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八、孔子卒年考

《春秋》:“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传》文亦同,《史记 世家》亦同,自来无异说。杜预注《左传》,始谓:“四月十八乙丑,无己丑。己丑五月十二日。日月必有误。”(《长历》说同。)孔传《东家杂记》又谓:“当哀公十六年夏四月乙丑日,先圣薨,先儒以为己丑者误。”此殆即据杜氏传疑之说为断,非别有确本也。至吴程以大衍历推定四月己丑乃十一日,杜氏谓是月无己丑实误。江永、成蓉镜诸人,递衍其说,以相证明。至孔广牧《先圣生卒年月日考》依之,而其说乃定。(陈玉澍《卜子年谱》据《易林》暌之恒云:“孟己乙丑哀呼尼父”,谓焦氏当西汉世所见左氏续经正是乙丑,与元凯之说合。然何以今《春秋经传》及《史记》尽作己丑,陈氏亦不能为之说。数日之差,于知人论世无预,姑存勿论可也。)自鲁襄公二十二年至此,孔子年七十三也。若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则至是当得七十四。《左传》襄三十一年《疏》有云:“《公羊传》于二十一年下云,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穀梁传》于二十一年十月之下云,庚子孔子生。二十一年,贾逵注《经》云:此言仲尼生。哀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卒,七十三年。”贾氏既主孔子生鲁襄二十一年,而亦云年七十三,岂不有误?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特为之说云:“自襄二十一年至哀公十六年,实七十四算,而贾云七十三者,古人以周岁始增年也。《史记》谓生于襄公二十二年,年七十三,则相距之岁计之。”狄之奇云:“周岁增年之说,似未可泥。鲁襄公生于成公十六年,至九年为十二岁,是不以周岁增年也。绛县老人生于鲁文公十一年,至襄公三十年,计当七十四岁,而师旷止云七十三年,是以周岁增年也。”今按狄氏之说,其论鲁襄之不以周岁增年,则至确矣。至于绛县之老人,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七十三年矣。”此谓是岁距前七十三年,非谓老人七十三岁,则不得引以为古人周岁增年之例。(及门王生玉哲,谓师旷与绛县老人皆晋人,当计晋年,绛县老人事在鲁襄公三十年二月,阮氏校勘记据《石经》,宋本淳熙本,明翻岳本,足利本,皆作二,孔氏《正义》误作三,晋用夏正,以建寅月为岁首,则是时尚为晋平公十四年之十二月,老人生于鲁文公十一年,即晋灵公五年,师旷云七十三年,实据晋年夏正说之。此亦足破周岁增年之说。)今再以贾逵之言为证。《春秋》昭二十四年,仲孙貜卒,服虔引贾逵云:“是岁孟僖子卒,属其子使事仲尼,仲尼时年三十五。”(亦见《左氏》襄三十五年《疏》。)今若以周岁增年计,自鲁襄二十一年,至此仅得三十四,而贾氏谓三十五,则贾氏亦自以相距之岁计之,非周岁增年也。今在《史记》以前,既不得古人周岁增年之实例,(顾氏《日知录》谓今人以岁初之日而增年,古人以岁尽之日而后增之,《史记 仓公传》,臣意年尽三年,年三十九岁也。今按仓公语质,仍是开岁始增年,故曰尽三年,年三十九岁。顾氏说似误。然要之见时人亦不以周岁增年。)则钱氏之论,自属弥缝之见,非足信矣。窃疑贾逵当时,本亦以相距之岁计之,特以《公》《穀》载孔子生,而《左氏》无之,故据《公》《穀》为说。而云孔子年七十三,则本之《史记 世家》年数,曾未细覈。不然,何以既从周岁增年之算于前,而又取相距之岁为计于后?此决不可通矣。又按《左氏》昭二十年《疏》:“服虔云:孔子是时四十一。”今自襄公二十一年起,以相距之岁计之,至此得三十一,知今本四字乃三字之误。(四十一又四十之误,据阮氏《校勘记》正。)则服虔亦自以相距之岁计,何说于贾逵之独以周岁增年计耶?狄氏又谓:“孔子之以周岁增年,正有明据。《孔子世家索隐》云:孔子以鲁襄二十一年生,至哀十六年为七十三,若襄公二十二年生,则孔子年七十二。是以周岁增年也。”然《索隐》之说,远在贾后,安知其不误据贾算,而持此辨?又乌从据《索隐》而逆定贾氏之以周岁而增年?又乌从据贾氏而逆定古人之以周岁而增年哉?周岁增年之说,要为钱氏弥缝之论,恐未足信守,以释前人之误也。

猜你喜欢
  ●卷十二·周密
  ◎帝系一·徐天麟
  春秋别典卷三·薛虞畿
  路史卷四十七·罗泌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鳊鱼与苔菜·李定夷
  第八十一卷 文苑 八·缪荃孙
  六九五 谕曹文埴着充四库全书处总裁·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下·袁枢
  李叔同年谱(5)·李叔同
  守拙日录 光绪廿四、廿五年戊戌、己亥·恽毓鼎
  耶律图鲁窘传·脱脱
  唐少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郑光祖

