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5.韩世忠阻击金兵

金兵南下,一直赶到明州海边,一路上不断遭到百姓组织起来的义军的袭击。金将兀术想到长江沿岸还留着宋军的大批人马,不敢多留,带领金兵抢掠了一阵以后,向北方退兵。

公元1130年三月,兀术带了十万金兵北撤,到了镇江附近,就遇到宋军大将韩世忠的拦击。韩世忠是主张抗金的将领,他对金兵的侵略暴行,十分气愤,决心趁金兵北撤的时候,狠狠阻击。

兀术到了江边,打听到韩世忠不放他们过江,就派个使者到宋营下了战书,要求跟宋军决战。韩世忠答应了他们,还跟兀术约定了决战的日期。那时候,金兵有十万人,但是韩世忠手下宋军总共才八千人,双方兵力相差很大。韩世忠明白,要打赢这个仗,只有依靠士气。他跟妻子梁红玉商量。梁红玉是个很有见识、又懂武艺的女将。她支持丈夫的计划,并且要求一起参加战斗。

韩世忠又召集部将商量,说:“这一带地势,要数金山(在镇江西北)上的龙王庙最险要。估计金人一定会到那儿去侦察。”他派出一名部将带领二百兵士到龙王庙设下埋伏。

果然不出韩世忠所料,过了一天,就有五名金军将士骑马上了金山,到龙王庙前察看宋军动静。庙里埋伏的宋兵等到金人靠近,擂响战鼓,冲杀出来。五名金军将士一见中了埋伏,拨转马头就逃。宋兵追赶上去,抓住了两名金兵。另外三名伏在马背上没命地逃奔,其中一个身穿红色战袍、系着玉腰带的金将,慌里慌张从马上摔了下来,又急忙跳上马背逃走。宋军审问了俘虏,才知道那个穿红袍的,就是金军主帅兀术。

决战的时刻来到了。双方在江边摆开阵势,展开了一场血战。韩世忠披挂上阵,他的夫人梁红玉身穿戎装,在江心的一艘战船上擂响战鼓。将士们见主帅夫人上阵助战,士气高涨,纷纷冲杀过去。金兵虽然人马多,但是,一来军纪涣散,二来长途行军,十分疲劳,哪儿敌得过韩世忠手下精兵的袭击。一场战斗下来,金兵被杀伤的多得数不清,连兀术的女婿龙虎大王也被活捉。

兀术又派出使者到宋营,情愿把从江南抢来的财物全还给宋军,只求让他们渡江,韩世忠不答应。兀术又提出把他带来的一匹名马献给韩世忠,也被拒绝。

兀术没法过江,只好带着金兵乘船退到黄天荡(今江苏南京市东北)。哪里知道黄天荡是一条死港,船驶进那里,找不到出路。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有人献计说:“这里原来有一条河道,可以直达建康,只是现在堵塞不通,如果叫兵士开凿出来,就可以逃过宋军的追击了。”

兀术立刻命令金兵开挖河道。金兵人多,挖了一个通宵,就开凿了一条五十里长的水道。兀术赶忙指挥金兵沿水道逃到建康,不料半路上又遇到宋将岳飞的堵击,只好退回到黄天荡。

金兵在黄天荡被宋军围困了四十八天,将士们叫苦连天。这时候,江北的金军也派兵来接应。兀术想用小船渡江,韩世忠早有准备,他在大船上备好大批带着铁索的挠钩,等金兵的船只渡江的时候,大船上的宋兵用长钩把小船钩住,再用铁索用力一拉。小船翻了,金兵连人带船一起沉在江心里。

兀术十分焦急,请求韩世忠上阵对话,苦苦要求韩世忠让他们渡江。韩世忠说:“你们要过江不难,只要你们归还占领的地方,我就放你过江。”

兀术回到金营,跟金将商量对付宋军的办法,他愁眉苦脸地说:“宋军行船好像我们骑马,来去像飞一样快,我们怎么渡得了江?”

部下有人说:“现在形势紧急,只要悬赏叫人献计,也许还有希望。”

兀术下命令挂出悬赏牌,果然有一个汉奸跑来献计说:“宋军的大海船,是靠风帆行驶的,只要挑个没风的日子出江,大船就驶不动了。”他还教兀术用火攻的办法攻击宋军。

过了几天,正遇到个大晴天,江面上风平浪静。金兵偷偷登上小船,分批渡江。韩世忠想用大船赶上去拦击,但是因为没有风,大船行驶慢,赶不上小船。正在着急的时候,金兵的火箭纷纷射来,射中了宋船的风帆。风帆起了火,整个船只都延烧起来,船上的宋军纷纷落水。韩世忠只好放弃船只,乘小船退回镇江。

兀术摆脱韩世忠的阻击,带兵回到建康,抢掠了一阵,准备撤回北方,到了静安镇(今江苏江宁西北),又遭到了岳飞军的袭击,被杀得一败涂地,狼狈逃窜。岳飞赶走金兵,收复了建康。

猜你喜欢
  卷八 灵帝·王夫之
  第五十六回 段颎百战平羌种 曹节一网殄名流·蔡东藩
  东汉会要卷三十九·徐天麟
  卷四十·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七·佚名
  尚史卷二·李锴
  卷七十下·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纪昀
  五六○ 谕内阁着通谕各督抚予限二年实力查缴违碍书籍·佚名
  卷四十·张守节
  野史无文卷十三·郑达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五·王世贞
  卷六十九·宋敏求
  216.张世杰死守厓山·林汉达
  纲鉴易知录卷十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煎茶·陆采

