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叔同年谱(4)

十月中旬,在灵隐寺受比丘戒。期间读《宝华传戒正范》、《灵峰毗尼事义集要》等书,立誓学戒宏律,将失传已久的律宗发扬光大。

自此,弘一大师谨遵“过午不食”之戒。

一九一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在杭州玉泉寺作《为杨白民书座右铭跋》。

春季,受嘉兴佛学会范古农居士约请,赴嘉兴阅藏,整理佛教典籍。弘一大师常用之印章

日籍夫人曾专程来杭州虎跑寺求见,弘一大师坚持未见,夫人挥泪离去,返沪后在丰子恺资助下回国。

秋季,在虎跑大慈寺从华德大师习唱赞颂,并亲手书录《赞颂辑要》,并作《赞颂辑要·并言》,归纳歌唱赞颂之大大便利。

是年,受范古农居士之启发,为弘扬佛法、广植佛回,开始挥毫为求书者书写佛语等,其书法艺术渐趋顶峰。

一九二零年在浙东各寺云游挂单。

夏天,作《印光法师文钞·弃辞》。后往新城贝山闭关修行,精研律宗经典《戒本疏》、《羯磨疏》、《行事钞》、《灵芝记》等。

秋冬,移至浙江衢州莲花寺,继续精研律宗典籍。

一九二一年在浙江杭州、贝山、永嘉一带云游挂单。

夏季,至温州庆福寺,再三请求,方得拜该寺住持寂山上人为依止师。

秋季,在庆福寺闭关精研佛教典籍。

是年,丰子恺赴日留学前,曾专程探望弘一大师,并与之辞行。

是年,弘一大师俗家次子李准得子,写信请求大师赐名,大师以扬善普度为本,为其取名“增慈”。

一九二二年一月三十日,发妻俞氏病逝于天津,终年四十五岁。本拟北上奔丧,无奈北方正值“直奉大战”,动荡不宁,交通不便,未得成行。

此后,在温州庆福寺闭关修道,编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

五月,复俗侄李圣章信,此信历叙出家前后情况,内容详尽,成为后人研究弘一大师的重要史料之一。

夏季患痢疾,多日方愈。

冬季,返温州庆福寺。据明代高僧灵峰《五戒相经笺要》及《有部律》诸典,辑《五戒持犯表记》一册,后又增加《三皈略义》等文,刊印传世。

一九二三年春季,与尤惜阴在上海佛教居士林合著《普劝发心印造经像文》,内容分为六大部分: 一、印造经像之功德;二、印造经像之机会;三、印造经像之方法;四、发愿文之程式;五、写时、画时之注意;六、结论。后附刊于一九二四年上海商务书局印行之《印光法师文钞·增广本》卷四。

四月,病卧于温州庆福寺。

五月,谢绝寂山上人邀其出任宝严寺住持之请求,表明自己专心治律之志。

秋季,赴衢州莲花寺。作《绍兴开元寺募建殿堂疏》及《大中祥符朗月照禅师塔铭》。

年底,返温州养病。

一九二四年春季,于温州庆福寺完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一书的写作。此书系弘一大师最重要的佛学著作,系以唐代南山律祖之《行事钞疏解》为表,再根据宋代灵芝律师、明代见月大师之注解分条写出按语而成。全书均由弘一大师亲笔楷书工写,后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五月,赴衡州莲花寺,书《华严净行品偈》一卷。

六月,经三次致信“竭诚哀恳”,方得赴浙江普陀山参礼印光法师。印光法师专弘净土,密护诸宗。弘一大师得与印光法师在后山共居七日,悉心求教,受益匪浅。

秋季,患菌痢,大病一场。

一九二五年年初,在温州庆福寺潜心研究佛教经典。

春末夏初,外出云游,计划由温州到宁波,再经南京到安徽九华山朝圣。无奈时值苏浙军阀混战,交通阻滞,弘一大师到达宁波后即滞留于此,挂褡于七塔寺。夏尊闻讯后,请大师去上虞白马湖居住。数日后,大师又前往绍兴。后大师又去杭州,在杭州书《梵网经》赠著名书画家吴昌硕,吴亦书七律一首相赠。

秋季,又返回温州庆福寺,精研《华严疏钞》,发愿弘扬《华严经》。

一九二六年春季,在杭州招贤寺,开始校勘《华严疏钞》,决心“以二十年卒业”。

六月,假道上海准备赴江西庐山,在沪会晤丰子恺,并重访故居“城南草堂”。夏季,与弘伞法师同赴庐山参加金光明道场,分送三百幅经文偈句,其间居牯岭后青莲寺,不久后又返回杭州。

一九二七年正月,在杭州吴山常寂光寺掩关,特邀请堵申甫居士来寺为之护法,精研《华严疏钞》。

此间,弘一大师俗侄李圣章曾来寺探望大师,劝其还俗,结果无功而返,临别大师赠其一本手抄《华严经》及一件旧僧袍。

春季,北伐成功,革命军中的激进派打着“反封建”的旗号,主张“灭佛驱僧,收回寺院”,拆掉一些庙宇,佛教界一时紧张万分。在此危急关头,居于常寂光寺的弘一大师挺身而出,邀请当地革命党负责人宣中华探讨保护佛教事宜,又为此邀请政界一批知名人士召开座谈会;次月,大师致信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等人士。在大师的努力之下,灭佛一说终于被制止。

