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世荣传

卢世荣,大名人。阿合马专政时,世荣向他行贿,得任江西榷茶运使,后因罪撤职。阿合马死时,朝廷大臣怕谈财利之事,怕不能符合世祖(1260~1294年在位)裕国足民的意愿。但有个叫桑哥的人,推荐世荣,说他有才术,能拯救正在破坏的钞法,能增赋税,上可富国,下不损民。世祖便召见了他,其对答也甚合世祖之意。至元二十一年(1284)十一月二十八日,召中书省官员与世荣在朝中展开辩论,陈述朝廷所当做的事情。右丞相和礼霍孙等坚持正道,为强词夺理的世荣所胜。于是,和礼霍孙与右丞麦术丁、参政张雄飞、温迪罕等都被撤职,复起用安童为右丞相,以世荣为右丞,而左丞史枢、参政不鲁迷失海牙及撒的迷失、参议中书省事拜降等,都是世荣所推荐的人。

世荣骤然被越级拔用,当天便奉旨到中书省去整顿钞法,行文内外,官吏不诚心执行钞法的,都要问罪。次日,同右丞相安童奏称“:现在有不少老幼疾病的人,缺衣少食,在市上行乞,这不是盛世所应看到的现象,应该由政府给这些人以衣粮,委托各路正官提举其事。”又上奏有关怀孟竹园、江湖鱼税及襄淮屯田事宜。三日后,安童又敦促世祖,对世荣所说的几件事,望诏告天下。世祖说:“除给乞丐以衣食这一条外,其他都按世荣请求的办。”于是下诏说“:金银乃民间通用之物,自立平准库后,禁百姓私相卖买,今后听凭民间便宜交易。怀孟诸路竹货,系百姓栽植,官府曾禁止发卖,使百姓贫困,并招致南北竹货不通。今撤消各地竹监,听从民间卖买,官府收税。江湖鱼税,已有定例。贫民捕捞以谋生,今到处禁止捕捞是不对的,今后听任人民采用。军国事务往来,全靠驿站运送,近来马增长,又要求各驿户供给使臣饮食,以致疲敝。今后除驿马外,其余由官府开支。”

其后,中书省又上奏世祖:“盐每引收税十五两,国家未曾多收,目的是想让百姓便于食用。现在官府豪强欺名骗利,囤货待价,以至一引卖八十贯。京师盐价一引竟高达一百二十贯,贫者多不得食。建议以盐二百引给商人,一百引散存诸路。成立常平盐局。如盐商抬价,官府便以平价出售。这样庶民能吃到盐,国家财政也有收入。”世祖采纳了这条建议。

世荣到中书还不到十天,御史中丞崔..便说世荣不能担任相职,这就完全有违皇上旨意。世祖因而将..下狱审问,撤消其职务。世荣说:“京师富豪酿酒沽卖,价高味薄,且不按时纳税,宜全部取缔,由政府沽卖。”明年正月九日,世祖到香殿,世荣奏称:“臣过去说过,在全国,在每年税收九十三万二千六百锭之外,还另行筹划,不取于民,只要收回权势之辈侵占的部分,官府便可年增收入三百万锭。这个建议还未下达时,朝廷内外已有非议,臣请求与台、院在皇上面前辩论后实行。”世祖说:“不必如此,你只管说来听听。”世荣说“:古有酒的专卖之法,今宜成立四品提举司,以负责天下的税收,每年可得钞一千四百四十锭。自诛王文统后,钞法被破坏,为今之计,不如按汉唐故事,收铜铸至元钱,还用丝布制绫券,与钞混合流通。”说罢把所织绫券呈交世祖。世祖说:“这是有益的事,应当快办。”

