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十年

(丁亥)二十年大明萬曆十五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庚寅,院啓曰:「風俗薄惡,連有綱常之變。《呂氏鄕約》,請收廷議擧行。」答曰:「不允。」

○冬至使進獻方物,螺鈿函內小合四箇見偸,司憲府論啓,使成壽益,書狀官柳永詢,拿鞫徒配于京畿。

1月3日

○壬辰,諫院連啓:擧行《呂氏鄕約》事,答曰,不允。

1月4日

○癸巳,諫院連啓:擧行呂氏鄕約事,答曰,不允。

○司憲府啓曰:「丹陽郡守奇薿,人物泛濫,官庫之物,公然輸運,略無忌憚,請命罷職。迎曙察訪鄭愼,居官多有貪鄙之事,驛卒不堪其苦,請命罷職。」答曰:「依啓。」

1月10日

○己亥,白虹貫日。政院啓曰:「陰虹貫日之變,或月斯生,又當歲首,天之譴告丁寧。請盡修省之道。」答曰:「變豈虛生?必有伏憂陰禍,而人不知耳。政院在樞要之地,宜更加盡心輔予。」

1月19日

○戊申,大司諫李潑入京,肅拜後避嫌,啓曰:「趙憲之疏,斥臣以乘馹枉道,見徐仁元于扶餘云。乘馹枉道,自有其罪,沿途館夫供給之人,皆所明知。請就司敗,以正臣罪。」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司諫院啓曰:「趙憲之疏,皆出捏造無形,請李潑出仕。」答曰:「依啓。」

○大司諫李潑就職後,箚子入啓。答曰:「人言甚可畏也,但當自愼而已。勿辭。」

1月26日

○乙卯,司僕寺官員,以提調意啓曰:「廐內無良馬,請於赴京通事處,給價貿來。」傳曰:「古者,大事必乘其産。蓋以生其水土,知其人心也。晋惠之小駟,乃懼而變將,與人而可以爲鑑矣。《書》不云乎?:『犬馬非其土性,不畜。』前在數年,本司曾有此啓,而所以不許之者,卽古人不寶遠物之遺意也。昔漢文却千里,符堅虜酋,尙能作詩而還之。下邦述職之貢,則悉以果下駑駘,百鞭動一步者,獻進于旅庭,而反使濫貿上國汗血而來,無乃不可乎?今雖以木綿,給付舌官,舌官之往也,其必貿換禁物,是增一汎濫之奸習也。揆此揆彼,難以施行。第路馬,乃人臣所不敢齒,其重如何。而顧於御閑,頓乏逸足,或有其由矣。人之知義理者蓋寡,而唯利是趨者多矣,本司於各日捉封之馬也,其給價也小。是以人之有良馬者,或故作凶咎,萬計圖脫,或被捉而不得逸馬,則相與蹙頞而弔,如是而能得其駿馬乎?今若增倍其價,使其本主獲得大利,則不三年而千里馬至矣。本司更議定之。」

二月

2月21日

○庚辰,司僕寺,以馬政虛踈,與兵曹同議,別出監牧官,使之專掌監牧,限三年觀其孶息多少,而黜陟之。別爲事目入啓,姑於馬匹多在處先試。勿論文武官及門蔭擇差,罷散人,則付無祿軍職,不緊京職,則仍帶赴任,仁川李誠男,南陽李夢祥,江華閔健,水原張彦年,洪州魯克濟,康翎丁潝,長鬐金景訥,東萊都元亮,巨濟趙銘,晋州安熹,順天李應時,興陽趙思謙,海南趙英珪,羅州崔時望,靈光崔希說,端川李應虎,鐵山康儀鳳。

2月24日

○癸未,對馬島主,別遣船,護送漂流濟州人物四名。傳曰:「對馬島主,我國漂流人,厚待護送,其忠順之誠,至爲可嘉。考前例,各別論賞事,言于該曹。其漂流人,給馬上送。」

2月25日

○甲申,知事盧稙卒。

2月26日

○乙酉,全羅監司馳啓,賊倭十八艘,犯興陽境,鹿島權管李大源戰沒事入啓。以右尹申砬爲防禦使,率軍官三十員,卽日出歸。

2月27日

○丙戌,全羅右水使馳啓,倭賊犯加里浦伏兵處,兵船四艘被掠。僉使李䟆左目中矢,退走事。

○上引見三公及備邊司堂上兵曹堂上,議邊事。以忠淸道亦與全羅道連境,監司李訒才短,命遞之,代以權徵。

2月28日

○丁亥,全羅右道防禦使邊協出歸。

○以金命元爲全羅道巡察使。

2月30日

○己丑,慶尙道防禦使申恪出歸。

三月

3月2日

○辛卯,慶尙道暗行御史李廷立入京。金山郡守金

猜你喜欢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司马迁
  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班固
  观周第十一·王肃
  卷十一 后燕录·崔鸿
  ●卷十九·赵翼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七·陈厚耀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二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五·佚名
  志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七十七·郑麟趾
  高斗枢传·张廷玉
  一六、蘧瑗史鰌考·钱穆
  ●牧令书卷十八 刑名中·徐栋
  卷一百三十一·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吕希纯·唐圭璋

