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伯颜传

伯颜,姓蔑儿吉碍氏,曾祖父探马哈儿,任宿卫。祖父称海,随宪宗伐宋,为国捐躯。父谨只儿,在隆福太后宫中总领宿卫。

伯颜抱负远大,沉着果断。十五岁时奉成宗之命侍奉太子武宗。大德三年(1299),随武宗征海都。五年又随武宗征迭怯里古及哈剌塔之地,屡战屡捷,其功在其他诸将之上。十年,斡罗思、失班等逃往察八儿之地,武宗命伯颜追击,斡罗思等降。十一年,武宗大会诸王、驸马于和林,赐伯颜号为“拔都儿”。

武宗即位,拜伯颜吏部尚书,不久改为尚服院使,又拜御史中丞。至大二年(1309)十一月,拜尚书平章政事,特赐蛟龙虎符,领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司达鲁花赤。延..三年(1316),仁宗任命他为周王常侍府常侍。四年,拜江南行台御史中丞。五年,升御史大夫。六年,拜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七年,拜陕西行台御史大夫。至治二年(1322),复调任南台御史大夫。泰定二年(1325),迁调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三年,改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在河南任职期间,将原赐给他在该省的田五千顷,以二千顷奉献泰定帝做求福之用,以八百顷助宿卫,自留者不到半数。他为政严谨,对于本省那些奸豪害民之人,必加重惩。

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崩。八月,丞相燕铁木儿遣明里董阿迎武宗之子怀王从江陵回京即位。路过河南时,伯颜尽其所能从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极力供应,募勇士五千人,拟亲至南郊躬迎圣驾;还遣罗里向燕铁木儿表示:“公尽力于京师,河南方面的事我当效力。”参政脱别台劝他“:令蒙古军马与宿卫之士皆在上都,已令探马赤军分守各要地,吾恐立怀王为帝之事不可成功。我等只图自保性命,何必管其他?”伯颜不采纳这种意见。晚间,脱别台欲杀伯颜,伯颜察觉,拔剑杀死脱别台,夺其所部军器及马一千二百匹。怀王命撒里不花拜伯颜为河南行省左丞相。怀王至河南,伯颜佩带弓箭,身穿甲胄,率文武官员和父老迎接入城,俯身称万岁,叩头劝登皇位。怀王解金铠、御服、宝刀等物赐与伯颜。第二日,伯颜扈从怀王北行往京都。

九月,怀王即皇帝位,是为文宗,特加伯颜银青荣禄大夫,仍统领宿卫军。不久,加太尉,赐黄金二百五十两、白金一千两,楮币二十五万缗,进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御史大夫、中政院使。天历二年(1329)正月,拜太保。二月,加授储庆使,加赐虎符,特授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不久,明宗即位,文宗居东宫,拜伯颜太子詹事、太保。八月,拜中书左丞相。明宗崩,文宗又即位,加伯颜储政院使。三年正月,拜知枢密院事。

至顺元年,文宗认为伯颜功大,不格外多加褒赏不足与其贡献相称,于是特命许配世祖阔阔出太子的孙女卜颜的斤给伯颜为妻,分赐虎士三百,即:怯薛丹一百、默而吉军一百、阿速军一百,隶属于左右宿卫;赐黄金双龙符,其文为“广忠宣义正节振武佐运功臣”,世代相传;命一切宴饮均以诸宗王礼相待。二年八月,进封浚宁王,特加授侍正府侍正,追封其祖先三世为王,又加伯颜昭功宣毅万户、忠翊侍卫都指挥使。三年,拜太傅,加徽政使。

至顺三年八月,文宗崩。十月,伯颜奉太皇太后命,立明宗之子懿瞞质班,是为宁宗。十一月,宁宗崩。

至顺四年六月,顺帝即位,嘉奖伯颜拥戴之功,拜中书右丞相、上柱国、监修国史。元统元年(1333),进太师、奎章阁大学士,管领太史院,兼领司天监、威武、阿速诸卫。伯颜奏请恢复经筵,顺帝允准并加他为知经筵事。十一月,进封秦王,继续统管太禧宗..院、中政院、宣政院、隆祥使司、宫相诸内府,总领蒙古、钦察、斡罗思诸卫亲军都指挥使。

三年六月,唐其势及其弟塔剌海阴谋篡夺皇位,伯颜奉诏诛杀;余党举兵反叛,伯颜亲率军至上都镇压。七月,皇后伯牙吾氏因私藏唐其势、塔剌海于后宫,伯颜怒曰“:哪有兄弟图谋不轨而姊妹竟保护的!”迫使皇后服毒自杀。顺帝诏谕天下,援国初之例,赐伯颜以“答剌罕”称号,使世袭。

