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传

元 【五十二】

○元五十二

柰曼台

  多尔济

  多尔济巴勒

阿噜图

  孥都尔噶

伯勒齐尔布哈

太平

特穆尔达实  达实

特穆尔

柰曼台

多尔济

多尔济巴勒

阿噜图

弩都尔噶

伯勒齐尔布哈

太平

特穆尔达实

达实特穆尔

△柰曼台

柰曼台穆呼哩五世孙曾祖博啰祖阿尔济苏追封莒王谥忠惠父和斯和哩嗣国王追封蓟王柰曼台挚静有威大德五年奉命征海都

都勒干以功授宣徽院使七年拜岭北行省右丞旧制募民粮以饷边是岁用事者杀其数民进退失措柰曼民请于朝悉受所输为下年之战

民感其德至治二年改甘肃行省平章政事甘肃岁籴粮于兰州挽运隔二千余里柰曼台改从捷近岁省费六十万缗天历二年迁陕西行省

平章政事关中大饥诏募民入粟子爵四方富民应命输粟积关下初河南饥告籴关中关中民遏其籴至是关吏乃河南人修宿怨拒粟使不

得入柰曼台杖关吏而入其粟京北民掠人而食则命健卒分捕其患乃巳时入关粟虽多而贫民乏钞以籴乃取官库未毁昏钞给民用俟官

给振饥钞如数易之先时民或就食他所多毁墙屋以往柰曼台谕使勿毁明年还皆得按堵如初拜西行台御史大夫命送太宗皇帝旧铸皇

兄之宝于其后嗣扬珠济达柰曼台威望素严至其境礼貌益尊至顺元年选上都留守进知岭北行枢密院事封宣宁郡王寻奉命出镇北边

锡子尤重后至元三年 【多尔济传作后至元四年事】 诏袭国王六年拜岭北行省左丞相至正二年迁辽阳行省左丞相以年踰六十上

疏辞职归八年卒于家追封鲁王谥忠穆子二长额森布哈中书左丞次鸿和尔布哈

△多尔济

多尔济穆呼哩六世孙托克托子也多尔济生一岁而孤稍长备宿卫事母至孝喜读书于古君臣行事忠君爱民之道多所究心至治二

年授集贤学士时年未及冠一时耆宿皆器重之天历元年多罗台国王自上都领兵至古北口与大都兵迎敌文宗杀之二年以多尔济袭国

王位顺帝至元四年多罗台弟柰曼台恃太师巴延势谓国王位乃其所当袭愬于朝巴延妻欲得多尔济大珠环多尔济无以应则慨然曰王

位我祖宗所传不宜从人求买我纵不得为亦我宗族人耳于是柰曼台以赂得为国王而除多尔济辽阳行省左丞相六年迁河南行省左丞

相先是河南范孟为乱连系者千百计多尔济知其冤欲直之而平章政事纳琳执不从己而纳琳还言于朝以谓多尔济心徇汉人多尔济亦

不恤也至正四年迁江浙行省左丞相杭城荐经灾毁伯勒齐尔布哈先为相庶务宽纾多尔济咸仍其旧民心翕然汀州寇窃发遣将士招捕

之威信所及数月即平居二年方面晏然杭民请廷生祠如前丞相故事多尔济辞弗许七年召拜御史大史拜中书左丞相升右丞相监修国

史而太平为左丞相时朝廷无事稽古礼文之事有坠必举请赐经筵讲官坐以崇圣学选清望官专典陈言以求治道核守令汰僧尼举隐逸

