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集解卷七十七

宋 裴骃 撰

史记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冦至且入界【文颖曰作高木橹橹上作桔橰桔橰头兠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常眡之有冦即火燃举之以相告】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冦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冦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探得赵王隂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魏有隠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絜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弊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防察公子公子顔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偏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徐广曰为一作羞】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徃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隠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恵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葢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説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聴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聴大善不聴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耶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上音乌百反下音庄白反】宿将往恐不聴必当杀之是防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聴朱亥袖四十斤铁锥锥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吕忱曰韊盛弩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赵孝成王徳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防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説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徳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徳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礼记曰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自言辠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辥公藏于卖浆家【徐广曰浆或作醪】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闲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辥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生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防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刘歆七畧有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图七卷】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厘王亦薨秦闻公子死使防骜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嵗而虏魏王屠大梁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毎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隠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絶也

猜你喜欢
  ●卷十一·黎庶昌
  宋史全文卷二十三上·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九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四十四·傅恒
  青燐屑下卷·应廷吉
  三五 娱园·周作人
  戴僧静传·萧子显
  ●宋人轶事汇编卷六·丁传靖
  台湾日记与禀启卷三·胡传
  晋纪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戊戌、398)·司马光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维崧·龙榆生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以明天启五年(一六二五)生。父贞慧,明末著气节。维崧少负才名,冠而多须,浸淫及颧准,陈髯之名满天下。尝客如皋冒氏水绘园,主人爱其才,进声伎适其意。康熙己未(一六七九),召试鸿词

  • 柳中庸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曾授洪府户曹,不就。和李端为诗友。今存诗仅十三首。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

  • 卷一九四 唐紀十·司马光

      起玄黓執徐(壬辰),盡強圉作噩(丁酉)四月,凡五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六年(壬辰,公元六三二年)   春,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癸酉,靜州獠反,將軍李子和討平之。   文武官復請封禪,上曰:「卿輩皆以封禪為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成化十一年五月己酉朔擢理刑知县高安胡璘为监察御史安四川道琰陕西道○调兵科给事中萧璇为滁州判官以乞假省祭违限年久故也○免直隶镇江府秋粮五万四千八百余石镇江卫屯田子粒五千二百余石以水灾故也○庚戌升工部左侍

  • 卷之三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三百十四·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秋七月。丙戌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起居注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己酉皆如之。起居注  ○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等奏、布特哈地毗俄夷。兵丁以游牧为业。按

  • 卷一百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八 唐 张守节 撰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史记一百八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城安人也【括地志云成安故城在汝州梁县东二十三里括地志云成安属颍川郡陈留郡又有成安县亦属梁未知孰是也】

  • 卷八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八十 唐 张守节 撰 乐毅列传第二十       史记八十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今定州】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夀【今镇州灵夀】乐羊死葬於灵夀其後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

  • 术虎高琪传·脱脱

    术虎高琪,或写成高乞,是西北路猛安人。大定二十七年担任护卫,转为十人长,出任河间都总管判官,又召回任武卫军钤辖,升为宿直将军,授为建州刺史,改任同知临洮府事。泰和六年(1206),讨伐宋国,他和彰化军节度副使把回海防备巩州诸镇

  • 卷六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法祖东汉章帝时校书郎杨终上书曰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崖之郡光武絶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鲁文

  • 吴德生·佚名

    吴德生先生小传吴先生名经熊字德生浙江甯波人其尊人曾任甯波总商会第一任会长知名士也先生少从父学敏悟过常儿旋入沪江大学改入北洋大学卒业于法科复入东吴大学法学院专攻中国法律民国九年以第一人卒业先生夙抱大志即

  • 讼贤第二十二·桓宽

    大夫曰:“刚者折,柔者卷。故季由以强梁死,宰我以柔弱杀。使二子不学,未必不得其死。何者?矜己而伐能,小知而巨牧,欲人之从己,不能以己从人,莫视而自见,莫贾而自贵,此其所以身杀死而终菹醢也。未见其为宗庙器,睹其为世戮也。当此之

  •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三·佚名

    宋 滕珙 撰儒释类论释氏异端之非答汪尚书此段专论异端似是而非之失某于释氏之说盖尝师其人尊其道求之亦切至矣然未能有得其后以先生君子之教校夫先后缓急之序于是暂置其说而从事于吾学其始盖未尝一日不往来于心也以

  • 卷二百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七体国经野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锥指传曰三山皆在雍州河谓梁山龙门西河正义曰地理志云吴岳在扶风汧县西古文以为汧山岐山

  • 凡例·秦蕙田

    凡例一五礼之名肇自虞书五礼之目着于周官大宗伯曰吉凶军宾嘉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従周所以经纬天地宰制万物大矣至矣自古礼散轶汉儒掇拾于煨烬之余其传于今者惟仪礼十七篇周官五篇

  • 分别业报略经全文·佚名

    大勇菩萨撰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最胜无上尊,知见悉具足。是故稽首礼,及法应真僧。我今撰安住,知见具足说。五趣所缘起,由净不净业。普为诸世间,开示契经义。随智力所及,分别业果报。佛以法自觉,诸天咸劝请。即至波罗奈,演畅真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序·慧立

    垂拱四年三月十五日仰上沙门释彦悰述恭惟。释迦氏之临忍土也。始演八正。启三宝以黜群邪之典。由是佛教行焉。方等一乘圆宗十地。谓之大法。言真筌也。化城垢服济鹿驰羊。谓之小学。言权旨也。至于禅戒咒术厥趣万途。

  • 答善因法师书·太虚

    善因法师:承赐函商论佛法,欣感,欣感!论宗教出世二条,不唯可补足觉社前此评论之余义,且深得佛法之正。至论宗名一节,弟对于此条现尚在征求批评,再为遴择,尊说亦存之以供众论。佛元二九四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太虚。(见海刊一卷一期)