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汪澈传

汪澈字明远,他家从新安迁居饶州浮梁。汪澈考中进士后,被授职为衡州、沅州教授。由于万俟..的推荐,他被任命为秘书正字、校书郎。轮到他进宫回答皇上的提问,汪澈请求皇上令帅臣、监司、侍从、台谏各自推举将帅,高宗认为很好,按他的意见办了。汪澈拜官监察御史,提为殿中侍御史,皇上特别赐给他一匹带鞍的马。当时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很多年了,边防的警戒慢慢松弛,汪澈向皇上陈述了养民养兵、自我治理、预备战事的意见,其奏章累积达数千字。

显仁皇后的攒宫(帝王暂殡之所)完工,议事者想扩大攒宫面积,士庶的家坟在二十里以内的都要迁走,命令汪澈巡视负责。汪澈回宫后奏道“:昭慈、徽宗、显肃、懿节四座陵墓过去占地百步,已达数十年之久,今天为何要兴师动众扩大陵墓面积?汉代长乐、未央二宫夹着木雩里疾墓,未曾把它迁走。国家朝廷的宫陵仪礼制度规定,在被封的领地内,不许挖开旧墓合葬,愿意迁出旧墓的人听其自便,其意义深远啊。”高宗顿悟,令一切照旧。

叶义问出使金国回朝,对敌人侵边的计谋颇有了解,汪澈说:“平时没有做好准备,事情发生后仓卒应付,靖康之祸可作为借鉴。今天将骄兵惰,应加强检阅,使他们有战斗的信心。文武官员务必选出有实际才能的人充任,不必拘限于资格。”汪澈拜官侍御史。左相汤思退有负众望,汪澈同殿中侍御史陈俊卿弹劾罢免他,又论述镇江大将刘宝的十条罪状,皇上诏令夺取他的权力,让他主管一祠观。

绍兴三十一年(1161),上元节的前一天,风雷雨雪交替出现,汪澈说《春秋》载鲁隐公时天上雷鸣电闪,又雨雪交加,孔子认为八天内还有大变化,便仔细地记下来了。今天一夕之间二种异象交替发生,这是阴盛的征兆,大概是指金人要南侵。现在荆、襄二州没有统督,江海缺乏防备抵御力量,汪澈于是陈述了修明朝政、抵御外敌的十二件事。殿帅杨存中久握兵权,在宫中勾结宦官,王十朋、陈俊卿等相继论述他的罪行,高宗想庇护他让他离朝,汪澈与陈俊卿一起上奏,杨存中才被罢职。

正遇金使高景山来寻找挑衅的事端,汪澈说:“天下的形势,谁强谁弱是不能确定的,在于我们充分掌握好时机。陛下屈己讲和,厚赠钱币、丝织品,他们口出恶言,来挑衅我国。希望陛下盛气凛然做出英明的决定,增加兵力严加防备,布告中外人民,将可看到上下一心,人民的信心百倍增加。”汪澈拜官御史中丞。

不久皇上派骑兵统帅成闵以所属三万人驻屯于荆、襄二州,以汪澈为湖北、京西宣谕使,诏令所有有关官吏是否有才能、百姓的好坏的情况全部报告上来。汪澈经过九江,王炎见他谈论边防之事,很有见地,召他为属官,让他随同到襄阳安抚诸军。鄂帅田师中年老又胆小,汪澈立即奏请换下他。当时想放弃襄阳守荆南,汪澈奏道:“襄阳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荆楚的门户,不可以放弃。”敌将刘萼拥兵十万,扬言要取荆南,又想分兵从光、黄二州直捣武昌。朝廷认为敌人过去从这里进入江南,令吴拱严守武昌津渡。吴拱将要率兵回鄂,汪澈听说后,立即写信制止吴拱,而自己发鄂州的余兵戍守黄州,使吴拱留在襄阳。敌人的骑兵突然来到樊城,吴拱与他们大战于汉水之上,敌军败逃。当时唐、邓、陈、蔡、汝、颍相继归职方官统管。不久,金主完颜亮死,汪澈乞求出兵淮甸,与荆、襄二州的军队夹击金国败回的军队。未得到回音,而金新即位的君主罢兵求和,皇上召汪澈进宫为参知政事,与宰相陈康伯一同辅佐孝宗。

