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开天辟地的神话

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这个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丰富的创造力。

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祖国各地先后发掘了许多猿人的遗骨和遗物的化石,可以看到我们祖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已经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像云南发现的元谋猿人,大约有一百七十万年历史;陕西出土的蓝田猿人,大约有八十万年历史;拿有名的北京猿人来说,也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了。

这里,我们就从北京猿人说起。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那时候,中国北方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在树林和山野中。那里还生长着大象、犀(xī)牛和梅花鹿。

猿人的力气比不上这些凶猛的野兽,但是他们和任何动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十分简单,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头。木棒,树林里多的是,但它是经过人砍削的;石头呢,是经过人工砸打过的,虽然很粗糙,但毕竟是人制造的工具。

他们就是用这种简单的工具来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茎吃。他们还用木棒、石器来同野兽作斗争,猎取食物。

但是,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他们获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单个人的力量,没法生活下去,只好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对付猛兽的侵袭。这种人群就叫原始人群。

几十万年过去了,猿人在艰苦的斗争中进化了。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发现另一种原始人的遗迹。这种原始人的样子,已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两样。我们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砸成石斧、石锤,而且还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别看这一枚小小的骨针,在那时候,人们能磨制骨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了骨针,人们可以把兽皮缝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时期那样赤身裸体。

山顶洞人过的也是群居生活。但他们的群居生活已经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一个集体的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生下来的,也就是同一氏族的人。这样,人类社会就进入了氏族公社时期了。

猜你喜欢
  臧榮緒晉書卷一·汤球
  ●卷第三·胡三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一·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三十·朱国祯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五·刘时举
  第三卷 吴 梁·缪荃孙
  斛律羌举传·李百药
  明僧绍传·李延寿
  裴遵庆传·欧阳修
  吴复传·张廷玉
  卷三·佚名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卷一百二十七·佚名
  林康侯·佚名
  三十六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传奇汇考标目卷下·佚名

    明〔一○二〕九八〔一○三〕朱良卿名佐朝,以字行。吴县人。《太极奏》 《四奇观》 《五代荣》 《双和合》《九莲灯》 《莲花筏》 《快活三》一云:“张大复作。”《玉数珠》《清风寨》 《飞龙凤》 《寿

  • ●咏雪集句序·沈行

    古人咏雪抽幽思骋妍辞竞险韵偶得一编奇绝辄擅美当时流声后代是以北门之风南山之雅梁园之简黄台之赋至今为作家称述尚矣及至洛阳之卧剡溪之兴灞桥之思亦皆传为故事钱塘沈履德先生隐居西湖两峰间孤高贞洁与雪同调方大雪

  • 卷三十 漢紀二十二·司马光

      起屠維赤奮若(己丑),盡著雍閹茂(戊戌),凡十年。   孝成皇帝建始元年(己丑、前三二年)   春,正月,乙丑,悼考廟災。   石顯遷長信中太僕,秩中二千石。顯旣失倚,離權,於是丞相、御史條奏顯舊惡;及其黨牢梁、陳順皆免官,顯與妻

  • ●前言·确庵耐庵

      成书始末及其编者  奉使行程录和青宫译语  汴京之陷和开封府状  靖康余绪——呻吟语和宋俘记  本书的流传及其版本  余论  笺证凡例及其它  [一]成书始末及其编者  靖康稗史共包括宣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咸同将相琐闻·佚名

    ◎陆建瀛失金陵洪军既踞武昌,遂乘势东下,步骑夹岸,旗蔽野,帆樯如云。诸王皆衣黄袍,侯以下衣红,绣龙织凤,间以云物及麟狮鸾鹤之属,冠亦如之。时据船楼上置酒会饮,悬灯张彩,夜半照耀如火龙。后舱则鸣金擂鼓,丝竹间作,如世俗之戏十

  • 列传卷第十 高丽史九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金富佾[*(金)富仪]。○金富佾字天与庆州人其先新罗宗姓太祖初置庆州以魏英为州长卽富佾曾祖也。 父觐国子祭酒左谏议大夫兄弟四人长富弼次富

  • 天子章第二·佚名

    【解读】这一章讲述天子的孝道,论说天子如何把爱敬双亲之心扩展至天下百姓,让人民受到感化,都能效法天子而去尽孝。【原文】子曰(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2);敬亲者,不敢慢于人(3)。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4)于四海。蓋

  • 春秋左传序·杜预

    晋杜氏着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春秋左氏传序【音义】【陆曰此元凯所作既以释经故依例音之本或题为春秋左传序者沈文阿以为释例序今不用】【疏】【正义曰此序题目文多不同或云春秋序或云左氏传序或云春秋经传集解序

  • 卷之一·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一仁君臣之仁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魏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录曰:尧之为君,千古纲常之主。夫子之论,万世称迷之宗也。大哉者,至极而无以加之名也,亦至变而不可穷之旨也。天者,仁覆悯下之谓也

  • 开诚布公以立信·梁漱溟

    现在社会上,实在找不出一个让多数人信得及的人或团体,他们——人或团体——在谈话时,都说得非常之好,非常动听;但是人却总不敢相信他,都以为他的背后还别有用意;这是现在中国社会上的一种普通现象。即以

  • 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佚名

    沙门大照居士慧光集释夫大道融心显实一理。前后贤圣唯趣此门。悟者三界唯心。不悟随眠□□□乘宗定对相显。真了悟者知诸法寂然因缘立事假合成名。不了者著名住字取想奔耶。若欲摄妄归真染净平等者。要须注意观心。本

  • 四分律卷第一(初分之一)·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 优波离为首,及余身证者; 今说戒要义,诸贤咸共听。 今欲说深戒,为乐持戒者; 为能讽诵者,利益诸长老。 今说十句义,诸佛之戒法: 令僧喜永安,摄取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四·彦悰

    弘福寺沙门释彦悰纂录圣朝议不拜篇第二(下)议·中御府少监护军高药尚等议状一首·内侍监给事王泉博士胡玄亮等议状一首·奉常寺丞刘庆道主簿郝处杰等议状一首·详刑寺承王千石张道逊等议状一

  • 卷第二十六(余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六(余字号) 甲子(宋文帝元嘉元年起)甲午(孝武孝建元年)丁酉(改大明)乙巳(明帝泰始元年)壬子(改泰豫)癸丑(废帝元徽元年)丁巳(顺帝升明元年)己未(齐太祖建元元年)癸亥(齐武帝永明元年) 齐。萧姓。七

  • 纂得确·石成金

    李义山以滑稽巷谈撰《杂纂》书一卷。载列事条,中情极确。继后,王君玉、苏子瞻、黄允交俱仿其意,各有续纂,而确当亦不逊于义山。予读诸纂,其间事系于身心家国者甚少,因另辑十类。篇目俱以一正一反,两两并列,令读者知某某为宜当

  • 萧琛诗集·萧琛

    萧琛诗四首,和元帝诗,别萧咨议前夜以醉乖例今昼由酲敬应教诗,饯谢文学诗,咏鞞应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