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桑哥传

桑哥,胆巴国师之弟子,能通诸国语言,曾任西蕃翻译。为人狡诈专横,爱谈财利,世祖喜欢他。后来,飞黄腾达了,便闭口不说师从胆巴之事,背弃了胆巴。至元年间被提拔为总制院使。总制院是负责掌管佛教和兼治吐蕃的机关,御史台曾想任章闾为按察使,世祖说,“此人桑哥曾说过。”后来卢世荣被重用,也是由桑哥推荐的。中书省曾令李留判购油,桑哥自己要求得到李的购油钱自己去购买。司徒和礼霍孙说桑哥不宜做此事,桑哥不服,以致互相殴打。桑哥还对和礼霍孙说:“与其使汉人得机会搞钱,不如让僧寺及官府营利。”便以万斤油给予中书省。后来,桑哥还把自己在经营中赚的钱献给中书省,和礼霍孙便说:“我开始没有想到会有这种情况。”一天,桑哥在世祖面前讨论官府雇佣工匠和购买民间器物的事,谈及桑哥买卖油赚钱给中书省,世祖便更欣赏他,便开始有意让他担负重任。世祖曾指令桑哥上报省臣的姓名,可见朝廷有什么机构要设立、有什么人员要任免,桑哥都是知道的。

二十四年闰二月,再设尚书省,并任桑哥及铁木儿为平章政事。世祖诏告天下,改行中书省为尚书省,六部为尚书六部。三月,更定钞法,在全国发行至元宝钞,中统宝钞流通如故。桑哥曾奉旨检核中书省事。查出亏损钞四千七百七十锭,破旧钞票一千三百四十五锭,平章麦..丁自己服罪,参政杨居宽稍作辩解,说自己实际上只掌管人事方面的事,钱谷之事不是自己专任。桑哥便令手下人以拳头打他的脸,并质问他说:“既然掌管人选方面的事,难道没有罢黜和提升失当的人吗?”很快杨居宽也服罪。参议伯降以下,凡考核出有违法、怠惰和失职等情及参议王巨济曾认为新钞通行不便而违背圣意之事,各人都已承认。桑哥乃派参政忻都上奏皇上,世祖令丞相安童与桑哥共议,并指示说:“不要令麦..丁等他日有机会说这一次服罪是胁问诬服而成的,因为此等人本来是很狡猾的人。”

过几天,桑哥又上奏说:“审问中书参政郭佑,许多地方逃避责任,托言生病,居其位而不尽其职。我质问他,中书省的事务,怠惰如此,如是你能力不行,为何不告知蒙古籍的大臣?故殴打侮辱了他。现在,他已老老实实服罪了。”世祖听后,要求对郭佑进一步追查,郭佑与居宽均被斩首示众,人们都认为这是一宗冤枉案子。台吏王良弼曾与人议论尚书省政事。又说:“尚书查核中书,不遗余力。他日我辈揭发尚书省的为奸好利之事,要杀戮籍没其家,也非难事。”桑哥听到这些话,便逮捕良弼。自己与中书台院札鲁忽赤审问良弼,迫其服罪。桑哥说,此辈诽谤我,不杀之无以惩后,乃斩良弼,没收其家产。有吴德者,曾为江宁县达鲁花赤,求官不如愿,便私下与人非议朝政。他曾说“:今日尚书检查中书的毛病,他日还要受中书审查,独你桑哥不死吗?”后来,有人向桑哥告密,桑哥便急忙逮捕吴德,审问后判处死刑,还籍没其妻子入官为奴。

桑哥曾奏请授沙不丁江淮行省左丞,乌马儿为参政,依前领泉府、市舶两司。授拜降为福建行省平章。得到世祖批示后,乃向世祖说:“臣以前说过,凡任命省臣与行省官的人,要与丞相共同商议。今奏请任用沙不丁、乌马儿等,是因为丞相正好返回大都,来不及和他商量,我担心有人以我从前说过的话来责备我。”世祖说“:安童不在,朕是你的主子,朕已应允,有人说你,要他到朕的面前来说。”

