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七

洪武九年秋七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甲寅以刑部尚书韩士原为江西布政使  燕府伴读李浚文为左参政吴府伴读张里仁为右参政士原东平之汶上人仕元为浙江行省都事来归授济南乐安州同知累迁至今官

○乙卯享大庙

○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  上谕礼官曰诸将臣始从朕征伐宣力效劳朕于爵赏不敢吝惜大者公小者侯死则俾之庙食以报其功何文辉早岁事朕屡建勋绩大名始立身即殒殁朕重伤之其以文辉及凡有功者一百六人各附祭于功臣之次庶以表朕报功之意焉 ○丙辰免刑部侍郎顾礼官以亲属极刑循例免也

○庚申降中书省右司郎中茹太素为刑部主事

○壬戌以李祺为驸马都尉尚皇长女临安公主祺太师韩国公善长长子也先期用祝帛牲醴告  奉先殿先下嫁二日命使册公主其仪内使监陈设册案于乾清宫御座之东南设仪仗于丹陛之东西陈女乐于丹陛之南尚仪奏外办  上皮弁服  中宫翟衣升御座乐作升座讫乐止引礼引捧册使者女官就殿上拜位赞拜乐作四拜乐止传制官称有制赞捧册使者跪传制官传制曰今册长女为临安公主命尚宫正某行礼举册官以册立授使者使者受册以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退立于殿东赞兴捧册使者兴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执事者捧册前行使者随诣华盖殿公主受册仪其日执事者于华盖殿设香案于正中设册案于香案前公主服九翚四凤冠翟衣立于殿西东向册使至以册置于案册使立于册案之东南向引礼引公主诣拜位赞礼赞公主四拜毕赞请公主诣前册使称有制赞礼赞公主跪赞宣册宣册官取册立宣讫以册入于盝赞受册宣册官以册授公主公主受册兴以册置于案执事者收册册使兴引礼就导引公主诣  上前谢恩赞八拜又诣  中宫前谢恩赞八拜礼毕次见皇妃东宫及妃各王及妃如常仪册文曰古之君天下者有女必封今尔成人特封尔为临安公主配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之子祺彼为驸马尔为公主既入韩国之门恪遵妇道以奉舅姑闺门整肃内助常佳毋累父母生身之恩尔惟敬哉公主受册后次日谒  奉先殿○驸马受诰仪是日吏部官奏请颁诰捧诰命置龙亭鼓乐仪仗前导至太师府驸马设鼓乐出迎太师家先设香案及诰命案于正厅龙亭至吏部官捧诰命置于案驸马服朝服讫引礼引诣香案前赞礼赞再拜毕吏部官称有制赞驸马诣前跪赞搢笏赞受诰吏部官取诰以授驸马驸马受诰以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复置于案赞出笏俯伏兴赞复位复赞再拜礼毕诰文曰夫妇之道人之大伦婚姻以时礼之所重帝女下嫁必择勋旧为婚此古今通义也朕今命尔李祺为驸马都尉尔当坚夫道毋宠毋慢永肃其家以称朕亲亲之意是日并赐朝服仪从银交椅一脚踏一银马杌一银水盆一银水罐一伞一骨朵二牙仗二鞍笼一次日韩国公李善长与驸马谢恩后十日善长进表笺奏请婚期其日清晨尚宝监陈设御座香案于奉天殿仪銮司陈仪仗于丹陛之东西教坊设乐于丹墀之南将军六员位于奉天殿门之左右将军二员位于殿上帘前序班四员捧表案一玄纁案一于殿内之西序班四员设笺案一玄纁案一于丹墀内道之西百官朝服侍班于文武楼前内赞二人位于殿上之东西赞礼二员位于丹陛之东西宣表官展表官位于表案之西百官陪位  