孝宗即位,锐意恢复国土,首先用张浚出使江、淮,汪澈参与督军荆、襄,将分路进讨敌军。赵扌尊守唐州,王宣守邓州,招皇甫倜守蔡州。襄、汉土地肥沃,荆棘丛生,汪澈请求按照过去的长渠修筑堤堰,招募闲民和被淘汰的多余的士兵一起耕种,划分为三十八屯,给种子与牛,给庐舍,每年可收谷子七十万余斛,百姓偿还了种子,私下还有些余粮,官府用钱买来,对襄、汉的经营初见成效。

隆兴元年(1163年),汪澈进宫奏言,回到武昌,而张浚定下时间准备大举进伐敌人,皇上诏令汪澈派军接应。汪澈以意见不合,乞求皇上令张浚一起兼管荆、襄二州。谏议大夫王大宝说汪澈“没有制敌取胜的策略,皇甫倜结忠义之士组织山寨,扼守敌人的要冲,汪澈不能节制,坐视孤军陷入敌人的计谋。赵扌尊派一千五百人救方城,失败后逃散士兵五百多人,汪澈漫不经心不予过问,乞求罢黜他。”汪澈也请求管理一祠观,皇上令他拜官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王大宝再次上疏,汪澈失去职位,仍享有祠禄。

第二年,汪澈为建康府知府,不久拜官枢密使。在这个位子上二年后,他以观文殿学士之位管理洞霄宫,不久为鄂州知州兼安抚使。孝宗问访边境之事,汪澈奏道:“向来我们有唐、邓二州为藩篱,又有皇甫倜控扼陈、蔡二州,敌人不敢窥视襄阳。现已失去了两郡,皇甫倜又内迁,敌人屯兵新野,与我相距仅百里之遥,我已命赵扌尊、王宣筑城储粮,分别备在要害之处,以便待敌。至于什么时候金人南侵,难以预料。”孝宗认为很对。当时议事者想废去江州的军队,汪澈说不行。汪澈为宁国府知府,皇上改任他为福州、福建安抚使,汪澈又请求管理一祠观。不久,汪澈退休,去世,终年六十三岁。皇上赠给他金紫光禄大夫之职,谥号“庄敏”。

汪澈为殿中侍御史时,推荐陈俊卿、王十朋、陈之茂为台谏官,高宗说“:他们都是名士,依次选用他们。”汪澈在枢密院府时,孝宗秘求人才,汪澈推荐了一百一十八人。他曾上奏说“:我出身低微而被提拔重用,所以报效国家只有无私奉献而不欺瞒君主。”他自己奉行清静、俭约,即使显贵了还像平时一样。汪澈著有文集二十卷、奏议二十卷。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四·赵尔巽
  ●卷二百十五·徐梦莘
  卷十 崇祯七年甲戌·计六奇
  卷之八十三·佚名
  第一○五供词同治十三年十月九日一一三○四-一四·佚名
  二二八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续解书籍折·佚名
  列传卷第十六 高丽史一百三·郑麟趾
  志第二十九舆服上(原文)·范晔
  李弼传·令狐德棻
  野史无文卷十一·郑达
  卷一百六十九·雍正
  46.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林汉达
  (三)办事处办事细则·佚名
  张啸林·佚名
  倪兆春·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司马槱·唐圭璋

      槱字才仲,陕州夏台人。元祐六年(1091),河中府司理参军,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第五等,赐同进士出身,堂除初等职官。   黄金缕   家在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   斜插

  • 第十五回 约赴红灯主仆用计·佚名

    诗曰:聪明智慧女裙钗假意虚情哭哀哉不言来吊婆母孝只道观灯欲暗来荒言提过,书接前情:话说赵明见兰英啼哭不止,述长道短,只气的拍手打掌说:“我把你这奴才,就是老爷不叫你去玩灯,也没有伤犯于你。你口口声声,说我听了后婚老婆的

  • ●白石道人歌曲卷三·姜夔

    番阳姜夔尧章撰 辽阳陈思慈首疏证令小重山令江梅引蓦山溪莺声绕红楼鬲溪梅令阮郎归好事近点绛唇虞美人忆王孙少年游鹧鸪天夜行船杏花天影醉吟商小品玉梅令踏莎行诉衷情浣溪纱○令小重山令赋潭州红