时江南行御史台与行省并无公文来往,事无巨细,必咨询内台呈省上奏。桑哥认为这样公文往返,积压误事。如行台有事上报,宜按内台的例子,分呈各省。桑哥又说:“按察司文书,宜随各路民官检查考核,互相纠举。且自太祖(1206~1227年在位)时有旨,凡遇有讼事者,应相互提醒和考察,这是我们的传统。”世祖从之。

十月二十八日,世祖询问翰林诸臣:“以丞相领尚书省,汉唐有此制吗?”都答道“:有的。”次日,左丞叶李把翰林、集贤诸臣所说的答案告诉世祖,且说:“从前省官不能实行的,平章桑哥能办到,桑哥宜为右丞相。”于是,便任桑哥为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领功德使司事,官阶进为金紫光禄大夫。于是桑哥奏请以平章铁木儿代替自己的位置,右丞阿剌浑撒里升平章政事。叶李升为右丞,参政马绍升为左丞。

十一月,桑哥对世祖说:“我以前因诸道宣慰司及路府州县官吏拖沓误事,曾奉旨派人到处责以笞刑。今有真定宣慰使速哥、南京宣慰使答失蛮等,都是旧日功臣之子,应该由你皇上自己做决定如何处置。”世祖便下令罢了他们的官。二十五年正月,桑哥又弹劾甘肃行尚书省参政铁木哥无心于政府事务,又不与他合作,因此,要求世祖准予由乞牙带取代他。不久,又弹劾江西行尚书省平章政事忽都铁木儿不称职,请世祖撤销他的职务。还有兵部尚书忽都答儿对其本职工作不勤奋,桑哥打了他一顿,先罢了他的官,而后才上奏世祖。世祖说:“如果这样的人不撤职,你要办的事怎能完成。”万亿库有旧牌绦七千余条,桑哥说牌绦时间久了会腐,宜分开来做他用。世祖赐诸王出伯银二万五千两,财帛万匹,以官家之驴运送,运到后则将银帛、官驴一并赐给出伯。桑哥却说“:不如将驴子载玉回来。”世祖很同意桑哥的建议。他就是这样想以小利来讨好君王的。

漕运司达鲁花赤怯来,没有巡视沿河诸仓库,以致不少的粮食被盗窃或腐烂。桑哥建议以兵部侍郎塔察儿取代他。自从成立尚书省以来,凡管理仓库的官员,无不细致考察,先选委六部官,又以为不专,乃设征理司,以催纳钱谷。时桑哥以清算为己任,十分细致,使在仓库任职的人无不破产。所以,每当仓库要更换人员的时候,人们都弃家避走。十月,桑哥对皇上说:“湖广行省的钱谷,已责令平章要束木承认赔偿了。外省欺骗偷盗之事必多,请求以参政忻都、户部尚书王巨济、参议尚书省事阿散、山东西道提刑按察使何荣祖、札鲁忽赤秃忽鲁、泉府司卿李佑、奉御吉丁、监察御史戎益、佥枢密院事崔..、尚书省断事官燕真、刑部尚书安..、监察御史伯颜等十二人,估定和计算江淮、江西、福建、四川、甘肃、安西六省,每省各二人,特给与他们印章。省部官既下到六省去,省部的事不可废,拟推人代理,代理人领原俸禄。在估定推算之间,宜于让他们带一支军队以备差使,并可起护卫作用。”这些意见,世祖皆采纳了。