世荣奏称:“在泉、杭二州成立市舶都转运司,给本造船,令人从事商贩,政府得利之七成,商人得利之三成。禁止私人下海。若遇下海私商,扣留其以前所积蓄之钱货,由政府拍卖。如隐瞒不报的,允许检举揭发。被检举揭发的财物没官,政府将其一半给与检举揭发者。今国家虽有常平仓,实际无积蓄。我将不费一钱,但需完全禁止权势之家所独占的产铁地方的冶铁制造,由政府设立炉鼓,铸铁器卖与平民,其所得利,与常平盐税相当,将此款籴粟积于仓,待粟价贵时粜出,必能使物价常贱而政府获厚利。今国家虽成立平准以管理物价,但无人知道规划运作,以致纸币贬值,百物腾贵。宜令各路成立平准周急库,以很轻的月息,贷款给贫民。这样一来,则很多人可以得到贷款,而且政府又不会丧失本钱。还有州郡的官吏,并没有随着朝廷的官吏一起增加薪俸,可于各都立市易司,使它管理诸牙行商人,要牙商计算商人货物的价钱,四十分取一,再将牙商得的全部,分为十份,四份留给牙商做佣金,六份由政府收取作为州郡官吏俸给。国家是以军力得天下的,不借重粮食,唯靠羊马。宜于上都、隆兴等路,以官家的钱买币帛到北方去换羊马,再选蒙古人牧放这些羊马,收其毛、皮、筋、角、酥、酪等物,分为十份,政府取其八,牧放者得二份。这些马,可用以备军需;羊则可以补充赐予。”世祖说“:你先说的几件事都很好,应当快些实行。你说的养羊马的事也好,祖宗时也曾想实行,但没有实现,我当好好想一想。”世荣因而又奏称“:臣办的事,多为人所怨,将来必有人暗中说我坏话,臣实在有点骇怕,所以请您先说说对我建议的想法。”世祖说“:你说的都是对的,但要没有人说三道四,那是不成的。你不要防范我,只是在饮食起居中自己要注意。拐了脚的狗,狐狸是不喜欢的,但主人难道不喜欢它?你的言行,朕是很喜欢的,但坏蛋是不会喜欢的。你的职分已定,没有一二人在左右护卫,也应谨卫门户。”于是,便通知丞相安童,增加世荣的随从,可见世荣是多么受到世祖的倚重和爱护。

又过十多天,中书省请皇上撤消御史台,将御史台所管的按察司转隶内台。又请皇上在行省所在地成立行枢密院。世祖说“:行院的事,前日已议。由于阿合马自私,任凭自己想法,欲其子忽辛行省兼兵权,才未实行。现在你想实行,是恰当的。”次日,奏升六部为二品。又奏令按察司总各路钱谷,选择能干的有济世之才的人担任此职。其赏罚之事,上报御史台,钱谷由各部申报中书省。世祖说“:你和老臣共同商议,然后行之,可也。”

二月十八日,御史台奏请皇上说:“中书省请撤消行台,改按察为提刑转运司,以便兼管钱谷。臣等认为,初置行台时,朝廷老臣集议,以为有益。现在也无甚害处,不可随便撤消。而且,按察司兼转运,就废弃了它的纠偏、弹劾的职能,请右丞相再与朝廷老臣集议。”世祖同意御史台的请求。十九日,御史台奏称:“前奉旨,令臣等议撤消行台及兼转运事,世荣认为任职于按察司的人,都是有才能的、称职的人,可兼钱谷。但朝廷诸老臣都认为不可兼职。世荣怎样用人,我们不敢干预,大家只是同意保留行台,认为不能撤消。”世祖问:“世荣以为如何?”御史台的人说“:他想撤消行台。”世祖说“:那就依世荣说的好了。”

中书省奏请设立规措所,官阶五品。这个机构的官吏,以会从事商业的人担任。世祖问“:这机构是何职能?”世荣答道“:规划钱谷。”世祖便采纳中书省的这条建议。世荣又上奏道“:天下能规划钱谷的人,过去都在阿合马的门下,现在,在档案中把他们当成贪赃渎职的人。然而这些人岂可完全弃置不顾。我现在想选择其中通才可用之人,但又怕有人说我任用有罪之人!”世祖说:“何必说这话,可以用的人,你就使用吧!”于是,世荣便使以前的河间转运使张弘纲、撒都丁、不鲁合散、孙桓等同为河间、山东等路都转运盐使。另外,还提拔任用了其他一些人。

