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崇祯七年甲戌

  袁继咸论谪言官  正月谪给事中李世祺于外,以劾大学士湿体仁、吴宗达也。山左提学袁继咸上言曰,养凤欲鸣,养鹰欲击,今鸣而箝其舌,击而绁其羽,朝廷之于言官。何以异此;使言官括囊无咎,而大臣无一人议其后。大臣所甚利,忠臣所深忧,臣所为太息也。且皇上乐听谠言而天下误以攻弹大臣,为天子所厌闻,其势将披靡不止也。上以越职言事,切责之。

  袁继咸论拜内官

  总理太监张彝宪,请入觐官投册以隆体统,许之。时二月也。袁继咸上言曰:士有廉耻,然后有风俗,有气节,然后有事功。今诸臣未觐天子之光,先拜内臣之座,士大夫尚得有廉耻乎?逆珰方张。时义子干儿,昏夜拜伏,犹以为羞,今且白昼公庭,恬不知怪,所为太息也。上以越职言事,责之;张彝宪奏辩,觐官参谒,乃尊朝廷。继咸复上言,尊朝廷,莫大于典例,知府见藩臬,行属礼,典例也。见内臣,行属礼,亦典例乎!诸司至京投册吏部各官,典例也,先谒内臣,亦典例乎?事本典例,虽坐受犹以为安,事创彝宪,即长揖柢增其辱,高皇帝立法,内臣不得干外事,若必以内臣绳外臣,会典所不载。上仍切责之。  信口内臣

  二月,监视登岛太监魏相,以给事中庄鳌献上太平十二策内请彻监视,因求罢。上不允,因贬鳌献于外。五月,陕西按察副使贺自镜,奏监纪太监孙茂霖玩寇。宣府太监王坤奏监军纪功罪耳,追逐有将吏在;果如自镜言,则地方官罪不在茂霖上矣。上不问。

  六月,叙禁旅功,荫太监曹化淳,世袭锦衣卫千户;袁礼、杨朝进、卢志德各百户,以击盗屡捷也。  论罢监视太监

  六月罢各道监视太监。谕曰:朕御极之初,彻还内镇,举天下悉以委之。大小臣工比者多营私,罔恤民艰,廉谨者又迂疏无通谕。己巳之冬,京都被兵,宗社震恐,此士大夫负国家也。朕不得已用成祖监理之例;分遗各镇览视,添设两部总理,虽一时权宜,亦欲诸臣自知引罪。今经制粗立,兵饷稍清,诸臣亦应知者。其将总理监视等官,尽行彻回,以信朕之初心,惟关宁密迩外境,高起潜兼两镇暨内臣提督如故。

  倪元璐请彻监军

  十一月,侍读倪元璐上言:边臣之情,归命监军,无事禀成为恭,寇至推委百出,阳以号于人曰:吾不自由也。陛下何不信赏必罚,以待其后,而必使近习之人,试之锋镝。又使藉口迄用无成哉!始陛下曰行之有绩,即彻。今行之无绩,益宜彻。不听。

  陈子壮与温体仁有隙

  礼部右侍郎陈子壮,尝谒大学士圣体仁。体仁盛称主上圣神,臣下不宜异同。子壮曰:世宗皇帝最英明,然祔庙之议,勋戚之狱,当日臣工犹执持不已。皇上威严,有类世宗,而公之恩遇,孰与张桂。但以将顺而废匡救,恐非善则归君之意也。体仁意沮,遂成嫌隙。

  陈奇瑜总督五省

  二月,进延绥巡抚陈奇瑜,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视贼所向,随方剿抚。先是,贼既蔓延,秦、晋、楚、豫之郊,流突无定,廷议以为各镇之事权不一,直相观望,宜以重臣开督府,统摄诸道兵讨贼。上允之,佥议洪承畴因陕西三边所恃,未可轻易,故有奇瑜之命。

  李自成降叛不常

  洪承畴精韬钤,率曹文绍、曹变较、贺人龙等,凡破贼于宁塞、于西安、于延北、于西濠、于庄浪,斩贼渠神一魁等,招降中斗星等,先后剿获甚众,由是张献忠与延安贼李自成,奔盩鄠间。

