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欧阳玄传

欧阳玄,字原功,祖籍庐陵,与欧阳修同宗,曾祖父时迁居浏阳,故为浏阳人。玄幼年时智慧超群,母亲授以《孝经》、《论语》、小学各书,八岁拜本乡张贯之为师,已能日记千字,并能做文。一次部使者巡视时,令学生做梅花诗,他立即写了十首,到晚上增加到百首,人们都很惊骇。十四岁学习词章,能提笔成文,在校考试成绩皆为优秀。二十岁左右闭门读书,经史百家,无不研究,对于宋代程颐、程颢诸儒的学说渊源,尤其融会贯通。

延..元年(1314),科举得了贡生。次年赐进士,任命为岳州路平江州同知。后调为太平路芜湖县尹。在他任职期间,长期积压的疑案都做了处理。对不法的豪强,公正地判罪,得到民众的拥护,全境出现太平景象。后调任为武冈县尹。这里是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常有武斗。玄到任一个多月后,赤水太清两洞聚众,互相攻杀,官府对此束手无策。玄带着两个随从,独自骑马去肇事地点,看见双方仍在战斗,伤亡者遍地皆是。獠人得知欧阳玄来此,立即放下兵器下拜,并说:“我等并非不畏法,只因诉讼时县官不能秉公执法,反加重徭役,因之被迫武斗。不意清官来此。”玄对他们讲明武斗的祸福,并恰当地处理了诉讼案件,獠人信服,不再闹事。

以后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升为国子监丞。致和元年(1328)升迁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值兴兵,玄每日都参与宫廷的军机大事,凡远近调发,都由他草拟诏书,传令施行。不久改元为“天历”,一切公文书写由他起草。还条陈时政数十事,也多推行。次年初设奎章阁学士院,后又设艺文监附属于它,推选清廉和威望高的人任职,文宗亲自任命玄为艺文少监。玄奉诏编纂修订《经世大典》,升艺文太监,以及检校书籍事。

元统元年(1333)改任太常礼仪院事,拜为翰林直学士,编修四朝实录,不久又兼国子祭酒,后又召到中都商讨事务,升为侍讲学士,再兼国子祭酒。后至元五年(1339),因足患麻木症,请假南归医治,顺帝未允。授予翰林学士,不久恳请辞官,顺帝仍未允,让他上朝时免于行礼,改元“至正”,更改朝政,凡行不便的事,在宫廷中议政时,玄都直言无忌。不久南归,后又起任翰林学士,因病未行。

皇上下诏修辽、金、宋三代历史,玄任总裁官。他为此制定统一的条例,文中有不合要求者,玄亲笔改正,至于论、赞、表、奏都由玄执笔。至正五年(1345),顺帝因他历任几朝的官职,且修三史有功,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不久玄又请求辞官,顺帝仍未答应,御史台奏请任命玄为福建廉访使,行至浙西,旧病复发,请求退休,隐居南山。后又任翰林学士承旨。玄多次恳切辞官,未获批准,于是授给湖广行中书省右丞的职务,并赐白玉束带,给以终身的俸养。正要动身,顺帝又不同意,仍命其任翰林学士承旨,进阶为光禄大夫。

至正十四年(1354),汝、颍义军风起,蔓延于附近各州县,玄献上招捕之策,虽条条可行,但当时不能用。十七年春,玄又请求辞官,想由蜀地返乡,顺帝未同意。当时要大赦天下,宣布玄赴内府。玄长期生病,不能行走,丞相传皇帝圣旨,准坐轿子到延春阁下轿,这实在是特殊的待遇。这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卒于崇教里的寓所,享年八十五岁。顺帝赐给优厚的财物厚葬。并赠崇仁昭德推忠守正功臣、大司徒、柱国等称号,追封为楚国公,谥号文。

玄气度宽宏,生活节俭,为官清廉。做官四十多年,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朝廷,三任成均,两任祭酒,六入翰林,三次拜承旨。编纂《实录》、《大典》及辽、金、宋三史,皆是大部头著作。多次任科举主考官,两次任知贡举及阅卷官,凡宗庙朝廷的雄文要令,皆出自玄手。海内名川大山,佛道庙宇,王公贵人之碑都以得到玄的文辞为荣。片言只字,流传社会,都很宝贵。著有《圭斋文集》若干卷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越绝卷第十·袁康
  卷八·杨士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二·佚名
  卷之四十一·佚名
  第二八五具领状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一一七○三--九·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六·杜大珪
  史记集解卷四·裴骃
  六五 四七·周作人
  自序·林时对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司马迁
  耶律古昱传·脱脱
  §第二章 中东战后至今日列国经营东方情形·梁启超
  一二八、齐湣王在位十八年非四十年其元年为周赧王十五年非周显王四十六年辨·钱穆
  卷一百三十二下·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李中和浔阳宰感旧絶句五首追感古今情不已竹轩闲取史书看欲亲往哲无因见空树临风襟袖寒浔阳物景真难及练泻澄江最好看曾上虚楼吟倚槛五峰擎雪照人寒园林春媚千花发烂熳如将画障看惟爱

