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畅师文传

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祖父畅渊,赠中顺大夫、上骑都尉、魏郡伯。父畅讷,有诗人之名,注释《地理指掌图》,曾在汴京为幕僚,赠太中大夫、上轻车都尉、魏郡侯。

师文自幼机敏聪慧,家贫无书,手录口诵,过目不忘。二十岁时拜见许衡,与许衡弟子姚燧、高凝亲善友好。至元五年(1268),奏陈时政十六策,丞相安童赏识其才能,召用为右三部令史。十二年,丞相伯颜攻宋,选师文为其幕僚,随从平定江南。江南平,师文北归,只带回书籍而已。十三年,编写《平宋事迹》进呈。十四年,委任为东川行枢密院都事。他尽心规划,使该地区得益颇多。十六年,安西王按朝廷旨意改任师文为四川北道宣慰司经历,不久又改任承直郎、潼川路治中。该地修府衙,掘出银五十锭,同僚分给师文十锭,师文不受,把它用来修庙学及客舍,剩余做酒器以备公用。至元十九年,改任同知保宁路事,注意讲求法平政简,那些对政府不满的人也心平气和了。二十二年,委任为西蜀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事。

二十三年,拜师文为监察御史,对于权贵的不法行为他敢于弹劾。此任期间呈进所编纂的《农桑辑要》一书。二十四年,调任陕西汉中道巡行劝农副使,他设义仓,教民耕种之法。二十八年,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事。不久,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师文就任为肃政廉访司事,他敢于罢黜奸邪官吏,荐举人材,为公众所敬服。三十一年调至山南道。松滋、枝江有水患,政府每年要征发民夫防水,往返数百里,人民深受其苦,师文认为这一段江水流速并不湍急,免除人民防水的劳役。驸马亦都护家人仗势欺人,作恶多端,师文将其首恶治罪流放。

大德二年(1298),改调山东道,不久回京任国子司业。七年出任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果断处理多年未决的案情,决不阿谀徇私。不久因病居家休养。九年升为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副使,因病不能赴任。十年改任太常少卿,后转任翰林侍读学士、朝请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

至大元年(1308),师文奉命修纂《成宗实录》,赐钞一百锭,不肯领受。二年,加少中大夫。三年,出任太平路总管。遇大旱年,师文捐出自己的俸禄来祈求雨水,果然大雨,农业丰收。廉访分司官员之至太平路者,无论先后都必先拜见师文,称他为先生。师文在任,虽时间不久,但境内安然无事。

皇庆二年(1313),又奉召回京任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奉旨撰写《王勃成道记序》等文。不久出任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使,因病未赴官。延..元年(1314),奉召拜翰林学士、资德大夫,行至河南,又因病回归襄阳。四年八月,主持河南科举乡试后,在回家途中于襄县去世,时年七十一岁,葬于襄阳山见山。泰定二年(1326),赠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文肃”。至元八年(1342),加赠推忠守正亮节功臣。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六 景德元年(甲辰,1004)·李焘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一·王祎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五·佚名
  附录·佚名
  ●王郭两先生崇论序·李衷纯
  ●卷下。永历皇帝纪·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纪昀
  卷五十一·佚名
  第21章 “八·一三”·冯玉祥
  回忆鲁迅先生·许寿裳
  卷三十八·佚名
  卷三十九·徐一夔
  史记正义序·司马迁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 一九一八(民国七年戊午)·赵熙

    玉烛新·戊午人日答问琴阁青城归客瘦。道井络经时,坐探星宿。一筇在手,山中路、识遍千年樵叟。仙云万亩。是水脉、江源蒸就。如梦醒、茅屋鱼陂,归来市朝非旧。人间溅血陈陶,叹六郡良家,义军谁救。破书自守

  • 卷十四·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十四 宋 陆游 撰 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鼔矣 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嶓冢之山高挿天汉水滔滔日东去高皇试劎石为分草没苔封犹故处将坛坡陀过千载中野

  • 列传第八十五 岛夷桓玄 海夷冯跋 岛夷刘裕·魏收

    岛夷桓玄,字敬道,本谯国龙亢楚也。僭晋大司马温之子,温爱之,临终命以为后。年七岁,袭封南郡公。登国五年,为司马昌明太子洗马。玄志气不伦,欲以雄豪自许。朝议以温有陵虐之迹,故抑玄兄弟,出为义兴太守,不得志。少时去职。皇始初

