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朴不花传

朴不花,高丽人,亦名王不花。皇后奇氏在入宫前与不花同乡里,且相互依靠。奇氏选入宫后,得宠,遂为第二皇后,居兴圣宫,生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于是不花以太监的身份入宫,长期服侍皇后。皇后很喜欢不花,两人情意甚笃,不花因而得以不断升官,直至荣禄大夫、资政院使。所谓资政院便是管理皇后财赋的机构。

至正十八年(1358),京城大饥荒。当时河南、河北、山东兵荒马乱,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避聚京师,因而死的人很多。不花为了树立自己的声誉,便奏请顺帝由政府购买土地收葬这些饥民的尸体。帝赞同所请,赐钞七千锭。中宫及兴圣、隆福二宫,皇太子、皇太子妃等也赐了金银及其他物资助。省、院等政府部门也送了很多东西。不花自己也捐出玉带、金带各一条、银二锭、米三十四斛、麦六斛、青貂、银鼠皮袍各一件,作为买地收葬之费。于是,选择自南北两城到卢沟桥的地段,掘深沟为葬坑,男女分坑而葬。百姓凡抬一尸入坑者,立即给钞票以资鼓励。故背尸抬尸者络绎不绝。收尸完毕,便在坑上覆土,还在万安寿庆寺设不分贵贱僧俗一律布施的无遮大会。到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先后埋葬尸体二十万具,用钞二万七千零九十余锭,米五百六十余石。还在大悲寺举行盛大的三昼夜水陆大会,凡百姓有病的发药物,有丧事不能安葬的给棺材。翰林学士承旨张翥曾撰文歌颂此事,称为《善惠之碑》。

顺帝在位日久,太子年岁日长,军国大事皆太子决断。奇氏皇后谋求顺帝禅位,使不花向丞相太平示意,太平不置可否。至正二十年(1360)太平被罢免,搠思监继为丞相。当时顺帝更不理朝政,不花便乘机过问军国大事,与搠思监相互勾结。将四方警报和将臣功状,都压下来不上奏。于是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体制趋于解体,而以不花为中心的势力,根株磐固,气焰嚣张。内外百官趋附者十有其九。又宣政院使脱欢和不花狼狈为奸,为国之大蠹。

至正二十三年(1363),监察御史也先帖木儿、孟也先不花、傅公让等联名上奏顺帝,揭发朴不花和脱欢的奸邪勾当,认为应把他们罢黜。御史大夫老的沙,也向皇太子报告不花的情况。但皇太子下不了决心,奇氏皇后又极力包庇,御史们反而皆受降职处分。后来,治书侍御史陈祖仁多次上书皇太子,恳切陈词;其他弹劾官员也以辞职的行动上谏。这时,皇太子才向顺帝报告,顺帝以让二人自动辞官的形式罢免了不花和脱欢。在二人辞官后,祖仁仍向皇帝上书说:“二人是祸乱之根本,今日不除,后必不利。汉唐之末,因先有此辈为祸,权臣、藩镇才能乘机滋事。千寻之木,吞舟之鱼,其腐败无不首先起自内部。皇上实事求是地想一想,这是很使人寒心的。希望皇上听从台谏之言,撤销他们的职务,不要使他们假“辞退”之名,以售其奸。果如此,国人皆知皇上信赏必罚,将士谁不效力,寇贼谁不丧胆。天下因而可全,祖宗之业可守。若优柔不断,不花、脱欢之势日盛,将不可制。我宁可在家饿死,也不愿与不花之辈同朝。”详见《陈祖仁传》。

时侍御史李国凤亦上书皇太子说:“不花骄傲专横,揽权纳贿。趋炎附势之徒,无不出其门下,颇有点像赵高、张让、田令孜的样子,实不能任其继续发展。不花的罪恶,众人共知,唯皇上与殿下还不了解。古来的宦官,因近君亲上,稍有得志,没有不为祸国家的。望殿下及早警惕,行于霜上而知严寒之将至,早日上奏皇上,处以流刑,以快众心。如能这样,法度森严,政治修明,百废可举了。”但太子上奏后,顺帝大怒,国凤、祖仁等皆被降职。

