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五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十三

景泰七年夏四月庚子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灶之神

○辛丑参赞宁夏军务右副都御史韩福乞致仕不允 河南按察司奏都指挥陈昇索贿于属卫命执鞫之

○壬寅翰林院编修刘宣奏乞蠲本户军伍从之

○甲辰给代府镇国将军仕圣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柏乡县主并仪宾蒋宾岁禄本色米四百石折钞二百石 命太子太保左都御史杨善子政千户容副千户宗所镇抚能春贵俱属锦衣卫 吏部言巡抚贵州左副都御史蒋琳奏镇远等府苗寇流劫地方不宁又布按二司俱裁减衙门乞不为常例将大小衙门俱免朝觐须知文册付布按二司首领官赍赴本部以凭考究宜下琳覆勘布按二司堂上官果有差委则免之否则仍令来朝余宜从琳所请从之

○乙巳修正阳门通水官桥

○丙午兵部奏永平府及兴州右屯卫为山水涨溢漂溺孳牧马驹一百七十八匹乞免追偿以纾民困从之

○丁未赐文武百官宴

○戊申 赐襄垣王子镇国将军仕埭并清苑公主诰命冠服 命故守备独右都指挥佥事单祯子玺袭为宣府前卫指挥使山西行都司都指挥唐鉴子渲代为指挥使

○己酉 封阳曲王第三子钟金□木为镇国将军

○庚戌狭西罕东等卫都指挥河黑巴等四川乌思藏达沧辅教等王喃恰勒巴罢骨革千伯等遣剌麻来朝贡马赐钞帛等物

○辛亥征进湖广贵州总兵官南和伯方瑛奏贼首蒙能纠苗贼二万攻围平溪卫城守备都指挥郑泰等率兵出城用火枪击之中贼二千余人贼败奢遁官军乘胜递剿斩获无筭时有被虏走还者数人皆云能为大枪击伤贼舁还寨而死复遣人廉之信然诏兵部知之 浙江右参政曹凯劾奏镇守浙江左军都督同知李信擅令民人舍余投充军役冒名虚报妄费粮储等罪事下户部兵部议以为收充军伍固有益于国家然非在外武臣所可专擅况收充之数多有虚冒所废粮储至万余石宜令镇守内外官员查勘明白信及各卫所经该官吏俱下法司问罪以警将来诏信姑宥之余令巡按御史究治 添设辽东定辽左等二十五仓大使各一员

○癸丑给西河王子镇国将军钟铬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添设云南按察司管屯副使一员 夜月犯土星

○乙卯思任发子思卜发奏臣父思任发犯法时臣犹幼小及臣兄思机发犯法时臣亦未有知识臣今不敢如父兄所为甚畏朝廷法度谨备差发银五百两象三只马六匹金银壶台盏共六副土绵四段象牙四枝孔雀尾四把鳞蚺胆四牧遣人入贡伏惟 天皇帝主怜之 命赐其使钞帛 命故右军都督纪广弟胜袭为永清右卫指挥佥事镇守河州都指挥同知蒋斌子玉袭为河州卫指挥使 湖广守备平溪等卫都指挥王英坐视苗贼围攻平溪城按兵不救平溪卫指挥景昇以闻刑部请下巡抚兵部尚书石璞等收治诏剿贼方急俟贼平处之 山西平定州民赵能逃住直隶获鹿县为逃卒刘王□山所诱妄称宋苗裔王□山复为出妖书持以惑众潜谋不轨事觉被执连十余人法司言能王□山及其舍者情重诸所连皆田野愚民且无证佐可有矜疑诏斩能等三人其诸连者俱宥之死戍辽东

○丙辰开浙江丽水县岩泉山银坑从镇守内外官员左监丞阮随等奏请也

○丁巳崇信伯费钊下狱以与其族弟錞相讦奏也钊坐奏不实赎徒还爵 礼部奏撒马儿罕地 使臣马黑麻舍力班等所贡玉石选其堪中者仅二十四块重六十八斤而已其余不堪者五千九百三十二斤令其自卖彼刚欲进贡臣欲固阻之恐失远人之意议将玉石每五斤回赐绢一疋从之