  • 卷第一百七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陈纪五〔起玄黓执徐(壬辰),尽阏逢敦牂(甲午),凡三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正统六年闰十一月甲子朔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召四川右布政使李敩为吏部左侍郎仍食从二品俸○乙丑狭西临洮府僧纲司宝塔等寺都纲剌麻已什三丹等贡马及佛像铜塔舍利赐钞币等物○南京工部奏国子监请修庙庑堂宇之

  •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二册 崇德元年二月·佚名

    第二册 崇德元年二月二月初二日,命户部承政英古尔贷为使,往朝鲜,与国王面议一切事宜,遣马富塔为使臣往吊朝鲜王妻丧。时内八和硕贝勒之使臣及外藩四十九部贝勒之使臣同行,意在与朝鲜国王商定汗之尊号。彼等所赍书曰:&ldquo

  • 卷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六 北齐世系表畧 高氏出自晋玄莬太守隐渤海修人也隐生庆庆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湖後率衆归魏为右将军湖生四子第三子谧魏侍御史谧生树树生欢追尊为神武帝生十五子文宣帝讳洋其

  • 宫室考卷上·任启运

    宗人府府丞任啓运撰天子之门五郭门谓之臯臯内谓之库库内谓之雉雉内谓之应应内谓之路【孔氏颖达曰郭门公之外门郑氏康成曰在城门内愚谓城外有郭而城内又有郭者郭之言廓就宫言之此又其廓然者也臯缓也逺也髙也告也郑曰言

  • 自序·洪咨夔

    帝王诰命讫于平王国风变于黍离圣人伤王者之不作因鲁史修春秋以奉天命而立人极夫天命流行于人极之中无一息间断人惟不知吾心有天而外求天谓吉凶祸福天未尝定徃徃无天而动于恶然天虽有时而未定终必有时而定天者定则人者

  • 第一 捭阖 5·王诩

    【原文】捭之者,料其情①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②,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③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注释】①料其情:了解情况的真伪,善恶,利害。陶弘景注:“料而简择,结谓系束。情有真伪,故须简择

  • 不可高推禅宗藐视教典·印光

    教多显谈,宗多密(隐密地)说。宗之显(显谈)者,如达磨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马祖云:“即心即佛。”百丈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此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三·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论生灭相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于中生灭与因缘。已如上释。今则分别相之一字。故言复次。然是生灭家之相。故兼言也。略显疏相生灭者。分别染净念虑三世。人我见爱贪嗔炽然。览而可别。故

  • 卷第三·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三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南北朝宋。刘裕。自庚申尽己未。八主。六十年。都建康。魏。明元帝。太帝五年。尽有河北。高祖武帝。受晋禅即位。改元永初。岁庚申六月也○造灵根法王东山等寺。迎佛驮跋陀罗

  • 准提净业卷之三·谢于教

    显密双修观行说(前总论。后分显密。俱依显密心要)如来一代圣教。不出显密两门。於显教中。虽五教不同。而华严一经最尊最妙。是诸佛之髓。菩萨之心。具包三藏。总含五教(五教者。小始终顿圆也。而华严为圆教。义理广

  • 卷第十五·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十五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记 请方册藏经记 诸佛慧命。非文字也。然托之文字以传。故善读者。化文字为慧命。不善读者。化慧命为文字。虽曰化慧命为文字。而文字之存。即慧命之存。如春在花。花未

  • 孙公谈圃·刘延世

    北宋刘延世录孙升所谈而成书。凡三卷。有明覆宋刊本、 《百川学海》本、 《稗海》本、 《学津讨原》本、 《说库》本等。另《说郛》、 《历代小史》等本不全。孙升,字君孚,高邮人。元祐间任中书舍人,绍圣初受党籍牵累,贬

  • 桃花扇·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六回。今存翰香楼刻本,刊于乾隆初年(约1740),封面题“竹窗斋评”, “翰香楼梓”,未署作者,亦无序跋,不知作者姓氏。据其整理的排印本收在《古本平话小说集》 (人文版)中。此系据孔尚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