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五十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

李中

和浔阳宰感旧絶句五首

追感古今情不已竹轩闲取史书看欲亲往哲无因见空树临风襟袖寒

浔阳物景真难及练泻澄江最好看曾上虚楼吟倚槛五峰擎雪照人寒

园林春媚千花发烂熳如将画障看惟爱松筠多冷淡青青偏称雪霜寒

知君百里鸣琴处公退千山尽日看政化有同风偃草更将余力拯孤寒

昔岁寻芳忻得侣江堤物景尽情看就中吟恋垂杨下撼起啼莺晩吹寒

哭柴郎中

昔岁遭逢在海城曾容孤迹奉双旌酒边不厌笙歌盛

花下只愁风雨生棊接山亭松影晩吟陪月槛露华清音尘自此无因问泪洒川波夕照明

访章禅老

比寻禅客叩禅机澄却心如月在池松下偶然醒一梦却成无语问吾师

泊秋浦

苇?风高宿鴈惊维舟特地起乡情渔儿隔水吹横笛半夜空江月正明

闲居言怀

未逹难随衆从他俗所憎闲听九秋雨远忆四明僧病後倦吟啸贫来疎友朋寂寥元合道未必是无能

舟次彭泽

飘泛经彭泽扁舟思莫穷无人秋浪晚一?蓼花风乡里梦渐远交亲书未通今宵见圆月难坐冷光中

宿锺山知觉院

宿投林下寺中夜觉神清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笼灯吐冷艳岩树起寒声待暁红尘里依前冒远程

游茅山二首

绿藓深迎步红霞烂满衣洞天应不远鸾鹤向人飞茅许仙踪在烟霞一境清夷希【一作希夷】何许叩松径月空明

九臯羽翼下晴空万里心难驻玉笼清露滴时翘藓径白云开处唳松风归当华表千年後怨在瑶琴别操中好共灵龟作俦侣十洲三岛逐仙翁

暮春吟怀寄姚端先辈

无奈诗魔旦夕生更堪芳草满长汀故人还爽花前约新月又生江上亭庄梦断时灯欲烬蜀魂啼处酒初醒何时得见登龙客隔却千山万仭青

送圆【一作图】上人归庐山

莲宫旧隐尘埃外策杖临风拂袖还踏雪独寻青嶂下听猿重入白云间萧骚红树当门老斑駮苍苔鏁径闲预想松轩夜禅处虎溪圆月照空山

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国子监

气秀情闲杳莫羣庐山游去志求文已能探虎穷骚雅又欲囊萤就典坟目豁乍窥千里浪梦寒初宿五峰云业成早赴春闱约要使嘉名海内闻

渔父二首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

雪鬓衰髯白布袍笑携赬鲤换村醪殷懃留我宿溪上钓艇归来明月高

旅次闻砧

砧杵谁家夜捣衣金风淅淅露微微月中独坐不成寐旧业经年未得归

寄杨先生

仙翁别後无信应共烟霞卜邻莫把壶中袐诀轻传尘里游人浮生日月自急上境莺花正春安得一招琴酒与君共泛天津

对酒招陈昭用

花开叶落堪悲似水年光暗移身世都如梦役是非空使神疲良图有分终在所欲无劳妄【一作远】思幸有一壶清酒且来闲语希夷

旅夜闻笛

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暗牵诗思苦不独落梅花

送绍明上人之毘陵

忽起毘陵念飘然不可留听蝉离古寺携锡上扁舟月出沙汀冷风高苇?秋囘期端的否千里路悠悠

再到山阳寻故人不遇二首

维舟登野?因访故人居乱後知何处荆榛匝弊庐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空余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

忆昔采芝庐岳顶清宫常接绦霄人玉书闲展石楼晓瑶瑟醉弹琪树春惟恨仙桃迟结实不忧沧海易成尘似醒一梦归凡世空向彤霞寄梦频

思湓渚旧居

昔岁曾居湓水头草堂吟啸兴何幽迎僧常踏竹间藓爱月独登溪上楼寒翠入檐岚岫暁冷声萦枕野泉秋从拘宦路无由到昨夜分明梦去游

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

王孙昔日甚相亲共赏西园正媚春醉卧如茵芳草上觉来花月影笼身

径铺芳草正绵绵藉草传杯似列仙暂辍笙歌且聨句含毫花下破香牋

南陌风和舞蝶狂惜春公子恋斜阳高歌饮罢将回辔衣上花兼百草香

春郊饮散暮烟收却引丝簧上翠楼红袖歌长金斚乱银蟾飞出海东头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一作共】饮花间数十塲别後或惊如梦觉音尘难问水茫茫

潺潺青嶂底来处一何长漱石苔痕滑侵松鹤梦凉泛花穿竹坞泻月下莲塘想得归何处天涯助渺茫

题徐立教池亭

多【一作名】士池塘好尘中景恐无年来养鸥鹭梦不去江湖泉脉通深涧风声起短芦惊鱼跳【一作藏】藻荇戏蝶上菰蒲泛泛容渔艇闲闲载酒壶涨痕山雨过翠积?苔铺花影沈波底烟光入座隅晓香怜杜若夜浸爱蟾蜍步逸心难厌看吟兴不辜凭君命奇笔为我写成图

