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贤传(附李彀传)
李守贤,字才叔,大宁义州人。金大安初年(1209),守贤及兄庭植,弟守正、守忠,堂兄伯通、伯温归附于太师、国王木华黎,在太祖行军驻所朝见。太祖命庭植为龙虎卫上将军、右副元帅、崇义军节度观察使,授守贤锦州临海军节度使,弟守忠为都元帅,守河东。朝廷认为河东是要害之地,但其人心疑惧未定,非守贤去镇抚不可,于是从锦州调守贤为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
太祖驾崩之后第二年(1228),守贤至和林朝见摄政王拖雷,加官为金紫光禄大夫,知平阳府事,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太宗二年(1230),蒙古军南伐,经过平阳,见田地荒芜,帝问守贤为何如此,守贤说“:民贫穷,缺乏耕具,以致如此。”诏令给牛万头,并令迁关中人民去开垦河东。三年,规定平阳向云中输粟万石。守贤见平阳百姓疲惫不堪,奏请免输,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当时,河中尚未攻下,守贤认为若长期这样相持下去,将士多有伤亡,他请求自己从北面凿城先入。采纳他的请求,该城果然被攻破。第二年,自蒲津南渡黄河至潼关,二月,在芮城大破金将赵雄的军队。这时,蒙军正会师于汴京城下,而留守贤屯守嵩州、汝州。金兵十余万,坚守少室山太平寨,守贤遣三千人入少室山,知道金主帅完颜延寿无守御之才,于太宗六年正月十五日夜,乘延寿玩球之时,潜遣数十人缘崖攀登而上,杀守兵,大军继入,破太平寨。守贤下令不准抢劫,将守寨的残兵余卒收编入蒙古军。不过两旬,连天、交牙、兰若、香炉诸寨,相继归顺,守贤不曾妄杀一人。攻河南,金守将强元帅逃跑,为守贤追及,投降。秦蓝帅王..,拥兵数万,占据虢州之南山,他素来畏服守贤,率其部众归附,于是关东、洛西都为守贤平定。
太宗六年(1234)十月卒,年四十六岁。
李彀,李守贤之子。太宗九年随太师塔海绀布征蜀汉。十年攻碉门。十一年克万州,会战于瞿塘,缴获战舰千余艘。十三年,授河东道行军万户兼总管。以后,由广元出葭萌,越木瓜坡,长驱入蜀,攻下成都。宪宗二年,袭击嘉定。
宪宗八年(1258),宪宗南伐。九年,蒙军入渠州,进至江滨,造船为桥以便援兵通行,且阻止宋军通过。长江水涨,浮桥中断,宋将以战舰万艘迎战,彀提一旅首先进攻,诸军继进,战败宋军。第二天,宪宗对诸将说:“平时你们都自负英勇,临战不能为朕立尺寸之功。唯独李彀冒箭摧锋陷阵,蔑视敌人。要说英勇,像彀这样才是。”赐白金二百五十两。中统三年(1262),李彀改任河东路总管,佩金虎符。调京兆路总管,加昭勇大将军。不久改为氵名磁路总管。至元七年(1270)正月卒,年四十九岁。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一 景德二年(乙巳,1005)·李焘 第四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会议 遵顾命皇侄承宗·蔡东藩 卷十五·金履祥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六·徐乾学 卷二十七·陈均 卷十九·吕中 志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七十一·郑麟趾 宇文述传·魏徵 江阳王元继传·李延寿 冯行袭传·薛居正 叶李传·宋濂 卷之七 北平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七之二·雍正 卷三十五筹议·冯煦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五·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