世荣既以兴国家之利为己任,当然怕他和恨他的人都不少。于是世荣便提出九件事要求世祖向天下发出告示:其一,民户的包银免征三年;其二,官吏俸禄,免民间代纳;其三,免大都地税;其四,江淮民众失业贫困,有卖妻子的,当地政府应代为收赎,使为良民;其五,逃亡、迁移后又复其业者,免其差税;其六,乡民制醋者免税;其七,江南田主收佃客租课时,要减免一分;其八,内外官吏增俸五分;其九,定百官提升考试的方法。这些意见,大都是世荣为了减少别人对他的怨恨、想自己的名誉好一点而提出来的,世祖都听从了他。

接着,世荣又奏请皇上:“建议设立真定、济南、江淮等处宣慰司兼都转运使司,以便管理各种赋税。另外,还要订立条例:诸司不得兼任税收官吏,不得遣人随便到办税收的地方干扰,按察司不得检察文卷等。”又上奏说:“大都酒税,每日征米千石,以地方的人口与京师的人口相比,地方上的人口当居三分之二,因此,能收酒税的数额,每日应为米二千石。今各路总计,酒课米不过三百六十万石,可见,内中是有奸、欺、盗、隐等弊端存在的,怎能不禁止这些弊端呢?臣等已责成各官增加旧有的税额二十倍,将来如有不按额纳税的,就重治其罪。”世祖都采纳了。

三月二十八日,世荣奏请皇上任命宣德、王好礼为浙西道宣慰使。世祖说:“宣德,有许多人说他坏。”世荣说“:宣德增补入中书省,能每年办钞七十五万锭,所以,我才让他去浙西。”世祖听说后便采纳了。四月,世荣对世祖说:“承蒙您的厚爱,事情都要我来办。但我认为,今日的情况,就好像数万顷田,过去没人耕种,草生其间。今天我来开垦,有的已经耕种,有的还未耕种。在已耕种的田里,或刚下种,或已生苗。即使如此,如不使人守卫之,便会为野物所蹂躏,实在可惜。现在,丞相安童监督我的所为,他就是一个守卫田的人。如不借给守卫田的人以力量,则种田人耕种了田也徒劳。但如只守卫田的人获得力量,而天不下雨,那么,最后也不能成功。所谓下雨,就是陛下给我增添的力量。这一点,望陛下可怜我的处境。”世祖说:“我知道了。”便下令,凡是世荣奏请行事的条目,都批准实行。

世荣在中书才数月,自恃皇帝的信任,肆无忌惮,根本不把丞相放在眼里。左司郎中周寅戈与世荣稍有不合,便以破坏、抵制皇上诏旨论罪,奏请皇上将他杀了。气氛凛冽,满朝无不敬畏。监察御史陈天祥上表弹劾世荣,说世荣“残酷搜刮,为国积怨,将会出现民间凋疲,天下空虚之状”。说:“考查一下世荣的所言与所行,则显然是不相符的。世荣开始说能令钞法如旧,但现在弊病却更为厉害;开始说能令百物之价自己会降下来,而现在百物之价更贵;开始说赋税总额可增三百万锭,不取于民,而现在威胁诸地行政当局,勒令他们虚伪地承认中书下达的征收数额;开始说要老百姓快乐,而现在看来,他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侵害老百姓而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若不早日改变世荣的所为,而等待其自己失败,就将如害木之蠹虽除,但木已经病倒了。”世祖当时在上都,御史大夫玉速帖木儿便把陈天祥的揭发书转给世祖,世祖始大悟,即日派遣唆都八都儿、秃剌帖木儿等回大都,命安童召集诸司的官吏、老臣、儒士以及了解内情的人等,和世荣一道,倾听天祥的揭发,并令世荣和天祥同往上都见皇帝。