遥赋义兴潜泉

见说灵泉好潺湲兴莫穷谁当秋霁後独听月明中溅石苔花润随流木叶红何当化霖雨济物显殊功

和毘陵尉【一作糺】曹昭用见寄

决狱多余暇冥搜万象空卷帘疎雨後鏁印夕阳中还往多名士编题尚古风宦途知此味能有几人同

梅花

羣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流莺与舞蝶不见许因缘

舟次吉水逢蔡文庆秀才

别後音尘断相逢又共吟雪霜今日鬓烟月旧时心舣櫂夕阳在听鸿秋色深一尊开口笑不必话升沉

新喻县偶寄彭仁正字

经年离象魏孤宦在南荒酒醒公斋冷雨多归梦长志难酬国泽术欠致民康吾子应相笑区区道未光

和彭正字喜雪见寄

千门忻应瑞偏称上楼看密洒虚窗暁狂飘大野寒园深宜竹树【一作柏】帘卷洽杯盘已作丰年兆黎民意尽安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

清明时节好烟光英杰高吟兴味长捧日即应还禁卫当春何惜醉朐阳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却是旅人凄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壬申岁承命之任淦阳再过庐山国学感旧寄刘钧明府

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读书灯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怜藓深各历宦途悲聚散几看时【一作流】辈或浮沈再来物景还依旧风冷松高猨狖吟

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

竹廕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扣门时有栖禅客洒【一作漉】酒多招采药翁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我慙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放鹭鸶

池塘多谢久淹留长得霜翎放自由好去蒹葭深处宿月明应认旧江秋

柳絮

年年二【一作三】月暮散乱杂飞花雨过微风起狂飘千万家

早春

一种和风至千花未放妍草心并柳眼长是被恩先

春云

隂去为膏泽晴来媚晓空无心亦无滞舒卷在东风

送姚端秀才游毘陵

毘陵嘉景太湖边才子经游称少年风弄青帘沽酒市月明红袖采莲船若耶罨画应相似【若耶溪名在毘陵】越岫吴峰尽接连此去高吟须早返广寒丹桂莫迁延

和朐阳载笔鲁裕见寄

燕台多事每开顔相许论交淡薄间饮兴共怜芳草?吟情同爱夕阳山露浓小径蛩声咽月冷空庭竹影闲何事此时攀忆甚与君俱是别乡关

叙吟二首

往哲搜罗妙入神隋珠和璧未为珍而今所得慙难继谬向平生着苦辛

成癖成魔二雅中每逢知已是亨通言之无罪终难厌欲把风骚继古风

贻毘陵正勤禅院奉长老

随缘驻瓶锡心已悟无生默坐烟霞散闲观水月明竹深风倍冷堂迥磬偏清愿作传灯者忘言学浄名

冬日【一作中】书怀寄维真大师

自别吾师後风骚道甚孤雪霜侵鬓发音信隔江湖扰扰悲时世悠悠役梦途向公期尽节多病怕倾壶贱迹虽慙滞幽情忍使辜诗成天外句棊覆夜中图落壁灯花碎飘窗雪片麤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

献中书潘舍人

运叶半千数天锺许国臣鹏霄开羽翼凤阙演丝纶顾问当清夜从容向紫宸立言成雅诰正意叙彜伦朴素偕前哲馨香越搢绅褒辞光万代优旨重千钧公退谁堪接清闲道是邻世间身属幻物外意通津吊往兼春梦文高赋复新【舍人有吊往文春梦赋行於世也】琴弹三峡水屏画十洲春庭冷铺苔色池寒浸月轮竹风来枕簟药气上衣巾茶谱传溪叟棊经受羽人清虚虽得趣献替不妨陈杞梓呈才後神仙入侍频孤寒皆有赖中外亦同忻有士曾多难无门得望尘忙忙罹险阻往往耗精神寻果巢枝愿终全负米身连逢敦孝治蹇塞值通津最庆清朝禄还沾白发亲甘柔心既遂虚薄报何因远宦聨绵历卑栖夙夜勤良时空爱惜末路每悲辛骨立驹犹病顔凋女尚贫而今谐【一作偕】顾遇尺蠖愿求伸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

猜你喜欢
  ◆郭宣慰昂(野斋集)·顾嗣立
  第二十二出 邹林会试·王世贞
  甲集第八·钱谦益
  能改斋词话卷一·吴曾
  卷三十二·白居易
  才调集卷五·韦縠
  曹祠部集卷二·曹邺
  前 后·林徽因
  卷九十八·王奕清
  卷一百五十二·冯惟讷
  卷一百十二·冯惟讷
  卷三十六·王琦
  同文馆唱和诗巻六·邓忠臣
  詹玉词作鉴赏·佚名
  第二節 詞譜·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槐书屋诗钞卷二·金朝觐