当时老的沙对自己的御史大夫之职颇为尽力,皇太子因而讨厌他。奇氏皇后也在顺帝面前诽谤他。但皇上因念老的沙是母舅,没有公开处分他,而是封为雍王后遣其返国。接着提拔不花为集贤大学士、崇正院使,这当然都是奇氏皇后之力。老的沙至大同时,留孛罗帖木儿军中。这时,搠思监、朴不花正以扩廓帖木儿为外援,怨孛罗帖木儿收留老的沙,便在顺帝面前诬谄孛罗帖木儿与老的沙图谋不轨。至正二十四年(1364),顺帝下诏削去孛罗帖木儿官职,令其交出兵权,回四川去。孛罗帖木儿知是朴不花等诬陷,乃拒不奉诏。宗王不颜贴木儿等也力陈孛罗帖木儿受到冤枉。朝廷当时也有点怕孛罗帖木儿的势力太大,不可强制。故又再次下诏,说处分孛罗帖木儿是因为搠思监、朴不花封锁消息,蒙蔽圣上所致,为了惩治彼等之罪以平众愤,朝廷决心放逐搠思监于岭北,放逐朴不花于甘肃,并恢复孛罗帖木儿的官爵。不过,这次的诏书,并未实行。朴不花和搠思监都未离开京城。

不久,孛罗帖木儿遣秃坚帖木儿兴师上都,声言要“清君侧”。四月十二日,兵抵清河,顺帝遣国师往返问明“清君侧”是指谁,得知必交出搠、朴二人才退兵。不得已,乃执二人交送孛罗帖木儿,其兵乃退。朴不花后为孛罗帖木儿所杀。详见《搠思监传》、《孛罗帖木儿传》。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 元王黎杨严窦·欧阳修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九·张廷玉
  越绝卷第六·袁康
  卷九十九 北燕录二·崔鸿
  ●卷八·魏泰
  读礼通考目录·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一四九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拟缮写《石渠宝笈》人员名单进呈片(附名单一)·佚名
  一三四三 军机大臣奏本年各省解到应毁书籍数目开单进呈片·佚名
  卷三十二学术志一·黄遵宪
  ·修造台澎提学道署再记·丁曰健
  ●岭海焚余卷中(永历戊子十一月止庚寅正月)·澹归
  卷二十七·佚名
  选举七·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元学士明善(清河集)·顾嗣立

    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读书过目辄记,尤深于春秋。弱冠游吴中,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累辟掾台省,坐诬免。侨寓淮南,仁宗居东宫,首擢太子文学,及即位,改翰林待制,升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迁侍读学士。延佑间,改礼部尚

  • 草泽狂歌卷五·王恭

    (明)王恭撰○七言絶句二乔图双娥娇掩为谁颦反被荣华误却身回首东呉何事业野烟寒水更愁人登西石岩不与口占狂客登山逸兴新欲同清兴愧无因此身得似同林鸟飞去飞来不属人画马图淮泗云空苜蓿齐圉人牵出踏青泥金舆不恋西池赏

  • 谷城山馆集卷十九·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长律馆课灯市八韵燕市风光傍帝台上元灯火欲重开五城绣箔连云起九陌笙歌动地来翡翠妆成花下翥芙蓉擎出日边栽雕鞍马上迷芳艹锦瑟楼中醉落梅遥见银花随月合不教玉漏逐人催九天乍转迎春仗三殿行传上寿

  • 卷二十五·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劒南诗稾卷二十五 宋 陆游 撰 秋夜 清夜不成寐出门还浩歌断云微翳月薄露不倾荷络纬知时早梧桐奈汝何非关老怀恶秋物感人多 世事 世事本难全吾生已媿天借书常稇载馈酒亦蝉聨饘粥随时具湖山此地偏残年

  • 提要·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提要         总集类江湖後集二十四卷臣等谨案江湖後集二十四卷宋陈起编案起以刻江湖集得名然其书刻非一时板非一律故诸家所藏如黄俞邵朱彛尊曹栋吴焯及花谿徐氏花山马氏诸本少

