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十回 陆敬舆斥奸忤旨 韩全义掩败为功

  却说李泌自陈衰老,上表辞职,德宗不肯照准,泌又入朝面请,乞更除授一相。德宗道:“朕亦知卿劳苦,但恨未得贤能,为卿代劳。”泌即说道:“天下不患无才,但教陛下留意牧卜,自庆得人。”德宗道:“卢杞忠清强介,人多说他奸邪,朕至今尚未觉悟,究竟奸在何处,邪在何处?”便是真愚。泌答道:“如使陛下知杞奸邪,杞便不成为奸邪了。陛下如能早时觉悟,何至有建中的祸乱呢?杞因私隙杀杨炎,遣李揆害颜真卿,激叛李怀光,幸亏陛下后来窜逐,得慰人心,天亦悔祸,否则祸乱且迭出不穷了。”德宗道:“建中祸乱,非尽关人事,卿亦闻桑道茂语否?”泌复道:“陛下以为是命数注定么?须知命数二字,只可常人说得,君相却不便挂口,因为君相有造命的职务,与常人不同,若君相言命,是礼乐政刑,统可不用了。古来暴君莫如桀纣,桀尝谓我生不有命在天,武王数纣罪恶,亦云谓己有天命,人君以命自解,恐便同桀纣了。”德宗点首,嗣复说道:“卢杞佐治不足,小心有余,他相朕数年,每遇朕言,无不恭顺。”原来为此,所以时常系念。泌答道:“言莫予违,孔子所谓一言丧邦,据此一端,便可见卢杞的奸邪了。”德宗道:“卿原与杞不同,朕言合理,卿尝有喜色,朕言不合理,卿尝有忧色,虽有时卿言逆耳,却也气色和顺,并没有傲慢态度,能使朕为卿所化,自然屈服,不能不从,朕所以深喜得卿哩。”泌乃荐户部侍郎窦参,说他材具通敏,可兼度支盐铁使;尚书左丞董晋,人品方正,可处门下侍郎。德宗虽然面允,意中却不以为然。既而命泌兼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纂修国史。泌辞去大字,但以学士知院事。是年八月,月蚀东壁,泌自叹道:“东壁图书府,今遭月蚀,大臣中未免当灾,我位居宰相,兼学士衔,恐此灾即加在我身上。从前燕国公张说,亦因此逝世,我位置与他相等,应亦难免此祸了。”果然隔了一年,一病不起,竟尔告终。

  泌有智略,七岁时即受知玄宗,当召见时,玄宗正与张说观奕,因使说面试泌才,说令赋方圆动静。泌即问及要旨,说随口道:“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泌亦信口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说也叹服,贺得奇童。张九龄与结为小友,后来历事三朝,数立奇功,惟好谈神仙,颇尚诡诞,未免为世所讥,但也好算是一位贤相了。持论平允。泌卒年六十八,得赠太子太傅,未得美谥,德宗亦不免少恩。遗疏仍荐窦参董晋二人可用,德宗乃用二人同平章事,并命参兼度支盐铁等使。参为人峭刻,少学术,多权数,每值入朝,诸相皆出,参独居后,但说是详核度支,暗中却曲事逢迎,希邀主宠。又往往援引亲党,分置要地,使为耳目。董晋只备员充位,随声附和,不过硁硁自守,慎重自持,比那窦参的营私挟诈,自然较胜一筹,但总不得为宰相器,未识这位足智多谋的李邺侯,何故荐此二人?这也是令人难解呢。当时朝臣中莫如陆贽,泌独不为荐引,大约是聪明一世,懞懂一时。

  是时前邠宁节度使韩游环,与横海节度使程日华,义武节度使张孝忠,宣武节度使刘玄佐,平卢节度使李纳,先后病殁。邠宁早由张献甫接任,余镇均由子承袭。日华子名怀直,孝忠子名升云,玄佐子名士宁,纳子名师古,皆由军士推戴,奏请留后。德宗也得过且过,无不准行;就是回鹘忠贞可汗,为弟与少可敦鸩死,回鹘国俗,可汗妃妾,号为少可敦。国人攻杀乃弟,拥立忠贞子阿啜为可汗,遣将军梅录告丧,听候朝命,德宗也未尝详问,即遣鸿胪少卿庾铤,往册阿啜为奉诚可汗。最可怪的是咸安公主,既配忠贞,复配奉诚,祖父孙同享禁脔,德宗亦听她所为,但视为胡俗常例,不足深怪。及吐蕃转寇北庭,回鹘大相颉干迦斯,为唐往援,与战不利,率兵奔还,北庭陷没,安西遂绝音问,不知存亡。惟西州尚为唐守,德宗也无暇顾及,置诸度外罢了。慷慨得很。