皇帝御谨身殿具皮弁服仪礼司入奏外办导驾官导御奉天殿仗动乐作升座乐止鸣鞭讫序班四员捧表案及玄纁案置于殿中引礼引太师捧表笺及玄纁至丹墀跪置于案退至拜位赞礼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赞礼赞进表引礼引太师诣表案前搢笏跪捧表执事者捧玄纁随行乐作至丹陛下太师脱易展表官宣表官随行由殿西门入东向立执事者一人捧笺由奉天殿西至谨身殿甬道上跪授内官内官立受捧入乾清宫女官接进启云太师韩国公李善长谨择七月初十日令男祺亲迎公主上笺奏期序班彻丹墀表笺玄纁案于武楼前太师既至殿西门引礼二人候于门外内赞接引太师至殿中内赞赞跪太师跪赞进表受表官搢笏接表跪置于案执事者以玄纁跪进于太师之左太师受讫受表官又诣前接玄纁复跪置于案退复位内赞赞出笏太师出笏赞宣表展表官一员诣案前跪搢笏取表宣表官跪于太师之左展表二人跪展表宣读讫展表官一员以表跪置于函内兴与宣表官等退立于殿西赞礼赞俯伏兴太师由殿西门出宣表官展表官随行序班彻表案玄纁案于殿之东引礼引太师至丹陛下纳舄复位赞礼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仪礼司奏礼毕  上还宫乐作内官收表及玄纁引礼引太师百官以次出表文曰伏以圣人法天地而定尊卑配阴阳而品贵贱所以立教建治叙彝伦而垂法于天下也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伏惟  皇帝陛下膺乾运兴家邦统一寰宇辛勤二十余年而亿兆生民之众咸获皞皞熙熙同泰和之治臣一家骨肉首赖生全继叨荣禄德至渥也臣夙夜兢惕思所报效耄而未能乃荷至恩不以臣男祺之愚庸赐公主下为伉俪荣出望外吉辰在迩谨用奏请至期令男祺俯伏阙门之外恭听恩命臣下情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以闻笺文曰伏以圣人法天地而定尊卑配阴阳而品贵贱所以立教建治叙彝伦垂法于天下也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伏惟  皇后殿下奉  帝之尊内严柔顺法地以静万邦咸宁此诚开基创业母仪万世也如臣善长参随宸御周旋承奉略无功效夙夜兢惕乃荷圣恩不以臣男祺之愚庸赐公主下为伉俪荣出望外吉辰在迩谨令男祺至期诣阙门俯伏以待  上命更祈中听少表下情臣无任感激惶恐之至谨奉笺以闻公主受醮戒仪是日早公主具礼服辞  奉先殿申时内官陈设中宫仪仗于乾清宫丹陛之东西内官陈大乐于丹墀执事女官备金爵酒壸果合以俟内赞女官二员位于殿上之东西  上常服  中宫燕居服升座乐作升座讫乐止公主具礼服引礼女官引公主诣  上前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赞公主诣前跪赞受爵女官以爵斟酒立授公主受饮讫以爵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虗爵退复位赞恭听戒命随旨意训戒公主听受讫赞兴复位公主复位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引礼女官又引公主诣  中宫前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赞公主诣前跪赞受爵执事女官斟酒立授公主受饮讫以爵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虚爵以退赞恭听戒命随旨意训戒公主听受讫赞兴复位公主复位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礼毕公主易燕居冠服拜皇妃东宫及妃亲王及妃如常仪命妇送至宫门引礼引公主由宫门东门出过宫门西上小辇至右门内公主降辇驸马揭帘公主升轿内使备仪仗鼓乐前导由武楼右红门金西板桥至午门西门降轿出门升轿女使一十四人服纱帽上簮罗帛花销金胸背两肩方花罗袍间抹金银牡丹花束带皂靴女乐三十六人于阙西接引至府省府台官命妇送至府门各回家东宫及各王送至府前