当时天下骚动不安,江淮尤为厉害。而阿谀奸佞之徒,正在劝说都民史吉等为桑哥立碑颂德,世祖听到后说:“民众想立碑就立碑吧!还要将都民的想法告诉桑哥,使他也高兴高兴。”于是翰林撰文,题为《王公辅政之碑》。桑哥认为,总制院所辖的西蕃诸宣慰司,管理军民财谷,事关重大,应该把这个机构的级别再提高点,以示其尊崇而与其他机构不同,因此,建议改为宣政院,官秩一品,用三台银印。世祖问可用何人来主持此机构,桑哥说:“我和脱因。”于是世祖便命桑哥以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丞相,兼宣政院使,并领功德使司事。又命脱因同为宣政院使。世祖曾召见桑哥说“:我因叶李说的话,更改至元钞。这里所用的是法,所贵的是信。你不要把它视同片纸,其本金不可有损失,你应记住这一点。”

二十六年,桑哥奏请审查甘肃行尚书省及益都淄莱淘金总管府,佥省赵仁荣、总管明里等,都以有罪的名义罢了官。世祖到上都,桑哥说:“去年陛下去上都,臣每日视察内宫诸库,今年想坐顶小轿子去,但又怕人暗地议论。”世祖说:“随别人去议论吧!你坐轿子去是可以的。”桑哥又说“:近来委托省臣检查责问左右司的文簿,凡经监察御史查看的,多有遗漏。自今以后,当令监察御史到省部查看。查看后把自己姓名签署在卷末,如有遗漏,易于归罪。仍令侍御史坚童检查文簿,如有失逸,罪当连坐。”世祖接受了桑哥建议,有四个监察御史遭到鞭打。此后,监察御史到省部去的,省部属官与之抗礼,但遣小吏持文簿置案而去,监察御史便普遍阅读,御史台纲纪从而遭到破坏。参政忻都罢职归家后不久,又召回朝廷。以户部尚书王巨济专管清理的事,由江淮行省左丞相忙兀带总理其事。

闰十月,《桑哥辅政碑》刻成,树立在尚书省衙门前,碑上盖有楼,楼下是红色的船。桑哥奏称:“国家开支很大,岁入常不敷出,以去年计算之,不足的金额超百万锭。自尚书省查核天下钱谷以来,赖皇上的洪福,用所收补充进去,没有再向百姓搜刮。但我怕今后再难用此法来弥补不足了。为什么呢?因为仓库可征收的少,而偷盗的也少了,所以,我很忧虑。我认为,盐税每引现在值中统钞三十贯,应增加为一锭;茶每引今值五贯,应增为十贯;酒醋税,江南应增额为十万锭,内地为五万锭。还有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之日起,至今已有十三年,只纳半赋。听说他们现在的财力已趋完善,应增为全赋。如果这样,则国家费用大体可以维持,臣等也可免于罪了。”世祖听后说“:就按你所说的实行。”

桑哥专政后,凡调任内外各官,都由他自己决定。但委任令还是由中书省宣布。对此,桑哥向世祖谈了自己的想法,世祖下令,自今以后,宣敕都交由尚书省办理。由是,尚书省就得以把刑罚和爵位都作为商品来买卖了。那些触犯刑法和追求爵位的人,都到桑哥的门下进出,出高价以买得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人们一出高价,当判刑的能得以脱身,想当官的能得以升迁,于是,纲纪大坏,人心惊愕。

二十八年春,世祖至氵郭北打猎,也里审班及也先帖木儿、彻里等向世祖弹劾桑哥专权贪财。时不忽木出使,世祖三次遣人催来氵郭北,见面后世祖询问他有关桑哥的情况,不忽木说:“桑哥蒙蔽皇上,紊乱政事。有人揭发他,他便以其他罪名致人于死地。今百姓失业,盗贼蜂起,日夕之间可能出大乱子,如果不立即杀死桑哥,恐为陛下之忧也。”留守贺伯颜也曾向世祖陈述桑哥的奸欺行为。时间一长,说桑哥坏话的人越多,世祖便决心杀桑哥。