至元元年(1335),伯颜赞助顺帝遵行本朝传统制度,奏请停止一切有碍于农事的措施,四年之内国内不进行土木营造,暂停彰德、莱芜冶铁一年,免除京城周围千里内漕户杂徭,减少河间、两淮、福建每年盐课十八万五千引,赈济沙漠贫户及南北饥民千千万万。这些都经皇帝批准实行。给皇帝讲解经史时,伯颜必与讲官一起简明扼要地以治国之道开导皇帝。太皇太后赐他宅第名“时雍坊”,且规定要同诸王宅第一样华丽壮观。伯颜极力辞谢,要求厉行简约。四年,伯颜请解除他的职务,皇帝、太后和皇后三宫极力挽留。五年十月,诏为大丞相,加号“元德上辅”,赐七宝玉书龙凤金符。数日前,伯颜面向皇帝奏请将所赐田岁入钞一万锭,赈济帖列坚、末邻、纳邻三道驿站及关北十三处驿站中之困乏者。

然而,伯颜自诛唐其势之后,独掌政权,肆意专横,变乱祖宗法规,虐害天下,且逐渐有所奸谋。顺帝不胜担忧。最初,伯颜想让其侄儿脱脱进入宿卫军,侍奉顺帝日常生活,但又怕众人议论,于是将其侄与枢密知院汪家奴、翰林承旨沙剌班一同入宫为宿卫,实际上是要掩盖他把脱脱送入宿卫的真正意图。脱脱大权在握,卫士都听脱脱的约束。伯颜自领诸卫精兵,以燕者不花为护卫,每出行前呼后拥,而皇帝的仪仗卫队反而寥若晨星。其气焰咄咄逼人,天下之人只知有伯颜,不知有皇帝。脱脱深深担心这样下去的后果,便乘机向皇帝自陈愿忘家殉国的本意。顺帝还是不信任,遣阿鲁、世杰班每天与脱脱反复谈论忠义之道,从中了解他确实忠贞不贰,这才消除疑虑。这年,顺帝自上都还京,伯颜多次带兵巡行红城诸处,回来时走在后面。阿鲁、世杰班及脱脱三人谋杀他的决心更坚。而伯颜不知,更加逞凶肆虐,陷害郯王彻彻辙笃,奏请赐死,未得皇上同意就传旨行刑。又奏贬宣让王帖木儿不花、威顺王宽辙普化,声色俱厉,不等皇帝批准就专断自行。顺帝更加愤怒。伯颜的淫威日盛,一些无辜的人亦身陷牢狱。

至元六年(1340)二月,伯颜自领宿卫军,请顺帝出宫打猎。脱脱劝帝托病不去。伯颜一再请太子燕帖古思至柳林打猎。脱脱打算对伯颜采取行动,遂与世杰班、阿鲁商议把伯颜的阴谋奏告顺帝。二月十五日,脱脱掌握所有宫门的钥匙,并受密旨领军,阿鲁、世杰班在顺帝身边传命。是夜二更,遣太子怯薛(即护卫军)月可察儿率三十骑接太子入城见顺帝。四更,命只儿瓦歹奉诏往柳林,宣布派他出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十六日,伯颜遣人到城下问为什么要派他出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脱脱在城上宣布圣旨,只罢黜丞相一人,随从他的官员无罪,各还本卫。伯颜请求当面向皇帝辞行,不许,只得赴任。经过真定时,他问当地父老“:你们曾见过子杀父的事吗?”父老说:“不曾见子杀父,只见过臣杀君。”伯颜低头惭愧。三月十八日,诏令迁伯颜于南恩州阳春县,途中病死于龙兴路驿站。

猜你喜欢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陈寿
  列传第四十八 孔愉(子汪 安国 弟祗 从子坦 严 从弟群 群子沉 丁潭 张茂陶回·房玄龄
  卷四十·志第二十一·乐下·脱脱
  卷七十六·志第二十七·祭祀五·宋濂
  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赵尔巽
  ●簷曝雜記續·赵翼
  第三十回 晋灭唐汉继晋郭氏周承·黄士衡
  王镇之传·沈约
  晋纪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四年(戊申、348)·司马光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八·乾隆
  卷三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卷一百八十·佚名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苏茂一·唐圭璋

      茂一字才叔,号竹里。邹登龙梅屋吟有“竹里苏材叔见梅怀友韵”诗。   琐窗寒   重游东湖   云浦苍寒,烟堤幕翠,旧痕新涨。春愁十里,冉冉碧丝摇荡。记登临、少年思豪,唾壶击玉歌清壮。到如今梦里,秋风鸿阵,晚波渔唱

  • ◆刘处士诜(桂隐集)·顾嗣立

    诜字桂翁,庐陵人。生二岁失母,七岁失父,九岁宋亡。年十二,作为科场律赋论策之文,蔚然有老成气象。宋之遗老巨公一见,即以斯文之任期之。既冠,重厚醇雅,素以师道自居,教学者有法。萧御史方厓、文集贤学山、郑尚书鹏南先后以教官