一时称盛九年罢丞相位复为国王之国辽阳十四年诏托克托总兵南讨中书参议袭伯璲建言宜分遣宗王及异姓王俱出军吴王托尔齐

厚赂伯璲获免多尔济曰吾国家世臣天下有事此正效力之秋也即领兵出淮南听托克托节制托克托遣使攻六合拔之既而诏削托克托

官爵罢其兵权多尔济乃以本部兵守扬州十五年卒于军多尔济为相务存大体而一时政权颇出于太平趋附者众多尔济处之凝然不与

较然太平亦能推让尽礼中外皆号为贤相云二子都哩木特穆尔翰林学士纳木喀实哩袭国王

△多尔济巴勒

多尔济巴勒字惟中穆呼哩七世孙 【按穆呼哩传穆呼哩次子苏肯彻尔生纳颜纳颜生硕迪为多尔济巴勒之祖则是五世孙也本

传误】 祖硕迪父伯勒格特穆尔多尔济巴勒甫晬而孤育于从祖母拜珠从父也请于仁宗隆玺书护其家稍长好读书十四年见文宗适将

幸上都亲阅御衣命录于簿左右无能书汉字者多尔济巴勒引笔书之文宗喜曰世臣之家乃能知学岂易得哉命为尚衣奉御寻授工部郎

中元统元年擢监察御史首上疏请亲祀宗庙赦命不宜数又陈时政五事时日月薄蚀烈风暴作河北山东旱蝗为灾及复条陈九事上之先

是教坊官位在百官后御史大夫萨题传旨传入正班多尔济巴勒执不可又西僧为佛事内廷醉酒失火多尔济巴勒劾其不守戒律延烧宫

殿萨题传旨免其罪多尔济巴勒又执不可一日间传旨者八乃已丞相巴延御史大夫腾吉斯二家家奴怙势为民害多尔济巴勒捕致于法

民大悦腾吉斯怒多尔济巴勒曰我知奉法而巳它不知也腾吉斯从子茂穆苏为钦察亲军指挥使恣横不法多尔济巴勒劾奏之茂穆苏集

无赖子欲加害会腾吉斯被诛乃罢累迁侍书学士同知经筵事是时年甫弱冠又世家子乃独以经术侍帝左右世以为盛事至正元年除翰

林学士仍知经筵事时喀喇库库以翰林学士承旨亦在经筵敷陈经义多尔济巴勒为之翻译曲尽其意多所启沃俄迁大宗正府伊克扎尔

古齐听讼之际引谕律令曲当事情宗王有杀其大母者多尔济巴勒必欲正其罪时相难之出为淮东廉访使迁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未行

又迁江西行省左丞以疾不赴北还养疾黄厓山中起为资正院使五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时有以善音乐得幸者有旨用为崇文

监丞多尔济巴勒曰用幸人居清选臣恐后世议陛下帝悦升右丞寻拜御史中丞监察御史劾奏伯勒齐尔布哈章甫上黜御史大夫额琳沁

巴勒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伯勒齐尔布哈传作江浙左丞相】 多尔济巴勒曰若此则台纲安在乃再上章劾奏并留大夫不允台臣皆

上印绶辞职帝谕多尔济巴勒曰汝其毋辞对曰宪纲隳矣臣安得独留帝为之出涕多尔济巴勒即杜门谢宾客寻出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

