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拜住传

拜住,安童的孙子。五岁时父亲去世,由太夫人教养成人,承袭祖职为宫中卫士长。仁宗延..二年(1315)任命为资善大夫、太常礼仪院使。四年晋升为荣禄大夫、大司徒,五年再晋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六年,除原职外再加为开府仪同三司。

英宗为太子时,宫中警卫都称赞拜住。太子派人去召见,拜住说:“我身为卫士长,若与太子私自往来,自己固然有罪,对太子也不好。”因而不去进见。英宗即位后任命拜住为中书平章政事。至治二年(1322)五月,徽政使失烈门和要束木的妻子也里失八等谋反,英宗得知后忙于穆清阁召拜住商议对策。拜住说“:这伙人早已在擅权乱政,危害国家,应尽快处治以维护祖宗法纪。”英宗高兴说“:正合朕意。”于是命卫士擒拿斩首,其党羽均处死。拜住升为中书左丞相。

至治元年正月,英宗打算在宫中张灯结彩,设宴欢度元宵。这时仁宗去世不久,参议张养浩上疏劝止,拜住同意并将养浩的奏疏直接转呈皇帝。皇帝高兴地接受了意见,赏赐养浩丝绢以表彰他直言不讳。三月拜住随皇帝到上都(开平),然后到察罕脑儿行宫。皇帝认为行宫的亨丽殿太小,要加以扩大,拜住进谏道“:此地苦寒,入夏才种谷物,陛下初登宝座,不考察民间疾苦,而忙着大兴土木,妨碍农事,恐百姓对陛下失望。”英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说:“我之所以委你以重任,是因为你的先祖木华黎随太祖开疆扩土,你祖父安童在世祖任宰相把国家治理得好,你为保持祖宗的美好名声,哪能不尽心尽力。”拜住再拜奏道:“陛下委臣以大任,但臣有三怕:一怕侮辱了祖宗名声;二怕对天下大事知识有限;三怕年少不能完成交付给我的重任,不能报答圣上恩典。只望陛下多加勉励,时常开导,那就是臣的幸运了。”

延..年间(1314~1319),蒙古大沙漠遭到风雪灾害,牲畜死尽,人民流散,把子女卖与别人为奴婢,拜住认为蒙古大沙漠是元王朝的发祥地,那里的百姓应加赈恤,请朝廷设立宗仁卫专管这里的赈恤之事。

至治二年(1322)正月,英宗皇帝亲自于太庙祭祀祖宗,拜住率领百官在大明殿朝贺。皇帝对拜住说“:国家的事务繁多,朕一人思虑得不会周全,你是朕的得力大臣,要及时提醒才是。”拜住忙回答说“:从前尧舜为君主,每事必征询众人,择其善者而从之,所以万世都称尧舜为圣人。桀纣为君主则不然,自以为是,拒绝别人的意见,而且亲近小人,结果是国家灭亡,自身也不保,至今人民还说桀纣无道。臣等蒙受皇上大恩,敢不竭力忠心报效。但说话容易行事难,希望陛下实践诺言。若臣等不直言,那是我们的罪过。”皇上听了非常高兴。

当时,右丞相铁木迭儿鬻狱卖官,贪赃枉法,奸诈险恶,结党营私,多次杀害大臣,凡不附和他的都借口除掉。尤其忌恨平章王毅、右丞高日方,借口京城诸仓粮储失陷事,奏请诛杀。拜住私下对皇帝说“:国家大事应由宰相治理,但在管理金钱粮谷这些具体事务方面也要苛求他们吗?”皇上认为拜住的话有理,赦免了王毅、高日方的死罪。铁木迭儿极恨拜住,其同党左丞张思明谋害拜住,有人告知拜住,劝他防备。拜住说:“我祖宗世代为国家元勋,一片忠心。今我虽年少,也受皇上信赖。如果大臣们齐心协力,则对国家有利。若对他们进行报复,这不仅是我与右丞相的不幸,也是国家的不幸。我自己只知道尽我的心力,上不辜负皇上重托,下不失百姓期望,哪管个人死生祸福,你们不要再说了。”由于拜住刚直不阿,朝中奸臣始终不能逞其奸谋。

