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后山集补钞

后山集补钞

陈师道

丞相温公挽词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事多违谢传,天遽夺杨公。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俗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

少学真成己,中年讬著书。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得志宁论晚,成功不原馀。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嘲秦覯

长铗来夜帐空,衡阳回雁耳偏聪。若为借与春风看,无限珠玑咳唾中。

曾南丰先生挽词

早弃人间事,真从地下游。丘原无起日,江汉有东流。身世从违里,功名取次休。不应须礼乐,始作后程仇。

精爽回长夜,衣冠出广庭。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道丧馀篇翰,人亡更典刑。侯芭才一足,白首《太玄经》。

赋宗室士暕高轩过图

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异才天纵非力能,画工不是甘为下。今代风流数大年,含毫落笔开山川。忽忘朽老压尘底,却怪凫鸿堕目前。尔来八二复秀出,万里河山才咫尺。眼边安得有突兀,复似天地初开辟。明窗写出高轩过,便逐愈湜闻吟哦。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官禁修严断过访,时於僻寺逢税鞅。秀润如行琮璧闲,清明似引星辰上。?忧悲愉怢百不平,河擘太华东南倾。平生秀句寰区满,拾掇馀弃成丹青。平湖远岭开精神,斗觉文字生清新。未许二豪今角立,要知旁有卫夫人。

寄曹州晁大夫

堕絮随风化作尘,黄楼桃李不成春。只今容有名驹子,困倚栏干一欠伸。

规禅停云斋

净居众天人,宫殿随所适。少仕老不归,重门闭榛棘。道人秀丛林,妙语出禅寂。是身如浮云,随处同建立。平生与二子,嗜好助一律。我此复助缘,语绮已多责。何年一把茅,据坐孤崒嵂。呵佛骂祖师,涂湖千五百。

次韵晁无斁夏雨

咫尺隔山海,作书问如何。蚁垤既畜粮,蛙窟如鸣鼍。积暑复一雨,斧斫仍手摩。钩窗欲悬麻,出门已横河。人言月离毕,未必致滂沱。东皋繁草木,兰艾不同科。惊鱼畏密罟,独鸟鸣南柯。稍无虫飞喧,复觉蝉语多。因声作好恶,与物殊未和。卧闻夜来雨,归种故山禾。百年须下泽,万里付长罗。先生断百好,尚以诗作魔。缩子万言手,听渠七字哦。室迩人则远,燕默劳者歌。思君得老瘦,触热生积痾。

和黄预感秋

宿云护朝霜,秋阳佐残暑。蝇痴驱复来,汗下拭莫御。庭梧自黄陨,风过成夜语。幸是可怜生,胡然遽如许。黄生多新诗,如盆茧抽绪。唱高难《欸乃》,隽永得<口父>咀。意合无古今,投暗有迎拒。名成弟子韩,价重先生楮。向来得斯人,孰谓余龃龉。晚炊邻僧米,昼拾狙公芧。甘酸皆适口,霜黄未登俎。门有曲逆车,谤甚北山女。宁为沟中断,不作太仓鼠。老退无好怀,续明然两炬。搔首不成眠,寒蛩促机杼。

和魏衍三日

林花女颊红,春水瓜头绿。步蹇我三休,来同君一足。苦嗟所历小,不尽千里目。暮景向昏鸦,归途取修竹。

陈留市隐者

陈留人物后,疑有隐屠耕。斯人岂其偶,满腹一杯羹。婷婷小家子,与翁同醉醒。薄暮行且歌,问之讳姓名。子岂达者与,槁竹聊一鸣。老生何所因,稍稍声过情。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诗书工发冢,刀{?尔}得养生。飞走不同穴,孔突不暇黔。

城南寓居

游子暮何归,韦杜城南村。秋水深可测,挽衣踏行云。道暗失归处,栖鸟故不喧。牛羊闭篱落,稚子犹在门。

送苏公知杭州

平生羊荆州,追送不作远。岂不畏简书,放麑诚不忍。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昔如马口衔,今为禁门键。一雨五月凉,中宵大江满。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

次韵苏公涉颍

冲风不成寒,脱木还自奇。坐看白日晚,起行清颍湄。三穴未为得,一舟不作痴。路暗鸟遗音,江清鱼弄姿。宇定怪物变,意行觉舟迟。公与两公子,妙语含风漪。但怪笑谈剧,莫知宾主谁。得句未肯吐,郁郁见睫眉。相从能几何,行乐当及兹。生忍自作难,百忧间一嬉。时寻赤眼老,不探黄口儿。解公头上巾,一洗七年缁。至洁而纳活,此水真吾师。须公晓二子,人自穷非诗。

