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亦思马因、布伯传

亦思马因,回族,西域旭烈人。会造炮,至元八年(1271)与阿老瓦丁同至京师。十年,随元军攻打襄阳,未攻下。亦思马因观察地势后,置炮于城的东南角。炮重一百五十斤,机关一发动,声震天地,炮弹入地七尺,可说无坚不摧。宋朝安抚吕文焕很骇怕,便投降了。因为立了功,世祖赐银二百五十两,命为回回炮手总管,佩虎符。十一年因病逝世,子布伯袭职。

当元军渡江时,宋兵列阵于南岸,还拥有水军准备迎战。布伯在北岸竖炮击宋军,击沉宋军所有的兵船,后来每次战斗,只要用布伯的炮击,都会立功。十八年,世祖赐布伯佩三珠虎符、加镇国上将军、回回炮手都元帅。十九年,改任为军匠万户府万户,迁刑部尚书。又封其弟亦不剌金为万户,佩元降虎符,任广威将军。布伯不久又进通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赐钞二万五千贯,以供养老。

猜你喜欢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四·汤球
  卷之一千九十三·佚名
  第二卷 兴学·缪荃孙
  卷之五十八·祁韵士
  志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七十二·郑麟趾
  五一 我的新书一·周作人
  束皙传·房玄龄
  张讥传·姚思廉
  魏兰根传·李延寿
  完颜永成传·脱脱
  洋务续记·佚名
  【注 解】·钱穆
  中英禁烟条件·佚名
  卷六十三·佚名
  205.韩世忠阻击金兵·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三十四·彭定求

        卷834_1 【寿春进祝圣七首·千载降祥】贯休   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万汇须亭毓,群仙送下来。   承乾当否极,庶事尽康哉。只有羲轩比,其馀不可陪。   卷834_2 【寿春进祝圣七首·文有武备】贯休   武

  • ●卷上·王寿昌

    ○总论诗有四正:性情宜正,志向宜正,本源宜正,是非取舍宜正。诗有六要:心要忠厚,意要缠绵,语要含蓄,义要分明,气度要和雅,规模要广大。诗有四清:心境欲清,神骨欲清,气味欲清,意致音韵欲清。诗有三真:言情欲真,写境欲真,纪事欲真。诗有三

  • 巻十四·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十四眀 胡震亨 撰乐通三琴曲高宗白雪曲【显庆中帝以琴曲失传令有司修习太常丞吕才言琴曲本宜合歌请依琴中旧曲以御制雪诗为白雪歌辞又古今乐府奏正曲后复有送声亦君唱臣和之义请以羣臣长孙无

  • 卷三十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三十三都邑两都赋【有序       唐】李 庾臣伏见汉诸儒若班固张衡者皆赋都邑盛称汉隆当王道升平火德丕赫数子歌咏发着后代今自隋室迁都而我宅焉广狭荣陋与汉殊状言时则有六姓千龄之

  • 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脱脱

        晏殊 庞籍王随 章得象 吕夷简张士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曰:"殊江外

  • 谷山笔麈卷之十一  筹边·于慎行

    权不可中制,兵不可遥度,故曰:阃以外将军制之。非重之也,乃使不得辞其责也。后之当事者,乃取境外之事而任之于庙堂,则分阃有所逃其咎矣,岂得为胜筭哉?然则庙堂之责何如?曰:六辔在手,四牡就驾。有如代骥而驰,终日不能一舍,非御道也。

  • 石井本宗族谱·佚名

    石井本宗族谱序石井本宗族谱序石井祠堂联文石井名贤序本宗族谱序族谱名行序世系图谱〔序〕石井谒祖序序赠井江郑氏历代人物南安县四十三都石井乡郑氏世谱同安县感化里石澳保狮石乡郑氏图谱郑氏关系文书暨石井本宗族谱

  • 四三九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折·佚名

    四三九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十九日江苏巡抚臣杨魁谨奏,为续缴应毁书籍,仰祈圣鉴事。窃照伪妄遗书并沈德潜选辑之《国朝诗别裁集》,钦奉谕旨均应查缴销毁,前经臣节次收获违碍书一百种,及各项重复

  • 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 第四十二·班固

    (王吉,贡禹,龚胜,龚舍,鲍宣)【原文】昔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伯夷、叔齐薄之,饿死于首陽,不食其禄,周犹称盛德焉。然孔子贤此二人,以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也。而《孟子》亦云:“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奋乎百世之上,百

  • 铁迈赤传(附虎都铁木禄、塔海传)·宋濂

    铁迈赤,姓合鲁氏,善骑射,曾随太祖平定西夏,又随皇子阔出、忽都秃、行省铁木答尔等平定河南,累立战功。宪宗伐宋,铁迈赤随皇弟世祖攻鄂州。元帅兀良哈台奉命由交趾攻宋,与南下之世祖所领蒙古大军会合。宪宗九年(1259),世祖大军

  • 卷十七 丧服第十一之一·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十七   宋 李如圭 丧服第十一 子夏传郑目録云天子以下死而相丧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不忍言死而言丧丧者弃亡之辞若全存居于彼焉己亡之耳大戴第十七小戴第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四·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第二分菩薩行品第七十   爾時具夀善現白佛言.世尊.所說菩薩行菩薩行者.何法名爲菩薩行耶。佛告善現.菩   薩行菩薩行者謂爲無上正等菩提行[二]生死故名菩薩行。具夀善現白言.世

  • 指月录卷之十六·瞿汝稷

    六祖下第五世▲瑞州洞山良价悟本禅师会稽俞氏子。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曰。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山礼默禅师披剃。年二十一。诣嵩

  • 卷第二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七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智品第七之二如是已辩诸智差别。智所成德今当显示。于中先辩佛不共德。且初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何谓十八。颂曰。十八不共法  谓佛十力等论

  • 卷第七(金刚部卷上)·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七(金刚部卷上)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佛说金刚藏大威神力三昧法印咒品第一(印有五十七咒有三十二赞文有一十八印十一咒是主余者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富罗山。与阿僧祇诸大菩萨摩诃萨众并及

  • 卷第五(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五(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初分舍堕法下佛在王舍城。尔时众多居士。共请佛及僧。其中有破薪者取水者扫洒地者敷坐具者布华者敷高座者办具食者。时跋难陀晨朝著衣持钵。先往请家至诸人所。随其

  • 铜符铁卷·吴猛

    《铜符铁卷》秘文乃晋朝吴猛真人所传。

  • 慈禧太后演义·蔡东藩

    《慈禧太后演义》42回。蔡东藩著。原名《西太后演义》,是以慈禧为主人公的章回小说。此书是作者以清末历史为脉络,广采遗闻轶事撰写而成。它在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中,穿插了对人物心理的剖析,描写了慈禧自入皇宫之后,处心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