    锦州金朝觐午亭撰 法王禅林早起二首 丁卯秋试遇蓟州蒋力斋先生于京邸 过十三山口占 出都后忆旧二首 挽邴西津二绝 水仙花 同沈秀岚月下联句 和王义门得子元韵 和沈秀岚春暮回文元韵 和沈秀岚咏严子陵钓台元韵 和咏孤

  • 卷上·王得臣

    睿谟  郑毅夫尝说:艺祖朝,声登闻鼓原本无鼓字,从钞本补。《说郛》同。求亡猪者。上手诏忠献赵公曰:「今日有人声登闻来问朕觅亡猪,朕又何尝见他猪耶?然与卿共喜者,知天下无寃民。」  治平初,有州护兵官以非日钞本作白。直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佚名

    卷二   康熙十三年正月戊辰,遣都统领罗巴尔布、护军统领伊勒都齐、额司泰率护军骁骑先赴荆州。巴尔布等将行,上谕之曰:顷侍卫阿尔赛自荆州驰还,奏称彼土邻境居民震恐;尔等兼程驰赴,能早至荆州,则兵民可安。然勿以行急,致使

  • 卷第七·徐鼒

    秋七月丙戌朔,明祀高皇帝以下于奉先殿,以崇祯帝后祔祭。明吏科给事中章正宸疏陈时事。正宸字羽侯,号格庵,会稽人。崇祯辛未(一六三一)进士,选庶吉士。温体仁招之,不往;改礼科给事中。遇事敢言,忤座主首辅周延儒,编管均州(事详「纪

  • 卷之三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五十三册 天命八年五月至六月·佚名

    第五十三册 天命八年五月至六月五月二十六日汗降书曰:“西乌里额驸、爱塔,著尔等将所得之粮及於盖州、复州选取之盐,交纳齐布侍卫与富拉塔,以账无粮之蒙古。”二十九日,致书衮济曰:“我於衮济亲家,稍有过失,

  • ·请恤沉溺官兵书·丁曰健

    卷查历年哨船、饷船失水,漂没官员弁兵之案,有详请题恤而未奉明文饬知者,有辗转查收册结而迟延未办者,有因复查生死下落久未见覆而即置之高阁者。窃思官弁及兵丁人等因公出洋,皆职分所当为。在水师不详察风云

  • 提要·周起元

    【臣】等谨案周忠愍奏疏二巻明周起元撰起元字仲先号绵贞海澄人万厯辛丑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江南忤珰被害追赠兵部侍郎諡忠愍再諡忠惠事迹具明史本传玆刻曰西台奏疏共十一首为一巻乃擢湖广道御史巡漕时所上曰抚呉奏

  • 附臣民权利义务·佚名

    (其细目当于宪法起草时酌定)一、 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二、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三、 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 吏学指南序·徐元瑞

    吏人以法律为师,非法律则吏无所守。然律之名义,不学则不知也。不知则冥行而索途,奚可哉!我本府同知公穆虎彬,虑吏辈之不知也,乃刻徐氏所编《吏学指南》以示之,俾熟此可以知厥名义,而进于法律,以为政焉。此吾儒大学,所以欲明明德

  • 春秋属辞比事记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经解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夫辞何以属谓夫史文之散漶者宜合属也事何以比谓夫史官所载之事畔乱参错而当为之比以类也此本夫子以前之春秋而夫子解之如此是以夫子之春秋亦仍以四字为之解汉儒谓属合辞令比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三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意生身分别通相我今當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大   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云何爲三.所謂[二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七·慧立

    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二十二年六月 天皇制述圣记终永徽五年春二月法师答书二十二年夏六月 天皇大帝居春宫奉睹 圣文。又制述圣记。其词曰。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

  • 文苑英华·李昉

    中国古代诗文总集。北宋李昉等编。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编撰,雍熙3年(987)成书。后经4次修订,由周必大(1126—1204)等校定,刊刻行世。本书选录上起南朝梁代,下至五代,与《昭明文选》时限恰相衔接,收作家2 200多人,作品近2万

  • 嵩山集·晁公遡

    宋代诗文别集。54卷。晁公遡撰。本集原刊行于乾道四年(1168),皆为作者守眉州之前的作品。据师璿序称:“尝窥公所谓《抱经堂稿》者,以甲乙分第,汗牛马而充栋宇,傅甫之所得殆管中之豹。”因而此集当非作者全集。其书卷1

  •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佚名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五称:「道有九真中经老君之秘言也」;《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一卷」,皆指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二卷,收入正一部。又《无上秘要》等书亦常引此经。经

  • 梅村诗话·吴伟业

    诗论,一卷,清吴伟业撰。全书共十三条,以人为条。多记与作者相识之诗人之有关诗事,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中有一些是在民族战争中殉节的烈士如瞿式耜、陈子龙、宋玟等。特别详细记录瞿被俘后与被俘督臣张同敞互相唱和的

  • 金刚般若经疏·智顗

    全一卷。隋代天台大师智顗(531~597)讲述。又称金刚经疏、金刚般若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为现存最古之金刚般若经疏。乃智顗根据鸠摩罗什译金刚经所讲述之注释书,然讲述于何时何处则不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