和魏衍闻莺

春力着人朝睡重,叶底黄鹏鸣自送。绿幕朱栏日观明,回廊侧户风帘动。昨夜春回到寒谷,好鸟飞来把修竹。整翰厉觜初一鸣,已落君诗专妙独。退红着绿春事残,后时独立知何言。侧听不尽已飞去,怀抱此时谁与论。

舟中

野火烧原雉昏雊,黄尘涨天牛乱斗。江间无日不风波,老去何时脱奔走。诗书满腹不及□,遮日宁须钓竿手。愧尔茅檐炙背人,仰目青天搔白首。

次韵无斁雪后

闭合春云薄,开门夜雪深。江梅犹故意,湖雁起归心。草润留馀泽,窗明度积阴。殷勤报春信,屋角有来禽。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秋怀示黄预

窗鸣风历耳,道坏草侵衣。月到千家静,林昏一鸟归。冥冥尘外趣,稍稍眼中稀。送老须公等,秋棋未解围。

除棣学

老作诸侯客,贫为一饱谋。折腰真耐辱,捧檄敢轻投。早作千年调,中怀万斛愁。暮年随手尽,心事许溟鸥。

除官

扶老趋严召,徐行及圣时。端能几字正,敢恨十年迟。肯着金根谬,宁辞乳媪讥。向来忧畏断,不尽鹿门期。

除夜

七十已强半,所馀能几何。悬知暮景促,更觉后生多。遁世名为累,留年睡作魔。西归端着便,老子不婆娑。

元日

老境难为节,寒梢未得春。一官兼利害,百虑孰疏亲。积雪无归路,扶行有醉人。望乡仍受岁,回首向松筠。

雪中寄魏衍

薄薄初经眼,辉辉已映空。融泥还结冻,落木复沾丛。意在千山表,情生一念中。遥知吟榻上,不道絮因风。

初雪已覆地,晚风仍积威。木鸣端自语,鸟起不成飞。寒巷闻惊犬,邻家有夜归。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

雪意

睡眼拭朦胧,开门雪已浓。客来迷旧径,虎过失新踪。浦远浑无鹤,林疏只有松。借留如不解,酒兴若为供。

榆关书不到,雪又满平芜。指冷频呵玉,胸寒屡掩酥。绿斟冬至酒,红拥夜深炉。塞上风沙恶,征衣得达无。

十五夜月

向老逢清节,归怀托素晖。飞萤元失照,重露已沾衣。稍稍孤光动,沉沉万籁微。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

放怀

施食乌鸢喜,持经鸟鼠听。杖藜矜矍铄,顾影怪伶俜。门静行随月,窗虚卧见星。拥衾眠未稳,艰阻饱曾经。

送秦覯

士有从师乐,诸儿却未知?欲行天下独,信有俗间疑。秋入川原秀,风连鼓角悲。目前?犬类,未必慰亲思。

送外舅郭大夫夔路提刑

天险连三峡,官曹据上游。百年双鬓白,万里一身浮。可使人无讼,宁须意外忧。平生晏平仲,能费几狐裘。

别乡旧

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得无鱼口厄,聊复雁门踦。齿脱心犹壮,秋清意自悲。平时郡文学,邓禹得三为。

别负山居士

田园相与老,此别意如何。更病可无酒,犹寒已自和。高名胡未广,诗兴尚能多。沙草东山路,犹烦一再过。

老柏

岁月那能记,风霜亦饱经。辉辉垂重露,点点泊流萤。色与江诐共,声留静后听。转因枯槁后,润泽出新青。

归雁

弧矢千夫志,潇湘万里秋。宁为宝筝柱,肯作置书邮。远道勤相唤,羁怀误作愁。聊宽稻粱意,宁复网罗忧。

和黄充实咏榴花

春去花随尽,红榴暖欲然。后时何所恨,处独不祈怜。叶叶自相偶,重重久更鲜。流珠沾暑雨,改色淡朝烟。著子专寒酒,移根擅化权。愧非无价手,刻画竟难传。

病起

今日秋风裹,何乡一病翁。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注水瓶花醒,吹新鼎药空。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

