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英禁烟条件

按照三年前中英政府订定之办法自一千九百零八年正月一号起三年之内如中国一方面能将土药减种减销英国政府允将印药出口每年续行减运一成如是十年至一千九百十七年止今英国政府业经承认三年以内中国于减种一事立意诚笃且成效卓著英国政府愿于未满之七年期限内接续施行一千九百零七年所订之办法是以再行商定各条如下

第一条 自一千九百十一年正月一号起七年之内中国每年减种当以英国按照此次条件及附件所载每年减运之数为比例至一千九百十七年全行禁尽

第二条 现在中国政府对于土药已定严行禁种禁运禁吸之宗旨英国政府深表同情且愿赞助其实行赞助之法英国政府允如不到七年能有确实凭据凡土药概行绝种则印度出口运华之烟亦同时停止

第三条 无论何省土药已经绝种他省土药亦禁运入显有确据则印药即亦不准进入该省惟言明广州上海二口应为最后之结束务须俟中国政府尽行以上办法始可将该口禁止印药入口

第四条 在此条件年限内英国政府得派一员或数员会同中国政府所派之员(如中国政府愿意委派)随时就地考查减种情形其于此事所定减种之多少应两面认可

在此条件年限内当给与英员一员或数员一切利便俾凡通商口岸以外所有限制烟土及征税事宜彼可调查报告

第五条 按照一千九百零七年所订办法英国政府应允中国派员赴印查视售卖印药惟言明该员不得干预今英国政府又应允所派之员可查视印药装箱惟仍不得干预

第六条 中国政府应允所有中国出产之土药征收画一之税英国政府允将现在税釐并征之额数每百斤箱加至三百五十两该项所加之税与中国政府加征于土药上比例相同之税同时起征

第七条 此项条件准行后起征新定税釐并征时中国应将各省宪所有在广东等省近准行于印药大宗贸易之各项限制及征收各他项税捐立即消除烟台续增专条现仍施行自不应另行设立此等限制及他税捐

又言明印度生土如釐税并征一次完清后在所进之口岸内全行免其输纳他项税捐

若查得以上二节中所载有不照行之处则英国政府可将此次所订条件或暂行停止或即行作废

惟中国政府为禁绝吸烟及整顿稽察烟土零卖事宜凡所已经颁布或将来颁布之法令不得因以上条款致其效力稍受阻抑

第八条 英国政府实为襄助中国禁烟起见允自一千九百十一年起凡出口之烟印度政府于每箱烟土报明运赴中国或在中国销售者皆发给出口准单按箱编列号数

一千九百十一年内所发该项准单不得过三万六百张后六年内计至一千九百十七年止每年递减五千一百张

凡印药出口时报明运赴中国或在中国销售者于其起运之前应将该项准单钞交中国所派之员转呈中国政府或转交中国海关员

英国政府应允每箱印药凡领有该项准单者由印度政府所派之员黏贴印花若中国所派之员欲在场查视当照所请办理

中国政府应允如此黏贴印花之印药箱只领有出口准单者如印花并未破坏乃准其运入中国各口毫无留难

第九条 此次新定条件日后两国彼此历经考验若有他故于七年限内或将该条件全行删改或但改数款均可随时由两国政府互相商酌办理

第十条 此次条件定于签押日施行今由两国大臣各奉本国政府之命将该条件画押盖印以昭信守在北京缮立汉文四分英文四分共八分

宣统三年四月初十日即西历一千九百十一年五月初八号

附件

条件签押日所有在通商各口岸存放关栈之印药未经黏有印花者及香港存积之印药未经黏有印花确系拟销中国市面者由中国税务司会同港属官员及领事官等开单登记所有该项印药务须一一标记完纳税釐一百十两后即得在中国享受条约权利一与黏有印花者相同如此标记之印药存积于香港者务于条件签押后七日内装运出口前赴中国口岸

自条件签押日起两个月内凡未黏有印花之印药止准在上海广州两口起岸两个月期满后如中国政府业经商允各国则所有未经黏有印花之印药一概不准运入通商各口岸两个月内所有在上海广州起岸之无印花之印药非为本附件所载明之有标记之印药当由中国海关开单登记该项印药应即交纳新定之并征税釐并由关管束不得转运他口

除业经商定每年减运五千一百箱外英国政府现允于一千九百十二年一千九百十三年一千九百十四年每年再为减少其所减之数按照条件签押日所查明存放关栈之无印花印药曁香港存积之无印花印药及条件签押后两个月内起岸之无印花印药之总数合三分之一

宣统三年四月初十日即西历一千九百十一年五月初八号

猜你喜欢
  湖南省巡抚王国栋奏折 二、检讨失误,湖南巡抚愿立新·雍正
  卷二十·凌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三·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十八·佚名
  卷之七十一·佚名
  第四四三诉呈光绪十年二月八日一二二二六--一·佚名
  卷二十·曾巩
  书籍简介·应廷吉
  卷一百八·司马迁
  义宗耶律倍传·脱脱
  卷三百三十四·杨士奇
  卷十七·佚名
  原序·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 回生·李渔

    (末蓑笠,持罾负竹竿上)主人高隐仆清闲,自号神仙第二班。浑迹渔樵无上下,一同濯足看青山。自家非别,慕容老爷的渔童便是。今日这等晴天,忽然起起风浪来,竟像久雨初晴,春涨骤发的光景。或者在浑水里面,罾着几个大鱼,也不可知。(向内