  六月,陈奇瑜围自成于汉中车厢峡。会连雨四十日,弓矢俱脱,贼马乏刍,死者过半。自成大窘,乃自缚乞降。奇瑜许之,各给免死牌籍。七月七日辛卯,贼至凤翔,藉口奉督抚檄,安插城内,守臣知其诈,给以门不敢启,须缒城上。先登三十六人,尽杀之。奇瑜因借为辞,劾地方官绅挠偾抚局,命缇骑逮宝鸡知县李嘉彦、凤翔乡绅孙鹏等五十余人,下狱。

  李自成陷登城,围郃阳门,洪承畴兵至,解围去。转寇平凉、邠州。八月,自成陷咸阳,杀知县赵济昌,官兵至,贼弃金帛饵官兵,竟西遁。屯干州,招之,不听。复陷陇州,贼到处乌合,简精壮为前驱,收妇女老弱,急则用之,饵官军,故诸臣动称斩馘报捷,贼势实不减。

  陈奇瑜报降贼一万三千有奇。先是,众贼为洪承畴所逐,窜汉中。二月,陷兴山;壬申,入瞿塘,陷夔州。三月川兵败贼于巴州。据巴西诸险贼,不能度,且饥无所得食,故乞降于奇瑜。奇瑜降檄诸部按甲无动,遣官监护降者,且檄所过郡邑为具饥粮传送之。诸贼举无降意,又未大创,徒以饥疲困于地险不得逞,既度栈道,已出险,渐不受绳束,仍事杀掠,所至罢市,贼遂尽杀监视官五十员,攻陷麟游、永寿,势不可遏矣。此八月事。

  闰八月,陈奇瑜至凤县,时贼益炽,北接庆阳,西至巩昌,西北至邠州、长安,西南至盩鄠、宝鸡,众殆二十万。奇瑜始悔其见愚,急分兵出御,而兵已寡矣。九月,贼陷灵台、崇信、白水、泾州,复陷扶风。  洪承畴遣总兵左光先等,援陇州贺人龙,围始解。十月,左光先击自成于高陵富平间,斩首四百余级,自成佯求抚,真宁知县王家求遽信之,出城招谕,失其印。甲寅,陕西巡按傅永淳,上言汉南降贼陷城,破邑,所在骚然,皆由奇瑜专主招降,谓盗心已革,不许道途讯诘。故郡邑不敢问,开门揖盗,剿抚两妨,皆奇瑜之流毒也。山西巡抚吴牲,亦言招安流盗,最宜慎重,彼狼子野心,势难驯伏,况边地穷荒,芜居无食,仅曰免死,遂甘心易虑乎哉?上以秦盗猖獗,逮巡抚练国事命李乔巡抚陕西。十一月,削总督陈奇瑜职,听勘。十二月,进洪承畴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保定、真定等处军务,其总督三边如故。

  自缚乞降,贼窘甚矣。虽不即杀,亦宜分遣,乃给牌以遗后患,岂计之善者,宜物议之沸腾也。

  高杰降贺人龙

  八月二十四日,贼先锋高杰降于贺人龙。初,杰与李自成同伙,有骁勇名,称翻山鹞,自成掠得邢氏,以貌美嬖之,将出掠,留辎重家口于老营,令刘良佐守外营。杰护内营,有急互相救应,留重兵守之。自成既出,邢氏使婢遗杰嘉旨及白绫帨,遂与之通。杰惧事泄,挈邢氏及家丁五十人,降于贺人龙。人龙率以袭贼却之,良佐闻,因有归朝意。  庞瑜死节(附王瑞冕)  庞瑜,字坚白,湖广公安人。贡生,选京山教习。甲戌,升陕西平凉州、崇信知县。县故无城,垣垒皆土,兵士遗黎仅百余口,瑜知贼必至,流涕大言,誓以死报国。未几贼薄城,瑜解绶,命仆走报上台,寻城陷,瑜端坐公堂不动,贼捽之下,命跪。瑜挥拳骂曰:吾待死久矣,若今速杀我,何敢辱天下士也。贼怒以刃胁瑜,瑜益骂,贼掠城中无所得,执瑜至野杀之,刲心裂尸而去。邑某官朱洪道亦死。瑜善易,精爻象,未之官日,筮得姤之革。惊曰:吾其殁于西乎。事闻,诏赠固原知州,命有司立祠致祭。同邑又有王端冕,由孝廉知赵州,会大兵攻城,端冕治火药,饬睥睨,率吏民死守城上。已而城陷被执不屈,遂缚诸树射死。

