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壁传
李壁,字季章,眉州丹眣人。他父亲李焘,为典国史。李壁少年时就很颖悟杰出,每天背诵一万多字,文辞精当广博,周必大看见他的文章,惊奇地说“:这是被贬下的仙人啊。”孝宗曾问李焘“:你的儿子们谁可任用?”李焘回答说李壁可用。李壁因父亲的恩荫任职,后来考中进士。被特旨召试后,李壁为秘书正字。
宁宗即位后,李壁被转为著作佐郎兼刑部郎,权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当时韩..胄专权,建议恢复失地,宰相陈自强请求让韩..胄为平章国事,于是召李壁草拟诏书,和礼部尚书萧达讨论典礼,命令韩..胄三日一上朝,地位在丞相之上。
李壁受命出使金国,走到扬州,忠义人朱裕借助宋军袭击涟水,金人十分气愤,李壁请求杀死朱裕,皇上下诏允许。李壁到燕地后,对金人讲明情况,披肝露胆,金人对宋的疑虑顿时除去。李壁回来后,韩..胄正专心一意用兵,李壁说:“进取的关键,应该是慎重发兵并一定要达到目的,不要轻率出兵以至随便停止。”不久,陈景俊出使金国回来,十分支持用兵,钱象祖因为阻止兴兵触怒了韩..胄而获罪被贬,李壁论述襄阳形势,认为是腹心之患,想等敌人先出兵,然后我军应战,韩..胄不高兴,于是在四川、荆、淮设宣抚并且出兵。
李壁估计自己无力挽回出兵的局面,就上奏说:“自从秦桧首倡和议以来,臣下不再讲父兄百世之仇。如今朝廷对国事的计谋还没定,士气颓丧,如果士气低落,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臣私下认为应该立即贬责秦桧,向天下表明要报仇雪耻的志向,那么朝纲确立而有关国家的计谋明确,流俗改变而人心归一,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把陷于金国的百姓从残虐中拯救出来,洗去祖宗的宿愤。这些都在今日施行,不难啊。”他的奏书被采纳,秦桧被追削王爵。议论的人认为李壁不论奏秦桧目无君主而只指责他主张和议,他的话虽然公道,只不过是迎合韩..胄用兵的私意而已。
当初,韩..胄召用叶适直学士院,草拟出兵诏书,叶适不答应,他就把此事托付给李壁,李壁因此升为权礼部尚书。韩..胄兵败后,才发现自己是被苏师旦所害,一个晚上,他招李壁饮酒,正在兴头上,谈到苏师旦,李壁稍稍指出了他的过错,探得了韩..胄对苏师旦的态度,于是就明确地说:“苏师旦仗势揽权,使您受到毁谤,不贬逐他,不足以谢天下。”苏师旦被贬官。李壁又说:“郭倬、李汝翼犯有败军误国之罪,应该杀他们来向淮河流域的百姓谢罪。”李壁被任命为参知政事。
金国派使臣来,稍微表示想议和,丘宗山报告给朝廷,李壁给丘宗山写信,让他派一个小使臣给金兵元帅送信表示愿意议和,金兵元帅回信表示要交出用兵的首谋韩..胄,才能议和,韩..胄大怒,不再考虑议和。李壁说“:张浚以讨贼复仇为己任,隆兴初年,因各种条件不具备,也采取权宜之计,与金国议和。如果对国家有利,本来也难以始终采取一个策略。”韩..胄不听,用张岩代替丘宗山,李壁力争,说丘宗山一向有威望,韩..胄生气地说“:难道现在天下只有一个丘宗山吗?”
吴曦叛宋,占据蜀地称王。杨巨源、安丙杀了他。事情传到朝廷,李壁建议应该用重臣为宣抚,他推荐制置使杨辅为宣抚使,让安丙辅助杨辅。安丙杀杨巨源,杨辅恐怕有变乱,写信推举刘甲代替自己,韩..胄怀疑杨辅怕事躲避,李壁说“:孝宗听说吴瞞病了,立即下诏由汪应辰权宣抚使职事,蜀地赖以安定,这是先例。”于是任命刘甲为权宣抚使。
方信孺出使金国回来,说金人想让宋把韩..胄交给金国,故此韩..胄更愤恨,用兵的想法更坚定。李壁正和他共掌政,有人劝李壁赶快辞官,不要和韩..胄一起分担祸患,李壁说:“唉,国家受到危害了,我离开谁来为国家谋划?”恰好礼部侍郎史弥远谋划杀韩..胄,用密旨告诉李壁和钱象祖,钱象祖想奏明皇上,李壁说此事如果滞留恐怕会泄露出去,韩..胄终于被杀,李壁兼任知枢密院事。御史叶时论奏李壁反复无常,李壁被降官三级,贬居到抚州。后来辅臣说杀韩..胄的事,李壁实际事先知道,于是就下令允许他自便。李壁恢复官职为提举洞霄宫,后来,又因御史上奏被降官三级,罢去提举洞霄宫的官职。
过了四年,李壁又被任命为端明殿学士、遂宁知府,还没到任,溃兵张福进入益昌,杀有功的人,剽掠阆、果,到遂宁,李壁传信慰抚张福,张福等读后流了泪,约定放下武器投降。恰好官军向溃兵挑战,溃兵愤怒,把全城都烧了,他们看着府衙说:“李公早晚就来居住,这里不要毁坏。”李壁急忙给大将张威送信,让他调嘉定、黎、雅的寨丁、牌手来会战,张威夜间派人来敲门,来人说:“敌人的堡垒坚不可破,将要选勇士,登梯而上,用火攻击敌人。”李壁说:“应该慎重,这样一定会死很多士卒,何不先截断敌人的水源和粮道,使敌人无吃无喝,敌人也就自取灭亡了。”就传给来人长围法,张威用李壁的计谋平定了溃兵。
不久李壁因病任宫观职事。嘉定十五年(1222)六月去世,升为资政殿学士辞官,谥号“文懿”。
李壁嗜学如饥似渴,各家经典全都搜集,没有遗漏,对典章制度尤其熟悉。他写的文章俊逸不凡,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中兴战功录》三卷、《中兴奏议》若干卷、内外制二十卷、《援毫录》八十卷、《临汝闲书》一百五十卷。李壁父子和他弟弟李直土都因文学知名,蜀人把他们比作三苏。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四(阙)·杨仲良 卷之七十六·佚名 第八节 “文牛”与“愚人”·老舍 卷四十九·杨士奇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第二卷 时令·缪荃孙 通志卷一百十七·郑樵 七六五 军机大臣奏《浮溪集》《简斋集》于三月完竣进呈片·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七·佚名 世家卷第十九 高丽史十九·郑麟趾 二十九、读书与看报·包天笑 汉纪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9)·司马光 第六节 僖宗再播迁·吕思勉 地理志一·佚名 三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