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一

嘉靖二十七年十月壬寅朔时享 太庙命英国公张溶代

○钦天监奏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百官 上不御殿百官具公服于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

○癸卯 孝洁皇后忌辰 内殿行祭礼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陵寝

○杀原任大学士夏言言江西贵溪人与大学士严嵩同乡同在政府以权势相轧言初罢归嵩尽斥去言亲党在朝者言闻之怒及复用位乃居嵩上亦斥去嵩党以相报复然嵩柔佞深险虽心衔言而貌敬之益甚言益以气凌之及言因复河套事失 上意嵩遂振暴言短谓曾铣开边衅皆言主之 上怒捕系铣诏狱然无意杀言也会有蜚语流禁中者谓言去时怨望有讪谤语于是 上益怒遂坐铣交结近侍例并言斩之或曰蜚语亦嵩所播或曰嵩以灾异密引汉诛翟方进故事 上意遂决然其事秘世莫知也言豪迈有俊才纵横辩博初在谏垣以言事受 上知比赞更 郊礼遂荷特眷 上性聪察不喜臣下雷同言知其旨方张孚敬用事时人无敢抵牾者言故每事与之嚣竞 上以为不党因厚遇之竟至大用然其人才有余而识不足凭宠傲肆威福自由无所忌惮 上寖不能堪稍稍以微旨裁之言不为惧久之 上益厌屡加叱啐麾斥来去无复待辅臣礼言亦不以为耻本年再入政府一意修恩怨人皆侧目而视及为嵩所诬构遂致身首异处天下虽以此恶嵩而亦以言为不学不知道足以自杀其躯而已

○巡按湖广御史贾大亨奏湖广十年之内两举征苗师疲于久役财匮于供亿而卒未奏荡平之绩者则由土官土军不用命故也且各土官先非大勋劳于国也特以颇习夷情力能制御故世之爵土藉为外藩乃今享富贵而忘其所自居官守而旷其职业不唯不能治苗且纵苗为恶挟苗为重剿苗则不克抚苗则即听舞智罔利非一日矣臣巡行地方见闻颇真盖土官之力寔能制苗死命今欲使苗驯服不叛唯宜于土官责之臣谨与各该守臣计议拟以筸子坪各寨苗夷分属保靖宣慰彭荩臣约束镇溪各寨苗夷分属永顺宣慰彭明辅督同土指挥田应朝约束以后各苗或有不靖即勘系何寨分将该管土官坐以故纵之罪而易置黜削之则苗患当自此鲜矣且今荩臣应朝亦复起倩苗夷擅兵讐杀更乞 天语严谕切责仍敕巡抚衙门体勘如其畏威息兵防夷著效请薄罚而姑宥之以观其后若仍习乱干纪扰苗起衅即当治以重典用儆其余部覆大亨言是诏荩臣等悉遵所分苗寨用心管摄其应朝等讐杀事情下抚臣勘处具奏

○甲辰降吏科右给事中马锡一级调外任以托病乞归无同僚同乡官勘结故也

○乙巳朝鲜国王李峘差陪臣吏曹参判任说等来贺 皇太子千秋令节宴赉如例

○诏许河南山东人得如陕西例入银补官运赴陕西充饷

○丙午以水灾免辽东都司定边等卫所屯粮有差

○丁未 皇太子千秋令节免百官贺礼部以宴请 上曰毋之几筵未彻子生辰礼宜从杀其罢之

○以江洋多盗夺江淮总兵李俊俸半年戴罪防守下指挥孙金等巡按御史问

○己酉建报豊醮典于雷霆洪应殿七日

○命清平伯吴家彦管理红盔将军上直侍卫

○庚戌诏以山东运司残盐二十三万一千四百六十余引减价易银助边从御史刘时进奏也

○调山西太原左参将杜承勋为分守山西西路右参将潞安右参将曹棠为分守大同中路左参将

○壬子以苑田收获嘉禾呈瑞赐督理侍郎李士翱彩币羊酒

○丙辰隆庆八达岭报虏入寇距 天寿山仅七十余里巡按御史王应钟闻警夜驰赴昌平时守臣俱不设备应钟怒执守陵诸军校鞭之因奏守备石美中及巡捕官李懋等怠事之罪并劾提督太监王敏敏亦劾应钟乘夜突至未谒 陵而先鞭挞戍卒不敬得旨应钟免究美中革任回卫敏降三级闲住李懋等下御史问