  光阴似箭,寒暑迭更,已是贞元七年,窦参为相,约已三载,权势日盛,翰林学士陆贽,屡有弹劾,参视若眼中钉,只因贽尚见宠,急切不能捽去,乃奏调为兵部侍郎,解去内职,省得他多来絮聒。德宗尚未察阴谋,会参奏称福建观察使吴凑,病风不能治事,应即另选,当由德宗召凑入京,见他体健神清,并没有甚么疾病,才知参是挟嫌诬奏,有意排挤,随即任凑为陕虢观察使,把原任官李翼解职。翼是参党,一经掉换,中外称快。参仍怙恶不改,引族子申为给事中,招权受赂,绰号喜鹊。德宗颇有所闻,乃召参入诫道:“卿族子申,所为不法,将来难免累卿,不如黜之为是。”参恳请道:“臣子族无多,申虽疏属,尚无他恶,乞陛下鉴原!”德宗道:“朕非不欲为卿保全,奈人言藉藉,不可不防。”参仍然固请,德宗方才罢议。参又恐陆贽进用,阴与谏议大夫吴通元兄弟,造作谤书,构得贽罪。偏被德宗察觉,赐通元死,逐申为道州司马,参亦坐贬为郴州别驾,乃进贽为中书侍郎,与尚书左丞赵憬,同平章事。所有管理度支等事,委户部尚书班宏代理,宏未几亦殁。贽请召用湖南观察使李巽,入判度支。德宗已经允许,忽又变卦,拟用司农少卿裴延龄。贽上言道:“度支司须准平万货,吝即生患,宽又容奸,延龄诞妄小人,倘或误用,适伤圣鉴。”德宗不从,竟任延龄为户部侍郎,判度支事。又是一个奸臣进来了。

  至贞元九年,湖南观察使李巽,奏称宣武留后刘士宁,私遗参绢五千匹,德宗大怒,即欲诛参。贽入谏道:“刘晏冤死,罪不明白,至使叛臣借口有词。参性贪纵,天下共知,但必说他私交藩镇,潜蓄异图,未免太甚。若骤加重辟,转骇人情。”以直报怨,不愧君子。乃再贬参为驩州司马,没入家赀。内侍尚毁参不已,竟赐参自尽,杖杀窦申,诸窦一并谪戍。董晋因与参同事有年,见参得罪,亦自觉不安,乃请免职。有诏罢晋为礼部尚书,召义成节度使贾耽,为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右丞卢迈,同平章事。德宗恐相权过重,仍蹈前辙,乃命四人辅政,分权任事。哪知权任不专,遇事推诿,每值有司关白,辄面面相觑,不肯署判。陆贽乃奏请依至德故事,至德系肃宗年号见前文。宰相更迭秉笔,旬日一易,德宗准如所请。寻复逐日一易,虽案牍不至沈滞,终未免互相顾忌,无所责成。贽先后奏陈治道,不下数十万言,至论边防六失,尤中时弊。大略谓:“措置乖方,课责亏度,兵众致财匮,将多致力分,怨起自不均,机失于遥制,须酌量裁并,慎简统帅,督垦闲田,自筹兵食”等语。德宗尝优诏褒答,终究不能施行。

