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六 蔡孑民二

讲到蔡孑民的事,非把林蔡斗争来叙说一番不可,而这事又是与复辟很有关系的。复辟这出把戏,前后不到两个星期便收场了,但是它却留下很大的影响,在以后的政治和文化的方面,都是关系极大。在政治上是段祺瑞以推倒复辟的功劳,再做内阁总理,造成皖系的局面,与直系争权利演成直皖战争,接下去便是直奉战争,结果是张作霖进北京来做大元帅,直到北伐成功,北洋派整个坍台,这才告一结束。在段内阁当权时代,兴起了那有名的五四运动,这本来是学生的爱国的一种政治表现,但因为影响于文化方面者极为深远,所以或又称以后的作新文化运动。这名称是颇为确实的,因为以后蓬蓬勃勃起来的文化上诸种运动,几乎无一不是受了复辟事件的刺激而发生而兴旺的。即如《新青年》吧,它本来就有,叫作“青年杂志”,也是普通的刊物罢了,虽是由陈独秀编辑,看不出什么特色来,后来有胡适之自美国寄稿,说到改革文体,美其名曰“文学革命”,可是说也可笑,自己所写的文章都还没有用白话文。第三卷里陈独秀答胡适书中,尽管很强硬的说:

“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可是说是这么说,做却还是做的古文,和反对者一般。(上边的这一节话,是抄录黎锦熙在《国语周刊》创刊号所说的。)我初来北京,鲁迅曾以《新青年》数册见示,并且述许季茀的话道,“这里边颇有些谬论,可以一驳。”大概许君是用了民报社时代的眼光去看它,所以这么说的吧,但是我看了却觉得没有什么谬,虽然也并不怎么对,我那时也是写古文的,增订本《域外小说集》所收梭罗古勃的寓言数篇,便都是复辟前后这一个时期所翻译的。经过那一次事件的刺激,和以后的种种考虑,这才翻然改变过来,觉得中国很有“思想革命”之必要,光只是“文学革命”实在不够,虽然表现的文字改革自然是联带的应当做到的事,不过不是主要的目的罢了。所以我所写的第一篇白话文乃是《古诗今译》,内容是古希腊谛阿克列多思的牧歌第十,在九月十八日译成,十一月十四日又加添了一篇题记,送给《新青年》去,在第四卷中登出的。题记原文如下:

四,以上都是此刻的见解,倘若日后想出更好的方法,或有人别有高见的时候,便自然从更好的走。”

什法师说,译书如嚼饭哺人,原是不错。真要译得好,只有不译。若译它时,总有两件缺点,但我说,这却正是翻译的要素。一,不及原本,因为已经译成中国语。如果还同原文一样好,除非请谛阿克列多思学了中国文自己来做。二,不像汉文——有声调好读的文章——,因为原是外国著作。如果用汉文一般样式,那就是我随意乱改的胡涂文,算不了真翻译。

二,口语作诗不能用五七言,也不必定要押韵,只要照呼吸的长短作句便好。现在所译的歌就用此法,且试试看,这就是我所谓新体诗。

三,外国字有两不译,一人名地名,(原来著者姓名系用罗马字拼,今改用译音了,)二特别名词,以及没有确当译语,或容易误会的,都用原语,但以罗马字作标准。

“一,谛阿克列多思(Theokritos)牧歌是希腊二千年前的古诗,今却用口语来译它,因为我觉得它好,又相信中国只有口语可以译它。

这篇译诗与题记都经过鲁迅的修改,题记中第一节的第二段由他添改了两句,即是“如果”云云,口气非常的强有力,其实我在那里边所说,和我早年的文章一样,本来也颇少婉曲的风致,但是这样一改便显得更是突出了。其次是鲁迅个人,从前那么隐默,现在却动手写起小说来,他明说是由于“金心异”(钱玄同的诨名)的劝驾,这也是复辟以后的事情。钱君从八月起,开始到会馆来访问,大抵是午后四时来,吃过晚饭,谈到十一二点钟回师大寄宿舍去。查旧日记八月中的九日,十七日,廿七日来了三回,九月以后每月只来过一回。鲁迅文章中所记谈话,便是问抄碑有什么用,是什么意思,以及末了说,“我想你可以做一点文章”,这大概是在头两回所说的。“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灭这铁屋的希望”,这个结论承鲁迅接受了,结果是那篇《狂人日记》,在《新青年》次年五月号发表,它的创作时期当在那年初春了。如众所周知,这篇《狂人日记》不但是篇白话文,而且是攻击吃人的礼教的第一炮,这便是鲁迅钱玄同所关心的思想革命问题,其重要超过于文学革命了。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九·列传第七十八·脱脱
  ●卷八·徐梦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李心传
  第五十回 饮鸩毒姑妇成疑案 焚鸦片中外起兵端·蔡东藩
  英使觐见清高宗行叩头礼·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八·佚名
  甲申战事记·池仲祐
  皇王大纪卷八十·胡宏
  卷二十五·陈均
  第二三三札光绪十八年十月二十日一一五○九--一六·佚名
  四四 谕内阁着英廉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官·佚名
  上党王高涣传·李延寿
  林康侯·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 卷四十六·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唐庚眉山诗钞唐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人年十四能诗文赋明妃曲题醉仙崖诸作老师匠手皆畏之中绍圣进士为州县官至大观始入为博士张商英荐其才除提举京畿