○驸马受醮戒仪是日早太师与驸马具家用祭服告祠堂毕至午后太师坐于正堂驸马具见尊长服引礼引驸马至拜位赞再拜驸马再拜赞诣前跪驸马诣前跪赞搢笏驸马搢笏赞受爵执事者斟酒立授驸马驸马受饮讫以爵受执事者赞听训戒太师随意致戒辞驸马听讫赞出笏俯伏兴驸马出笏俯伏兴赞复位驸马复位赞再拜驸马再拜礼毕驸马便服上马行亲迎礼若驸马父母俱存则父母同坐于正堂行礼如上仪

○亲迎仪是日驸马受醮戒讫其所赐仪从鼓乐前导至午门西下马至朝房具朝服候申时序班二人具朝服引驸马由午门西角门入至右红门内官二员具服接引驸马至内使监前候报公主醮戒将毕引驸马至右门西东向立公主至驸马揭帘公主升轿驸马先行由午门西角门出至上马处上马先至府候公主至揭帘公主降轿同谒祠堂

○谒祠堂仪太师家执事者先于祠堂陈设祭物毕引礼女使引驸马及公主由府中便门至祠堂拜位驸马东公主西赞礼赞再拜驸马公主并再拜引礼引驸马诣高祖考妣神位前驸马诣前公主仍立于拜位赞跪驸马跪公主亦跪赞搢笏驸马搢笏赞进爵执事者以爵跪进于驸马之右赞受爵驸马受爵以授执事者赞献爵执事者以爵奠于高祖考妣神位前赞出笏俯伏兴驸马出笏俯伏兴公主亦兴引礼又引驸马诣曾祖考妣祖考妣神位前如上仪讫赞诣读祀位驸马诣读祝位赞跪驸马跪公主亦跪读祝讫赞俯伏兴驸马俯伏兴公主亦兴赞复位驸马复位赞再拜驸马公主并再拜礼毕还府行合卺礼

○合卺仪其日女使陈设驸马座于室东西向公主座于室西东向各设拜位于座之南设酒案于室中稍南置两盏两卺于案上馔案二于室中赞引二人导驸马二人导公主就拜位赞再拜驸马公主相向皆再拜请就座驸马公主各就座执事者捧馔案置于驸马公主前执事者二人以二盏斟酒以进驸马公主各饮酒执事者进馔驸马公主皆举馔执事者再斟酒进馔驸马公主各饮酒举馔执事以两卺盏斟酒合和以进驸马公主皆饮酒执事者又进馔驸马公主皆举馔执者彻馔案赞驸马公主兴就拜位赞再拜驸马公主相向皆再拜礼毕太师次日诣阙谢恩 ○见舅姑仪合卺之明日清晨执事者二人先设案于堂之东以枣粟盘置于案太师坐正堂中驸马具见尊长服公主燕居冠服引礼导驸马公主至拜位驸马在东公主在西赞再拜驸马公主皆再拜执事者举枣粟案诣前公主随捧案置于太师前公主复位赞再拜驸马公主皆再拜执事者彻枣粟案于东礼毕若驸马父母俱存则公主见舅姑当用腵脩于姑前行礼如上仪

○见尊长仪驸马公主见太师礼毕太师起执事者请驸马叔于正堂东西向坐驸马公主立于西东向四拜叔坐受礼毕起又请驸马兄坐于正堂东西向驸马公主东向再拜兄坐受礼毕起又引驸马公主诣中堂请太师姊正面坐驸马公主北向四拜太师姊坐受礼毕起又请驸马庶母坐于正堂之东西向驸马公主东向再拜庶母坐受礼毕起次请驸马嫂就中堂东西相向立驸马公主与嫂相向再拜毕驸马公主还府驸马弟妹到府中见驸马公主驸马公主正面坐受四拜

○盥馈仪见舅姑之又明日清晨太师坐于正堂执事陈设馔案毕公主具燕居冠服引礼引公主诣太师前拜位赞再拜公主再拜执事者以馔授公主捧馔置于案退复位赞再拜公主再拜公主退立于西候太师馔毕引礼引公主还府

○驸马朝见仪亲迎后十日朝见其日  上位  中宫御乾清宫内官设伞扇大乐于丹墀左右设驸马拜位于宫门之下赞礼内官二员其服立于宫门之东西序班二人具服引驸马至右红门引礼内官二员具服接引驸马至宫门拜位  上位  中宫升座乐作赞八拜驸马八拜毕乐止又移驸马拜席近西朝  中宫赞八拜乐作驸马八拜毕乐止礼毕驸马去蔽膝又移驸马拜席于西南见皇妃六位各赞四拜礼毕又引礼内官二员引驸马出右红门序班接引见东宫其日内官设东宫座于文楼前南向秦王以下各王共十一位座于东西向驸马去蔽膝引礼引诣东宫前赞四拜毕次诣秦王及各王前每位行四拜礼驸马出门改服诣东宫前赐膳毕东宫传旨赐驸马纱帽一金带一纻丝罗衣各一袭靴一双鞍马二驸马受讫就诣  上前谢恩行五拜礼

○甲子立倒钞法中书省奏国家行钞日久岂无昏烂宜设收换以便行使于是议令所在置行用库每昏烂钞一贯收工文五百以下递减之仍于钞面贯百文下用墨印昏钞二字封收入库按季送部若以贯伯分明而倒易者同沮坏钞法论混以伪钞者究其罪