起初,浙江吴机把累代荒芜之田卖给司徒刘夔,刘夔贿赂宣政使八剌吉思,以寺院的名义,用国库钱钞六百五十万贯强买民田为己有。铁木迭儿父子及铁失等欺上蒙下,为刘夔等包庇,从中分赃。道人蔡道泰因通奸杀人,判处死刑,铁木迭儿受贿改变原判。拜住将这两件事报告皇帝,皇帝命监察机关审理,两案得以澄清,田归原主,刘、蔡、八剌吉思等均处以死刑,其余有关人员分别治罪,只铁失获得特赦。

至治二年十二月升为右丞相、监修国史。皇帝驾临五台山时拜住上书道:“自古帝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钱粮是百姓的膏血,取多了,百姓受穷,国家安全也会受到威胁,若少征税,百姓家给人足,国家也安全无忧。”皇上说“:卿的话说得好,朕想来想去,还是认为国家最主要的是人民,君王居于次要地位,如果国家没有了人民,又何必要君王呢?当今料理人民的事务,卿等应该深思熟虑,谨慎行事。”

至治三年六月,拜住奏请把江南海运至京城(北京)的粮食每年减少二十万石,因为现今海运粮的数量比世祖时增加数倍,京城的粮食已装满了,而江南百姓却饥寒交迫。于是英宗把铁木迭儿所增江淮的田粮完全免运。

铁木迭儿虽死,其罪恶日益暴露,拜住一一奏与皇上,奸党铁失等十分恐惧。这时英宗夜不安枕,命和尚来拜佛念经,拜住以国用不足劝阻了。奸党乘机怂恿和尚出面说:“国家现今有难,非做佛事及大赦罪犯不能消灾。”拜住斥责说“:你们为贪图钱财而庇护罪犯吗?”奸党闻知又惧又恨,阴谋杀害拜住。铁失谋反,派人去联络镇北边将晋王也孙帖木儿,晋王囚禁来使,并将谋反的事报告了皇帝。铁失见阴谋败露,于是与赤斤铁木儿联合起来,杀死拜住并刺杀英宗于南坡行军帐内。后来晋王即位,称为泰定帝,泰定帝诛杀铁失等,在海云寺挂拜住画像进行追悼,百姓无不落泪。

元朝自延..末年,水旱灾害连年不断,民不聊生。拜住为相后,整顿纲纪,轻徭薄赋,励精图治,使国富民足,天下太平,远在边境而又从来未与中国来往的民族,都来朝贡。而奸臣却害怕他,最终导致了这场祸乱。

泰定初年,中书启奏,丞相拜住尽忠尽效,死于叛贼之手,请求嘉奖以使他光耀后世。皇帝按制度增封为清忠一德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谥“忠献”。至正初(1341)改为至仁孚道一德佐运功臣,其他封号不变。儿子叫笃麟铁穆尔。

猜你喜欢
  志第十六 历二·欧阳修
  卷一百七·表第八·功臣世表三·张廷玉
  卷二十·赵三·佚名
  卷六十 后秦録八·崔鸿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首卷五 修纂官·佚名
  卷之八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八十·佚名
  卷八十二上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范晔
  李艸传·脱脱
  余子俊传·张廷玉
  后梁纪五 均王中贞明三年(丁丑、917)·司马光
  第三节 炀帝夺宗·吕思勉
  楚汉春秋佚文·陆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一·彭定求

        卷141_1 【咏史】王昌龄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

  • ●卷六·吴殳

      诸英俊以陈卧子所选明诗畀余曰:“丈丈高论,请於此指其实焉。”乔答之曰:“明初之诗,尚自平秀,弘治以後,化为异物,不可谓之诗矣!献吉立朝大节,一代伟人,而诗才之雄壮,明代亦推为第一。其诗之深入唐人阃奥者,安