  • 第五回 猛参政用炮击敌 慈喇嘛偕使传书·蔡东藩

      却说孙承宗在辽,因朝中阉宦用事,刑赏倒置,心中懊怅异常;适届熹宗寿期,意欲借祝贺为名,入朝面劾阉竖。到了圣寿前一日,偕御史鹿善继,同到通州,忽兵部发来飞骑三道,止其入朝。承宗知计不成,急急回关,不意朝右阉党,已劾其擅离职

  • 卷首四·佚名

    &middot;御制诗(二)戊申元旦试笔太和元会万方趋,五十三年教敬敷。戒在得乎老已至,思其艰也易为图。却非求治成欲速,惟是慎终始弗渝。天子古稀敢称倦?孜孜犹日最勤吾。康熙三载逮今岁,一百还饶廿五年(康熙三年元旦甲子,至今岁元

  • 陈清端公续传·丁宗洛

    (嘉庆九年原稿)余尝读公抚闽谢恩札子,详纪陛见时天语谆谆,直如父子、师弟间;未始不叹君臣相得之隆,自古犹难也,休哉!圣祖之任贤弗贰若此,而公之高风介节有以上孚宸衷、下慰舆情者,敻乎尚矣。生平节烈见于史传者,盖详诗文三卷,亦已

  • 二四七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出高熊征陆显仁所著书籍缴毁折·佚名

    二四七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出高熊征陆显仁所著书籍缴毁折乾隆四十年二月二十六日据署布政司事 按察使朱椿、署按察司事 驿盐道周升桓详称:遵旨饬属明白传谕粤西各绅士藏书之家,如书内有忌讳诞妄字句、不应留惑后世者,令

  • 斛斯椿传·李延寿

    斛斯椿,字法寿,广牧富昌人。他的先祖为莫弗大人。父亲斛斯足,又名斛斯敦,孝明帝时任左牧令。当时,黄河以西盗贼猖獗,牧民受到骚扰,斛斯椿便携带全家投奔..朱荣。因作战有功,被任为中散大夫,任外兵事。他性情乖巧,很得..朱荣的欢

  • 肖乃台传·宋濂

    肖乃台,姓秃伯怯烈氏,为人忠勇,侍卫太祖。木华黎、博尔术分别为左右万户,问肖乃台愿归属哪个万户,肖乃台表示愿属木华黎,于是立即命佩金符,领蒙古军,从太师国王木华黎征战,常为先锋。蒙古大军至河北,史天泽之父率老幼投降。木华

  • 卷八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钦宗靖康初欧阳彻上书曰臣闻唐太宗时中书舍人高季辅上封事言得失辞旨切至上善之赐锺乳一剂曰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

  • 第八节 安史之乱(下)·吕思勉

    图恢复者必藉兵力。天宝时,兵力萃于西北,而河西、陇右皆较远,肃宗西行,必之朔方者,势也。顾朔方兵力,皆在郭、李之手,故潼关不守,光弼遂释博陵之围,与子仪俱入井陉,而河北遂尽为史思明、尹子奇所陷。玄宗之西行,安禄山不意其如是

  • 卷三·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宋 陈经 撰大禹谟【虞书】序书者曰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后之君子亦由禹以功陶以谟不闻禹之有谟也今此篇之书以大禹谟名篇而详观所载又皆非大禹之言不过曰克艰与六

  • 卷十六·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卷西山读书记卷十六宋 真德秀 撰才德春秋传季文子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高阳帝颛顼之号八人其苗裔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此即垂益禹臯陶之伦庭坚即臯陶字齐圣广

  • 卷六·朱申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句解卷六宋 朱申 撰春官宗伯下大司乐【中大夫二人乐官之长】掌成均之灋【成均五帝学名法谓其遗法也】以治建国之学政【国有学政不治则不脩不建则不立】而合国之子弟焉【合聚也公卿大夫之子弟当入学

  • 宗镜录卷第八十九·延寿

    夫诸佛唯一法身。云何说三身差别。答。约用分三。其体常一。识论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

  • 花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六·法藏

    (此尽性起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佛小相光明功德品第三十初释名佛者。标人表德。小相者形大辨体。光明者依体起用。功德者用所成益。此则依人显德。体用为名。二来意者。前品大相各有光明。皆照法界而未显所照利益之相

  • 目录·丹霞子淳

    虚堂集目录 卷第一 一青原阶级(参学)  二石头曹溪(对机)  三药山坐次(禅定)  四船子夹山(舟楫)  五椑树洞山(参学)  六沙弥住庵(雨雪)  七道吾五峰(对机)  八洞山廊幕(姓名)  九云岩巾缾(香灯)  

  • 文章精义·李涂

    宋·李涂撰。一卷。恐非足本。涂字耆卿,生卒居里不祥,事迹亦无可考。此书乃李涂门人于钦 (1284—1333) 聆听李涂“论古今文章”时所记笔记。刊于元文宗至顺三年。其论文多本《六经》,鲜及声律章句。而于工拙繁简之间,源流

  • 风声鹤唳·林语堂

    长篇小说。林语堂著。1941年在美国出版英文本,1947年林氏出版社出版中文译文。该书是《林语堂三部曲》之二,与《京华烟云》有某些承续之处。小说写姚府主人姚伯牙在抗战中的恋爱故事。自北平沦陷后,伯牙的亲戚均去南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