    〔丑上〕蓝桥今夜好风光。天上羣仙降下方。只恐云英难见面。裴航空自捣玄霜。小人塞鸿。跟随官人在驿中。今夜内臣在此。不免伺候则个。〔生上〕为托靑童传信息。深探月窟见姮娥。塞鸿。有一件事。你和商量。〔丑〕

  • 第七场·田汉

    制郎(划船上) 谁掉下水去了,快快救人哪!(划下)

  • 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四·张廷玉

        张武 陈珪 孟善 郑亨 徐忠 郭亮 张信 徐祥 李浚 孙岩 陈旭 陈贤 张兴 陈志 王友   张武,浏阳人。豁达有勇力,稍涉书史。为燕山右护卫百户。从成祖起兵,克蓟州,取雄县,战月漾桥,乘胜抵鄚州。与诸将败耿炳文

  • 東觀漢記卷二十二·多人

      散句〔一〕   主不稽古,無以承天。〔二〕書鈔卷九   喜右學。〔三〕書鈔卷一二   允恭玄默。書鈔卷一五   保樂洽壽。書鈔卷一五   四方樂業。書鈔卷一五   吏民懽悅。〔四〕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八·佚名

    嘉靖十一年五月戊申朔吏部验封郎中李默以武举同考试官宴于兵部与尚书王宪争礼默故自兵部调宪心不能平遂言其状自劾求退淂旨朝廷公宴礼法所在大臣当循节次小臣当存体统岂宜有争下其都察院都御史汪鋐等言默以部属小臣敢

  • 景公问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对以省耕实第一·晏婴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再拜曰:“善哉!君之问也。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夏谚曰:‘吾君

  • 卷四十二·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四十二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昭公九经【乙酉】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塟宋元公【三月而葬速】○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夏公围成【杜成孟氏邑不书齐师帅贱众少重在公】○秋公防齐侯莒子邾子杞

  • 卷四·梁益

    <经部,诗类,诗传旁通钦定四库全书诗传旁通卷四      元 梁益 撰国风魏魏姬姓国郡国志陜州魏城今陜治平陆有古魏城晋献公灭之以赐毕万或云魏在安邑与苪国相近苪城北五里魏城万所封也觧唐叔后今河中临晋东南故

  • 论语卷六·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先进第十一〈此篇多评弟子贤否凡二十五章胡氏曰此篇记闵子骞言行者四而其一直称闵子疑闵氏门人所记也〉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野人谓郊外之民君子谓贤士大夫也程

  • 卷五十七·佚名

    △难陀因缘品下尔时佛告长老难陀。如是如是,若人亲近诸恶知识。共为朋友。交往止祝虽经少时共相随顺。後以恶业相染习故。令其恶声名闻远至。尔时世尊因斯事故。而说偈言:犹如在於鱼铺上,以手执取一把茅。其人手即同鱼臭

  • 正信品第十·佚名

    信惭戒布施,上士誉此法。斯道明智说,得生於天界。愚不修天行,亦不赞布施。正直随喜施,彼得後世乐。信者真人长,念法所安祝近者应得上,智寿中中贤。人业何者上,何行致欢乐。何要出要者,何寿寿中上。信者真人长,念法所安祝实者意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五·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玉邪女经一卷 慧琳  玉邪经一卷 无  阿遬达经一卷 玄应  法海经一卷  罪业报应经一卷 玄应  龙王兄弟经一卷 玄应  八师经一卷 慧琳  越难经一卷 慧琳  所欲致患

  • 禅 兵·太虚

    禅与兵缀为一辞,其言吊诡,故未有也,然不足骇异。太虚曰:吾昔读庄子说剑篇而奇焉。程伊川睹临济、德山师道影,矍然曰:若非这个,定然作个渠魁!呜呼!此必有说也。作禅兵。昔荀卿子议兵,本之儒术。吾宗明教师尝答问兵,其词甚美,曰:“发

  • 佛说栴檀树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汉录  闻如是。一时佛从比丘。在维耶梨国。有迦罗越。奉佛明法。请佛供养佛咒愿毕。迦罗越。于佛前肃然。愿闻法义。佛便笑。五色光从口而出。绕身三匝。还从顶入。阿难整衣服。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

  • 小红马·约翰·斯坦贝克

    本书是斯坦贝克出版于1937年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由四个短篇故事组成:《礼物》《大山》《许诺》《人们的首领》,由儿童主人公乔迪串联起来,写马的生老病死,各种劳动、西迁的过程和老人们暮年的命运。这一切都在乔迪幼小的心灵

  • 温病条辨·吴瑭

    中医温病学著作。6卷。清吴瑭(1758~1836)著。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清著名医学家。少习儒学,后因其父及侄儿相继因病而亡,于是专心从事医学工作。曾进京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有机会阅览明吴又可《温疫论》,大

  • 珍珠船·陈继儒

    四卷。明陈继儒,撰。此书杂采小说家言,凑集成编,共四卷。书中所引,概不著所出,只是在卷一中标有《笔谈》、杂录,以及“以上寺塔记”。卷四中标有《因话录》、赵璘等字样,余皆不标明出处。内容既冗杂,也有讹舛。且许多

  • 仪礼逸经传·吴澄

    元吴澄勾沈《仪礼》逸文、逸注的著作。2卷。其中逸经8篇,逸传10篇。汉兴,高堂生得《仪礼》17篇,后鲁恭王从孔子宅壁得古文《礼经》56篇,其中17篇与高传《仪礼》同,余39篇藏于秘府,谓之逸礼。唐初犹存此书,其后遂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