○戊午永寿王志殖奏乞药味命太医院量数给与之

○己未云南总兵官都督同知沐璘等奏云南各处禾稼薄收人民饥窘又调官军征剿湖广苗贼乞免州县官员朝觐抚安其民从之 有卒为怨家指其伪用印验放班匠工部收付刑部署员外郎彭广按之以为诬刑部尚书俞士悦俾广生以斩广其以闻调都察院锦衣卫鞫之广所案是士悦及侍郎孔文英等皆被劾士悦愈不平复报奏工部始付卒时尚书江渊言卒令人以白金五百两求脱罪其犯必实嘱为严治臣以故责广重问而广以先问不实惧有罪故构辞饰奏章入更命多官廷鞫之卒罪竟诬及询渊言但以本部多此弊嘱士悦严治之欲戒后来无所谓持金求脱语于是都察院劾士悦渊皆大臣以轻言陷无辜于死地而士悦复敢尘渎圣听宜居冥于法有诏宥免六科十三道具疏士悦故入罪状并及其奸收子妾谋死家奴他不法数事请廷劾之诏不允

○庚申提督辽东军务左副都御史寇深以母忧奏乞守制 帝以边境事重令夺情视事 免南京锦衣等三十四卫去年灾伤屯粮四万六千二百三十余石 广西义宁县中江等寨徭贼聚三十余徒劫烧县廨儒学官仓杀掳人民总督军务右都御史马昂奏义宁去广西城五十余里总兵官安远侯柳溥都督佥事陈旺坐视纵贼误事失机俱宜逮问 帝命兵部识之俟地方宁靖处治 湖广三司奏苗贼流劫武冈州乡村攻破平溪卫鲇鱼堡守备署都指挥佥事李景王英畏缩不援乞治其罪命兵部识之

○辛酉旌表孝子方观节妇刘氏等七人观湖广靖州卫军父丧疟墓旌其门曰孝行刘氏河南汲县民靳大妻朱氏直隶河间县学生黄直妻张氏山东临清县民杨暠妻赵氏山西阳曲县民张贵妻胡氏直隶上海县民宗海妻俱以弱龄丧夫纺绩以为家业奉翁姑抚孤幼守节踰数十余年确然不变皆旌其门曰贞节侯氏广东归善县人广西平南县学训导郭观妻山贼攻劫平南侯氏时年二十六被掳至大峡村速水埠自念行至贼巢必受其污辱坚坐于地驱之不肯前大骂贼曰吾宁死于此决不从汝去也贼怒挥刀斫死之旌其门曰贞烈

○壬戌 命天同署都指挥同知潘兴守备朔州 夜彗星见东北方在胄宿光芒长二丈尾指西南

○乙丑四川马湖府土官通事蔡茂罗虎湖广施南宣府司母乎岗长覃墨迪来朝贡马赐钞有差 命云南左布政使贾铨复任铨任满九戴当赴部云南等府军民赴镇守官处言铨谨厚宽慈得旬宣之体乞为奏留镇守官以闻故有是命 夜有流星大如杯行丈余光大如椀色赤有光烛地出天市东垣南行至牛宿二小星随之晓刻月犯金星

猜你喜欢
  卷一五二 梁紀八·司马光
  卷之二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卷第七十六·胡三省
  ●卷八·赵翼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八·王祎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皇王大纪卷五十二·胡宏
  总目·傅恒
  绎史卷一百一·马骕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司马迁
  傅应祯传·张廷玉
  卷五·佚名
  卷七十八学堂一·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一十五·彭定求

        卷715_1 【苦吟】卢延让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卷715_2 【雪】卢延让   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地平铺作月,天迥撒成

  • 读礼通考卷五·徐乾学

    丧期五斩衰三年中丧服爲人后者【疏案丧服小记继别为大宗继祢为小宗大宗即下文为宗子齐衰三月彼云后大宗者则此所后亦后大宗者也】【马融曰受人宗庙之重故三年】【雷次宗曰此文当云为人后者为所后之父阙此五字者以其所

