明了。”巡逻的人私下里互相议论,认为他像神那样无所不知。武臣的任命状不写明年龄,磨勘转官和暗中推荐,都肆意欺骗,不能控制,王信选出最严重的几件事报告给宰相,把它交给大理寺去审查。这事与三衙有牵连,殿帅王友直极力争辩,皇上知道是他的不对,就阻止他说:“考功所说的,是公事,你想干什么?”案子成立后,犯罪的人都认罪。王信就请求设置簿籍记录,以防后患。

王信被任命为军器少监,仍兼考功郎官。王信遭母丧,官吏用很多金子,杀牛、羊等为祭品向神祈求,希望王信为母亲守丧结束后,别再担任考功郎官。王信守丧期满,重新任职时,为永州知州。他入朝奏事,被留在中央担任将作少监,又任考功郎官,转为军器少监兼右司郎官,升为员外郎。地方上把有疑点的案件送上来,王信反复看材料,常到半夜。

王信升为左司员外郎,百官轮次奏对时,他议论士大夫趋炎附势的弊病:“做官的人逃避一时的责任,却对以后的祸患不担忧;进言的人只求得一时符合皇上的意旨,却不考虑所说的是否可行。办事的人,只求快点办完事,根本不从国家利益去考虑;谋利的人就是追求多余的财富,而不追究它们的来源。议论崇尚刻薄,逐渐丢掉了祖宗忠厚的心意;革除弊政时掺杂着繁琐的事,却缺少国家宽大的法规。对因循守旧、玩忽职守的事,满不在乎,不觉得奇怪。希望陛下反复衡量和考虑古时候的道理,适合当今的需要,在取舍之间显示出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使天下人知道怎么去做,不再有目前这种苟且的风气。”他又议论说“:朝廷爱民的政令,而州县不能实实在在地去实行。近年粮食欠收,陛下惦念百姓,凡是发生水旱灾害州郡的租赋,有的被免去,有的暂时停止征税。但借暂时停止征税的名义可以一起做骚扰百姓的事,希望陛下明确予以减免。”王信还议论预防祸患的三个观点:招集逃亡的士兵,选用忠顺的官员,加强训练的职责。又讲屯田的利益与危害。皇上都采纳了他的说法。

王信兼玉牒所检讨官、提领户部酒库。一段时间以后,皇上对王信说:“你知不知道我的意思?任用你为提领户部酒库,是担心读书人不擅长管理财赋,所以让你担任此职,你果然能做的与我的希望相称。”

王信担任中书门下检正诸房文字,升为太常少卿兼权中书舍人。王信借礼部尚书的身份出使金国,在都亭练习射箭,王信连连射中目标,金人惊骇地说:“尚书难道不是黑王相公的子孙吗?”黑王相公说的是王德用。王信得到米芾的书法,金人把它视为珍宝。王信回来讲金人必然衰亡的征兆有四点,我们应该防备的策略有两条,皇上点头同意这种看法。

太史上奏说仲秋时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星将在轸宿会聚,王信说:“吉凶的征兆,史籍的记载不一样,但金、木、水、火、土五星会聚是有的,没听说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会聚的,会聚点对应的地方是楚地,希望陛下考虑怎样顺应天意。”于是王信就分列条目,上奏七件事。他又说:“陛下开始即位时,经营中原的志向十分坚定,然而没有建立这个功绩的原因,正是因为陛下所任用的人不是同类。不是同类人,所以他们的言论也不同;他们的言论不同,所以他们的心也不同。希望陛下先求得最适当的言论,使言论统一。锁闱封驳,而右府所颁布的命令不经过中书,有时斜封从宫内传出,被公论所不相容。统领像奴仆一样侍奉宦官,因此获罪被贬到偏远的地方,幸好蒙受赦免回来后就立即官复原职。与皇子有故交世好的仆人,得到榷酤官却看不起朝中官员。老军校侥幸希望获得节钺,用诡计就能得到,而得到的俸禄和恩惠,同正当途径得到的没有区别。..门多是超出定员的祗候。妃嫔进封而把异姓的人假充为自己的外甥、侄子。被给事中一一加以改动的诏敕奏进后,有的虽然已写成文书而又被慢慢核实出不确当的,妃嫔就争相解救他们。”皇上说“:事情有不能不问清楚的,你只管一件一件地说,我没有不为你做主的。”于是王信更加坚持自己的志向,毫不动摇和屈服。