  戴君恩诱斩王刚等

  正月初五壬辰,降贼王刚、王之臣、通天柱等,至太原挟赏,巡抚戴君恩设宴诱刚等斩之。共斩四百二十九人,会大旱,饥民从贼者愈众。

  贼陷陈州等处

  七月,总兵尤世威兵溃于维南,郡贼越卢氏,奔永宁。先是,守隘诸兵露宿几三月,皆致疫痢,不任战,左良玉自南乡赴援卢氏。十月初十日癸巳,贼陷陈州、灵宝。二十八日辛亥,陷卢氏。

  卢象升剿楚贼

  正月,河南贼自郧阳渡江,薄谷城,掠光化、新野、襄阳,贼六路俱集,郡兵不能支。又贼众入郢界,围均州,往荆门西北夷陵。四月,楚贼在房县,妇倍于男。总兵张金昌击败之。川贼分三道,趋掠郡县。张应昌兵败于均州。六月,总督陈奇瑜,郧抚卢象升,剿竹山、竹溪各山贼,斩获甚众,渰死、堕崖死无算。

  均州谷城、光化二县,俱属襄阳府,荆门州属承天府,夷陵属荆州府,房县与竹山、竹溪二县,俱属郧阳。  刘楚垣守荆门

  刘楚垣,字师仲,湖广荆门州人。家世务农,性孝友,母病,衣不解带二百日,母死,为孺子泣。三年未尝见齿。抚幼弟,悉以先世产让之。天启丁卯举乡试,甲戌流寇薄城,人心惶惶,楚垣率士民登陴捍御,间出奇兵破贼。贼解去,城获全,未几病卒。卒时,正襟危坐,手执一卷以逝。

  曹文衡守唐县

  曹文衡,号薇垣,河南南阳府唐县人。万历丙辰进士,历官至蓟辽总督,会监视太监邓希韶嗔其执法,不郊迎,不会饮,捏款讦奏,被谴归里。时流寇屡围唐县,文衡与县令绍兴王之良,登城固守,以炮声识贼信缓急,若贼临境则发炮一,距城十里则发炮二,围城则发炮三,久之贼去。唐县距南阳府八十里,县虽幸全,而郡邑之各乡镇被祸最惨。凡数十百里内妇女尽为之掠,男子头面耳目口鼻以及手足无一人完全者。此皆吾邑人所目击而述也。

  龚元祥霍山骂贼

  龚元祥,字子祯,南直长洲人。崇祯辛未以孝廉谒选得霍山教谕。与训导姚允恭善。甲戌贼寇江北。正月十一日,长驱至城下焚掠矣。邑令解绶窜去。元祥率士民固守,或劝之微服避。元祥毅然曰:食禄而违其难,不忠;临危而弃其城,不义。吾平日所讲说者何事?今若此耶。设有不测,唯有一死,以报皇上耳。亡何,城陷,元祥整衣冠危坐。贼至署,元祥谕以大义,贼不顾,逼令屈节,元祥骂曰:死即死,贼狗何敢辱我?贼大怒,即执之去。索金帛,元祥骂不绝口。死之。子炳衡,同婢女各遇害。元祥死,越五日,头血成碧,须眉间犹怒色未解。以右手食指掏心胸八寸许。姚允恭泣殓,随与俱殉。适邑令某过解免,逾日贼复至,允恭亦死之。元祥尝语门人曰:职无大小,皆可效忠,人亦图所以报国家利生民耳。又尝语季子曰:人生当为忠臣义士,形躯有尽,性灵不朽,盖其忠孝性生,激昂自许如此。

