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扌卞传
孙扌卞,字梦得,眉州眉山人。六世祖孙长孺,喜好收藏图书,号称“书楼孙氏”,子孙以种田为业。至孙扌卞才开始读书做文章。考取进士甲科,以大理评事出任绛州通判。受召参加学士院考试,任太常丞、直集贤院等职,又历任开封府推官、判三司开拆司、同修起居注等职,后从右正言升任知制诰,又升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史馆修撰,积功升任尚书吏部郎中。孙扌卞虽长期居于显要职位,但很少有所建树发明。
皇..(1049~1054)中,从右谏议大夫升任权御史中丞。命令下达后,谏官韩绛上奏说孙扌卞不是纠正表率别人的材料,不能担任讽谏纠正别人的这种职务。孙扌卞即手写一奏折说:“臣观察当今的士人,追求升官者多,廉洁退让者少。以会找别人的事为精神,以能攻击别人为风采;嘴巴快捷得像农夫便叫作有议论,刻毒得像酷吏便叫作有政事。谏官所说的才能,难道是指这些吗?若是这样,臣就确实无能了。”仁宗考察他的话,催促他上任,并且任命他知审官院。孙扌卞以受到言论批评不宜兼任此职辞谢,皇帝才作罢。
在御史台,多次议论事情,不讲矫激偏执的言论,尤其喜欢推荐人材。皇帝想要升入内都知王守忠做武宁军节度使,孙扌卞奏请后作罢。温成皇后出葬,用刘沆做监护使,孙扌卞上奏说,刘沆身为宰相,不宜为皇妃监护丧葬的事。当时有人建议为皇后建陵立庙,以孙扌卞为首的官僚都说这样做是违礼。因此与别人互相辩论,他因坚持争论却不能得到认同,便伏地不起,皇帝为了他脸色都变了,把他遣走。御史请求罢免宰相梁适,皇帝不听,孙扌卞上奏说:“梁适当宰相,在上不能公正处事,对下又没有笃诚地训导子弟。谏官几次上奏弹劾,未听到答应同意,不罢免梁适不能平息众人的议论。”宰相陈执中的侍婢被宠妾张氏捶击而死,法官要将张氏关入监狱搜取佐证,陈执中不放人,皇帝令人不必追究。孙扌卞又与同僚请求汇报讨论,奏折送上去十次,终于使梁适、陈执中都被罢免。
孙扌卞改任翰林学士承旨、又兼任侍读学士。皇帝读《史记?龟策传》,问孙扌卞:“古人行动都必须根据这个么?”孙扌卞回答说:“古人有大的疑难之事,自己有了决定,又询问了众人的意见,还说没有上天的命令,于是乎命龟来决断吉凶。这便是所谓‘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大概圣人看重诚实,不认为仅有人谋便够了,还要与神灵暗相符合,然后才可以。”皇帝认为他回答得好。
谏官陈升之献上选用、责任、考课转运使的三种方法,皇帝命孙扌卞与御史中丞张..主管此事,但最终也没有进献什么人材。再升任礼部侍郎。孙扌卞久任侍从官,却很淡泊,人们认为他是一位长者。后来枢密副使程戡被罢职,皇帝想任用旧人,就命孙扌卞担任此职。这年中间,孙扌卞又升任参知政事。
孙扌卞为人性格笃厚寡言,质朴没有威仪。在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任上时,年纪日益衰耄,对大事不能决断可否。又善忘,言谈举止多出笑话,好事者传为口实。御史韩缜弹劾他,孙扌卞被罢职降为观文殿学士、同群牧制置使,又再次兼任侍读学士。宋英宗即位,他进升为户部侍郎。告老辞官,以太子少傅的身份回家居住,后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是“文懿”。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李百药 武皇纪上·薛居正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佚名 卷之八百五十五·佚名 卷五·黄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纪昀 四六六 寄谕江西巡抚郝硕即速确查王锡侯《字贯》一案失查人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六·阿桂 明安传·宋濂 上海租地章程·佚名 第一章 满人当权·辜鸿铭 卷八十三·佚名 卷六十一·佚名 南史识小录卷六·沈名荪 郑桓·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