  • 巻二十三·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二十三宋 邵浩 编晁无咎东坡先生移守广陵以诗往迎先生以淮南旱书中教虎头祈雨法始走诸祠即得甘泽因为贺去年使君道广陵吾州空市看双旌今年吾州欢一口使君来为广陵守麦如栉髪稻立锥使君忧民

  • 御选宋诗卷二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五七言古诗一田锡御沟春半桃花水初下一沟澄緑光如砑夹道官城数里中静听潺湲明月夜千门万户建章宫金鏁横门沟暗通三月花飞若零雨水流何处咽香红送春花霏霏栁依依留春不住送春归春归何处堪图

  •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张廷玉

        杨一清 王琼 彭泽 毛伯温 翁万达   杨一清,字应宁,其先云南安宁人。父景,以化州同知致仕,携之居巴陵。少能文,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宪宗命内阁择师教之。年十四举乡试,登成化八年进士。父丧,葬丹徒,遂家焉。

  • 臧榮緒晉書卷九·汤球

      阮籍   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文選詠懷詩注。   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同上。   籍隨叔父至東兗。刺史王昶。聞籍奇偉。請與相見。乃歎息以不能測。御覽五百十二。   太尉蔣濟聞籍有才雋。而俶儻為志高

  • 班马异同卷十四·倪思

    傅靳剻成列传第三十八史记九十八汉书同樊郦滕灌阳陵侯傅寛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从攻安阳杠里击赵贲军于开封及击杨熊曲遇阳武斩首十二级赐爵卿从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汉王赐寛封号共徳君从入汉中迁为右骑将从定

  • 路史卷三十三·罗泌

    发挥二共和辩嗟乎!后世之士何其不能得古人之意,而惟敏于为妄邪。夷王崩,厉王立。无道三十有七年,王流于彘,共和十四年,宣王立。(右鼓作于是年司马 温公厯年始于是岁) 説者曰:“周室无君,周公、召公共和王政,故号之曰共和。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二月。癸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辛亥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朕自冲龄入承大统。仰蒙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垂帘听政。忧勤宵旰。十有余年。中外奠安。群

  • 卷一 帝系一·龙文彬

    ◎帝号德祖元皇帝,(伯六公,家句容,仲八公第三子,太祖之高祖考也。 )洪武元年正月乙亥,追尊元皇帝,庙号德祖;葬朱家巷。懿祖恒皇帝,(四九公,德祖第二子。 )洪武元年正月乙亥,追尊恒皇帝,庙号懿祖;葬朱家巷。熙祖裕皇帝,(初一公,懿祖

  • 卷十·孙复

    <经部,春秋类,春秋尊王发微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微卷十宋 孙复 撰昭公名稠襄公子景王四年即位昭谥也容仪恭明曰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音韶】蔡公孙归生郑罕虎

  • 仪礼商卷二·万斯太

    鄞县万斯大撰觐礼第十尝读周官大宗伯春朝夏宗秋觐冬遇之文疑诸侯之见天子一也何因时而异其名再读曲礼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更疑臣之见君必北面东面西面者何以行拜稽之礼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二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二卷安慧菩萨造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观缘品第一之余◎复次此中或有异意。谓以刹那如是缘性可成于果。虽非相续此无过失。是故颂言非有亦非无  缘义和合

  • 本草经解要·姚球

    本草著作。4卷。原托名于清叶桂(天士),实为清姚球(颐真)所撰。刊于雍正二年(1724年)。此书分草、木、竹、果、金石、谷菜、禽兽、虫鱼、人等9部。所释《神农本草经》主要药物116味,兼以选收后世药物。共计174味。每药先

  • 度心术·李义府

    本书是古代中国谋略名著。从实用的心理学中提炼出了丰富的“度心”理念,用详实的案例加以阐释,度心术帮你在为人处世、交际办事中抓住对方心理,通过各种手段瓦解和征服对方。如果您希望在社交的各种场合如鱼得水;希望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