是年冬,丰子恺、裘梦痕编辑《中文名歌五十首》交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内收弘一大师早年所作歌曲二十五首之多。此书出版后,即被众多学校选作音乐教材,多次再版,影响巨大。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六 隐逸·李延寿
  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五·赵尔巽
  卷五十九·谷应泰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七·王称
  第十七回 立宗支粤西存残局 殉偏疆岩下表双忠·蔡东藩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九·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四·佚名
  第四一六佥禀光绪四年二月十五日一二二一八--一·佚名
  三三二 谕着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等以原衔分充文渊阁领阁直阁事等·佚名
  崔光韶传·李延寿
  杜耾传·欧阳修
  卷四十八·黄训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二十七年·佚名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董解元

    【仙吕调】【剔银灯】阶下小僧报覆:“观了三魂无主。尘蔽了青天,旗遮了红日,满空纷纷土雨。鸣金击鼓,摆槊抢刀,把寺围住。○为首强人英武,见了早森森地怯惧。里一顶红巾,珍珠如糁饭;甲挂唐夷两副;靴穿抹绿;骑匹如龙,卷毛亦

  • 元日祝福·戴望舒

    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希望。祝福!我们的土地,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更坚强的生命将从而滋长。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力量。祝福!我们的人民,

  • 卷三百五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十五芝类乐府灵芝歌         【汉】班 固因露寝兮产灵芝象三德兮瑞应图延夀命兮光此都配上帝兮象太微参日月兮扬光辉五言古芝草          【梁】庾肩吾踟

  • 卷之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二八三提讯名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一一七○三--七·佚名

    难妇及其生母报到提讯名单承刑总差蔡标、汤才计开:生母、给领黄江氏难妇黄富娘〔同治十二年〕闰六月拾三日讯

  • 一四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拟派肄业贡生校录《永乐大典》应刊书籍并再添摆板供事折·佚名

    一四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拟派肄业贡生校录《永乐大典》应刊书籍并再添摆板供事折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臣永瑢等谨奏:臣等办理四库全书,所有《永乐大典》内采出散篇汇辑成部者,颇有堪以刊行之书,应行刊刻。前经臣

  • 道宗本纪·脱脱

    (一)道宗孝文皇帝,名洪基,字涅邻,乳名查剌。兴宗皇帝长子,母为仁懿皇后萧氏。六岁封为梁王,重熙十一年(1042)进封为燕国王,总领中丞司事务。次年,总理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封尚书令,进封燕赵国王。二十一年(1052)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七经籍考子【类书下】明吴梦材强识略四十卷梦材字国贤崇阳人况叔祺考古辞宗二十卷叔祺字吉甫高安人嘉靖进士官贵州提学佥事刘凤杂俎十卷凤见史类【臣】等谨案是书摘録古书字句凡

  • 卷二·项安世

    钦定四库全书项氏家説卷二宋 项安世 撰説经篇二李挺之反对法以乾坤变六十四卦李挺之反对法其实即生卦法也故世之言卦变者皆自挺之出其法以干父坤母爲二卦不反对又以乾坤三交生六卦亦不反对颐交大过一也小过交中孚二

  • 外物第二十六·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 外物不可必。 〔疏〕域心执固,谓必然也。夫人间事物,参差万绪,惟安大顺,则所在虚通。若其逆物执情,必遭祸害。 〔释文〕外物王云:夫忘怀于我者,固无对于天下,然后外物

  • 卷十六·方苞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析疑钦定四库全书仪礼析疑卷十六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少牢馈食曰用丁巳有事于宗庙据尚书武成名诰毕命及春秋所书鲁事无非柔日惟洛诰烝祭岁日用戊辰岂事属创举则礼从而变与筮旬有一日特牲筮日无

  • 卷十九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九目録诗经于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斁于人斯给事中【臣】倪国琏无封靡于尔邦惟王其崇之编修【臣】张映斗天作高山太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右中允【

  • 贤首五教仪条个·续法

    卷第一 序 时教图 法界观图 别三时先照 转照 还照问答三时名义 通三时一念时 一化时(华严 阿含 方广 般若 法华 涅盘 通妨)卷第二 三际时 同类时 异类时念摄时 重收时 异界时摄入时 收末时通恒

  • 雍录·程大昌

    陕西地方志。南宋程大昌撰。 十卷。大昌字泰之,安徽休宁人。绍兴进士,累官吏部尚书,转知泉州,著有《禹贡论》、 《诗论》、《考古篇》等书。程氏以《三辅黄图》、 《唐六典》、 《长安志》、 《长安图记》及绍兴间秘

  • 产育宝庆集方·佚名

    二卷,不著撰人姓氏。《宋史·艺文志》以为郭稽中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洑阳李师圣《得产论》二十一篇,有说无方,医学教授郭稽中为时良医,以方附诸论末,遂为完书,则稽中特因师圣所得旧本,增以新方,非所自撰。《宋

  •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卫琪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元朝道士卫琪注。书成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1)。十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全书前二卷为论,后八卷为经文和注释。作者立论注经,皆不取原经劝善度人之宗旨,而博采儒释道三家之说,「本之以

  • 研堂见闻杂记·王家祯

    明末清初王家祯撰。一卷。原题娄东无名氏撰。家祯字予来,沙溪(在今江苏太仓)人。杂记明末奴变、社盟及清初剃发、太仓兵燹等事。多直书无隐,详晰有据。间或有得自传闻者。

  • 瞿昙弥记果经·佚名

    全称《佛说瞿昙弥记果经》。佛教经典。南朝宋慧简译。一卷。“瞿昙弥”,佛之姨母大爱道的别名。经中谓大爱道应阿难之请而出家,佛为之授记,是为比丘尼之始。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