  • 第二折·关汉卿

    (外扮李嗣源跚马儿领卒子上,云)靴尖踢镫快,袖窄拽弓疾。能骑乖劣马,善着四时衣。某乃沙陀李克用之子李嗣源是也。因为俺阿妈破黄巢有功,圣人封俺阿妈太原府晋王之职,俺阿妈手下儿郎都封官赐赏。今奉俺阿妈将令,着俺数十员名将

  • 卷三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五朱放朱放字长通襄州人隐於越之剡溪嗣曹王臯镇江西辟节度参谋贞元初召为拾遗不就诗一卷剡溪行却寄新别者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髪唯有白云心为

  • 白居易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

  •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宋濂

        速不台   速不台,蒙古兀良合人。其先世猎于斡难河上,遇敦必乃皇帝,因相结纳,至太祖时,已五世矣。捍里必者生孛忽都,众目为折里麻。折里麻者,汉言有谋略人也。三世孙合赤温,生哈班。哈班二子,长忽鲁浑,次速不台

  • 卷之三百四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八月庚申。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外记注  ○恭上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徽号礼成。颁诏天下。诏曰朕惟圣人孝治天下尊养兼隆。王者身先万民

  • ●二 帝幸金营·佚名

    靖康二年正月朔日,金遣人入城朝贺,君臣不成礼。初九日,北主下令粘罕曰: 比闻尔已破汴邑,所献物色,不甚为急。可速择异姓,立以为主,以慰民望。矧我素居北土,南方非我所便。南宋二主,可令来朝,事贵速行。 十一日,粘罕遣人请车驾至军

  • 顺天·周绍良

    №顺天001【盖】程君墓志【志文】程君墓志铭并序君讳庄,广平三垒人也。帝轩辕之苗裔,因封於程,遂以为氏。远祖晋司徒公,食邑於广平,玄孙三人,□谟能跃,挺拔其操,各坚一垒,以疆王室,又全其家,□曰洛中□程子高,即君之

  • 魏纪七 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246)·司马光

    魏纪七 魏邵陵厉公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1]春,二月,吴车骑将军朱然寇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1]春季,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侵犯中,杀死掠夺了数千人之后,才离去。 [2]幽州刺史丘俭以高句骊王位宫数为侵叛,督诸军讨之;位宫败走

  • 跋·李之芳

    李文襄公佐圣天子平逆藩耿精忠之乱,功在东南、勳在社稷;太常纪之、太史载之,非草茅下士所敢置笔也。惟公生平宦绩,多在吾浙。其初仕也,为金华府理刑官;其由部郎历御史台,则巡鹾两浙;嗣又奉审理盐差之狱,继又特简为浙江总督。以

  • 第十章 英法联军之役·吕思勉

    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为从古未有的奇变,然其实不过外人强迫通商的成功而已。在实际上,关系还不算很大。其种种丧权辱国的条约,实在又是五口通商以后,陆续所造成的,至一八五八年的《天津条约》,一八六〇年的《北京条约》,而作

  • 第十四章 28·辜鸿铭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曾参)说:“聪明人绝不应当满脑子装着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东西。”

  • 卷四·佚名

    复次粗坚园南二十由旬有粗坚地。纵广正等二百五十由旬。周匝千由旬。有百一种采绘严饰清净柔软。其地中间有四宝台间错庄严。天曼陀罗华散布其地。道路长二十由旬。阔半由旬清净严饰。华果树林衣服音乐庄严等树一一具

  • 卷第十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五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破僧违谏学处之二尔时薄伽梵诣常集堂。于大众中就座而坐告诸苾刍曰。于此世间有五种师。云何为五。如有一师。戒实不净自言戒净。然诸弟子由共住故知不清净。遂相告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二·介庵悟进

    嗣法门人真倪本则真鉴真启编司农曹秋岳居士设斋邀诸绅士放生请师升座僧问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因甚金明又放生师云只因原是钓来鱼僧云犹是人天不了句毕竟如何得大安乐去师云直须退后僧云学人则不然师云你作么生僧云一

  • 己酉被水纪闻·姚济

    《己酉被水纪闻》中记录的上海(松江)1849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逐日天气记录。

  •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一卷,唐菩提流支译。与不空译之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