别宝讲主

此地相逢晚,他方有胜缘。咒功先服猛,戒力得扶颠。暂息三支论,重参二祖禅。夜床鞋脚别,何日着行缠。

钜野少泊

蒲港牵丝直,平湖坠镜清。顺流风借便,捷路雪初晴。鸟度欲何向,鸥来只自惊。有行须快意,安得易为情。

野望

霜叶红於染,吹花落更馨。平江行诘曲,小径夹葱青。度鸟开愁眼,遥山入画屏。畏人惟可饮,从俗却须醒。

湖上

湖上难为别,梅梢已着春。林喧乌啄啄,风过水鳞鳞。缘有三年尽,情无一日亲。白头厌奔走,何地与为邻。

寓目

曲曲河回复,青青草接连。去帆风力满,来雁一声先。野旷低归鸟,江平进晚牵。望乡从此始,留眼未须穿。

晚游九曲院

冷落丛祠晚,回斜狭路赊。平荷留夜雨,惊鸟过邻家。云暗重重树,风开旋旋花。病身无俗事,待得后归鸦。

后湖晚坐

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青林无限意,白鸟有馀闲。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

宿齐河

烛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稍作他方计,初回万里心。还家只有梦,更着晓寒侵。

寄送定州苏尚书

初闻简策侍前旒,又见衣冠送作州。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枉读平生三万卷,貂蝉当复自兜牟。

和黄预七夕

盈盈一水不斯须,经岁相过自作疏。坐待翔禽报佳会,径须飞雨洗香车。超腾水部陈篇上,收拾愚溪作赋馀。信有神仙足官府,我宁辛苦守残书。

次韵何子温祈晴

九虎当关信不传,烧烟才上已回天。驱除雾雨还朝日,畜缩涛波复二川。夺目光华开秀句,堆场藁秸验丰年。从今更上中和颂,少费将军九万笺。

和和叟梅花

百卉前头第一芳,低临粉水浸寒光。卷帘初认云犹冻,逆鼻浑疑雪亦香。鼎实自应终有待,天真不假更匀妆。江南望断无来使,且伴诗翁入醉乡。

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

先生秀句满天东,二子缘渠再得穷。诗礼向来堪发冢,孙刘能使不为公。炎方瘴疠避轩豁,故国山河开始终。传语元龙要相识,江湖春动有来鸿。

昔日剜疮今补肉,百孔千窗容一罅。拆东补西裳作带。人穷令志短。百巧千穷只短檠。起倒不供聊应俗。经事长一智。称家丰俭不求馀。卒行好步不两得。巧手莫为无面饼。不应远水救近渴,留渴须远井。瓶悬?闲终一碎。急行宁小缓。早作千年调,一生也作千年调。拙勤终不补。斧斫仍手摩。惊鸡透篱犬升屋。割白鹭股何作难。藨贤仍睹命。

猜你喜欢
  序·李渔
  第十六出 飞舸·李渔
  第三折·马致远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徐志摩
  卷三·方夔
  二集卷八十一·乾隆
  二集卷十·乾隆
  初集卷三十一·乾隆
  第九出 分唾(监咸韵)·丁耀亢
  卷八·陈起
  东坡集补钞·吴之振
  卷八百七十二·佚名
  卷五百六·佚名
  巻四·郭奎
  天问·屈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崔中·唐圭璋

      沁园春   自己阳生,正是中虚,静极动时。默地雷微震,冲开玉户,天心朗彻,放下帘帏。真火冲融,灵泉复凑,不昧谷神何险危。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   中中二土成圭。意眷恋浓如母护儿。这恍惚真容,不空不色,窈冥妙象,无

  • 家铉翁·唐圭璋

      铉翁号则堂,眉州人。生嘉定六年(1213)。以荫补官,赐进士出身。历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宋亡,守志不仕,改馆河间。至无三十一年放还,时年八十二。   水调歌头   题旅舍壁   瀛台居北界,觌面是重城。老龙蹲踞不

  • 卷六·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六      元 方回 编宦情类 出将入相行道得时仕也乘田委吏州县徒劳亦仕也今所选诗不於其达与不达之异其位高取其忧畏明哲而知义焉其位卑取其情之不得已而知分