至官询民所苦知贵室僮奴公府隶卒强买民物仅酬半直又其俗编柳为斗大小不一贾侩得以高下其手民病之即饬有司厉防禁齐称量

诸物乃毕集而价自平又存恤孤老平准钱法清铨选汰胥吏慎句稽兴废坠巨细毕举苟有罪虽勋旧不贷王邸百司闻风悚惧召为太常礼

仪院使会盗起河南帝忧之拜中书平章政事首言治国之道纲常为重前西台御史张桓仗节死义不污于寇宜旌之以劝来者又言宜守荆

襄湖广以绝后患又数论祖宗之用兵匪专于杀人盖必有其道焉其言颇迕丞相托克托意时托克托倚信左司郎中汝中柏员外郎拜特穆

尔两人因擅权用事而多尔济巴勒正色立朝无所附丽适陕州围急因出为陕西行台御史大夫至中途闻商州陷即轻骑兼程至奉元而贼

巳至鸿门即就署奉命与行省平章托多便宜同讨贼遂督诸军复商州乃修筑奉元城募民为兵出库所藏银为大钱射中的者赏之由是人

皆为精兵金商义兵甚精锐列其功以闻赐敕褎奖由是国家获其用时御史大夫额森特穆尔师败于河南西台御史蒙果勒哈雅范文等其

劾奏之多尔济巴勒当署字顾左右曰吾其为平章湖广矣未几命下果然额森特穆尔托克托之弟章既上托克托怒故左迁多尔济巴勒而

御史十二人皆见黜关中人遮道泣留多尔济巴勒慰遣之不听乃从间道出至重庆闻江陵陷或以道梗请少留不从既至律诸军以法而授

纳粟者以官人心翕然汝中柏拜特穆尔言于丞相曰不杀多尔济巴勒则丞相终不安乃命专给军食时官廪所储无几即延州民有粟者谕

劝贷粟民无不从又遣官籴粟河南四川之境民闻其名争输粟以助饷右丞巴延布哈方总兵承顺风旨较侵辱之多尔济巴勒不为动官军

会复武昌至蕲黄巴延布哈百计徽索无不给之犹欲言其供需失期达尔罕军师王布哈奋言曰平章国之贵臣今坐不重茵食无珍味百需

立办犹欲诬之是无人心也托克托遣国子助教谔勒哲至军风使害之谔勒哲至则反加敬礼语人曰平章勋旧之家国之祥瑞吾苟伤之则

人将不食吾余矣多尔济巴勒素有风疾军中感雾露所患日剧遂卒于黄州多尔济巴勒以扶持名教为己任荐拔人才留心经术凡伊洛诸

儒之书未尝去手喜为五言诗于字画尤精其在经筵开陈大义间采前贤遣言次为书四卷一曰学本二曰君道三曰臣职四曰国政明道厚

伦制行稽古游艺五者学本之目也敬天爱民知人纳谏治内五者君道之目也宰辅台察守令将帅■〈执上目下〉御五者臣职之目也兴

学训农理财审刑议兵五者国政之目也帝览而善之赐名治原通训藏于宣文阁二字特古斯特穆尔都沁特穆尔

△阿噜图

阿噜图博尔济四世孙父穆呼哩阿噜图由经正监袭职为集赛官掌环卫遂拜翰林学士承旨迁知枢密院事至元三年袭封广平王至

正四年托克托辞相以阿噜图荐诏拜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而伯勒齐尔布哈为左丞相从驾行幸每同车出入一时以二相协和为喜时诏

修辽金宋三史阿噜图为总裁五年三史成以其书进帝曰朕与卿等皆当取前代善恶为勉阿噜图顿首舞蹈而出一日与僚佐议除刑部尚

书宰执有所举或以其人柔软阿噜图曰庙堂选僧子耶不枉人不坏法即是好刑官何必求强壮人左右无以答其知大体类如此先是伯勒

齐尔布哈尝与谋挤害托克托阿噜图不从六年伯勒齐尔布哈乃讽监察御史劾奏阿噜图不宜居相位阿噜图即避出城其姻党皆为不平

请曰丞相何不见帝自陈阿噜图曰我岂以丞相为难得耶但帝命我不敢辞今御史劾我我宜即云尔等无复言阿噜图既罢去明年伯勒齐

尔布哈遂为右丞相不久亦去十一年阿噜图复起为太傅 【三公表作太保】 出守和琳边卒

△弩都尔噶

弩都尔噶博尔济四世孙也早岁备卫累迁同知枢密院事既而废处于家顺帝至元五年奉使宣抚达勒达之地整理有司不法事三十

余条由是朝廷知其才升之岭北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五年召拜中书平章政事迁知枢密院事十七年以太尉总山东诸军守镇东昌路击退

