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业传

杨业,并州太原人。他的父亲杨信,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幼年洒脱不羁,好行侠义,擅长骑马射箭,喜打猎,所猎之物比他人多一倍。他曾对他的伙伴说“:我将来当将军用兵,也要像今天用鹰犬追逐野鸡、山兔一样。”他二十岁左右追随北汉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勇猛而闻名。接连升职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到之处即闻克敌报捷,国人称他为“无敌”。

宋太宗征讨太原,常听到杨业的威名,曾悬赏想得到他这个人。不久,太原成为一座孤城,形势危急,杨业劝他的国主刘继元投降,以保全百姓的生命财产。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宦官传旨召见杨业,一见大喜,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班师后,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皇帝认为杨业对边疆事务很有经验,又升他任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密封珠宝玉器,赏赐给他极丰厚。正赶上契丹入侵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名骑兵从西陉出发,由小道赶到雁门北口,再转向南下从敌人背后攻击,契丹大败。杨业因战功升任云州观察使,仍兼郑州和代州的刺史及驻泊兵马都部署。从此,契丹军队一望见杨业的旗帜,就退去。守边的主将大多妒忌他,有的人暗中向皇帝写诬告信指责他的缺点,皇帝见了都不追问,反把这些奏章封好交给杨业。

雍熙三年(986),宋军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杨业为他的副职。派西上..门使、蔚州刺史王亻先,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监护这支军队。各路宋军接连攻下云、应、寰、朔四州,大军进驻桑乾河,恰逢曹彬这路军战事不利,各路宋军只得撤退,潘美这些人回到代州。

没过多久,宋廷下诏迁移四州的百姓到内地,命令潘美等人以所统领的士兵护送他们。这时,契丹国辽圣宗的母亲萧太后与她的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和五押惕隐领兵十多万,又攻占了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现在辽兵更加强盛,不可与他们对战。朝廷只命令我们移取几个州的百姓,只须领军从大石路出,先派人暗中告诉云州、朔州的守将,等大军离开代州的日子,命令云州的百姓先出。我们的军队驻在应州,契丹兵必定来抵抗,此时立即命令朔州的百姓出城,直接进入石碣谷。我们派弓箭手一千人列在谷口,用骑兵增援中路,这样,三州的百姓,可确保安全了。”王亻先反对这个建议说:“率领数万精兵却害怕、软弱到这样程度。我军只管直奔雁门北川中,击鼓前进。”刘文裕也赞成这个意见。杨业说:“不能这样,这是必定失败的形势。”王亻先说:“君侯你向来号称无敌,如今看见敌人就停止不前、屈服不战,莫非你还有别的打算吗?”杨业说:“我杨业不是躲避死,只因为此时对我们有不利之处,白白地被人杀伤士卒而得不到成功。现在你用怕死来责备我杨业,我应当在各位的前面作战。”快要出发时,杨业哭着对潘美说:“此次行动必定不利。杨业,是太原的降将,死应是分内的事。皇上不杀我,信任地任我为连帅,授给我兵权,我并不是放掉敌人而不打,只是为了等待便于攻敌的条件,将立尺寸之功以报答国恩。今天各位用躲避敌人的名义来责备我杨业,我杨业应当先战死在敌人中。”于是杨业指着陈家谷口说“:各位在那里摆下步兵弓箭手,作为左右翼用来增援,等我杨业转战到这里,立即用步兵夹击敌人救援我,不这样,就没有活着的人了。”