  •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四九○ 湖广总督毕沅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九○ 湖广总督毕沅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湖广总督兼署湖北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旨查缴《纲目续编》,循例汇奏,仰祈圣鉴事。窃照乾隆四十八、九年内先后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

  • 丘处机、祁志诚传·宋濂

    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个看相的人说他以后当成为神仙的领袖。年十九,在宁海的昆仑山,同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拜全真道的重阳王真人为师。重阳十分器重处机。金、宋两王朝,都曾派

  • 吴麟征传·张廷玉

    吴麟征,字圣生,海盐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任建昌府推官,曾捉拿过狡猾的土豪,缉捕大盗,政治才干逐渐出了名。后来为父亲守丧回家去了。除丧服后补兴化府推官,为政廉洁、公正,僚属没人敢因为私事来求他。崇祯五年(1632),麟

  • 三十七年·佚名

    (庚子)三十七年清不知八年春正月1月2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一日。〈陰曆己亥十二月初一日〉二日。議政尹容善上疏乞遞。賜批勉副。○內部令第二十七號,醫士規則、藥劑士規則、藥種商規則,竝施行。○特進官金聲根

  • 度万第八·鹖冠子

    庞子问鹖冠子曰:“圣与神谋,道与人成,愿闻度神虑成之要柰何。”鹖冠子曰:“天者神也,地者形也,地湿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法猛刑颇则神湿,神湿则天不生水,音□故声倒则形燥,形燥则地不生火。水火不生,则阴阳无以成气,度量无以成

  • 卷三·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三      宋 杨简 撰邶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

  • 卷之三·德清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三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青原思禅师传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本州安城刘氏子。幼出家。每群居论道。师惟默然。后闻曹溪。往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 引·如卺

    禅宗正脉引景泰庚午。[氶/巳]参学空谷禅师于修吉山。山在杭西湖上。先是师积稔缘化吾郡。夜话山房。获亲炉鞴。一日问师。如何是露柱。师良久曰。此是说不得底。自会去。厥后成化庚寅。师还化。其年[氶/巳]四十六。亦

  • 淡水厅志·陈培桂

    地方志。作者陈培桂,广东高要人,1869年(清同治八年)任淡水同知。淡水设厅,始自1723年(雍正元年),但久无“厅志”。道光年间,台籍人士郑用锡辑有初稿四卷(即《淡水志略》);1867年,淡水同知严金清聘福建林豪续成志稿十

  • 阳宅紫白赋辨正·吴师青

    师青寓港有年、端居多暇、正值文明东渐、楼宇翻新、巍峨大厦、高耸云霄、顿改旧观、已忘古朴、然而事贵因循、法宜通变、盖古今不同、岂能固执、因革是尚、自有权衡、为适应潮流、共期安乐、于是有楼宇宝鉴之着。俾相

  • 继世纪闻·陈洪谟

    明陈洪漠撰。6卷。是作者撰写的两部笔记之一(另一部名《治世余闻》)。专记明正德一朝的见闻,书成于嘉靖初年。其中对于明王朝与西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哈密、吐鲁番等地关系有详细记载;披露了明朝后期宫廷内部对

  •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

    《曹野人先生传》,清代易顺鼎撰,记明末清初益阳民间学者曹宗先(号野人)生平事迹。当时学高识远而又名声不显如曹氏者当不在少数,由易氏此传可见其梗概。据《虞初近志》本标点整理。

  • 春秋谷梁传·谷梁赤

    《春秋》三传之一。又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在三传中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重在探求《春秋》的大义。相传为鲁人谷梁赤所著,故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杨士勋疏以为《谷梁传

  •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刘逢禄

    十卷。清刘逢禄撰。刘逢禄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庄存与的外孙。庄存与治《公羊春秋》,著有《春秋正辞》,兼采众家,而以《公羊传》为主。刘逢禄受庄存与的影响,精通《春秋公羊传》,撰成《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三十篇,分为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