田丰兵十八年田丰复陷济宁进逼东昌弩都尔噶以乏粮弃城退屯柏乡东昌遂陷还京师拜中书添设左丞相与太平同居相位弩都尔噶

有识量处事平允浙西张士诚既降弩都尔噶处置江南诸事咸得其宜士诚大服兴和路富民调戏子妇系狱行赂刑官久不决弩都尔噶除

邢部侍郎为兴和路达噜噶齐俾决其事富民遂自缢凡授官惟才是选不用私人众称其有大臣体己而遽罢相迁知枢密院事尝卧病谓所

知曰太平真宰相才也我疾固不起而太平亦不能久于位此可叹也朝官至门候疾者皆谢遣之二十年卒

△伯勒齐尔布哈

伯勒齐尔布哈字大用扬珠济达氏曾祖穆齐特以千户从宪宗南征有功父阿固台事成宗为丞相被诛后赠和宁忠献王伯勒齐尔布

哈早孤八岁以兴圣太后及武宗命侍明宗于藩邸寻入国子学为诸生会明宗以周王出镇云南伯勒齐尔布哈从行至大同而还仁宗召入

宿卫英宗朝命袭八番宣抚司达噜噶齐宣布恩信峒民感悦有累岁不服者至是皆受约束泰定三年特授同知太常礼仪院事益从耆老文

学之士雍容议论寻拜监察御史累迁吏部尚书至顺元年出为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寻除礼部尚书擢侍御史特命领宿卫凡宿卫

士有从掌领官荐用者往往举其亲昵独伯勒齐尔布哈推择岁久者举之众论翕服至元四年拜御史大夫知经筵事寻迁中书平章至正二

年拜江浙行省左丞相行至淮东间杭城大火烧官廨民庐几尽即疾驰赴镇下令录被灾者二万三千余户户给钞一锭焚死者亦如之人给

月米二斗幼稺给其半又请减盐课酒课等税朝廷皆从之在镇二年召还除翰林学士承旨仍掌宿卫四年 【宰相表作至正三年十二月

】 拜中书左丞相奉使周行沙漠洗冤除弊不可胜计又奏发使谕诸王仗各抚其民毋踰法制于是内外震肃明年岁大饥流民载道令有司

振之欲还乡者给路粮又录在京贫民日粜以粮七年进右丞相明年御史劾奏伯勒齐尔布哈而徽政院使高龙卜在帝侧为解帝遂不允乃

出御史大夫额琳沁巴勒为江浙左丞相 【按额琳沁巴勒传云出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迁拜湖广行省左丞相本传误合一官】 中丞以

下皆辞职诏复加太保于是两台各道言章交至伯勒齐尔布哈益不自安寻谪居渤海县十年卒后子达实特穆尔用于朝遂赠太师追封冀

王谥忠宣达实特穆尔字原理仕至中书平章政事有学识能世其家

△太平

太平字允中初名惟一后赐姓蒙古氏名太平父胜以非罪死太平年尚幼泰定帝雪其父冤而抚恤之太平资性开朗尝授业于赵孟俯

又师事云中吕弼始袭父职为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寻擢陕西汉中道廉访副使文宗召为工部尚书又除上都留守同知顺帝元统初命为枢