  会回鹘击破吐蕃于灵州,遣使献俘,云南王异牟,袭击吐蕃,取十六城,擒名王五人,亦遣使献捷,且献地图方物,及吐蕃所给金印,请复号南诏。德宗遣郎中袁滋等,往册异牟为南诏王,赐银窠金印。异牟至大和城受册,很是恭顺,优待唐使。滋等尽欢而还,详报德宗。德宗欣慰得很,遂拟大修神龙寺,报答神麻。户部侍郎裴延龄,奏称:“同州谷中,有大木数十株,高约八十丈,可供寺材。”德宗惊喜道:“开元天宝年间,在近畿搜求美材,百不得一,今怎得有此嘉木?”延龄即献谀道:“天生珍材,必待圣君乃出,开元天宝,何从得此。”德宗甚喜。对子孙诋毁祖宗,德宗尚视为可喜,非愚而何?嗣又由延龄上疏,谓:“在粪土中得银十三两,缎匹杂货,百万有余,这皆是左藏羡余,应移入杂库,供别敕支用。”太府少卿韦少华,与死陕州之韦少华姓名相同,别是一人。劾论:“延龄欺君罔上,请令三司查核左藏,何来此粪土中物,无非延龄移正为羡,恣为诡谲等情。”德宗既不罪延龄,亦不罪少华。延龄所奏,不能欺三尺童子,德宗昏耄已甚,所以麻木不仁。盐铁转运使张滂,司农卿李铦,京兆尹李充,俱因职任相关,常斥延龄谬妄。陆贽更志切除奸,极陈延龄罪恶,略云:

  延龄以聚敛为长策,以诡妄为嘉谋,以掊克敛怨为匪躬,以靖谮服谗为尽节,可谓尧代之共工,鲁邦之少卯,迹其奸蠹,日长月滋,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余。昔赵高指鹿为马,臣谓鹿之与马,物类犹同,岂若延龄掩有为无,指无为有?臣以卑鄙,任当台衡,情激于衷,欲罢难默,务乞陛下明目达聪,亟除奸慝,毋受欺蒙,则不胜幸甚!

  这疏上后,德宗非但不罪延龄,反待延龄加厚。贽复约宰相赵憬,面奏延龄奸邪,德宗恨贽多言,面有怒色。憬却一语不发,退朝后反密告延龄,延龄恨贽益深。或谓贽嫉恶太严,恐遭谗害,贽慨然道:“我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此外非所敢计了。”果然不到数日,有敕颁下,罢贽为太子宾客。越年为贞元十一年,初夏天旱,延龄诬贽怨望,并李充张滂李铦,乘旱造谣,摇动众心。德宗竟贬贽为忠州别驾,充为涪州长史,滂为汀州长史,铦为邵州长史。

  先是定州人阳城,隐居中条山,以学行著名,李泌荐为谏议大夫,城拜官不辞,未至京师,都人已想望丰采,料他必尽言敢死。及城入哀后,独与二弟及客,日夜痛饮,并无谏章。河南人进士韩愈,作《争臣论》讥城,他人亦啧有烦言,城仍不介意,但以杯中物消遣,恍若无闻。至贽等坐贬,主怒未解,中外惴恐,莫敢营救,城独奋然道:“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杀无罪人。”乃公也酒醒了。遂与拾遗王仲舒,补阙熊执易崔锜等,伏阙上书,极陈延龄奸佞,贽等无罪。德宗大怒,欲罪城等,幸太子在旁劝解,乃命宰相出谕,令他退去。金吾将军张万福,大声称贺道:“朝廷有直臣,天下从此太平了。”因遍拜城等,已而连呼太平万岁,太平万岁!万福武人,年八十余,自万福称贺后,城乃得重名。会闻德宗欲进相延龄,城泣语廷臣道:“果欲用延龄为相,当取白麻撕坏,免他误国。”白麻系宣诏用纸。随即续草奏稿,尽列延龄罪状,使李泌子繁缮写。繁本不端品,城因他是故人子,嘱令缮正,哪知他竟私告延龄。延龄亟入见德宗,一一自解。及城疏呈入,德宗遂视为诬妄,搁置不理,虎父生犬子,可为邺侯一叹。且改城为国子司业,进延龄为户部尚书。延龄年已衰老,尚自恨不得相位,居常牢骚郁愤,嫚骂近臣,至遇疾卧第,擅载度支官物至家,人无敢言。越岁竟死,年六十九,中外相贺。惟德宗悼惜不置,追赠太子太傅。延龄尝荐谏议大夫崔损,才可大用,适赵憬病殁,卢迈老疾,中书省虚位十日,德宗即令损同平章事。损委鄙无能,入相后毫无建白,母殡不葬,女兄为尼,殁不临丧。德宗恰喜他唯唯诺诺,倚任了好几年。