  熊文灿戴罪

  十二月,总督两广熊文灿戴罪自效。先是,文灿令守道洪云蒸、巡道康承祖、参将夏之木、张一杰,往谢道山招降海寇刘香老。既而被执。文灿奏道将信贼自陷。上曰:贼渠受抚,自当听其输诚,岂有登舟往抚之理,弛备长寇,尚称未知,督臣节制何事?故令戴罪。

  童谣

  初崇祯三年,温体仁相京师,童谣云,崇皇帝,温阁老,七年为首相。京师又有谣云:崇祯皇帝遭温了。皆取温瘟同音之义。俱不吉兆。由是,用人不当,流寇猖獗。

  志异

  二月,海丰雨血。三月,山陕大饥,民相食。山西自去秋八月至是不雨,大饥,民相食。四月,山西永宁州民苏倚哥,杀父母炙而食之。稚川地震如雷。凤阳总督杨一鹏奏言:去冬十一月异有鸟聚集淮泗之间,雀喙鹰翅,兔足鼠爪,来自西北,千万为群,未尝栖树,集于田,食二麦,亦异灾也。五月,飞蝗蔽天。六月,江西饥。七月十一日乙未,叙州定远堡母渚龙洞,闻铜鼓声一日夜。八月,有大星,从天堕大同兵营。九月初四丁巳,应天地震。河南大旱。

  古今逆子有矣,未闻兼杀父母者也。至于炙而食之,自有天地以来之所无者。而今见之,世运悖逆之气于是乎极,而天理人心,至是绝矣。不忍闻,不忍载也。  大清兵入塞  甲戌七月七日辛卯,入大同张家口;初八日壬辰,保安、怀来。初九日癸巳,京师戒严。十三日丁酉,围宣府,屯天寿山。十四戊戌,驰入永宁。十六庚子,围大同左卫,破保安州,杀知州阎生千。乙酉,至朔州,围浑源州。八月丙辰,破代州,分道进,东至繁峙,中至八角,西至三坌。入崞代,陷灵北县。闰八月辛未,攻保定竹帛口,杀千总张修身,攻宣府寓全左卫,乃出塞。

猜你喜欢
  五刑解第三十·王肃
  卷三·钱俨
  谏逐客书译文·李斯
  卷十三·六朝(宋)·蒋一葵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四·佚名
  ◎郑孝胥拒入段阁·刘以芬
  一百二十八 江宁织造曹寅奏设法补完盐课亏空摺附钱粮实数单·佚名
  通志卷四十一·郑樵
  吴兢传·欧阳修
  老挝土司传·张廷玉
  卷二百四·佚名
  礼六二·徐松
  卷二十三·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四·彭定求

        卷434_1 【初入峡有感】白居易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岸间,阔狭容一苇。   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峙。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   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   苒箬竹蔑zB,

  • 补遗·吕诚

    ●钦定四库全书来鹤亭集补遗(明) 吕诚 撰九日雨中杂兴四首橘柚青青菊未黄满城风雨近重阳天光倒影涵空濶云阵将愁赴渺茫尚忆登临吹席帽谁能随俗系萸囊诗人底事无全句似欲相期入醉乡其二风扫隂霾霁色新白沙江路净无尘佳辰

  • 松陵集巻七·陆龟蒙

    今体七言诗九十首开元寺佛鉢诗【并序】皮日休按释法显传云佛鉢本在毗舍离今在干陀卫竟若干百年当复至西月支国若干百年至于阗国若干百年当至屈茨国若干百年当复来汉地晋建兴二年二圣像浮海而至沪渎僧尼辈取之以归今存

  • 卷五·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五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序曰甬上古耆旧之国也方秦末博士大里黄先生邈然避世时天下有四皓先生其一也至盛唐开元间宾客贺季真先生为词家举首归赐一曲四明逸老名重本

  • 卷四百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七白居易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重寻杏园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裵回杏花结子春深後谁解多情又独来曲江独行【自此後在翰林时作

  • 卷二·温庭筠

    钦定四库全书 温飞卿诗集笺注卷二   明 曾益 撰 长洲顾【予咸 嗣立】补 兰塘词【淮扬志略兰瑭浦东接得胜湖西接海陵谿中植莲蕅菱茭唐时为胜游处】 塘水汪汪鳬唼喋【上林赋唼喋菁藻咀嚼菱蕅通俗文水鸟食谓之啑

