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鼎传(附郑制宜传)
郑鼎,泽州阳城人。自幼丧父,长大勇力过人,尤善于骑射。初为泽、潞、辽、沁千户。太宗六年(1234),随塔海绀不征蜀,攻二里散关,屡立战功,回师屯驻秦中。不久,宋将余侍郎烧毁栈道,围攻兴元,鼎率众修复栈道,击败宋兵,解兴元之围。太宗皇后四年(1245),调任阳城县军民长官。
宪宗三年(1253),随世祖征大理国,自六盘山经临洮,攻下西蕃诸城,抵达雪山。山路崎岖盘旋,徒步前进,郑鼎背负世祖而行。敌扼守险要之地,鼎奋力战斗,打败敌人。至金沙江,波涛汹涌,世祖在河边危石边立马观察,鼎忙劝谏道:“这地方非圣上所到之处。”扶帝下马。围攻大理,日夜不停,城陷落,擒斩大理国王。
宪宗九年,郑鼎又随世祖南伐,攻破大胜关和台山寨,擒宋臣胡知县,乘胜独进,遇伏兵,鼎奋力迎击,连杀三人,其余逃走。世祖急召鼎回来,告诫说:“为将当慎重,不可恃勇轻进。”“自今非奉朕命,不得轻率与敌接战。”九月,世祖屯驻江边,命诸将渡江而南,先到两岸者,举烽火为号。郑鼎首先登上南岸,大军随即过江。进围鄂州,鼎斗志更旺,攻兴国军,遇宋兵五千,为鼎大败,擒其将桑太尉。
中统元年(1260),因功升平阳、太原两路万户。阿蓝答儿、浑都海之乱,鼎率本道兵马讨平。二年,诏令鼎统领征西等军,戍守雁门关。后调任河东南北两路宣抚使。三年,改授平阳太原宣慰使。至元三年(1266),调任平阳路总管。平阳地狭人多,常缺粮食,鼎疏导汾水,灌田千余顷,又开潞河鹏黄岭道,以运输上党的粮食,修建学校,改正风俗,修复横涧旧桥以便通行。人民都歌颂他。
至元七年,改佥书西蜀四川行尚书省事,领兵巡察东川。过嘉定,遇蜀兵,战于江中,擒宋将李越,缴获所有战船。八年五月,改任军前行尚书省事。十一年,随大军伐宋。十二年,镇守黄州。同年四月,改授淮西宣慰使。十三年,加昭毅大将军,赐白金五百两。
至元十四年,改任湖北道宣慰使,镇戍鄂州。同年五月,蕲、黄二州反元,鼎领兵讨伐,在樊口战斗中,舟覆溺死,年六十三岁。赠中书右丞,谥忠毅。后加赠宣忠保节功臣、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潞国公,谥忠肃。
郑制宜,小名纳怀,郑鼎之子,禀性聪敏,庄重,有度量,通晓蒙古语言。至元十四年,承袭父职,为太原、平阳万户,仍戍守鄂州,并兼代管府事。十九年,朝廷将征日本,在何家洲修造楼船。洲地狭小,众人要求将附近居民迁走。制宜不肯,而将造船场改在宽地,居民都称颂他。城中多次发生火灾,有人对制宜说:“恐奸人乘机作乱,应把可疑者逮捕重惩。”制宜说:“我们只要严密防守就是了,为何罪及无辜。”不鞭打一人,火灾还是息了。有盗伏于近郊,早晚进行剽劫,传说要进城来。忽然有几个男子从城外进来,左顾右盼,行为异常,制宜命人将他们逮捕入狱。审问也查不出证据,行省认为是抓错了人,要释放他们,制宜不肯。第二天出城东,遇一人乘白马,相貌服装异常,逮捕审问供称与前所捕数男子均为盗,于是判其罪,一郡人服帖,安然无事。
二十四年,制宜扈驾东征乃颜,请求杀敌报效。世祖对左右近臣说“:他父亲为国家牺牲,只有这一个儿子,勿使他参加战斗。”制宜请战更加坚决,只得让他随月儿吕那颜另为一军,因有战功授怀远大将军、枢密院判官。二十五年,世祖至上都。按原制:枢府官随行,每年留一员处理本院事,但汉人不得参与。这时却留制宜。制宜推辞,世祖说:“你非一般汉人可比。”终于把他留下来了。二十八年,调任湖广行省参知政事。赴任时,皇帝对他说:“你父亲为国捐躯,也不曾给你什么赏赐。近来诛杀了要束木,没收了他财产人畜,你可拣最好的拿去。”制宜说“:他是因贪赃而败,臣再取其赃物,岂不是玷污了自己!”世祖称赞他的廉洁不染,赐白金五千两。不久,召拜内台侍御史。安西原有牧地,掌管养马的官员恃势侵占民田十万顷,百姓向官府陈诉,多年不能解决。制宜奉诏去处理,按图册公正判决。
至元三十年,委任制宜为湖广行枢密副使。湖南地广路远,群寇恃险出没,昭、贺二州及庐陵境内,百姓常受其害。制宜带小部分军队巡行此二州,道经庐陵永新,获贼首及其党徒,皆依法处斩。茶乡的谭计龙,聚集一些无赖少年,私藏兵器为非作歹,被捕,其家人向官府行贿,以求不急于惩处。制宜将所行贿赂都拿去劳军,而将谭计龙斩首示众。自此以后,湖南再无盗贼。元贞元年(1295),按规定:行枢密院增加副使一员,与制宜共同签署文件,共同负责。制宜认为所增副使非常设官员,原先的副使当免职。不久入朝,授大都留守,管领少府监,兼武卫亲军都指挥使,管理屯田事。
大德七年(1303),晋地发生地震,平阳尤为严重,压死了许多人。制宜奉命去抚恤,昼夜兼程,由近路赶赴灾区。到灾区后深入民间,抚慰受伤群众,发给粟帛。十年,制宜病卒,享年四十七岁。赠推忠赞治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封泽国公,谥忠宣。
猜你喜欢 本纪第一 高帝上·萧子显 卷四十四·黄以周 卷二·佚名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九十八·乾隆 读礼通考卷八十五·徐乾学 异闻纪·张瀚 一百三十六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第八卷 星野晷度(三)·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纪昀 通志卷二十五·郑樵 宋纪·张居正 卷十四·杨士奇 卷八十五·佚名 卷八十·佚名 卷一百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