四月二十日,御史中丞阿剌帖木儿、郭佑、侍御史白秃剌帖木儿、参政撒的迷失等,将世荣服罪的报告转奏世祖,列举罪状如下:不先向丞相说明,就支用钞二十万锭;擅自升六部为二品;仿效李王..传紧急军令的办法,用红、青、白三色囊转行文书;不与枢密院商议,便调三个行省的一万二千人置于济州;委漕运使陈柔为万户管领;以沙全代替万户宁玉驻防浙西吴江;用阿合马党人潘杰、冯王圭为杭、鄂二行省参政,以宣德为杭州宣慰,还安插了其他许多人在京师内外;纸钞贬值,怕人民兑换银两,便又封闭兑换钱钞的回易库,致民间模糊不清的旧钞,不能通行;撤消酒酵税;成立野面、木植、磁器、桑枣、煤炭、布匹、青果、油坊等诸牙行及调出县官钞八十余万锭等项。丞相安童说“:世荣对皇上说,能不取于民而岁办钞三百万锭,还要使钞票恢复其值,使诸物价格都便宜,民众得到休养生息,数月即有成效。但现在,已经四个多月了,他的行为和他过去说的话不相符。实际上,现在钱谷付出的多而收入的少。另外,世荣引用奸佞小人,使官职的任免紊乱。”翰林学士赵孟传等也认为“:开始时,世荣以经济理财为己任,当时人们不敢断定其可否,以为他另有方术,可以增加国用。但到今日看来,不过还是像御史所说的那样,彻底更改他那套祸国殃民的政策,已是时候了。若再任其所为,那么,其危害就决非小事了。”

阿剌帖木儿、陈天祥等与世荣在世祖面前对质,世荣认罪不讳。乃遣忽都带儿传旨中书省,命丞相安童与诸老臣商议,对世荣所推行的各项措施,当撤消的撤消,当改变的改变。对世荣所任用的人,由皇上自己裁处。于是,世荣便被捕入狱了。十一月二十七日,世祖问忽剌出:“你对卢世荣的处理有什么话要说?”答道“:最近新到中书省任职的汉人说,世荣完全服罪,其罪状已彻底查清了,案也判定了,还每日把他养起来,岂不是糟踏仓库的粮食。”于是,世祖便下令杀死世荣,并割其肉以喂禽兽。

猜你喜欢
  魏本纪第一·李延寿
  列传第三十七 王韩苏薛王柳冯蒋·欧阳修
  卷下·刘餗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五·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九○五 军机大臣奏查核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校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八·佚名
  李洪之传·李延寿
  宋仪望传·张廷玉
  敦煌表状笺启书仪辑·佚名
  战国策刘序·吴师道
  武灵王平昼闲居·佚名
  卷一百二十七·雍正
  卷四名例律·窦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死·闻一多

    啊!我的灵魂的灵魂!我的生命的生命,我一生的失败,一生的亏欠,如今要都在你身上补足追偿,但是我有什么可以求于你的呢?让我淹死在你眼睛在汪波里!让我烧死在你心房的熔炉里!让我醉死在你音乐的琼醪里 1让我闷死在你呼吸的馥郁里

  • 二集卷八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二古今体一百十四首【戊寅八】两江总督尹继善等奏请南廵却其疏并诗以示意【有序】三江两浙地擅膏腴十雨五风时逢倍稔省大吏陈诗之奏抒小民迎跸之忱在觐岳情殷讵诩一游为度而观河念切宁知

  • 卷三·杨基

    钦定四库全书眉庵集卷三明 杨基 撰七言古体梦题云山图梦中有人以云山图索诗因题四韵觉後惟记其首二句为足成之前山嵯峨後山耸大如盘龙小飞凤千岩万壑春雨晴浮云载山山欲动平生爱向云山居漂泊尚作云山梦明朝拂袖归故