  • 22、夺门·蒲松龄

    高公、高母上云昨日三弟来说,学道里调牌已到,该放出高蕃来去赶考。那儿媳子不依他早去。今早晨甚燥,老孙婆子可再去对您大嫂说,宗师下了道了,着他出来罢。 [耍孩儿]销了门没处逃,听的书声日日高,我也不怨媳妇虐。隔着府远无

  • 倚松诗集目录·饶节

    别集类二【宋】巻一古诗上李太白画歌送故人送傅仲黙登第归麻姑送善权归豫章石鱼行赠灵壁张氏向居卿所藏灵壁石歌阿智歌寄夏思道惠示缣帛送梅郎一首邻居遗汤沐浴赵元达妇孕不育后数日其犹子生一女子二子皆有戚戚之色戯

  • 卷之五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前集卷九·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九 宋 朱子 纂集 田锡 字表圣嘉州人中进士第事太宗真宗位至谏议大夫 公自布衣已有意於风化上书阙下请复乡饮籍田礼及知睦州下车建孔子祠教民兴学表请入纸国子学印经籍给诸生诏赐之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四·佚名

    唐隠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附】唐高祖武徳元年六月立世子建成为皇太子封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建成高祖长子与秦王及元吉俱窦皇后出隋义宁元年唐国建为世子开府置官属又授抚军大将军东讨元帅将兵徇洛阳还授尚书令高祖受禅

  • 陶谷传·脱脱

    陶谷字秀实,..州新平人。本姓唐,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改姓陶。历任北齐、隋、唐官职,成为名家望族。其祖父唐彦谦,历任慈、绛、澧三州刺史,有诗名,自号鹿门先生。其父唐涣,领夷州刺史,唐末之乱,被..州主将杨崇本害死。当时陶谷

  • 萧合卓传·脱脱

    萧合卓,字合鲁隐,突吕不部人。初时为本部小吏。统和初年,因为恭敬谨慎被补为南院侍郎。十八年(1000),北院枢密使韩德让推举萧合卓为中丞,让他带着太后遗物出使宋国。回国后,迁为北院枢密副使。开泰三年(1014),任左夷离毕。合

  • 卷一百四·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四歌颂【二十四】万夀颂十六章【集文选句并序】翰林院侍读【臣】德昌【臣】闻天生烝人树之以君莫不开元於太昊伊昔有皇勲超邃古伏羲始君轩辕承纪禀

  • 晋纪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四年(戊申、348)·司马光

    晋纪二十 晋穆帝永和四年(戊申,公元348年) [1]夏,四月,林邑寇九真,杀士民什八九。 [1]夏季,四月,林邑国的军队进犯九真郡,当地的士兵百姓十之八九被杀。 [2]赵秦公韬有宠于赵王虎,欲立之,以太子宣长,犹豫未决。宣尝忤旨,虎怒曰:“悔

  • 周国贤·周诒春

    周国贤 字希哲。年三十三岁。生于福建。已婚。游美。入芝加哥大学。习哲学。回国。民国五年。在外交部及国务院供职。现时住址。北京西城东拴马椿十五号。Chow, K. Y.-Born in Fukien, 1884. Married, 1914. Studied

  • 三十二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戊申,上在貞陵洞行宮。○掌令柳寅吉〈爲人輕率無儀。〉啓曰:「前護軍洪汝諄,挾憾陰嗾,乘機狙擊之狀,在人耳目,昭不可掩。臣非不知其罪之大,而只請罷職不敍,物議爲非。其疲軟不職甚矣。適以私忌在家,不得與同僚

  • 卷十一·朱熹

    <经部,四书类,四书或问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十一宋 朱子 撰论语雍也第六【凡二十九章】或问仲弓之有人君之度何以知其然耶曰以前篇不佞之讥后章居敬行简之对而有以知其然也谢氏以为简以临之荘以莅之葢近之矣然其

  • 卷三·陈傅良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後传卷三    宋 陈傅良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有传】此文姜也曷不称姜氏絶之也吾君父不良死於齐而文姜犹孙於齐庄公不可以言人子矣絶文姜所以恶庄也夏单伯送

  • 王弼郭象注易老庄用理字条录·钱穆

    (一)昔程伊川有性即理也之语,朱晦庵承之,乃谓天即理。《论语》获罪于天。《集注》亦解作获罪于理,大为清儒所讥。陆王改主心即理。要其重视理字,则程朱陆王无大别。故宋学亦称理学。然考先秦古籍理字,多作分理条理文理解,亦或

  • 北山录卷第八·神清

      论业理第十三(三世行支曰业征索求理白论)  觉皇有业智力(佛有无漏净业。八识四智等。又示相门中有九业报。一梵志女孙陀利谤佛。二旃遮婆女系木杅谤佛怀姙。三提婆达多推山厌佛。四迸木枪刺佛足。五琉璃王害释

  •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一·智旭

    明古吴沙门智旭述夫佛祖授受。不过以心印心。此心之体。即是大乘。欲证大乘。莫若止观。止则不随妄想。而一相永净。观则不滞空寂。而妙用恒兴。顿了诸法。触处皆通。可谓成菩提于弹指。功越僧祇。入法界于微尘。理绝

  • 卷第五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九有五补特伽罗。谓随信行随法行信胜解见至身证。乃至广说。问何故尊者此结蕴中依五补特伽罗作论。后智定蕴中依七补特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