二月二十四日,世祖对大夫月儿鲁说“:屡闻桑哥压制御史台,以堵塞进谏者之口;又曾捶挞御史,桑哥责怪他们的是些什么事,应当辨别清楚。”桑哥等拿御史李渠等已经查看的文件来了,世祖令侍御史杜思敬等勘验文卷,进行辩论。经过几次交锋,桑哥等词穷理屈。第二天,世祖歇驾于大口,再召御史台及中书、尚书两省官员辩论,尚书省执文卷告世祖说“:前浙西御史只必,因监督烧钞受赃至千锭,曾通知他来台询问,二年没有回答。”思敬说“:文的等次,尽在卷中。今尚书省折卷持对,其弊可见。”速古儿赤..里抱卷至世祖面前说“:用朱印以封纸缝,是为了防止欺弊。他们做宰相,乃折卷、破印,与人争辩,这是教吏为奸,当治其罪。”世祖同意..里的说法,便批评御史台说“:桑哥为恶,前后四年,其奸赃的暴露,不止一事,你们做台臣的很难说不知道吧?”中丞赵国辅说“:我们知道。”世祖说:“知情不揭发,该当何罪?”思敬等答道“:罢官免职,追还薪俸,听从您当皇上的裁决。”数日不决。大夫月儿鲁对世祖说“:台臣任职太久了,当罢免;刚上任的,应保留。”于是世祖下令,毁《桑哥辅政碑》,将桑哥逮捕入狱审问,至七月,乃被处决。

平章要束木,是桑哥的同党。在湖广时,正月初一,百官集会行省,穿朝服等待。要束木召百官到自己家中,受百官的祝贺。祝毕,才到省望着皇帝住所祝贺。又暗地召人占卜,出言不轨。至此,中书便向皇帝开列他的罪状,世祖命押解湖广处死。

猜你喜欢
  吴盖陈臧列传第八·范晔
  卷二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二·柯劭忞
  卷九十四·毕沅
  ●卷七·李攸
  嘉定屠城纪略·朱子素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二·佚名
  卷七十二中·郝经
  九○五 军机大臣奏查核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校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十国春秋卷七十五·吴任臣
  卷五十三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范晔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一·雍正
  卷一百十八·佚名
  176.唐王朝的末日·林汉达
  卷六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彭元逊·唐圭璋

      无逊字巽吾,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二年(1261)解试。刘辰翁须溪词内屡有唱和之词。   汉宫春   元夕   十日春风,又一番调弄,怕暖愁阴。夜来风雨,摇得杨柳黄深。熏篝未断,梦旧寒、浅醉同衾。便是闻灯见月,看花对酒惊

  • ◆东郭生郭翼(林外野言)·顾嗣立

    翼字羲仲, 【一作重。】 昆山人。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易》。生平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能用,遂归耕娄上。老得训导官,竟与时忤,偃蹇以终。范阳卢熊公武题其墓曰「迁善先生」。羲仲自号「野翁」,又号「东郭生」,以东郭

  • 潜斋诗钞·吴之振

    何梦桂赠唐乐天星翁有客傲今世,去古见是人。得姓遗唐谱,自号乐天民。毋乃香山老,重来现后身。问君何能解,浦口谈天星。术高价难酬,索诗抵千金。我政坐诗穷,敢以穷累君。君谓穷不忧,诗赋乐我贫。不见石友死,锦帆不敛形。不见邓

  • 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赵尔巽

      张勋 康有为   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少孤贫。投效广西军,预法越之战,累保至参将。日韩衅启,随毅军防守奉天。袁世凯练兵小站,充管带。拳匪乱作,统巡防营防剿,叙功擢副将,赏壮勇巴图鲁。两宫回銮,随扈至京,谕留宿卫,授建

  • 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赵尔巽

      书麟弟广厚 觉罗吉庆 觉罗长麟 费淳 百龄 伯麟   书麟,字绂斋,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高晋子。初授銮仪卫整仪尉,累迁冠军使,擢西安副都统。乾隆三十八年,大军征金川,命为领队大臣,从参赞大臣丰升额,力战辄先登,克坚碉