密副使寻升同知枢密院事迁御史中丞时中书有参议佛家律者憸人也御史劾其罪时宰庇之事寝不行太平辞疾家居至正二年诏起为

中书参知政事就职辽金宋三史久未克修至是太平为总裁官力赞成之四年升中书平章政事六年拜御史大夫 【按宰相表至正五年

十月太平由平章政事拜御史大夫此作六年互异】 故事台端非国姓不以授太平固辞诏特赐姓而改今名七年迁中书平章政事班同列

士国王多尔济为左丞相请于帝愿得太平与其事乃拜太平左丞相而以多尔济为右丞相明年诏修后妃功臣传特命太平同监修国史时

天下无事凡朝廷稽古右文之典有坠必举平生好访问人材不问南北必记录于册至是多进用之初托克托既罢相出居西土会其父满济

勒噶台卒太平请令托克托归葬以全孝道左右以为难太平为之固请托克托乃得还既而还朝拜太傅然不知太平之有德于己也因汝中

柏谗间成隙欲中伤之是时中书参政孔思立等皆一时名人太平所拔用者悉诬以罪黜去九年罢为翰林学士承旨既又诬劾其过失而并

论其子额森呼图克不宜僭娶宗室女托克托母闻之谓托克托兄弟曰太平好人也何害于汝而欲去之侍御史实默图扬言于朝曰御史欲

害正人坏台纲如天下后世何故吏田复劝太平自裁太平曰吾无罪当听命于天遂还奉元杜门谢客会河南盗起十五年诏为江浙行省左

丞相未行改淮南行省左丞相兼知行枢密院事总制诸军驻于济宁时诸军久出粮饷苦不继太平命有司给牛具以种麦自济宁达于海州

民不扰而兵赖以济议立土兵元帅府轮番耕战十六年移镇益都未几除辽阳行省左丞相十七年召为中书左丞相时毛贵据山东明年由

河间入寇官军屡败渐逼京都廷议迁都以避之太平力争以为不可起用同知枢密院事刘哈喇布哈于彰德击败贼众京城遂安会张士诚

以浙西降晋冀关陕间察罕特穆尔屡以捷奏于是中外命然有中兴之望时右丞相绰斯戬家人以造伪钞事觉刑部欲连逮绰斯戬太平力

为解之二皇后奇氏与皇太子谋欲内禅遣宦者资正院使保布哈谕意太平皇后又亲召至室举酒申前意太平依违而巳是时皇太子欲尽

逐帝近臣又令监察御史劾帝亲昵御史中丞图噜特穆尔未及奏而所劾御史迁为他官皇太子疑额森呼图克泄其事益决意去太平政柄

知枢密院事弩都尔噶数于帝前左右之以故皇太子之志未及逞会弩都尔噶死皇太子遂令监察御史迈珠僧格实哩劾左丞成遵参政赵

中等下狱死以二人为太平党也太平知势不可留数以疾辞位二十年拜太保俾养疾于家会阳翟王阿勒呼木特穆尔倡乱骚动北边势逼

上都皇太子言于帝命太平留守上都实欲置之死地太平遂往有同知太常院事托欢者额森呼图克故将也闻扬翟王将至乃引兵缚王至

军前太平不受令生致阙下北边以宁未几诏拜太馎赐田若干顷俾归奉元帝欲以巴咱尔为丞相巴咱尔辞曰臣老不足以任宰相必以命

臣非得太平同事不可于是密旨令巴咱尔留太平毋行太平至沙井闻命而止皇太子恶其既去而复留也二十三年令御史大夫布哈 【

顺帝纪作监察御史敏珠尔哈雅】 劾太平故违上命当正其罪乃诏悉拘所授宣命及所赐物俾往陕西之西居焉绰斯戬因诬奏之安置土

蕃寻遣使逼令自裁太平至东胜赋诗一篇乃自杀二十七年监察御史辩其非辜请加褎赠子额森呼图克名均字公秉少好学有俊才累迁

殿中侍御翰林院侍读学士皆兼袭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太平为相务广延才彦而额森呼图克又顷己下士以故名称藉然巳而被劾罢从亲

还奉元居六年召为兵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除通政院使太平再相授知枢密院事迁太子詹事十九年羣盗屯辽阳诏额森呼图克率师往

