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三十四

 

  卷834_1 【寿春进祝圣七首·千载降祥】贯休

  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万汇须亭毓,群仙送下来。

  承乾当否极,庶事尽康哉。只有羲轩比,其馀不可陪。

  卷834_2 【寿春进祝圣七首·文有武备】贯休

  武宿与文星,常如掌上擎。孙吴机不动,周邵事多行。

  旰食炉烟细,宵衣隙月明。还闻夔进曲,吹出泰阶平。

  卷834_3 【寿春进祝圣七首·从谏如流】贯休

  及溜龙鳞动,君臣道义深。万年轩后镜,一片汉高心。

  北狄皆输款,南夷尽贡琛。从兹千万岁,枝叶玉森森。

  卷834_4 【寿春进祝圣七首·搜扬草泽】贯休

  俟时兼待价,垂棘出尘埃。仄席三旌切,移山万里来。

  烟霞衣上落,阊阖雪中开。寿酒今朝进,无非出世才。

  卷834_5 【寿春进祝圣七首·守在四夷】贯休

  天将兴大蜀,有道遂君临。四塞同诸子,三边共一心。

  闍婆香似雪,回鹘马如林。曾读前皇传,巍巍冠古今。

  卷834_6 【寿春进祝圣七首·大兴三教】贯休

  曈曈悬佛日,天俣动云韶。缝掖诸生集,麟洲羽客朝。

  非烟生玉砌,御柳吐金条。击壤翁知否,吾皇即帝尧。

  卷834_7 【寿春进祝圣七首·山呼万岁】贯休

  声教无为日,山呼万岁声。隆隆如谷响,合合似雷鸣。

  翠拔为天柱,根盘倚凤城。恭唯千万岁,岁岁致升平。

  卷834_8 【早秋夜坐】贯休

  微凉砧满城,林下石床平。发岂无端白,诗须出世清。

  邻僧同树影,砌月浸蛩声。独自更深坐,无人知此情。

  卷834_9 【早起】贯休

  夜坐还早起,寂寥多病身。神清寻梦在,香极觉花新。

  树露繁于雨,溪云动似人。又知何处客,轧轧转征轮。

  卷834_10 【秋晚野步】贯休

  闲步不觉远,萧萧木落初。诗情抛阃阈,江影动襟裾。

  阁北鸿行出,霞西雨脚疏。金峰秋更好,乞取又何如。

  卷834_11 【晚望】贯休

  旷望危桥上,微吟落照前。烟霞浓浸海,川岳阔连天。

  白鸟格不俗,孤云态可怜。终期将尔辈,归去旧江边。

  卷834_12 【寄翰林陆学士】贯休

  颜冉商参甲,鸾凰密勿才。帘垂仙鸟下,吟次圣人来。

  宝辇千官捧,宫花九色开。何时重一见,为我话蓬莱。

  卷834_13 【赠造微禅师院】贯休

  薝卜气雍雍,门深圣泽重。七丝奔小蟹,五字逼雕龙。

  药转红金鼎,茶开紫阁封。圭峰争去得,卿相日憧憧。

  卷834_14 【南海晚望】贯休

  海上聊一望,舶帆天际飞。狂蛮莫挂甲,圣主正垂衣。

  风恶巨鱼出,山昏群獠归。无人知此意,吟到月腾辉。

  卷834_15 【寄庐山大愿和尚】贯休

  石上桂成丛,师庵在桂中。皆云习凿齿,未可扣真风。

  雪洗香炉碧,霞藏瀑布红。何时甘露偈,一寄剡山东。

  卷834_16 【怀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贯休

  得力未得力,高吟夏又残。二毛非自出,万事到诗难。

  蝉见木叶落,雷将雨气寒。何妨槌琢后,更献至公看。

  卷834_17 【上冯使君水晶数珠】贯休

  泠泠瀑滴清,贯串有规程。将讽观空偈,全胜照乘明。

  龙神多共惜,金玉比终轻。愿在玄晖手,常资物外情。

  卷834_18 【送明觉大师兼寄郑山人】贯休

  去去楞伽子,春深道路长。鸟啼青嶂险,花落紫衣香。

  此去非馀事,还归内道场。凭师将老倒,一向说荥阳。

  卷834_19 【庐山寻灵纪不遇】贯休

  久别稀相见,深山道益孤。叶全离大朴,君尚在新吴。

  钟嗄声飘驿,山顽气喷湖。留诗如和得,一望寄前途。

  卷834_20 【题曹溪祖师堂】贯休

  皎洁曹溪月,嵯峨七宝林。空传智药记,岂见祖禅心。