  是时太尉中书令西平王李晟,司徒侍中北平王马燧,相继去世,晟谥忠武,燧谥庄武。昭义节度使李抱真,也已病终,都虞侯王延贵,奉诏继任,赐名虔休。魏博节度使田绪,曾在贞元元年,尚德宗妹嘉诚公主,代宗第十女。有庶子三人,幼名季安,公主抚为己子。绪于贞元十二年殁世,左右推季安为留后,德宗即命为节度使。为后文魏博归朝张本。由南东道节度使曹王皋,亦已病逝,赐谥为成,接任为陕虢观察使于頔,各镇粗报平安。惟宣武军迭经变乱,宣武节度使刘士宁,氵㸒乱残忍,为兵马使李万荣所逐,奔归京师。万荣得受制为留后,用子迺为兵马使,牙将刘沐为行军司马。不到一年,宣武军又复作乱,都虞侯邓惟恭,因万荣寝疾,执迺送京师,并杀万荣亲将数人。这次还算德宗有些主意,特授董晋为宣武节度使,令即赴镇。又恐晋太宽柔,未能镇定,更命汝州刺史陆长源为行军司马,随晋东行。既用董晋,不必用陆长源,仍是种一祸苗。晋兼程至宣武军,万荣已经病死,惟恭代领军事,仓猝不及抗命,只好出迎朝使。晋不用兵卫,接见惟恭,辞气甚和,且仍委以军政,暗中却加意防备。等到惟恭谋乱,已是布置绵密,先将乱党捕诛,然后把惟恭拿住,械送京师。陆长源性刚且刻,最喜更张旧事,经晋从容裁抑,军中乃安。不意董先生却有此经济。后来过了两年,晋病殁任所。长源知留后,扬言道:“将士弛慢已久,我当振饬法纪,方可扫清宿弊。”军士听了此言,不禁恟惧,或劝长源散财劳军,长源道:“我岂效河北贼,用钱买将士心么?”未几变起,长源被杀。监军俱文珍,急召宋州刺史刘逸准靖难,逸准曾为宣武将,颇得众心,闻文珍召,引兵入汴州,抚定大众,请命朝廷。诏授逸准为节度使,赐名全谅,不到数旬,全谅复殁,军中推玄佐甥韩弘为留后。韩弘曾为兵马使,至是因宣武军屡次作乱,特查出乱首,及党与三百人,历数罪状,斩首以徇。一面恭请朝命,受敕为节度使,乃整肃号令,抚循军士,汴中才无后忧。

  偏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密谋抗命,遣人阴约韩弘,为弘所杀。少诚知逆谋已泄,索性举兵发难,掠寿州,袭唐州,杀死镇遏使谢详张嘉瑜。会陈许节度使曲环身故,陈州刺史上官涚,继为留后,少诚乘隙进击,涚遣将往阻,不幸败殁,反致寇逼城下。涚方接奉朝旨,进任节度使,蓦闻寇至近郊,不禁仓皇欲走。营田副使刘昌裔入阻道:“朝廷方授公节钺,奈何弃此他去?况城中不乏将士,固守有余,昌裔不才,愿为城守。”涚乃委以军事,集众登陴。兵马使安国宁,谋为内应,被昌裔察出,诱入诛死,然后誓众拒敌。少诚围攻累日,昌裔伺他懈怠,凿城出击,大破敌兵。又经刘弘发兵三千,来援许州,少诚遁去,许城得全。