○追录各边斩虏及阵亡被创官军升赏万全右卫新河口宋缙等三十人兴水大静等堡何宗禹等一百六十九人榆林城大芹河许忠等三十四人

○罢凉州副总兵叶滋回卫以久疾被论故也

○戊午赐辽王宪道号清微忠教真人给与金印及道藏经典从其请也

○以水灾免湖广承天长沙宝庆三府所属州县田粮有差

○追论二十年八月中虏犯陕西神木堡二十二年六月中虏犯乾涝池墩各失事将官罪延绥东路右参将袁清以退缩杀降论系狱永昌守备史经以纵虏入境谪戍指挥赵云凤等降级调卫有差

○湖广抚臣以川贵新设督府请留二十六七年该运南京仓米二十万石为兵饷诏以十五万给之不为例

○以岁用不充预开二十八年各边存积盐一百三十四万一千九百二十四引有奇

○己未朵颜卫夷人影克差舍人董沙等贡马请承袭影克革兰台子也旧规三卫夷人应袭者咸以入贡时袭于阙下至革兰台始遣人代贡请袭及是革兰台死影克复援其父例以请诏仍许之给敕宴赉如例

○吏科给事中郑廷鹄应诏陈言黄花镇古北口潮河川皆京师后门而潮河川乃元人避暑故道平沙旷衍可容万马尤虏贼所垂涎者近虽设有石匣营兵然城孤力薄不足为御请修复先任抚臣洪钟所筑关城遗址增总兵官一员守之又言湖广川贵总督既设则贵州巡抚可省请行三省巡按御史协议倘总督张岳经略就绪苗贼荡平或即令坐镇贵州或令回京别用或就加巡抚以总督之权俾控制三省又言西城北新明智台基等场安仁坊御马等仓虽有主事监督而更代不常吏缘为奸南直隶苏松四府粮储虽有巡抚督理而赋繁民巧积逋巨万请自今主事非满一岁者不得代而于苏松四府专设山东参政一员督粮入下所司议俱报可于是增设镇守潮河川总兵官整饬苏松常镇粮储山东右参政各一员

○庚申诏河南守臣建祠祀故燕山卫指挥使马义都督佥事马俊都指挥佥事马振义正统中从 驾北征死于土木之难子俊镇广西以征剿古田战殁俊子振任河南都司击剧贼刘六等亦死于阵至是振子昂援都督张世忠故事求立祠许之

○升刑科都给事中鲍道明为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

○辛酉命山西北楼口游击将军梁玺充左参将分守宁夏西路广武营等处

○乙丑升山东布政使司左参政徐樾为云南按察使云南道监察御史曹邦辅为湖广按察司副使

○戊辰 上以风霾占异且入冬未雪躬祷于内坛是夜雪辅臣严嵩等以灵雪应祈率百官表贺 上悦各优诏答之

○升兵部右侍郎范鏓为本部左侍郎命巡抚大同兵部右侍郎詹荣回部视事升大理寺卿朱廷立为工部右侍郎

○庚午命署都指挥佥事倒马关参将卢钺大同西路参将戚铭俱充副总兵官钺分守蜜云古北口等处铭分守凉州等处

○辛未升工部署郎中陈鎏为四川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政

猜你喜欢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章宗三·脱脱
  内篇 鉴识第二十六·刘知几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九百七十六·佚名
  大事记通释卷二·吕祖谦
  第四卷 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太仓州海州通州·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纪昀
  五九○ 大学士于敏中等奏《开国实录》图内字迹已分别派员缮写片·佚名
  五四八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六次查获应毁各书折(附清单一)·佚名
  郭山恽传·刘昫
  李杰传·刘昫
  郭守文传·脱脱
  赵率教传·张廷玉
  第一章 初唐兴,武功盛·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出 剿寇·洪昇

    【中吕引子·菊花新】〔外戎装,领四军上〕谬承新命陟崇阶,挂印催登上将台。惭愧出群才,敢自许安危全赖。  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下官郭子仪,叨蒙圣恩,特拜朔方节度使,领兵

  • 第十三折 捕义·李玉

    [外扮公差上]五鼓传呼急,朱单发内堂;犯人难捉获,伙计细商量。自家苏州府堂快手是也。清早五更,只听得敲门甚急,是传大爷呼唤,内衙立等。飞奔到府,进了宅门,太爷当面发下朱单,要拿五个钦犯。又密语分付,如此如此,不可泄漏,我想此事,

  • 卷471 ·佚名

    袁说友 大风雷雨 雷风一息到山西,欹侧村花不自持。 际晚甘霖如倒峡,今年香雪可翻匙。 绿秧蘸脚元非揠,白水齐腰不恨迟。 浪说随车夸故事,但知忧国愿无饥。 袁说友 大石 困卧篮舆中,醒视人影直