  • 列传第六十 哥舒高封·欧阳修

    哥舒翰,其先盖突骑施酋长哥舒部之裔。父道元,为安西都护将军、赤水军使,故仍世居安西。翰少补效毂府果毅,家富于财,任侠重然诺,纵蒱酒长安市。年四十馀,遭父丧,不归。不为长安尉所礼,慨然发愤,游河西,事节度使王倕。倕攻新城,使翰

  • 卷四百四十九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癸巳,導河水入汴。(玉牒有此,實錄無之。)   詔罷都提舉修河司。   蘇轍又言:「臣近奏乞罷修河司并責降李偉,尋準九月二十六日聖旨,李偉權發遣北外監丞,提舉東流。又準十月二日聖

  • 读礼通考卷八十九·徐乾学

    葬考七山陵二东汉章陵后汉书城阳恭王传建武二年以皇祖皇考墓为昌陵置陵令守视后改为章陵因以舂陵为章陵县蔡邕独断世祖父南顿令曰皇考祖钜鹿都尉曰皇祖世祖原陵后汉书本纪建武二十六年春正月初作寿陵【注初作陵未有名

  •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秋七月。甲寅朔。享太庙遣固山贝子温齐行礼。  ○遣官祭司门之神  ○命太子太保工部尚书霍达、仍以原衔管都察院左都御史事  ○兵部议覆甘肃巡抚佟延年疏言黑城堡、距洪水市口虽三十里

  •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一王礼考【十七】皇帝冠服 【皇子亲王以下至臣工冠服附】【臣】等谨按孟冬始裘孟夏始絺因乎寒燠之时千古不可变者先儒泥周礼祀昊天上帝

  • 卷十九上·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九上   元 王天与 撰泰誓上第一        周书【蔡氏曰周文王国号武王因以为有天下之号唐陆氏曰凡四十一篇九篇亡】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汉孔氏曰周自

  • 仪礼识误卷一·张淳

    宋 张淳 撰士冠礼误字眂 注曰天子与其臣冕以视朔皮弁以日视朝诸侯与其臣皮弁以视朔朝服以日视朝按释文云眂音视本或作视下同陆既音视正文非视字明矣其后篹音纂而今文作纂遁音巡而今文作巡妃音配而今文作配防音策

  • 卷一百·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一百大顺之征礼记礼运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隂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马氏曰自天地为本推而至于人情以为田其为法备其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三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二世有品第二十一   問曰.實有過去未來.所以者何.若法是有.此中生心.如現在法及無爲法。又佛說色相.   亦

  • 第三十一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三十三天之七)时天帝释。复示诸天上布施果。思心具足。福田具足。财物具足。思心功德皆悉具足。福田胜者诸如来等。物具足者谓饮食财物。思具足者深心信等。而修供养。如是布施。于人天中得大果报。或生天

  • 卷第六·佚名

    弘赞法华传者。宋人永苏景。依予之劝。且自高丽国所奉渡圣教百余卷内也。依一本书。为恐散失劝俊源法师。先乞书写一本矣。就中苏景等归朝之间。于壹岐岛。遇海贼乱起。此传上五卷入海中少湿损。虽然海贼等或为宋人被

  • 卷第三·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三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义解篇 宋 中立传 中立。鄞之陈氏子。母梦日轮入怀。遂有娠。夜不三浴。则啼号不止。九岁出家。受经一诵。永忆不忘。治平中试经开封得度。依神智於南湖渡。神智开帏

  • 春蚕·茅盾

    短篇小说。茅盾著。写于1932年11月。连同以后发表的《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春蚕》描写浙东一户普通的蚕农老通宝一家在春蚕季节紧张、艰辛、充满希望与焦虑的劳作,通过他们赢得春蚕的空前丰收反

  • 清代割地谈·程善之

    清代之盛,因其(九虎)武凭陵之气震荡四方,又能以操纵之术驾驭远藩,故疆土之广,汉唐且有未及。及其衰也,一蹙动千万里。如乌梁海二十五佐领之割让,黑龙江北霍尔果斯河外之割让。尤其可怪者,而桦太一岛,拉达克一部,来不知所从来,去

  • 京口耆旧传·刘宰

    《京口耆旧传》9卷,南宋刘宰撰。刘宰,字平国,镇江金坛人,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他博学多识,熟知乡土前贤,宁宗嘉定七年(1214),镇江府教授卢宪奉知府史弥坚之命,准备重修郡志,卢宪本为台州人,对镇江先贤知之不多,他便请刘宰

  • 般舟三昧经·佚名

    全称《佛说般舟三昧经》,亦称《三昧经》。佛教经典。东汉支娄迦谶译。一卷。“般舟”,梵文Pra-tyut panna的音译,意为“出现”、“佛立”。“般舟三昧”,即“佛立三昧”,佛教禅法的一种。本经主要述说修持般舟三昧之法,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