  • ◆戴教授表元(剡源集)·顾嗣立

    表元,字帅初,一字曾伯,庆元奉化人。宋咸淳中,登进士乙科,教授建康府。迁临安教授,行户部掌故国子主簿,皆以兵乱不就。元成宗大德八年,表元年六十余矣,执政者荐之,除信州教授,再调婺州,以疾辞。其后翰林集贤以修撰博士交荐,不起,卒年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张说

    灉湖佳可游,既近复能幽。 林里栖精舍,山间转去舟。 雁飞江月冷,猿啸野风秋。 不是迷乡客,寻奇处处留。

  • 卷一百九·列传第三十九·伶官·脱脱

        ◎伶官   ○罗衣轻   伶,官之微者也。《五代史》列镜新磨于《传》,是必有所取矣。辽之伶官当时固多,然能因诙谐示谏,以消未形之乱,惟罗衣轻耳。孔子曰:“君子不以人废言。”是宜传。   罗衣轻,不知其乡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四·叶隆礼

      王沂公行程錄   初,奉使者止達幽州,後至中京,又至上京,或西涼淀、北安州、炭山、長泊。   自雄州白溝驛度河,四十里至新城縣,古督亢亭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一]。北度涿水、范水、劉李河,六十里至良鄉縣。度盧溝河[

  • 卷二十八·佚名

    七月二十八日(癸巳),上命军机大臣传谕常青、李侍尧、蓝元枚、柴大纪曰:副将林天洛、参将廖光宇病故员缺,业经委员署理。但现在台湾剿捕逆匪,正在需人之际,若由部推补前抵台湾,未免稽迟,而且于打仗出力人员,不足以示鼓励。着常青

  • 卷之二百八十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一成化二十二年八月癸酉朔襄陵王范址奏父庄穆王食禄一千石折色但五分之一今臣袭爵禄虽仍原数而折色几半无以资给日用请如旧 上曰岁禄折色乃国家常典且狭西凶歉军民困苦如此王亦宜助朕忧

  • 盛序·丁宗洛

    予与瑶泉别五年始复晤见,其容粹然、其行峭然,觉古人所谓「志不在温饱」者于兹可信;予方谓瑶泉之生性使然也。及见案上有「陈清端公年谱」一书,删过复补,补定复删;问之,则曰:『此仕宦之楷模;其所取法,以不负斯倅州职者』。噫!倅州

  • 今献备遗卷十一·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周新周新字志新南海人也初名日新文皇帝尝独以新字呼之遂更名焉国初以贡入太学选授大理评事以刚直称永乐甲申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权贵皆畏之称之曰冷面寒铁公或以怖小儿曰冷面寒铁公来皆走匿擢云南按察

  • 清宣宗实录选辑三·佚名

    道光二十一年道光二十二年道光二十三年道光二十四年道光二十五年道光二十六年道光二十七年道光二十八年道光二十九年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辛丑)秋七月十六日(戊辰),赏前任宁夏将军特依顺都统衔,为参赞大臣

  •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司马迁

    张凤岭译注【说明】本篇是儒家大师孟子和荀卿的合传,但所记载的内容却包括了战国时期陰陽、道德、法、名、墨各家的代表人物如邹衍等十二人,极似类传。它是一篇研究我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弥足珍贵。《太史公自序》说

  • 王沔传·脱脱

    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太平兴国初年(976),考中进士,授任大理评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自征讨太原,他到太宗行营朝见,授任著作郎、直史馆。升为右拾遗,出京任京西转运副使。第二年,加任右补阙、知怀州。太平兴国八年春天,与宋白

  • 赵德胜传·张廷玉

    赵德胜,濠州人。担任元义兵长,擅长马上使长矛,每次战斗必定在前。归属王忙哥的麾下,已经观察到了他最终必败。太祖占领了滁阳,德胜的母亲在军中,抛下妻子前来归附。太祖十分高兴,赐给他名字,任命为帐前先锋。从取铁佛冈,攻打三

  • 卷一百二 杨氏门人·黎靖德

      ◎罗仲素   罗先生严毅清苦,殊可畏。〔道夫〕   李先生言:"罗仲素春秋说,不及文定。盖文定才大,设张罗落者大。"文定集有答罗书,可见。〔方〕   道夫言:"罗先生教学者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未发作何气象。

  • 卷五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一祭义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

  • 卷二十二·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九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如是回向。不著色故回向。不著声香味触法故回向。不求生天故回向。不求欲乐故回向。不著欲境界故回向。不求眷属故回向。不求自在故回向。不求生死乐故回向。不著

  • 清代文字狱档·佚名

    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于1931年至1934年分九辑陆续出版。该书用纪事本末体分类编纂,共收录清代前期雍正、乾隆两朝65起文字狱的原始档案材料。其中有: 谢济世著书案、王肇基献诗案、丁文彬逆词案、刘震宇治平新策

  • 名僧传抄·宝唱

    《名僧传》凡三十卷。梁代宝唱撰。集录东汉至齐粱间之高僧、硕德四二五人之事迹。本书着成后不久,慧皎之高僧传问世,而世人多用慧皎所着之传,故本书流布不广,终至散轶。今卍续藏第一三四册所收之名僧传抄一卷,仅存载本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