  信衣非苎麻,白云无知音。大哉双峰溪,万古青沈沈。

  卷834_21 【怀匡山道侣】贯休

  常忆将吾友,穿云过瀑西。有碑皆读彻,无处不相携。

  柽桂株株湿,猿猱个个啼。等闲成远别,窗月又如珪。

  卷834_22 【怀卢延让(时延让新及第)】贯休

  冥搜忍饥冻,嗟尔不能休。几叹不得力,到头还白头。

  姓名归紫府,妻子在沧洲。又是蝉声也,如今何处游。

  卷834_23 【春晚访镜湖方干】贯休

  幽居湖北滨,相访值残春。路远诸峰雨,时多擉鳖人。

  蒸花初酿酒,渔艇劣容身。莫讶频来此,伊余亦隐沦。

  卷834_24 【秋过相思寺】贯休

  见说相思寺,今来似有期。瘴乡终有出,天意固难欺。

  昼雨先花岛,秋云挂戍旗。故人多在蜀,不去更何之。

  

猜你喜欢
  卷五·阮阅
  十八家诗抄·卷九·曾国藩
  山谷词 二·黄庭坚
  ●卷六·宋三·王奕清
  ◆瞿博士智(睿夫集)·顾嗣立
  ◆知非子方夔(富山懒稿)·顾嗣立
  第二幕·老舍
  ●卷八·葛立方
  八月的太阳·徐志摩
  初集卷三十一·乾隆
  顾误录·王德晖
  巻十一·李攀龙
  卷五十八·陈元龙
  卷三百二·陈廷敬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七十     明 冯惟讷 撰 齐第五 谢朓【三】 诗 奉和竟陵王同沈右率过刘先生墓 嘉树因枝条琢玉良可宝若人陵曲台垂帷茂渊道善诱宗学原鸣钟霁幽抱仁焉徂宛洛清徽夜何早岁晚结松隂平原乱秋

  • 卷三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七十六孟郊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讌一雨百泉涨南潭夜来深分明碧沙底写出青天心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既登飞【一作青】云舫愿奏清风琴高岸立旗戟潜蛟失【一作互】浮沉威棱护斯浸魍魉逃所侵山

  • 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佚名

    唐朝新定诗格 唐 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一卷,唐崔融撰。此书中国历代书目不见著录,惟《日本国见在书目》“小学家”类录有“《唐朝新定诗格》一卷”,不题撰者。《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提及

  • 卷二十一·连横

    乡治志连横曰:古之冶民也,筑城郭以居之,制庐井以均之,开市肆以通之,设庠序以教之。士农工商,各有其业;故朝亡废官,邑亡敖民,地亡旷土。理民之道,地着为本。是故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乡万二千五百

  • ●卷第七·胡三省

    【秦纪二】起阏逢阉茂,尽玄黓执徐,凡十九年。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公元前二二七年)①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韦昭曰:九宾,周礼九仪也,谓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也。史记正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佚名

    万历八年十二月丙申朔礼部右侍郎林士章再疏引罪乞罢上不允○戒有司积榖备赈不得指名科罚以充贪吏囊橐违者参治○兵部考核军政令总兵副总兵自陈参游以下照各省直开注贤否存留降革俱如例○戊戌夺原任狭西参议何汝成职闲