      希纯字子进,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公著子。登第,为太常博士。哲宗时,拜中书舍人。出知毫州、睦州、归州。建中靖国初,召为待制,知瀛州,改颍州。入崇宁党籍。卒年六十。   临江仙   □□□□□□□,□□□□□□。莫交闲虑

  • 静春堂诗集原跋·袁易

    静春诗似黄陈学杜徃徃以苍硬盘郁出之当是去宋未遥不染元人纎靡之习耳八月一日雨后七古一篇意气摆脱才情奔放具体大苏矣钞本多讹字改定觉眼界爽朗谁云误书思之更是一适邪丁未七月二十七日半村学人厉鹗记

  • 列传第三 魏诸宗室·李延寿

    上谷公纥罗,神元皇帝之曾孙也。初从道武皇帝自独孤如贺兰部,与弟建劝贺兰讷推道武为主。及道武即帝位,以援立功,与建同日赐爵为公。卒。子题,赐爵襄城公,后进爵为王。击慕容麟于义台,中流矢薨。帝以太医令阴光为视疗不尽术,伏

  • 卷之七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绎史卷六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与邾莒之怨【公羊传桓公七年焚咸邱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何言乎以火攻疾始以火攻也咸邱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谷梁传其不言邾咸邱何也疾其以火攻也○杜氏

  • 卷二十二·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二十二大理寺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二大理寺国朝官制大理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满洲初系二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三品康熈六年复为二品九年定满洲汉人俱为正三品】少

  • 卷七 离娄章句上·朱熹

     凡二十八章。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古之明目者。公输子,名班,鲁之巧人也。规,所以为员之器也。矩,所以为方之器也。师旷,晋之

  • 大射仪第七·佚名

    大射之仪。君有命戒射,宰戒百官有事于射者。射人戒诸公、卿、大夫射,司士戒士射与赞者。  前射三日,宰夫戒宰及司马、射人宿视涤。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貍步,大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设乏各去其侯西

  • 卷七十二 易八·黎靖德

      ◎咸   "否泰咸恒损益既济未济,此八卦首尾皆是一义。如咸皆是感动之义之类。咸内卦艮,止也,何以皆说动?"曰:"艮虽是止,然咸有交感之义,都是要动,所以都说动。卦体虽是动,然才动便不吉。动之所以不吉者,以内卦属艮也。"〔

  • 卷十·曾国藩

    卷十进退篇“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进的时候要多点见闻,多些懵懂,退的时候要找好时机,留有余地。范蠡何以成陶朱?张良雪夜读《素书》。“六根清静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曾国藩晚场善收,却谦称自己有“画蛇添

  • 伐功第四十五·桓宽

    【题解】本篇文学驳斥桑弘羊的&ldquo;兵据西域&rdquo;之策,否定他&ldquo;持政十余年&rdquo;的种种政绩,以说明桑弘羊佐帝无功,并把矛头指向汉武帝。然而,历史都给桑弘羊作了结论。&ldquo;伐功&rdquo;,就是自称其功的意思。

  • 卷第二十二·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二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七 大般若经之余六 第二分。缘起品第一。佛住鹫峰山,与五千苾刍,五百苾刍尼等俱。并如初分中说。 欢喜品第二。佛知

  • 卷第八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五如契经说。有一苾刍来诣佛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而白佛言。世尊。说有明界净界。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

  • 卷第二十·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随眠品第五之二诸有情类于此事中随眠随增名系此事。应说过去现在未来何等随眠能系何事。颂曰。若于此事中  未断贪嗔慢过现若已起  未来意遍行五可生自

  • 卷第七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余 【经】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二行自在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悉能

  • 卷第一·宋濂

    宋文宪公护法录卷第一 皇明金华宋濂着 云栖袾宏 辑 虞山钱谦益订 国初应召大浮屠塔铭(凡十有三人) 大天界寺住持孚中禅师信公塔铭(有序) (至正十七年化即龙凤三年) 大天界寺住持孚中禅师信公示寂之十四年其弟子似桂

  • 巴马修道院·司汤达

    183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重要作品。小说以虚构的巴马小公国为背景,反映1796至1830年意大利北部人民反抗封建统治,争取自由独立的正义斗争。小说主人公法布里斯仰慕拿破仑,

  •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乔吉

    元杂剧剧本。简名《扬州梦》。乔吉撰。末本。剧演唐代翰林侍读杜牧,因公差赴豫章,在好友豫章太守张纺家宴上,见其13岁的家妓张好好,有爱慕之意,遂以瑞文锦等物及诗一首相赠。3年后,好好被扬州太守牛僧孺收为义女。杜牧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