○丙寅命赐北平守御及听征官军钞五千万八千七百余锭布帛八万二千余匹

○丁卯始命散骑参侍舍人冠带

○置司佩局贵州卫指挥佥事张岱卒命礼部遣官祭之

○命工部主事郭傅署考功监令

○以监察御史王偁等一百二十三人为知府知州等官有差时各处有司为考校钱粮簿牒至京故命官往代之

○戊辰增置各处递运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验夫多寡设百夫长以领之先是在外多以卫所戍守军士传送军囚  上以其有妨练习守御乃命兵部增置递运所以便递送

○己巳升兵部侍郎李允为尚书

○庚午迁给事中孙杰虞泰魏汝进陈宗颜中书舍人朱德名朱翊殿庭仪礼司副李彦清李圭为监察御史

○辛未靖江王相府奏靖江王府承运六门金钉朱户之制命礼部员外郎张筹等考古制以闻筹等奏按韩诗外传诸侯有德者锡朱户而金钉无所考今亲王府承运门既用金钉靖江王府宜降杀如公主府掩钱之制  上曰诸王之于靖江虽亲疏有等然亦王府也宜同亲王之制

○甲戌置黎州长官司以土酋芍德为长官德云南人祖仕元世袭卭部州六番招讨使明氏据蜀德兄安复为黎州招讨使明氏亡夷民溃散德奉母还居卭部至是四川布政司招之德遂来朝贡马且请置官司诏以德为黎州长官赐印及衣服绮帛

○乙亥客星没先是六月戊子客星大如弹丸白色止天仓至癸巳益有光甲午经外屏壬寅经卷舌入紫微垣庚戌扫文昌指内厨壬子扫文昌是月癸亥入于张至是夕始灭○丁丑诏苏松嘉湖四府下田之被水者免今年租凡二十九万九千四百九十余石

○升监察御史郎敏为饶州府知府敏河南济源人洪武七年以国子生选入武英堂纪事授监察御史以能升今官敏为治廉明有惠爱乐平县民有诣阙诉邑大姓五十余家谋逆者诏指挥潘某率兵往捕之兵至饶敏惊曰乐平民素淳朴未必有此吾为郡守不可使民死无辜请先往察之至乐平民皆耕牧如常时敏廉得告者乃无赖子素以假贷不得怨诸大姓故重诬之冀获赏耳敏还白潘初不之信自往察视果如敏言于是各以其家长至京办其诬诏遂释诸大家诛妄告者 ○是月通事舍人巩哥锁南等招谕吐番还至川藏朵工之地皆遇害

○滦州昌黎卢龙迁安抚宁等县以旱闻诏免田租仍以布赈之

○湖广山东大水

○故元平章兀纳歹执伯颜帖木儿自绥德来降先是中山侯汤和等至延安伯颜帖木儿遣人乞降  上闻之召诸将悉还独留傅友德屯边以备敕谕友德曰无事而请降兵法所戒尔其慎之至是伯颜帖木儿果乘间入寇友德大破之俘其众获辎重羊马无算兀纳歹遂缚伯颜帖木儿以降

○都督佥事兼秦府左傅金兴旺卒

猜你喜欢
  冠颂第三十三·王肃
  卷一百0五 晉紀二十七·司马光
  卷四百三十七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五·苏天爵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八十一·徐乾学
  辽史拾遗卷五·厉鹗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纪昀
  通志卷一百八十九·郑樵
  卷之四·祁韵士
  弁言·佚名
  戴案纪略·蔡青筠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司马迁
  论师范·梁启超
  卷6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真氏·隋树森

    真氏,元代女艺人,名真真。建宁(今属福建省)人,约元前期人。宋代理学名儒真德秀的后代。其父官朔方时,因挪用库金无力偿还,将她卖入娼家。后流落大都。时姚燧为承旨,一日宴集翰林院。真氏歌曲,所操闽音。姚

  • 悼离赠妹诗 二首·左思

    一 郁郁岱靑。海渎所经。阴精神灵。为祥为祯。峨峨令妹。应期挺生。如兰之秀。如芝之荣。总角岐嶷。龆龀夙成。比德古烈。异世同声。 厥德伊何。塞渊其虑。厥声伊何。日新其誉。幽思泉涌。乃诗乃赋。飞翰云浮。摛藻