  德宗闻少诚叛乱,褫夺官爵,令诸道会师进讨,于是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安黄节度使伊慎,知寿州事王宗,与上官涚韩弘联兵,进讨淮西。起初颇称得利,于頔前驱进行,迭拔吴房朗山,嗣因军无统帅,号令不一,各军至小溵水,自相惊骇,纷纷溃散,委弃器械资粮,均为少诚所有,少诚气势益强。西川节度使韦皋,闻诸军失利,表请授浑瑊贾耽为元帅,统辖诸军,若不愿烦劳元老,臣愿选精锐万人,下巴峡,出荆楚,翦除凶逆,否则谕少诚悔罪,加恩赦宥,罢免两河诸军,休息兵民,尚不失为次策。如少诚罪恶贯盈,为麾下所杀,仍举爵位授他麾下,是去一少诚,复生一少诚,祸且无穷云云。末数语,最中时弊。德宗接奏,方在踌躇,忽报中书令咸宁王浑瑊,因病致亡,不由的嗟叹道:“国家又失一大将了。”遂予谥忠武,另拟择将讨吴少诚,时宦官窦文瑒霍仙鸣,正得上宠,进任护军中尉,势倾朝野,内外官吏,多出门下。夏绥节度使韩全义,尤为文瑒厚爱,特地荐引,令为蔡州招讨使,统率十七道兵马,出征少诚。全义素无勇略,惟贿托权阉,得邀超擢。既为大帅,即用阉寺数十人,充作监军。每议军事,阉寺高坐帐中,争论哗然,无一成议。并且天时溽暑,士卒病殁,全义亦不加抚慰,以致人人离心。行至溵南,淮西将吴秀吴少阳等,驱军前来,两下未及交锋,诸道军已经溃退。吴秀等乘势掩杀,全义连忙回走,返保五楼。嗣是三战三北,,逐节退还,直至陈州各道兵多半还镇,惟陈许将孟元阳,神策将苏光荣,尚留军溵水,并力杀退追兵。少诚乃引军还蔡州,全义尚归罪昭义将夏侯仲宣,义成将时昂,河阳将权文变,河中将郭湘等,诱至帐中,设伏捕戮,夸示权威,军心愈觉不服。幸少诚未悉详情,遣使赍献书币,求监军代为昭雪。监军乐得代奏,有诏赦少诚罪,仍复官爵,召全义班师。全义至长安,文瑒力为袒护,掩饰败迹。德宗仍然厚待全义。全义托言足疾,但遣司马崔放入对,放为全义引咎,自谢无功。德宗道:“全义为招讨使,能招徕少诚,也是功劳,何必定要杀人呢?”全义乃谢归夏州。小子有诗叹道:

  元戎失律咎难辞,谁料庸君反受欺?

  功罪不明钢纪隳,晚唐刑赏早违宜。

  吴少诚外,还有余镇节度使,互有更替,容至下回再表。    古来计臣,多工心术,裴延龄虚妄无能,尚不足与计臣同列,德宗独深信之,意者其殆由天性好猜,隐相契合欤?不然,得韦少华之讦发,与陆贽等之极陈,宁有不为之感悟耶?阳城之名,实延龄玉成之,延龄死而中外相贺,德宗独追惜不置,好人所恶,恶人所好,其不亡也亦幸矣。夫不能斥裴延龄,无怪其用韩全义,溵南之败,全义实尸其咎,乃复任阉竖播弄,掩败为功,德宗之德,固若是耶?读此回不禁为之三叹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九·刘昫
  曲笔第二十五·浦起龙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四·李心传
  1934──中華民國二十三年甲戌·郭廷以
  庙学典礼卷六·佚名
  法军侵台档(三)·佚名
  卷之一百二·佚名
  第五十九回 奉直失睦张吴再决雌雄·黄士衡
  卷之二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卷之三十二·佚名
  目录·陈均
  恭题「陈清端公年谱」·丁宗洛
  有凤来仪:思凡·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磻老·唐圭璋

      磻老字渭师,东平人。娶欧阳懋女,以懋待制恩补官。绍兴三十年(1160),宝应县主簿。乾道九年(1173),自尚书吏部员外郎除直秘阁知庐州。淳熙二年(1175),两浙路转运副使。四年(1177),工部侍郎知临安府。坐失于弹压,放罢,送饶州居住。有

  • 志第七 祭祀上·范晔

    光武即位告天 郊 封禅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豺獭知祭祀,而况人乎!故人知之至于念想,犹豺獭之自然也,顾古质略而后文饰耳。自古以来王公所为群祀,至于王莽,《汉书·郊祀志》既着矣,故今但列自中兴以来所修用者,以为《

  • 卷八十二·毕沅

      ◎宋纪八十二 ∷起重光协洽正月,尽昭阳作噩七月,凡二年有奇。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元祐六年辽大安七年   春,正月,壬戌,辽主如混同江。   癸酉,诏:“祠祭游幸,毋用羔羊。”   丙戌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正统十年十一月庚午朔钦天监进正统十一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辛未升南京光禄寺少卿张惠为光禄寺卿以九年秩满也○迤北瓦剌脱脱不花王并太师也先等遣使臣皮儿马黑麻等来朝贡驼马及方物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佚名

    隆庆五年正月甲子朔○上行拜 天礼于宫中谒 奉先 弘孝 神霄三殿毕出御皇极殿文武群臣及天下 朝觐官四夷贡使行庆贺礼 免百官宴赐节钱钞中宫东宫免贺○乙丑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上御皇极殿受之文武群臣行庆贺礼 免百官宴○