    (白敏中上,诗云)万籁无声自寂寥,一轮明月上花梢。庭阶伫立痴心望,盼杀娥下九霄。小生白敏中,感蒙小姐不弃,许我今宵赴约。这早晚还不见来,小娘子,你若不来呵,我这病觑天远入地近,眼见的无那活的人也!(看天科,云)日头可也还早哩,我且看

  • 荒村·闻一多

    “……临淮关梁园镇间一百八十里之距离,已完全断绝人烟。汽车道两旁之村庄,所有居民,逃避一空。农民之家具木器,均以绳相连,沉于附近水塘稻田中,以避火焚。门窗俱无,中以棺材或石堵塞。一至夜间,则灯火全无。鸡犬豕等

  • 卷十一·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十一明 钱仲益 撰锦树集一翰林修撰无锡钱先生仲益余尝忆往年谒先生于京师之官舎见求先生之诗者户外之屦恒满及窥其稿则连编累牍盖莫计其篇章何许也予曰先生之作富矣哉先生曰吾非务此以为名家第

  • 卷二十三·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二十三平湖沈季友编国朝倦圃先生曹溶溶字洁躬号秋岳平湖人居秀水崇祯丁丑进士由行人授御史入本朝以御史视学畿内厯副都御史户部侍郎外转广东布政使后降补山西阳和道裁缺还里甲寅逆藩叛阁臣荐为

  • 卷十一·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十一晋 常璩 撰後贤志闻之善志者述而不作序事者实而不华是以史迁之记详於秦汉班生之书备乎哀平皆以世及事迩可得而言也西州自奉圣晋後俊玮倜傥之士或修德让行止从时或播功立事羽仪上京策勲王

  • 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权奸伏法 慎战守老将骄兵·蔡东藩

      却说乃颜余党,尚出没西北,头目为火鲁火孙及哈丹等,攻掠边郡未下。经皇孙铁木耳北巡,遣都指挥土土哈等击破火鲁火孙,复战胜哈丹,收复辽左,置东路万户府,嗣是西北稍安。哈丹虽屡来扰边,终被守兵击退;只海都屡寇和林。伯颜尚

  • 卷一百四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二年二月乙巳朔行在兵部言苑马寺军士千七百余人自陈愿随征宜选精壮者从征其疲弱者令运兵饷从之○丙午 敕都督谢芳率领舟师漕运北京○命成山侯王通往宣府大同阅辽东等都司调至军马 上谕之曰兵贵精多而不精徒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嘉靖十三年十一月癸亥朔先是庆王台□氵□衣□以罪发狭西省城安置至是其母妃薨逝庆世子檙櫍乞宥□氵□衣□还府弘农王台泙亦率阖府宗人奏请 上不许仍下御史逮问辅导等官○以冬至朝贺成国公朱凤当班首致词有疾在告礼部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丁酉朔 皇太子令谕礼部曰洪惟 祖宗创业垂统传继万年兹者不幸 皇考大行皇帝上宾遗命承绪顾抱痛方殷不忍遽承尔宗亲文武群臣军民耆老奉笺劝进至再至三允惟 宗社生民之重寄 皇考遗命之难违不得已勉徇所

  • 一百九十八 江宁织造曹(兆页)覆奏家务家产摺·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六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 七月十四日奴才家奴赍捧摺子回南,蒙御批:你家中大小事为何不奏闻。钦此。奴才跪读之下,不胜惶悚恐惧,感激涕零。 窃奴才自幼蒙故父曹寅带在江南抚养长

  • 卷八十八·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八十八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儒林传第五十八 古之儒者博学虖六艺之文【师古曰六艺谓易礼乐诗书春秋】六学者王敎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

  • 卷五·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五艺文夫采崑田者非片璧之珍搜邓林者讵一枝之秀在昔儒流遭逢明盛供奉清班着作专家汗牛充栋故从来记翰林者不载艺文非不载也不胜载也若乃历朝赐什其文永勒於词垣或臣下扬言其事已详於恩遇则以言

  •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 第五十六·班固

    (何武,王嘉,师丹)【原文】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之间屡蒙瑞应。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

  • 第三章 25·辜鸿铭

    子谓《韶》 :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辜讲当孔子谈到一首著名的曲子(就当时所知,为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他说:“这首曲子韵律节奏优美,同时让人感觉极为庄严肃穆。”当谈到最近的另一首曲子,孔子说,

  • 卷二十六·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六    元 吴澄 撰礼器【张子曰礼运云者语其逹也礼器云者语其成也达与成体与用之道也】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

  • 卷十一·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十一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秋师还僖公三十年秋晋人秦人围郑左传庄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德齐师何辠辠我之由夏书曰皋陶迈种德

  •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七·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六界差别品第二十六之二   佛言天王。譬如有人于睡梦中。闻妙乐声心生适悦。是人觉已忆念梦中美妙音乐。是实有不。王曰不也。佛言大王

  • 卷第五十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五十五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世径山端禅师法嗣杭州径山愚庵以中智及禅师苏之吴县顾氏子。自幼出家。穹窿海云院祝发受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