  • 谦让第十九·吴兢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

  • 卷二一O 唐紀二十六·司马光

      起上章閹茂(庚戌)八月,盡昭陽赤奮若(癸丑),凡三年有奇。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景雲元年(庚戌,公元七一O年)   八月,庚寅,往巽第按問。重福奄至,縣官馳出,白留守;羣官皆逃匿,洛州長史崔日知獨帥衆討之。   留臺侍御史李

  • ◎礼十三(军礼)·徐天麟

    ○亲征汉五年十二月,围羽垓下。(刘项战争本末具高纪,不详录。)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九月虏荼。利几反,上自击破之。七年十月,上自将击韩王信于铜鞮,斩其将,信亡走匈奴,与其将曼邱臣王黄,共立故赵后赵利为王,收信散兵,与凶奴共

  • 大事记续编卷十六·王祎

    汉孝桓皇帝建和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本纪】夏四月庚寅京师地震【本纪】六月郡国地裂水涌【以本纪修】胡广免大司农杜乔为太尉【以袁宏汉纪列传修】秋七月以定策功益封梁冀万三千户封冀孙及弟侄四人为侯胡广赵戒

  • 卷之五十五·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八月。癸未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内记注○谕内阁、巡视西城给事中克什布等奏、官绅捐建资善堂栖息贫民。恳恩赏拨

  • 第四一六佥禀光绪四年二月十五日一二二一八--一·佚名

    一一快头役、庄耆、约首等,禀举黄文绣为宝斗仁等庄总理具佥禀台下一快头役蔡谨、庄耆苏阿富、魏阿苟、周加齐、约首陈丕在、蔡光传、潘敦义、王雨水等,为总理悬缺,恳恩给发谕戳,以便奉公事。缘竹南一

  • 刘粲传·李延寿

    刘粲字士光,出生的那天晚上有香气,氤氲满屋。他自幼就很有聪明智慧,四岁死了父亲,与一群小孩在一起,只有他不做游戏。六岁诵《论语》、《毛诗》。心里不理解的,便能提出问题。十二岁的时候读《庄子·逍遥篇》说:“这是可以理

  • 方献夫传·张廷玉

    方献夫,字叔贤,广东南海人。他一生下就死了父亲,刚刚加冠成人就考中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选为庶吉士。他正要告假回家侍养母亲,母亲也过世了,他于是住家守丧。正德年间,出任礼部主事,后调到吏部,升为员外郎。他同主事王守仁

  • 说民第五·商鞅

    辩慧,乱之赞也;礼乐,淫佚之征也;慈仁,过 之母也;任誉,奸之鼠也。乱有赞则行,淫佚有征则用,过有母则生 ,奸有鼠则不止。八者有群,民胜其政;国无八者,政胜其民。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彊。故国有八者,上无以使守战,必削至 亡;国无八者,

  • 卷一百八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五十五观象授时易繋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呉氏澄曰离为日坎为月艮山在西北严凝之方为寒兑泽在东南温热之方为暑左离次以兑者日之

  • 卷十七·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十七    宋 王与之 撰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灋郑锷曰或谓周之教典建于大宰大司徒则施其教法小司徒地官之贰于教法亦掌建之何也盖设教而无法则教不行有法而不建则法不立教官之长推其法教官

  • 量处轻重仪(谓亡五众物也)本·道宣

    唐贞观十一季神州遗僧释迦道宣缉叙(干封二年重更条理)序曰。余昔在帝京。周流讲肆。深文伏义力志幽求。颇尝清叙。惟以轻重为要。而附事临机多随意情。博访明据文义莫凭。先所宗承首律师者。孤情绝照映古夺今。钞疏山

  • 通志·郑樵

    南宋郑樵撰。200卷。纪传体通史。记述上古至隋唐3000余年的史事。郑樵博学而著述丰富。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进经旨、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等31种书。绍兴二十六年,综合历代史料编成此书。分本纪、

  • 中国的牛津运动·辜鸿铭

    牛津运动(Oxford Movement)是一场发生于1833至1845年英国国教会中兴起的宗教复兴运动,由牛津大学的纽曼、弗洛德、凯布勒等人发起,故而得名。辜鸿铭在这里把以张之洞等为领导的“清流运动”称为“中国牛津运动”。这一运

  • 管子传·梁启超

    梁启超著。成书于宣统元年三月(1909),收录于《饮冰室合集》第7册。全书共分13章,近6万字。序论、时代背景、管仲简历,共5章,约7500字。其余8章论述其政治、经济、政务、军事、教育等思想、政策、活动。全书的重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