  •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壬申礼部议上大行皇帝尊谥册宝礼仪一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十日辰时恭上 尊谥一前期三日太常寺官奏致斋仍遣官致祭天地 宗庙 社稷至日行祭告礼用祝文香帛果酒脯醢如常仪一前期一日司礼监设 册案 宝案于 大行皇帝几

  • 任圜传·薛居正

    任圜,京兆三原人。祖父任清,成都少尹。父亲任茂弘,避难住在太原,奏授西河令,有五个儿子,分别叫任图、任回、任圜、任团、任礒,风采都很不同,武皇喜爱他们,以同宗女嫁给任圜,历任代、宪二郡刺史。李嗣昭在晋阳带兵,和任圜交游相处

  • 皇甫晖传·欧阳修

    皇甫晖,魏州人。做过魏军卒,戍守瓦桥关,戍满当归,留在贝州屯田。当时,唐庄宗已经失政,天下人心散乱。晖为人勇猛且无赖,夜间在军中赌博,输了,就和徒弟策谋叛乱,劫持都将杨仁晟说“:唐能够灭梁而得天下的原因,是因为先得到魏拥有了

  • 卷十八·王溥

    周广顺三年九月敕:“入厚载门内向东横街东地房宇,宜令弘文馆、集贤院于此分擘廨署。” 汉乾祐二年十二月敕:“故荆南节度使、南平王高从诲,宜令太常定谥。”〈故事:臣下请谥,故吏陈行状,上考功,覆奏下,乃议谥。今降敕,新例也。

  • 卷二十四·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四   元 王天与 撰金縢第八         周书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唐孔氏曰武王有疾周公作防书告神请代武王死事毕纳书于金縢之匮及为流言所谤成王悟而开之史叙其事乃作此篇非周

  • 卷一·佚名

    △世间净眼品第一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常始成正觉。其地金刚具足严净。众宝杂华。以为庄饰。上妙宝轮。圆满清净。无量妙色。种种庄严,犹如大海。宝幢幡盖。光明照耀。妙香华鬘。周匝围绕。七宝罗网。弥

  • 卷二·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大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修行净戒波罗蜜多犹若虚空。云何为四。所谓知身如影像。知声如谷响。知心如幻化。知慧如虚空。是为菩萨成就四法。修行净戒波罗蜜多犹若虚空。复次若菩萨成就八

  • 星际迷航·海因莱因

    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中,地球上的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的需求已远远超出土地供应量。而这时,科学技术也有了极大的飞跃,时空隧道取代了宇宙飞船,担负起了向其他星球输送移民的任务。罗德·沃尔克这个高中生,选择了一门叫做“高级

  • 初学记·徐坚

    唐朝官修的一部类书。共30卷。是唐玄宗为方便其子习作时引用典故、检查事类而命集贤院学士张说、徐坚等编辑的。它是一部以知识为重点的类书,既有丰富的知识,又便于临文检查。因主要是适应皇子们练习学问上的基本功的需

  • 诸真圣胎神用诀·佚名

    道家气功著作。编者不详。书中收有海蟾真人 (刘操,五代,北宋初人)、朗然子 (刘希岳,北宋时人)之说,估计出自宋人之手。一卷。全书共载玉皇、海蟾真人、玄葫真人、袁天纲、于真人、徐神公、烟萝子、达摩禅师、李真人子

  • 难经经释·徐大椿

    医经研究著作。2卷。清代除大椿撰,成书于1727年。上卷,载1~29难; 下卷,载30~81难。本书的特点是以“经”释“经”。徐氏认为:《难经》非经也,以《灵枢》《素问》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又认

  • 上清佩符文诀·佚名

    《上清佩符文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上清派道士所作。《宋史‧艺文志》着录作「上清佩文诀五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五篇,即《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五种符文

  • 文选颜鲍谢诗评·方回

    四卷。元方回 (1227—1305)撰。是编取《文选》所录颜延之、鲍照、谢灵运、谢惠连、谢脁之诗并以次各为评论,评谢灵运诗,多取其能作理语者,又好评一字为名眼,仍不脱宋人旧俗。对其他人之诗的评论,不象《瀛奎律髓》那样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