讨拔懿州盗踰辽河东奔而朝廷谗构日甚罢为上都留守寻改宣政院使以丁内艰不起绰斯戬再相复强起之即日监察御史额森特穆尔

李好直又劾罢之巳而绰斯戬徇皇太子旨构成大狱诬鲁达实曼济阿南达实哩沙嘉实哩额森呼图克及托欢等不轨锻炼成狱鲁达实逃

于大同军中曼济阿南达实哩等皆贬死额森呼图克当贬萨斯嘉之地道由图沙玛宣政院使呼济哩素受知太平因留居其地势政知其故

奏额森呼图克违命杖死之有诗集十卷

△特穆尔达实

特穆尔达实字九龄国王托克托之子事明宗于潜邸文宗初由同知都护府事累迁同知枢密院事后至元六年拜中书右丞至正改元

升平章政事巴延罢相庶务多所更张特穆尔达实尽心辅赞每入直帝赐坐榻前询以政道二年郊建言大祀竣事必有实惠及民乃赐民明

年田租之半岭北地寒不任穑事岁募富民和籴为边饷至是乃请别输京仓米百万斛储于和琳以为备日本商百余人遇风漂入高丽高丽

掠其货表请没入其人以为奴特穆尔达实曰天子一视同仁岂宜乘人之险以为利宜赀甚还巳而日本果上表称谢五年拜御史大夫务以

静重持大体建言近岁大臣获罪重者族灭轻者籍其妻子祖宗圣训父子罪不相及请除之着为令近畿饥民争赴京城奏出赃罚钞籴米万

石食之所活不可胜计居岁余迁平章政事位居第一大驾时巡留镇大都七年首相去位帝命为左丞相修饬纲纪立内外通调之法朝官外

补许得升辞亲授帝训郡邑贤能吏次第甄拔入补朝阙分海漕米四十万石置沿河诸仓以备凶岁孔子后袭封衍圣公阶止四品奏升为三

品岁一再诣国学进诸生奖励之中书故事用老臣预议大政久废不设特穆尔达实奏复其规起达罕张元朴等四人为议事平章从幸上京

还入政事堂俄感暴疾卒追封冀宁王谥文忠特穆尔达实天性忠亮伊洛诸儒之书深所研究帝尝称王文统奇才对曰世祖有尧舜之资文

统不以王道告君而乃尚霸术何足取乎初巴延议罢科举特穆尔达实时在参议府不署牍及入中书及议复之征用处士待以不次之擢或

疑为太优特穆尔达实曰隐士无求于朝廷朝廷有求于隐士区区名爵奚足惜哉时修辽金宋三史特穆尔达实为总裁官多所协赞云

△达实特穆尔

达实特穆尔字九成幼与其兄特穆尔达实俱入国学为诸生以世冑补官为太尉监提点擢治书侍御史以言罢除枢密院同知累迁为

湖广行省平章政事沅靖柳桂等路猺獐窃发朝廷下诏招谕之达实特穆尔谓寇情不可料请置三分省一治静江一治沅靖一治柳桂分治

益戍朝廷如其言巳而诸猺獠悉降召还复为大司农至正十一年台州方国珍起海上达实特穆尔奉诏与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樊执敬往招

谕之明年盗起河南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至则修城池饬备御贼不敢犯其境迁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十五年入为中书平章政事时中书庶

务多为吏胥迟留至则责委提控掾史二人分督左右曹悉为剖决出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寻兼知行枢密院事许以便宜行事 【按显帝纪

达实特穆尔兼知行枢密院事在至正十六年】 时江淮盗势日盛南北阻隔达实特穆尔独治方面而任用非人肆通贿赂卖官鬻爵于是谤

议纷然所部郡县往往沦陷十六年张士诚陷平江进逼杭州达实特穆尔即弃城遁万户普贤弩力拒之而苗军帅杨谔勒哲亦引兵至败走

张士诚达实特穆尔乃还初达实特穆尔以谔勒哲为海北宣慰使都元帅寻升江浙行省参政至是遂升右丞而苗军素无纪律肆为钞掠所

过荡然无遗达实特穆尔方倚谔勒哲以为重莫敢禁遏故谔勒哲矜骄日肆而不可制明年士诚寇嘉兴屡为谔勒哲所败士诚乃遣曼济哈

雅以书诈降而书词多不逊谔勒哲欲纳之达实特穆尔谓其反复不可信谔勒哲固劝乃许之遂授士诚太尉其弟士德淮南行省平章政事

士信同知行枢密院事其赏皆授官有差士德寻为明兵所擒复升士信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然士诚虽降而城池府库甲兵钱谷皆自据如故