宦官甘..已经被贬逐到偏远的地方了,接着高宗去世,甘..被任用来负责处理丧事,人们不敢说什么。甘..不久担任提举德寿宫,王信立即上奏,整个朝廷都震惊。翰林学士洪迈恰好入朝,皇上对他说:“王给事议论甘..的事非常恰当。朕特意上报给太上皇后,太上皇后认为‘:如今宫中的事与从前不同,不是我这个老年人能管好的,小黄门虽然多,但都不能管事,只有甘..可以承担这个责任,替我分忧解难。他如今已经回来,还不能有住的地方,怎敢像过去那样。’因此驳回王信的奏疏不想施行。你看见王给事,可以对他说明这个原因。”王信听说后才停止。

王信遇事坚定果断,论奏时不回避权贵,因此人们大多嫉恨他,王信也极力请求辞官,他为提举崇福宫。皇上下诏征求意见,王信分列条目上奏十件事,条目有:法令不要轻易改变,命令贵在一定实行,减轻地方的赋役以便使民力得到休养,整顿军政来等待时机,郡应该分出缓急,县应该分出险易,加强对铜钱的管理,增加财富的储备,安置归附的人,招集逃散的士兵。

王信被起用为湖州知州,他没去湖州时,就根据材料分析处理事务,速度快得就像流出的泉水。他被提升为集英殿修撰、绍兴府知府、浙东安抚使。王信上奏请求免去拖欠的官钱十四万缗、绢七万匹、绵十万五千两、米二千万斛。山阴境内有个犭英犭茶湖,湖的四周全是耕地,每年都苦于水涝灾害,王信建了闸门,疏导积水使它们流入海中,筑起十一条堤坝,把湖水淤积的地方改造成肥沃的土地。老百姓画他的像祭祠他,把湖名改成王公湖。王信修筑渔浦堤,禁止百姓不养育已出生的孩子,买学田,设立义冢,所有的政事都加以整顿和治理。王信被加官为焕章阁待制,调为鄂州知州,改到池州任职。

当初,王信送他父亲的灵柩从金陵回来,他穿着草鞋步行,即使在刮大风、下暴雨的时候,他也不躲避,因此得了寒湿病。他听到孝宗的遗诏后,过分悲伤,使病情又发作,这时更加严重,他上奏章请求辞官,就以通议大夫的身份退休。有颗星星在他的住处落下,光就像火炬一样,离地面数尺散去。数日后,王信去世,他临终时教导自己的儿子要忠君、孝亲、公正、廉洁。王信有《是斋集》在世间流行。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七·黄以周
  卷十四·李心传
  东林列传卷十六·陈鼎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八·徐乾学
  春秋别典卷十三·薛虞畿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三十六·佚名
  ○伪银行与伪法币·陶希圣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七·阿桂
  ●卷一·文秉
  孝行传序·李延寿
  杭雄传·张廷玉
  岁时广记后序·陈元靓
  卷二百十一·杨士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功可·唐圭璋

      功可号晚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赵文之弟。  八声甘州  燕山雪花  渺平沙、莽莽海风吹,一寒气崔嵬。耿长天欲压,河流不动,云湿如灰。帝敕冰花剪刻,飞瑞上燕台。马上行人笑,万玉堆豗。  滉漾天街睛昼,料酒楼歌馆,都是

  • 第一折·佚名

    (冲末孛老儿、卜儿、旦儿同上)(孛老儿云)段段田苗接远村,太公庄上戏儿孙。虽然只得锄刨力,答贺天公雨露恩。老汉延安府人氏,姓刘,双名荣祖。嫡亲的四口儿家属:婆婆王氏,这个是老汉的儿媳妇儿,我有一个孩,唤做刘彦芳,在京师做着

  • 前集卷九·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前集卷九     元 傅习 编高若凤题朱进士御赐诗忆昔霓裳清梦还广寒宫殿鬰防岏神龙久矣乘云去犹有骊珠落世间游白鹿洞书院碧瓦参差俨杏坛白云深鎻洞门闲不宗朱氏元非学防到匡庐方是山十里松风