  • 卷三百三十·列传第二百十八·西域二西番诸卫·张廷玉

        ◎西域二西番诸卫   ○安定卫 阿端卫 曲先卫赤斤蒙古卫 沙州卫 罕东卫 罕东左卫 哈梅里   西番,即西羌,族种最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徼外皆是。其散处河、湟、洮、岷间者,为中国患尤剧。汉赵充国、

  • 列传卷第十五 高丽史一百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琴仪。○琴仪字节之初名克仪本奉化县人后赐籍金浦三韩功臣容式之后体貌奇爽器度雄伟少力学善属文屡举不第出监淸道务刚直不挠民目为铁太守。

  • 读史记十表卷八·汪越

    南阳 汪越 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索曰七十二国太史公旧余四十五国褚先生补也】太史公曰匈奴絶和亲攻当路塞闽越擅伐东瓯请降二夷交侵当盛汉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于祖考矣何者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荆荼是徴【索

  • 福王登极实录·文震亨

    吴县文震亨撰恭闻监国自福邸至淮也,南都文武大臣及科道诸臣方集议拥立之事。佥谓以亲、以贤、以序,即当推奉为臣民主。操臣诚意伯刘孔昭、督臣马士英,各传谕所部将士,以代来中兴之意。将士闻命感泣,亦愿奉为六军主,建义旗讨

  • 卷四十上 班彪列传第三十上·范晔

    (班彪) (自东都主人以下分为下卷)◆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祖父班况,成帝时做过越骑校尉。父亲班稚,哀帝时做过广平太守。班彪性格沉重,喜好古代文化。二十多岁时,正值更始败逃,京城附近大乱。当时,隗嚣带领众人在天水起

  • 卷之六十六  寓圃雜記下(明)王錡 撰·邓士龙

    (寓圃雜記,二卷,明王錡撰。錡,字元禹,長洲人。世業農,隱居不仕,因自號葦菴處士。事蹟詳匏翁家集卷七四王葦菴處士墓表。是書傳世有二卷本、十卷本和一卷本三種。此次通校了明紀錄彙編二卷本,參校玄覽堂叢書十卷本。凡與二卷本

  • 卷六十·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六十漕运各官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六十漕运各官国朝官制总督漕运一人【正二品兼尚书衔从一品】掌督理漕挽以足国储凡收粮起

  • 三年·佚名

    (丁丑)三年大明景泰八年、天順元年春正月1月1日○丙寅朔,御勤政殿,受朝賀,御思政殿,引見野人大護軍金阿郞哈等二十九人,又御思政殿設宴,宗親及議政府、六曹參判以上、都鎭撫、承旨等入侍。賜宴卓及酒五十甁于議政府,王世子宴卓

  • 墨子閒詁卷一·孙诒让

    親士第一

  • 卷二十八·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八钱唐程川撰易二十八系辞上传一天尊地卑至变化见矣是举天地事理以明易自是故以下却举易以明天地间事【万人杰录第一章】问第一章第一节葢言圣人因造化之自然以作易曰论其初则圣人是因

  • 大雲初分至心健度第二十七·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至心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住善界法门。大海智法门。潮法门。神通行法门。虚空神通法门。无热法门。初成法门。随行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八·智周

    沙门智周撰论。云何此依十五处立者。而有两释。一云云何此十因依十五处立。二云此者此前四缘。既云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义有差别建立十因。云何此缘依处立因 有义断云。后解为胜。依处差别立缘为因。非离缘外别有因也。

  • 菩萨善戒经 第六卷·佚名

    菩萨善戒经 第六卷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菩萨地供养三宝品第十七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来。供养如来凡有十种。一者供养色身。二者供养塔。三者现见供养。四者不现见供养。五者自供养。六者他供养七者利益

  • 昭惠周后诔·李煜

    《昭惠周后诔》全文上千余字,是李煜传世作品中最长的一篇;此文作于大周后辞世之后,是为悼念她而作,文章情感真挚、感人肺腑。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李煜对于周后的感情之深、之真。文中共用了十四个“呜乎哀哉”,22个“哀”字

  •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佚名

    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系《九真中经》传本之一,其内容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颇有不同。但《无上秘要》卷十八引《洞真九真中经》,其文见于本书,可证本书应出于南北朝。全书

  • 万善同归集·延寿

    凡三卷。北宋延寿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广举经论、祖释等禅家心要之书。各卷之初,首叙其概旨,而后以问答体解明其意旨。问答总数有一一四条,其中第一一二条(大四八·九九二上):‘问:“此集所陈,有何名目?”答:“若问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