于是朝廷以招安张士诚为达实特穆尔功诏加太尉 【按顺帝纪达实特穆尔加太尉在至正二十年与本传纪年互异】 是时徽州建德

皆巳陷谔勒哲屡出师不利士诚素欲图谔勒哲而谔勒哲时又强取平章政事庆通女达实特穆尔虽主其婚然亦其厌之乃阴与士诚定计

扬言使士诚出兵复建德谔勒哲不为备遂被围苗军悉溃谔勒哲与其弟巴延皆自杀士诚遂据机州十九年朝廷因授士信江浙行省平章

政事士信乃大发浙西诸郡民筑抗城于是方面之权悉归张氏达实特穆尔徒虚名而巳俄而士诚欲求王爵达实特穆尔谓左右曰我若逆

其意目前必受害当忍耻含垢以从之乃具闻于朝不报士诚遂自立为吴王即平江治宫阙立官属时达实特穆尔为江浙行省右丞哲伯为

左右司郎中二人谄事士诚数媒櫱达实特穆尔短二十四年士信乃使王晟等面数达实特穆尔过失勒其移咨省院自陈老疾愿退又言丞

相之任非士信不可士信即逼取其所掌符印而自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徙达实特穆尔至嘉兴峻其垣墙锢其门闼防禁甚严达实特穆尔日

对妻妾饮酒放歌自若士诚既拘达实特穆尔索行台印章布哈特穆尔封其印置诸库曰我头可断印不可与又迫之登舟曰我可死不可辱

也从容沐浴更衣与妻子诀赋诗二章及授印仰药死后数日达实特穆尔闻之叹曰大夫且死吾不死何为遂命左右以药酒进饮之而死士

诚乃使载其杴及妻孥北返于京师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猜你喜欢
  本纪第八 玄宗上·刘昫
  本纪第一 高祖·欧阳修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泰定帝一·宋濂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二十七·柯劭忞
  奢纵第二十五·吴兢
  第八十一回 攻旧都逆子忘天理 陷中山娇女作人奴·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卷之九十八·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二十一·徐紘
  京口耆旧传卷六·刘宰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一·阿桂
  评鉴阐要卷五·乾隆
  崔铣传·张廷玉
  卷之十一  奉天靖難記一(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洧·唐圭璋

      洧号仙麓,闽人。曾守道州,宝祐、咸淳间人。   糖多令   庆曹松庐待郎,与秋壑只争二日,曹新除两浙漕八月初十   雁荡接台山。秋来最好看。寿星明、高现云端。八月初弦三日里,□二老、福人间。   玉节近天颜。东

  • 诗本音卷三·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国风郑缁衣之宜【鱼何反】兮敝予又改为【音譌】兮适子之馆【二十九换】兮还予授子之粲【二十八翰】兮缁衣之好【三十二晧】兮敝予又改造【三十二晧】兮适子之馆【见上】兮还予授子之粲【见上】兮缁衣之蓆

  • 哈代八十六岁诞日自述·徐志摩

    好的,世界,你没有骗我, 你没有冤我, 你说怎么来是怎么来, 你的信用倒真是不坏。 打我是个孩子我常躺 在青草地里对着天望, 说实话我从不曾希冀 人生有多么艳丽。 打头儿你说,你常在说, 你说了又说, 你在那云天里,山林间, 散播你

  • 列传第三十七 李灵崔鉴·魏收

    李灵,字虎符,赵郡人,高平公顺从父兄也。父勰,字小同,恬静好学,有声赵魏。太祖平中原,闻勰已亡,哀惜之,赠宣威将军、兰陵太守。神?中,世祖征天下才俊,灵至,拜中书博士,转侍郎。从驾临江,除淮阳太守。灵以学优温谨,选授高宗经。后加建

  • 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礼五·张廷玉

        ◎礼五   庙制 禘佩 时享 荐新 加上谥号 庙讳   宗庙之制   明初作四亲庙于宫城东南,各为一庙。皇高祖居中,皇曾祖东第一,皇祖西第一,皇考东第二,皆南向。每庙中室奉神主。东西两夹室,旁两庑。三门,门