  • 名山藏卷之七十·何乔远

    晋江何乔选选臣林记(正德臣一)◆臣林记(正德臣一)刘健谢迁韩文张敷华杨守随李东阳丁积梁储王鏊刘健谢迁○刘健刘健宇希贤洛阳人其先太康人曾祖绍祖为元顺德路总管父亮三原教谕娶妾白有身方就馆妻张梦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三)·陈寅恪

    以上论述杨陈两人同在苏州及松江地域之关系既竟,茲再续论崇祯八年秋深后两人关系。此后盖可视为别一时期,前于总论陈杨两人关系可分三期时已言及之矣。卧子于崇祯八年秋深别河东君后,是年除夕赋诗,离思犹萦怀抱。茲录之于

  • 羊欣传·李延寿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曾祖羊忱,是晋朝的徐州刺史。祖父羊权,为黄门郎。父亲羊不疑,为桂陽太守。羊欣少年时性格沉静,与人无争,言笑很美,善饰容貌。广泛阅读经书典籍,尤其擅长于隶书。父亲羊不疑担任乌程令时,羊欣十二岁。当

  • 张元素传·脱脱

    张元素,字洁古,是易州人。他八岁的时候参加童子举考试,二十七岁去考经义进士,因为冒犯了庙讳而落了榜。元素于是去学医,没有什么知名度,夜里他梦见有一个人用大斧长凿凿开了他的心窍,把数卷书放在里面,于是透彻地通达了书中讲

  • 通制条格卷第十九·拜住

     捕亡  防盗至元二十八年六月,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管军官职当镇守,其要盗贼不生,管民官职当抚治,其要安静不扰。今后行省行院,凡于所属,若管民官抚治不到,以致百姓逃亡,管军官镇守不严,以致盗贼滋盛,即须审其所由,依理究

  • 卷十四·戴锡章

    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毅宗谅祚长子也,母曰恭肃章宪皇后梁氏,治平四年冬即位,时年七岁,改元乾道,尊母梁氏为太后。是岁,宋将林广破华阳寨。(《宋史·夏国传》及《范忠宣集·林广墓志铭》)西夏称乾道元年春正月,梁太后摄政。(《宋史

  • 卷五·王引之

    孔《爾雅》曰:「孔,甚也。」《書·禹貢》「九江孔殷」,《史記·夏本紀》作「甚中」。今孫炎注《爾雅·釋詁》曰:「即,猶今也。」故「今」亦可訓為「即」。《書·召誥》曰:「其丕能諴於小民,今休。」

  • 宗镜录卷第九十二·延寿

    夫约世谛门中。凡圣夭绝。凡夫心外立法。妄执见闻。圣人既了一心。云何同凡知见。答。圣虽知见。常了物虚。如同幻生。无有执着。如大涅槃经云。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以因此烦恼之想生于倒想。一切圣人实有倒想。

  • 四谛论 第三卷·佚名

    四谛论 第三卷婆薮跋摩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分别灭谛品第五经说苦灭。云何此言。何所因起。何法为灭。何相何事何缘灭名。何义无余灭。离灭舍断弃。此七义何异。云何尽无余。名为灭谛。不说念念灭等。若渴爱灭名

  • 继志斋集·王绅

    诗文集。明王绅(1360—1400)撰。九卷。绅字仲缙,待制褘之仲子,义乌(今属浙江)人。褘死时,绅年十三,事母兄尽孝友。长博学,受业于宋濂,濂器之。往云南求父遗骸不获,述滇南痛哭记以归。建文帝时,用荐召为国子博士,预修

  • 集验背疽方·李迅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心所得,著成此书。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释。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本。有序及流通,般若之智生诸佛,故称为圣佛母。

  • 虚堂和尚语录·智愚

    禅宗语录。宋妙源等编集。十卷。虚堂(1185—1269),法号智愚,号虚堂,禅宗临济宗大鉴下二十一世传人。此书是其语录的汇编。卷一包括妙源编《嘉兴府兴圣禅寺虚堂和尚语录》、可宣编《嘉兴府报恩光孝禅寺语录》、无隐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