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 捭阖 5

【原文】

捭之者,料其情①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②,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③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注释】

①料其情:了解情况的真伪,善恶,利害。陶弘景注:“料而简择,结谓系束。情有真伪,故须简择;诚或无终,故须系束也。”

②度数:对谋略加以揣度,作出规划。陶弘景注:“权衡既陈,轻重自分。然后为之度数,以制其轻重。轻重因得所,而为设谋虑,使之道行也。”

③不中:不能达成一致。陶弘景注:“谓轻重不合于斤两,长短不充于度数,便为废物,何所施哉。圣人因是自为谋虑,更求其反也。”

【译文】

用开启之术,要对对方实情了如指掌;用闭合之术,要和对方结为同心。对待人才,皆能衡量其轻重缓急,弄清对方真实意图想法,并作出切实规划,圣人善于根据实情为对方考虑。假如不能猜中对方的轻重缓急,圣人就要考虑自己的退路了。

猜你喜欢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卷下·朱元璋
  提要·沈棐
  卷五·李廉
  卷二·纳兰性德
  第四章 《大学》——伦理与政治·林语堂
  卷十·姚际恒
  卷一·孔颖达
  春秋説卷二十八·洪咨夔
  卷五·严粲
  卷三·曾国藩
  论语正义卷七·刘宝楠
  五种成败章第五·佚名
  卷第四·道原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眉山集补钞·管庭芬

    眉山集补钞唐庚次韵强幼安冬日旅舍残岁无多日,此身犹旅人。客情安枕少,天气举杯频。桂玉黄金尽,风埃白发新。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秧马拟向明时受一厘,着鞭尝恐老农先。行藏已问吾家举,从此驰名四十年。谪罗浮作说与门前

  • 卷六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八性道融结为河岳赋       【唐】黄 滔象帝以伐出物我陶开杳冥至精风散元气雨零一浊一清既定乾坤之体或融或结遂为河岳之形岂非断乎鼇足之时剖彼鸡黄之日二仪各立以交泰一气旁

  • 卷五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四崔湜崔湜字澄澜定州人擢进士第累转左补阙预修三教珠英附武三思上官昭容由考功员外郎骤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俄拜中书侍郎检挍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御史劾

  • 巻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卷十一成廷珪【芜城人】春夜曲芙蓉楼前拜新月宝鸭微熏透银叶吴山楚水送逺游不管闺中照离别谁家玉钩飞上天一似连环旧时缺缺多圆少将奈何一寸愁肠百重结为郎白苎裁春衣又恐月圆郎未归射鸭谣阿侬手挽竹

  • 八集 三卷·钱德苍

    安天会北饯(外上)七寸潇湘管。(末上)三分玉兔毫。(付上)落在文人手。(丑上)犹如斩将刀。(外)某徐绩。(末)某杜如晦。(付)某殷开山。(丑)某程咬金。(众合)请了。(外)今有大唐师父往西天五印度求取三藏金经,奉俺圣人命令,着一十八路总管都在十

  • ●卷二百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八。   直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癸巳尽十二年八朋。   林泉野记曰:飞相州人为韩魏王家佃户靖康末张所招讨河北飞投入效用建炎初所都统制王彦以飞将从彦与金人战太行累立功後彦疑忌飞才乃率其众

  • 卷四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四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陈涉世家第十八     史记四十八 陈胜者阳城人也【即河南阳城县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括地志云陈州太康县本汉阳夏县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

  • 食货一四·徐松

    免役下绍圣元年四月四日,三省言:「役法尚未就绪,欲令户部长贰同详定,以郎官郭茂恂、陈佑之为检详官。」上曰:「止用元丰旧法,而减去宽剩钱,百姓何有不便邪 」范纯仁曰:「四方各不同,须咤民力立法本书食货六五之六三、食货六五

  • 第十一章 6·辜鸿铭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辜讲孔子祖国一位掌权的贵族部长(季康子)问孔子,他的学生中哪位真正学识渊博。孔子回答:“原来有颜回;他是个真正学识渊博的人。但是他风华正茂

  • 题普庵祖师书金刚经·太虚

    初见禅门日诵普庵咒,并闻禅和传说其神异事,辄中心慕之!后闻老修行盛称江西普庵祖师道场之伟大,益令神往!今得杨尧羽圆通居士携示普祖加颂手书金刚及验记,并宜春县志永乐加封制语录序,邹元标南泉山志序,乃知普祖为南宋政和间人

  • 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之诞生·太虚

    ──三十四年底在渝寓作──慨自全面抗日战兴,京沪未几沦陷,中国佛教会即告停顿。东南北各省县区域,多渐次阻隔不通。佛教寺僧信徒,固与一般人民同处敌伪蹂躏之下,沉痛莫伸!而西南北大后方佛教僧徒,亦因失去全国性佛教机构之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一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一卷广辩涅槃近因 亲近善友 专心听法 出舍利弗病举床诣佛听法事 如法修行 广辩涅槃佛性八种七种六种等事 释虚空义 释烦恼断处涅槃义 引昔告魔三月当涅槃事 释涅槃名德王品之第

  •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得一切

  • 醒园录·李化楠

    古代食谱。清代李化楠撰。李化楠,字廷节,号石亭,罗江 (今四川罗县) 人。此书是作者为浙江地方官时所搜集的饮食知识、饮食习俗等资料,后经其子李调元整理而成。全书分上下2卷,共记载121则关于调味品、菜肴、糕点小吃

  • 长生指要篇·林自然

    长生指要篇,南宋道士林自然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卷首有淳祐庚戌年(1250)作者自序,自称因读《清静经》而发深省,遂辞家云游参访,得遇西蜀陆公授以金丹之道。其书分七节,引魏伯阳、张伯端之说,论述内丹法要。大略以

  • 三国遗事·一然

    朝鲜现存重要古籍之一。高丽忠烈王时代的名僧一然所著的历史书。5卷2册,印刷版。记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及古朝鲜的遗事。全书首先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的年表,然后分五卷。1—2卷纪异,3卷兴法,4卷义解,5卷神

  • 大法鼓经·佚名

    《大法鼓经》(Mahā-bherī-hāraka-parivarta-sūtra)刘宋·元嘉年间,由印度僧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德贤)翻译的佛教经文,分为上下两卷。或有《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是其异译的说法,但今检校比对两者内容,几

  • 十诵律·佚名

    凡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合译。又称萨婆多部十诵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本书将戒律分为十项(十诵)叙述,故有此称,为萨婆多部(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之广律。此律之梵本多已发掘出土,且已刊印出版。律藏系整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