  • 御制千叟宴诗·康熙

    百里山川积素妍古稀白发防琼筵还须尚齿勿尊爵且向长睂拜瑞年莫讶君臣同健壮愿将亿兆共昌延万机惟我无休息日暮七旬未歇肩御制千叟宴诗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臣】王掞恭和云际觚棱霁后妍连朝禁殿启长筵春王厯转初周

  • 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八·方技·脱脱

        ◎方技   ○直鲁古 王白 魏璘 耶律敌鲁 耶律乙不哥   孔子称“小道必有可观”,医卜是已。医以济夭札,卜以决犹豫,皆有补于国,有惠于民。前史录而不遗,故传。   直鲁古,吐谷浑人。初,太祖破吐谷浑,一骑士

  • 卷一百五·表第六·功臣世表一·张廷玉

        ◎功臣世表一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六年岁次丙子 金海陵炀王亮正隆元年春正月按是月癸卯朔可未资政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楼炤知宣州 右朝请大夫知信州黄仁荣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仁荣浦城人也上曰信州亦须择人昨宰臣搜水晶极扰

  • 涌幢说·朱国祯

    犹之乎寓也。而性好动。动则东西南北无不之矣。动而迂僻。无所谐。顾好寂。寂则烟霞泉石无不守矣。寂而冥心未透。县解实难。计必有所寄。寄则形影神情无不适矣。抚孤松而结庐。寻云水而泛宅。皆所寄焉。以适其适。是

  • 卷四十二·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二    宋 萧常 撰魏载记七 田畴字子春右北平无终人好读书善撃劔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为宗室遗老今欲奉使展効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 韩愈传·刘昫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名仲卿,无声名地位。韩愈三岁时便成了孤儿,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大历至贞元之间(766~805),文章大多崇尚仿古,模拟扬雄、董仲舒的著述风格,而独孤及、梁肃学

  • 吕才传·刘昫

    吕才,博州清平县人。小时候爱好学习,熟读阴阳方技一类书籍。贞观三年(629),太宗命令祖孝孙修改整理乐曲,祖孝孙却跟懂音乐的王长通、白明达等人各持一说相持不下。太宗命令侍臣重新寻找行家,中书令温彦博推荐吕才,说他聪明

  • 卷之四十五  三朝聖諭錄上(明)楊士奇 撰·邓士龙

    (三朝聖諭錄,三卷,明楊士奇撰。楊士奇,名寓,以字行,號東里。早孤力學,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編纂太祖實錄。成祖即位,入內閣典機務。仁宗時擢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未幾,命為兵部尚書。修太宗實錄,為總裁之一。宣宗即位

  • 论语集説卷四·蔡节

    宋 蔡节 编述而第七【凡三十八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集曰老彭商贤大夫【邢氏疏 上蔡谢氏曰老彭之为人无所考】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比犹并之也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信古而传述者也

  • 三鱼堂剩言卷四·陆陇其

    左传昭元年子产曰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疏解之曰凡人形神有限不可久用神久用则竭形太劳则敝不可以久劳也神不用则钝形不用则痿不可以久逸也固当劳逸更逓

  • 原序·周梦颜

      辛酉季夏,余与周君纳凉于荷亭之畔,握手论心,盱衡今古,因及福善祸淫之理。周君喟然长吁而作曰:“色欲之惑人,甚矣哉!贤智犹或不免,况其他乎?”余低回良久,窃思劝人于一时,不如劝人于千古,爰以编辑是书为请。周君曰:&l

  • 佛说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诸菩萨摩诃萨众。金刚手而为上首。尔时世尊告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言。如汝本部号金刚部。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第三·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佛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具寿近军苾刍。游行人间。三月坐雨安居已。度一弟子。与彼渐行。至室罗筏城。尔时具寿近军洗足已。往诣佛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诸佛常法。若

  •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佚名

    又称宋云行纪、慧生行传、惠生使西域传。附载于东魏杨炫之所撰洛阳伽蓝记卷五(大五一·一○一八上)。北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命敦煌人宋云及僧惠生北出西域至印度,正光三年(522)得佛经一百七十部归,后人记载其取经经历而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