  • 第九十二回 居大内闻耗哭遗臣 处局外严旨守中立·蔡东藩

      却说裕朗西夫人,及德菱姊妹,陪着太后,足足一日。俄见夕阳西下,天也将瞑,太后方命裕家母女回家,并嘱她即日来宫。裕夫人不好违拗,自然连称遵谕。临别时,太后又赐她衣料食物等件,母女叩首谢恩,不必细说。母女回家后,即把入觐

  • 康熙二年二月至康熙十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二年二月,湖广提督董学礼疏报:前奉命会剿湖广西山巨寇李来亨、马腾云、党守素等,随同总兵穆生辉、于大海、高守贵凿山开道,追至李家店,擒伪总兵宋叚,斩获无算,贼焚巢遁。又别将恢复归州、巴东、巫山等处。陕督奏:提臣王一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三·佚名

    正统七年六月庚寅朔赐太仆寺少卿崔奎诰命并封赠其父母妻先是奎以私过未获给诰命至是以为请 上命给之○升锦衣卫千户王山为本卫世袭指挥同知山太监振之侄也○命江西瑞州府知府刘说复任升从三品俸说任满诣京自陈老疾乞

  •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一·来保

    八月甲申上谕内阁曰纪山着革职发往军营聴经略大学士讷亲委用令其自备资粮効力赎罪四川廵抚印务着班第暂行署理戊子讷亲奏言【臣】前定计发兵攻取卡撒右山梁之三层碉及小碉石卡次扑防碉再分昔岭官兵合力取二道山梁原俟

  • 卷十六·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六宋 吕中 撰神宗皇帝王安石逐谏臣熙宁元年知谏察吴申奏祖宗法不可变安石诋之罢谏职。安石入朝之初即劝人主逐谏臣其本意如此。罢谏院熙宁二年钱公辅营救滕甫遂罢谏院公辅乃安石所荐也上

  • ·会奏妥筹善后摺·丁曰健

    奏为妥筹善后,严督水陆官军擒斩洋盗、搜捕内山渠逆洪益等多名惩办;并查明斩获股首严办等同积年台、凤出力未保官绅,胪列清单,遵旨会保,吁恳天恩,仰祈圣监事。窃臣丁曰健于同治四年二月十三日附奏&ldquo;剿办嘉

  • ●善女人传目录·彭绍升

    卷上 杨苕华纪氏魏氏女罗屿妻费氏丁贵嫔王氏窦夫人豆卢氏博陵县君崔氏烽子母(宋衎妻杨氏王从贵妹)庞行婆(灵照)煎茶婆郑十三娘平田嫂卖饼婆凌行婆李行婆台山婆何轸妻刘氏姚婆温静文妻烧庵婆陈道婆钟离夫人任氏越国夫人王

  • 进宋名臣奏议序·赵汝愚

    进宋名臣奏议序臣窃惟国家治乱之原系乎言路通塞而已盖言路既通则人之邪正事之利害皆得以其实上闻人君以之用舍废置罔有不当故其国无不治言路不通则人之邪正事之利害皆壅於上闻虽或闻之亦莫得其实人君以之用舍废置不得

  •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六经籍考子【杂家上杂学 杂考】【臣】等谨案马端临因班史之例立杂家一门其说则班固所称杂家者流出於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在见王治之无不贯此杂家所长也要之汉以後名家墨

  • 卷十四·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四 明 何楷 撰 周懿王之世诗一篇 还刺荒也齐哀公好田猎从禽兽而无厌国人化之遂成风俗习于田猎谓之贤闲於驰逐谓之好焉【出序哀公名不辰太公四世孙後朝周爲夷王所烹因纪侯之譛也宋衷

  • 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张竹坡

    一名《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长篇小说。清张竹坡(1670—1698)评。竹坡名道深,字自得,号竹坡,铜山(今江苏徐州)人。此书为《金瓶梅》评本,评者继承冯梦龙“四大奇书”之说,称此编为“第一奇书”,故名。张氏以崇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