  • 卷八·邓雅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八(明)邓雅 撰○七言絶句玉笥十咏【曾伯曼命题】玉笥晴云三十六峰杳难分上有佳气常氤氲安得良工拂绢素画我山中眠白云紫盖春雨紫盖突兀青天位老鹤结巢松树枝坐看山色净如染正是东风过雨时何君驾

  • 卷三百六十五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二月庚申盡是月庚午   二月庚申朔辛酉,詔京東西、淮南安撫、轉運、提刑司,體量巡檢、縣尉老疾不任職之人,選官對移或奏差,具因依以聞。   又詔:「大名府自經水災,民田多渰浸,耕種未得,人戶艱食。向雖賑

  • 一二五○ 贵州巡抚李庆棻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二五○ 贵州巡抚李庆棻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六日贵州巡抚臣李庆棻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持论偏谬之处,钦奉谕旨,由内廷量为删润改补,发交直省

  • 列传卷第十五 高丽史一百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琴仪。○琴仪字节之初名克仪本奉化县人后赐籍金浦三韩功臣容式之后体貌奇爽器度雄伟少力学善属文屡举不第出监淸道务刚直不挠民目为铁太守。

  • 永安王高浚传·李延寿

    永安简平王高浚,字定乐,神武帝高欢的第三个儿子。开初,高欢娶高浚的母亲,当月就有了身孕。高浚出生后,他怀疑不是自己的孩子,因而不十分喜欢。而高浚很小的时候就十分聪慧,后来逐渐被父亲宠爱。他八岁时问博士卢景裕“:祭祀神

  • 62.缇萦救父·林汉达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怕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汉文帝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

  • 搔首问·王夫之

    “知仁勇之仁,乃君子成德之极;清任和之清,为学者入德之基。”此思宗皇帝与黄公道周论学语也。天下不知有清,而上不能全其仁,以致于倾覆,哀哉!壬辰冬,于安定侯所见思宗皇帝御书硬黄龙纹笺,书唐人“天涯尽处无征

  • 大雲初分陀罗尼健度第三·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未入如是方等经者,当知是辈犹如盲聋此中有三十六种不退智宝。无边心行意入陀罗尼门。即是一切诸法初门。唯愿如来。为是等广宣分别。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

  • 卷第五·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五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四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 吊 姚秦罽宾国沙门佛陀耶舍译 佛住佉罗底翅山,说破恶业障陀罗尼。西方胜莲敷藏佛所,虚空藏菩萨

  • 卷之十六·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六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小庵密禅师法嗣 二仰圆钦禅师 禾之秀水人。遍参诸方。毫无所契。入西京。谒小庵於旅舍。庵问。浙中有个伶俐人。汝还见么。师曰。圆钦钝

  • 募刻祖翁异和尚广录序·元来

    募刻祖翁异和尚广录序 洞水溯曹溪。源深流远。龙峰连凤岭。山好风高。障回末法狂澜。直指祖师玄奥。惊人活句。韵出清霄。照世明灯。光腾碧汉。此祖翁。揭开宝镜。掉尽老婆舌头者也。不谓。丙丁夺焰。致萤耀以弥空。

  • 太虚心渊篇·佚名

    太虚心渊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前半篇为序说,后半篇载五言绝句四十三首,以解释序说之意,主要论述观心见性之道。谓我性既肇,禀受无殊,圆明澄莹,恶种不萌。唯逐缘滞因,贪恋尘欲,意昧识迷,乃背

  • 朝真发愿忏悔文·佚名

    朝真发愿忏悔文,撰人不详。似出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篇为朝礼神真,忏悔发愿之仪文。其仪式程式有念三业咒、祝香、祝功曹、启圣、诵经、忏悔发愿、祝谢等。仪式中启请神宝大慈尊、九辰诸帝真、金母木公、

  • 大同平叛志·尹耕

    明尹耕撰。耕,字子莘。代州(今代县)人。嘉靖进士,累官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此志记嘉靖三年(1524)七月,巡抚都御史张文锦为防蒙古骑兵南下,在大同北修五城堡,听从贾鉴建议,不另募兵,而调大同兵二千戍守。镇兵多有家小,游堕已久

  • 台湾兵备手抄·佚名

    本书不分卷,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编印。按清代台湾兵备掌于台湾镇挂印总兵官之手,「台湾兵备字抄」,即为台湾总兵掌理兵备随时应用之手册。据考,此一「手抄」为同治十一年至十二年间台湾总兵林宜华所用。经整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