潘美与王亻先率领部下的士兵在谷口布战阵势。从凌晨寅时到上午巳时,王亻先派人登上托逻台..望,以为契丹已经逃跑,想争这场战争的功劳,就领军离开谷口。潘美没能制止,于是沿灰河往西南走二十里。不久听说杨业战败,潘美立即领兵退走。杨业奋力战斗,自中午杀到日落,果然到达谷口。看到这里没有人,就拍着胸脯大哭,再率领帐下的将士奋力战斗,身受数十处创伤,而身边的士兵都快战死,杨业还亲手杀死几十人到上百人。他的马受重伤不能前进,于是他被契丹兵捉住,他的儿子杨延玉也战死在这里。杨业因而叹息说“:皇上对我很看重,我本打算用讨伐贼寇保卫边疆来报答他,却反被奸臣所迫害,致使国家的军队战败,还有什么脸求活着呢!”于是杨业绝食三日而死。

宋朝皇帝听说这事,十分痛心惋惜,不久下诏书说:“执干戈而保卫社稷,听军鼓而思念将帅。竭全力战死敌寇,树立气节超过同类,不给以追悼而推重,怎么能够表彰忠义英烈呢!已故的云州观察使杨业忠诚坚定如金石,浩气可激荡风云。所选拔的陇上英才,本是山西的望族。自从委任他军旅之事,他就一心思立战功,最先率领勇猛的军队,以作为效力边陲的力量,然而将领们毁坏了协约,援救的军队没有上前。杨业独自率领孤军,被困在沙漠;其猛烈之状,果然像暴风一样迅疾,将士作战,只有死战,不想生还。探求古代的人,怎能做到这种地步!所以,我们应大举善典,借以表彰后世的忠心,魂魄若有灵,会明白我的含意。可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赏赐他家里布帛一千匹,粮食一千石。大将军潘美降官三级,监军王亻先解除官籍,隶金州;刘文裕解除官籍,隶登州。”

杨业不知书,但忠烈勇猛,有才智和谋略。他带兵训练攻击作战,能与士卒同甘共苦。代北极其寒冷,人们大多习惯用毡..防寒,杨业只是用胳膊夹住棉絮,坐在露天处理军事,身旁又不生火,侍候的人几乎冻僵倒下,而杨业却心情畅快没有怕冷的样子。他处理政事简练,对部下有情义,所以士卒心甘情愿为他所用。在朔州兵败时,他的部下还有一百多人,杨业对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各有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同我一起死没有益处,可以逃走,回去报效天子。”将士都感动得哭着不肯离去。淄州刺史王贵杀敌数十人,箭用完了终于战死。其余的人也都战死,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听说这事的人都流下了泪。

杨业战死后,宋朝廷录用其子供奉官杨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一同录用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一起录用为殿直。

猜你喜欢
  载记第十 慕容俊·房玄龄
  第二十回 勤南略赍志告终 据大位改元颁敕·蔡东藩
  铁围山丛谈卷第一·蔡絛
  ●卷二十八。杂记二·梁章钜
  卷二百十一·杨士奇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一○八二 山东巡抚明兴为解缴挖出《通鉴纲目续编》违悖字迹事致军机处咨呈·佚名
  斛斯椿传·李延寿
  张柔传·宋濂
  卷一百八十一·杨士奇
  卷三·佚名
  职官三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吴殳

      汉、魏之诗,正大高古。汉,谓自枚乘至中郎;枚诗十九首,其中亦有东汉人诗也。魏,谓思王至阮公。正,谓不氵㸒不伤;大,谓非叹老嗟卑;高,谓无放言细语;古,谓不束于韵,不束于粘缀,不束于声病,不束于对偶。如是之谓雅,不如是之谓俗;而俗又

  • 第四折·佚名

    (徐懋功领卒子上,云)老夫徐懋功是也。今有总管张士贵,领白餐小将,与摩利支相持厮杀去了。听知的张士贵大败亏输,若不是薛仁贵兰住海口,三箭定了天山,怎能够杀退辽兵?圣人已知,将他父母家属,取赴京师,赐宅居住。老夫在此帅府,安