  • 一二○○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访查李清所著书一并销毁事致江浙等省督抚函·佚名

    一二○○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访查李清所著书一并销毁事致江浙等省督抚函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初三日径启者:李清所著《诸史同异录》一书,语多悖缪。现在奉旨将四库全书内抄录者撤出销毁,又李清所著《南唐书合订》、《南北史合

  • 张率传·李延寿

    张率字士简,性格宽厚文雅。十二岁能写文章,常常每天规定写诗一篇,有时几天不作,就加以追补,逐渐进而写作赋颂,到了十六岁,过去的作品已有两千余首。有个叫虞讷的见了以后加以诋毁,于是张率有一天把它们全部烧毁,重新作了一首诗

  • 高桢传·脱脱

    高桢,辽阳渤海人。其第五代祖父高牟翰在辽国做官,官至太师。高桢少年好学,曾经得过进士。金朝斡鲁攻打高永昌,攻下渖州后,高永昌害怕,假装送投降文书作为缓兵之计。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渖州,于是前来投降,高桢告诉斡鲁高永昌送投

  • 提要·周怡

    臣等谨案讷溪奏疏一巻明周怡撰怡字顺之号都峰改号讷溪太平人嘉靖戊戌进士怡初居吏垣以言事忤严嵩廷杖下锦衣狱三年世宗感箕仙之言得与杨爵刘魁同出狱未几以熊浃劾箕仙诬妄激世宗怒复逮入狱又二年始得释隆庆初召为太常

  • 卷二·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    元 刘因 撰大学二传六章毋自欺乃解诚意之义但知未至禁之虽力而或未能止唯知至然后禁之不难而无不能止也【答吴伯丰】○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慎独者诚意之助也【铢】○知之不至则

  • 书纂言卷四上·吴澄

    元 呉澄 撰周书周自后稷封邰其后公刘居邠大王始迁于岐山之下曰周武王因以爲有天下之号牧誓牧地名在纣都朝歌之南近郊三十里文王为西方诸侯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武王嗣为西伯亦如之及十有三年纣恶已极遂率西方诸

  • 卷三·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三安溪李光坡撰○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注曰食饭也饮酒浆也膳牲肉也羞有滋味者凡养之具大略有四 疏曰养王及后世子举尊者而言其实羣臣及三夫人以

  • 建设适应时代之中国佛教·太虚

    ──十九年十月在四川省佛教会讲──现代潮流所趋,政治与教化皆各发生意外变动,据鄙见所及,似有研讨之必要。但佛法之流行于世间,以众生世界为依止,故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今中国之政教,既有时代之变迁,而佛教亦应随

  •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五卷·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五卷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分别摄品第六之二云何善法。谓善五阴。及数灭。云何不善法。谓不善五阴。云何无记法。谓无记五阴。及虚空非数灭。云何学法。谓学五阴。云何

  • 锻炼说十三篇自序·戒显

    锻禅说而拟之孙武子何也。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柱下之言确矣。佛法中据位者。治丛林如治国。用机法以锻禅众如用兵。奇正相因。不易之道也。拈华一着。兵法之祖。西天四七。东土二三。虽显理致。暗合孙吴。至马驹蹴踏

  • 储光羲诗集·储光羲

    诗集。唐储光羲(707—约760)撰。五卷。光羲,族望兖州(今山东曲阜)籍贯润州延陵(今属江苏)。开元进士。曾任微官,退隐终南。后复出,迁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受伪官,乱平下狱,贬死岭南。原有文篇赋论凡七十卷,乃其子储溶乞王

  • 大智度论·龙树

    佛教论书。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释论》,亦译《摩诃般若释论》。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传说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100卷。卷首所载僧叡之序称:“是以马鸣起于正法之余,龙树生于像法之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