  • 宛陵羣英集巻九·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今体【七言律】元汪泽民敬用龙溪公次南安军诗韵寄仲芳兄十年江汉等萍浮为客渔城麦又秋尘事满襟寛带眼防官何物误刀头春懐花树宗家防梦绕松楸故里愁暖翠晴岚佳句在凄凉先哲此曽逰上元侍慈亲家宴春风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洪武三十年夏四月癸未朔享太庙○赐国子监生夏衣人五件有家室者人加帛二疋○甲申礼部奏先王制礼所以辨上下定尊卑国朝定为礼制行之既久玩习为常相见之礼往往淩越等分有乖礼意请申禁之 上命六部都察院翰林院等官议凡百

  • 卷一百七·杨士奇

    永乐八年八月乙未朔○升左军都督佥事梁福为都督同知辽东都指挥同知周信狭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夏靖浙江都指挥同知孙胜俱为本司都指挥使辽东都指挥佥事樊受山东都指挥佥事丁英山西都指挥佥事刘达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一·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十月壬寅朔时享 太庙命英国公张溶代○钦天监奏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百官 上不御殿百官具公服于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癸卯 孝洁皇后忌辰 内殿行祭礼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陵寝○杀原任大学士夏言言江西贵溪人与

  • 世家卷第四十六 高丽史四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让王二。○(辛未)三年春正月己丑朔宴群臣。乙未以我太祖为三军都摠制使; 裴克廉为中军摠制使; 赵浚为左军摠制使; 郑道传为右军摠制使

  • 卷三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平凖书第八 【集解駰案汉书百官表曰大司农属官有平凖令索隐

  • 读例存疑卷三十·薛允升

    刑律之六贼盗下之一亲属相盗恐吓取财诈欺官私取财略人略卖人亲属相盗:凡各居(本宗、外姻)亲属相盗(兼后尊长、卑幼二款)财物者,期亲,减凡人五等。大功,减四等。小功,减三等。缌麻,减二等。无服之亲,减一等,并免刺。(若盗有首从,而服

  • 高祖本纪·薛居正

    (一)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姓石,讳名敬瑭,太原人。本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石昔、西汉丞相石奋的后裔,汉朝衰亡,关中京城动乱,其子孙后代流浪漂泊西部边远地区,所以有定居在甘州的。高祖的第四代祖父石瞡,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和沙

  • 提要·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五太平治迹统类     杂史类提要【臣】等谨案太平治迹统类三十卷宋彭百川撰百川字叔融眉山人是书凡八十八门皆宋代典故文献通考载前集四十卷又後集三十三卷载中兴以後事此本乃朱彞尊从

  • 卷一百六十六·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三十九射礼通典汉石渠议曰乡射请告主人乐不告者何也戴圣曰请射告主人者宾主俱当射也夫乐主所以乐宾也故不告于主人也宣帝甘露三年三月黄门侍郎临【失其姓】奏经

  • 第二十二卦:《贲卦》·佚名

    贲:亨,小利,有攸往。【白话】《贲卦》象征装饰:亨通,利于柔小者前去行事。《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白话】《象辞》说:“《贲卦》的卦象是离(火)下艮(山)上,为山下燃烧着火焰之表象。山下火焰

  • 人禽之别·梁漱溟

    儒家似乎把人类看得特别高贵。如“天地之性人为贵”,相传以为孔子之语。即在孟子书中对于人禽之别,亦极力发挥此义。吾人以前甚易视为冲口而出之语,背后未必有若何一定之道理为之根据。其实不然。人禽之别实为

  •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三○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谛听。善思。有六六法。何等为六六法。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佚名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我能仁如来。悯三有六趣之惑。常由蕴界入等。受生死妄执。空华无而虚计。衣珠有而不知。于是乎收迹都史天宫下。生中印土。起化城以接之。由粪除以诱之。及乎大种姓人法

  • 郑孔目风雪酷寒亭·杨显之

    元杂剧剧本。简名《酷寒亭》。杨显之撰。末本。《录鬼簿》、《太和正音谱》均有著录。剧写孔目郑嵩娶妓女萧娥为妾,萧娥气死郑妻萧县君。郑孔目奉命外出,萧娥与高成通奸并虐待孔前妻的子女。郑孔目回家杀死萧娥,因此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