  • 卷第四十·胡三省

    汉纪三十二〔起旃蒙作噩(乙酉),尽柔兆阉茂(丙戌),凡二年。〕《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讳秀,字文叔。贤曰:礼,祖有功而宗有德。光武中叶兴,故庙称世祖。谥法,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伏侯古今注曰:「秀」之字曰「茂」。伯、仲、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九·乾隆

      五季  【壬晋天福七年六月晋王室娄立汉寅刘珹光天元年是嵗□□国三镇】春正月晋以杜重威为顺国【欧史纲目俱作顺徳今依通鉴】节度使  安重荣既诛晋改镇州成徳军为恒州顺国军以杜重威为节度使重威奉王瑜【范阳

  •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 第五十六·班固

    (何武,王嘉,师丹)【原文】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之间屡蒙瑞应。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

  • 钟绍京传·刘昫

    钟绍京,虔赣(江西赣州)人。最初,任司农录事,因为书法好调到凤阁。武则天时,明堂的门额、九鼎的铭文,以及各宫殿的门榜,都是钟绍京写的。景龙年中,钟绍京任苑总监。玄宗诛韦氏时,钟绍京深夜率领户奴和丁夫跟随,到事成,当天晚上玄

  • 张璁传·张廷玉

    张璁,字秉用,永嘉人。早年被乡里举送参加考试,七次都不得第。将到吏部去等候选派,御史萧鸣凤善于占星术,告诉他说“:从此以后三年你就可以中进士,再有三年该会飞黄腾达的。”张璁于是还乡。正德十六年(1521)登黄榜,已经四十七

  • 食力·方以智

    此熙熙然者,随之,而善亦为恶;教之,亦不能保善之不为恶也,但使人知不敢为恶而已矣。在宥者,宥之之谓也;随之,是禽兽之也;凿而教之,则恶有过于禽兽者。是故圣人之教,随而宥之:劳之而乃以安,安之而乃肯劳;苦之而乃以乐,乐之而乃肯苦。苦

  • 叹无为品第三十·马鸣

    於时从空中,天宝宫照耀。驾以千象车,悬虚而在上。敬心熟视佛,舍命卧身形。怀感而悲叹,因说是辞曰:处在大生死,一切皆无常。始生现兴盛,卒衰损灭亡。回旋向所乐,便生种种苦。都灭尽诸苦,无为第一快。生死杂种薪,烧令无有馀。慧炎

  • 佛说懈怠耕者经·佚名

    宋沙门惠简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竹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众菩萨俱。时佛从罗阅只欲诣舍卫。诸菩萨导前。释梵。被服又见身体如四天王。诸比丘僧悉从佛后。诸天龙神在上供养。去城不远。时有一人在田

  • 菩萨戒本(出瑜伽论本事分中菩萨地)·佚名

    弥勒菩萨说沙门玄奘奉 诏译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既思惟已然后为成。正所作业当勤修学。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呾缆藏。及以菩萨摩呾理迦。随其所闻当勤

  • 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静泰

    释静泰撰夫文字即解脱真场。摽不二之宗。名句称波若玄扄。开唯一之路。是以法籍驰简。诏百亿而同文。至教驱辙。环大千而共轨。玉箱花题。炳发天城。金牒宝词。昭彰龙宇。自悲云西起。慈液东飞。肇渐昭于周星。终大明

  • 第七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卯三 会十二处即藏性 分二  辰初 总征  二 别破  今初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此总标十二处即藏性。处者方所也,定在也。以权教相

  • 旴江集·李觏

    三十七卷。《年谱》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觏(1009—1059)撰。李觏,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皇祐初 (1060),因其俊辩能文,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升直讲。嘉祐中(1060),为国子监奏,后召为海门主簿、太

  • 上清金章十二篇·佚名

    《上清金章十二篇》,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之手。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篇言诵章仪法。内载五言颂诗十二首,题作「上清金章」。道士斋醮行仪时歌咏此章以赞颂神灵。《上清诸真章颂》一书收录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