  • 唐诗镜卷三十二·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三十二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四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年进士侯希逸表佐幕府府罢十年不仕李勉任宣武复辟之建中初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终中书舍人集五卷】 七言古诗 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

  • 诗镜总论·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有六义颂简而奥夐哉尚矣大雅宏远非周人莫为小雅婉娈能或庶几风体优柔近人可仿然体裁各别欲以汉魏之词复兴古道难以冀矣西京崛起别立词坛方之於古觉意象蒙茸规模逼窄望湘累之不可得况三百乎十五国风亦里巷语

  • 第三十一回 二竖监军黎利煽乱 六师讨逆高煦成擒·蔡东藩

      却说仁宗即位,改元洪熙,立命将夏原吉、黄淮、杨溥等,释出狱中,俱复原官。应二十九回。原吉入朝奏对,大旨以赈饥蠲赋,罢西洋取宝船,及云南交趾各路采办,仁宗一一依行。未几以杨荣、金幼孜、杨士奇、黄淮等,皆东宫旧臣,忠实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弘治九年十二月甲戌朔 上视牲于南郊○乙亥修 祖陵殿庑○丁丑赐国子监云南贵州四川军民生冬衣如例○命怀柔伯施瓒神机营左哨坐营管操○命故都指挥同知盛忠之子王堂袭原职金吾右卫指挥使○府军左卫指挥使朱亮等直东安门

  • 卷之四百七十·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闰八月。庚子朔。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戊辰皆如之。  ○袭封衍圣公孔令贻奏恭叩慈绥。稍抒依恋。得旨、览奏具见悃忱。朕恭奉慈舆。暂行驻跸太原。均安。摺

  • 卷一·佚名

    兵部题行「兵科抄出两广总督李题」稿(崇祯元年二月二十九日行)兵部题行「兵科抄出福建巡抚朱题」稿兵部题行「兵科抄出江西道御史周昌晋题」稿(崇祯元年四月初七日行讫)候代两广总督李揭帖(崇祯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到)兵科抄

  • 钦定金史语解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三【按金以满洲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满洲语其中地名姓氏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改字面订之】地理布【尔】罕 【蒙古语佛也卷一作朴斡水名卷七十二作婆剌赶山名并改】

  • 第四章 4·辜鸿铭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辜讲孔子说:“只有一心一意地专心于提高自己的品德,才会远离邪恶。”

  • 卷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六宋 叶梦得 撰桓公天子诸侯踰年改元即位不明见于经杜氏以尚书顾命言之而不终其说以吾考之顾命始言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翼室非正室也是时固已嗣位为君矣而未受册命也七日而受册命王

  • 卷四百三·佚名

    △第二分观照品第三之二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声闻般若。若独觉般若。若菩萨摩诃萨般若。若如来应正等觉般若。是诸般若皆无差别不相违背。无生无灭自性皆空。若法无差别不相违无生灭自性空。是法

  • 主席雪窦寺法语·太虚

    ──二十一年重阳日记──步抵山门下,说法语云:  八字打开,  一尘不立,  四明第一山,  中道从容入。暨向弥勒佛又说法语云:  摄化阎浮,  应居兜率,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复又转入弥勒佛龛后,向韦驮菩萨说法语

  • 佛教的人生观·太虚

    ──九年十二月在汉口佛教会讲──近来世界的人们,因为物质方面、社会方面、精神方面、经了种种变迁摇动的结果,都起了一种不知怎样生活方好的感想。换言之,即对于人们向来及现今所依居的世间,觉得无甚可靠的希望,成了一种

  •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道宣

    集法缘成篇第一 诸界结解篇第二 诸戒受舍篇第三 衣药受净篇第四 诸说戒法篇第五 诸众安居篇第六 诸自恣法篇第七 诸衣分法篇第八 诸罪忏法篇第九 杂法住持篇第十。集法缘成篇第一(事法兼通大小齐降。故前举

  • 李太白集·李白

    诗文别集。唐李白作。白字太白,故名。白生前曾有魏颢为之编集二卷;后李阳冰编其遗著为十卷,名《草堂集》;唐元和十二年范传正编李白集为二十卷。以上三本均已早佚。今传三十卷本为北宋宋敏求所编,清缪曰芑重刻,计序言、碑

  • 明英宗实录·佚名

    《明英宗实录》共三百六十一卷,其中附有《景帝实录》九十一卷,在《明实录》中,其卷数是较多的。实录中收有大量奏疏,本文将对其所收奏疏及其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奏疏是古代社会臣民与帝王沟通的纽带,是民情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