  • 皇明诗选卷之十·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七言律诗一刘基高启杨载赵廸王璲解缙高棅曾棨周立谢复古谷宏薛瑄李伯玙李东阳程敏政乔宇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九思顾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十叶赫地方赫舍里氏盖喀穆      瑚禄喀塔哈      舒赛赫勒       武尔佳齐巴达尔堪     音达浑泰布以上俱有传阿普代      奋泰布占       

  • 绎史卷一百四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秦并天下史记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年十三歳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荣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

  • 李叔同年谱(4)·李叔同

    十月中旬,在灵隐寺受比丘戒。期间读《宝华传戒正范》、《灵峰毗尼事义集要》等书,立誓学戒宏律,将失传已久的律宗发扬光大。自此,弘一大师谨遵“过午不食”之戒。一九一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在杭州玉泉寺作《为杨白民书座右

  • 张行简传·脱脱

    张行简,字敬甫。他聪明而又苦学,博通经史。大定十九年(1179)考中第一名进士,被任命为应奉翰林文字。因母亲去世而服丧,葬母于益都,闭门读书,没有人能够见到他。服丧期满,恢复原职。金章宗即位后,转任修撰,进读上奏朝廷的奏疏等

  • 郭景祥传·张廷玉

    郭景祥,濠州人。与凤阳李梦庚皆从太祖渡江,主管文书,辅佐谋议,分别担任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一同被调往浙东分省,不久,又同时被调入,担任大都督府参军。景祥性格刚直,广泛涉猎史书,遇事敢说,太祖十分信任他。曾经说“:景祥是文吏

  • 一二、孔子仕鲁考·钱穆

    《世家》:“昭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马骕《绎史》云:“诸侯三卿,曰司徒、司马、司空,鲁则三桓世为之。其司寇不在三卿之数,臧孙尝为之矣。侯国司寇,亦不称大。由

  • 卷十一 先进第十一·邢昺

    [疏]○正义曰:前篇论夫子在乡党,圣人之行也。此篇论弟子,贤人之行,圣贤相次,亦其宜也。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孔曰:“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礼乐因世损益,后进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斯君子矣;先进有古风,斯

  • 卷第九·朱熹

    二先生语九少日所闻诸师友说仁者公也,人一作仁。此者也;义者宜也,权量轻重之极;礼者别也,定分。知者知也,信者有此者也。万物皆有性,一作信。此五常性也。若夫恻隐之类,皆情也,凡动者谓之情。性者自然完具,信只是有此,因不信然后

  • 勤俭·魏裔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座右编]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夫不耕,必受其饥;一妇不蚕,必受其寒。是勤可免饥寒也。农民昼则力作,夜则颓然甘寝,非心淫念无从而生,是勤可远患也。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周公论三宗文王之寿,必归之无

  • 卷十四·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十四大学士傅以渐恭纂让之道待外戚内则曰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帛佩帨茝兰则受而献诸舅姑舅姑受之则喜如新受赐若反赐之则辞不得命如更受赐藏以待乏妇若有私亲兄弟将与之则复请其故赐而后与之

  • 第七 罗睺罗相应·佚名

    第一 界品[一]第一 眼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尔时,尊者罗睺罗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三坐于一面之罗睺罗白世尊言:“善哉,大德!请世尊为我说法,我愿奉闻,退居一处、不放逸,热诚专注

  • 周文集外短篇小说辑佚·周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周文著。包括《文人们》《吃饭》《在军需室里》《接风之夜》《一幢房里》《怒火》《我的一段故事》七篇。

  • 布特哈志略·孟定恭

    西布特哈人孟定恭纂。孟定恭编著的《布特哈志略》是布特哈地区建制以来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地方志书。成书于民国十四年(1925)以后,钞本。另有《辽海丛书》本。不分卷,无目录,内分历代沿革、村落姓氏、人物、古迹、

  • 施灯功德经·佚名

    一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说施灯之功德。佛在舍卫给孤独园。告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若七众以灯供养,其福不可思议。于现在世,得三种净心。于临终时,得三种明,又复得见四种光明,便生三十三天。于五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